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综述了污染土壤修复技术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并初步提出了我国污染场地土壤修复技术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2.
以中药渣为原料,采用限氧控温炭化法在300℃和500℃温度下制备生物炭,将其分别加入重金属污染土壤探究其对土壤中Cu的作用效果。土培实验结果表明:施加1%土重的生物炭后土壤中重金属Cu的形态发生迁移,主要是由有效态向残渣态转化,与对照相比,300℃和500℃生物炭培养下残渣态分别提高22.38%和20.11%,土壤中p H、有机质、CEC及碱解氮、速效磷的含量,脲酶、磷酸酶的活性在一定培养时间内有所增加,继而出现下降趋势。土壤阳离子交换量能较好地指示中药渣生物炭对污染土壤中Cu的钝化效果。300℃条件下制备的生物炭优于500℃条件下的生物炭。  相似文献   

3.
在中国改革开放之后,我国的工业化建设发展速度就越来越快,带动了我国经济的发展,也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与此同时,工业生产废弃物的不合理排放,也给生态环境带来了严重的污染和破坏。当前我国社会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重要污染,就包括了水污染、空气污染和土地污染,其中土壤的重金属污染近几年来越来越严重,给我国的农业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影响,它关系着人们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所以本文就针对土壤重金属污染进行分析,探究污染的修复技术及解决措施,对土壤重金属污染进行有效的治理。  相似文献   

4.
丁飒  罗亚田 《武夷科学》2007,23(1):53-57
电动力学修复技术是一门具有较好发展前途的绿色修复技术.结合动电修复的理论,并设计,模拟和通过实验分析了动电修复中pH值的变化规律与Cu^+2污染土壤的去除效果,进而探讨了动电修复技术去除土壤重金属离子可行性。  相似文献   

5.
李丙法  刘洋 《科技信息》2012,(1):105-106
土壤污染已经成为一个全球性的环境问题之一,而重金属污染在土壤污染中占有很大的比重,对人类生产和生活以及生态环境造成很大的威胁。文中先针对造成土壤重金属污染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后从工程措施、物化修复、化学修复、生物修复、自然修复、及组合修复技术等几个方面分别阐述了重金属污染土壤的修复技术及其研究进展.给出了今后进行重金属污染修复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植物-微生物联合修复石油污染土壤的实验室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冰草、紫花苜蓿、冬小麦进行了为期63 d的实验室模拟,通过测定土壤脱氢酶活性、微生物数量以及土壤残油率的变化,分析了植物-微生物联合作用对不同质量分数土壤石油烃污染的修复效果,以期为后期的现场修复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在石油烃质量分数为3%时,植物-微生物联合可使石油烃降解率达到84%~87%;3种植物的降油效果依次为紫花苜蓿冰草冬小麦,紫花苜蓿组最高石油降解率可达86.47%.在石油烃质量分数达到10%时,微生物的生长受到明显阻碍,土壤脱氢酶活性也大大降低,从而导致植物-微生物联合修复受阻,植物表现为生长缓慢,植物茎叶变小、微黄.因此,植物-微生物联合体系中,石油烃质量分数为3%时能促进微生物的繁殖,提高土壤中脱氢酶活性,促进植物和微生物对石油烃污染物的降解,加速油污土壤的修复作用.  相似文献   

7.
土壤重金属污染及其植物修复研究   总被引:26,自引:0,他引:26  
土壤污染是当今世界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之一.传统的污染土壤的物理化学治理技术具有技术要求和经济成本高,严重破坏土壤结构等缺点,不适于低浓度、大范围污染土壤的治理及应用.与之相比较,植物修复以其修复成本低、无二次污染等独特的优势正受到全世界的普遍关注和重视,并成为环境污染治理研究领域的一个前沿性课题.就我国土壤重金属污染现状与危害、植物修复的原理与优缺点及其研究展望作一简述.  相似文献   

8.
土壤重金属污染作为环境污染的重要部分,其不仅会对居民的生存环境产生破坏,也会间接通过空气、食物链等渠道,对人类的身体健康造成危害。我国土壤的重金属污染,主要集中在汞、镉、钯、铬、砷等金属污染方面。该文主要探讨在重金属土壤污染形势下,进行土壤生态修复、污染防治的策略,来为我国各地区重金属污染提供相应治理思路。  相似文献   

9.
目的 为履行持久性有机污染土壤环境国际管理公约,研究POPs土壤相关标准制定方法.方法 通过文献查阅,比较分析国际上尤其是发达国家在持久性有机污染土壤的修复标准制定修订等方面的相关动态.结果 指出中国制定持久性有机污染土壤修复标准的原则和方法,并结合土地类型划分、评价类别选取、标准取值等方面对各相关国家的标准体系进行了...  相似文献   

10.
土壤硝酸盐污染的生物修复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采用反硝化细菌Klebsiellasp.DB-1为实验菌株,分别利用玉米秸秆、稻草、芦苇、蒲苇作为固体碳源,进行土壤硝酸盐污染的生物修复实验研究,目的是将农作物秸秆的综合利用与土壤硝酸盐污染生物修复相结合,寻求一种简单而廉价的土壤硝酸盐污染修复方法,为大面积修复硝酸盐污染的土壤提供实验基础。结果表明,反硝化细菌Klebsiellasp.DB-1能够利用这4种秸秆进行硝酸盐污染土壤的生物修复,效果都较好,其中蒲苇最佳;最佳蒲苇添加量是每100 g土壤中5 g;在土壤中w硝酸盐氮为200~250 mg/kg情况下,菌株能将其降低到20 mg/kg以下(108 h);保持土壤中性环境更利于菌株利用秸秆碳源去除硝酸盐氮。  相似文献   

11.
凹凸棒石修复铜污染土壤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通过室内盆栽实验,研究了凹凸棒石对铜污染土壤的修复效果,结果表明,铜污染土壤中添加凹凸棒石,与对照相比,可显著降低植株对铜的生物有效性。添加5g凹凸棒石,植株总干重增加了35.62%,地上部铜含量降低了29.08%,地下部铜含量降低了30.01%。因此,可利用凹凸棒石进行铜污染土壤的原位修复。  相似文献   

12.
以高岭土为实验土壤,喹啉为代表污染物,研究了不同电压梯度和运行时间下土壤中喹啉的迁移特征和效果,揭示了利用电动力学技术迁移土壤中喹啉的作用机理.结果表明:电动力学过程能有效地促进土壤中喹啉的解吸附和迁移,迁移速率和距离在一定条件下随电压强度升高而增大;电渗析和电迁移是其主要作用机理,均推动喹啉向阴极移动.  相似文献   

13.
重金属污染土壤的电动力学修复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自制的实验装置研究重金属污染土壤的电动力学修复性能,通过间歇断电法和提高电压法提高单一重金属污染土壤的重金属去除率,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并且对多离子污染土壤的电动修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间歇断电法和提高电压法与相同试验条件下的普通试验相比,Cd去除率分别提高了6.17%和0.56%,电能消耗分别节省了51.86%和12.4%.多离子污染土壤Cu,Pb,Cd的去除率分别为68.56%,75.31%,69.90%,相对于单一离子Cd的电动试验,修复效果降低不少.电能消耗为5.061 2kJ.g-1,比单一离子的电能消耗高出许多.  相似文献   

14.
重金属污染土壤植物修复强化措施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帆  刘雷  黄精明 《江西科学》2007,25(2):229-232
由于植物修复效率的限制性因素较多,影响了其应用。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有关植物修复强化措施的研究进展,并展望了今后该领域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5.
表面活性剂在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中的应用,已被证明是一项非常有应用前景的土壤修复技术;介绍了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中表面活性剂修复技术和影响因素,其中主要的修复技术有,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的修复、生物表面活性剂的修复以及联合修复技术等,对于复合污染的土壤,多种修复技术的联合应用是现在土壤修复的研究趋势;此外对土壤修复技术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6.
在本案,为了对受过重金属污染的土壤其电动力学的修复性能进行研究,笔者自制了实验装置,采取提高电压法和间歇断电法两种办法,实现了单一重金属污染土壤中重金属去除率的提高,该实验取得了预期的效果,与此同时也研究了多离子污染土壤的电动修复.  相似文献   

17.
采用超声-微波协同技术对实际双对氯苯基三氯乙烷(DDT)污染土壤进行修复,考察水相介质、碱浓度、水投加量、微波电功率、反应时间对DDT去除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这种修复技术可以有效地去除污染土壤中的2,2-双(4-氯苯基)-1,1,1-三氯乙烷(p,p’-DDT)和二氯二苯二氯代甲烷(p,p’-DDD),降低土壤的毒性。碱性介质的投加更有利于DDT污染土壤毒性的降低,对于20 g污染土壤,最佳碱浓度为6 mol/L;最佳水投加量为4 mL;电功率的提高,不仅可以提高p,p’-DDT、p,p’-DDD的去除效果,还可以去除p,p’-DDT、p,p’-DDD在降解过程中生成的2,2-双(4-氯苯基)-1,1,1-二氯乙烯(p,p’-DDE);最优反应时间为4 min。  相似文献   

18.
朱航 《科技信息》2010,(28):120-121
土壤重金属污染的生物修复是污染整治的重要手段之一,是目前世界范围内的研究热点,也是目前为数不多的土壤污染治理的环境友好技术。文章主要评述了土壤重金属污染的植物修复优点和类型,微生物修复的机理,并对生物修复技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9.
随着工业、农业的迅猛发展,人口的剧增,环境污染日益严重,土壤不可避免遭受重金属污染。本文主要对Cd污染土壤的修复技术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20.
研究了一株硝基苯高效降解菌恶臭假单胞菌在微宇宙模拟系统和卵石接触生物氧化法模拟系统中对硝基苯的降解作用.结果表明,在微宇宙模拟系统中适宜降解的温度为25℃~30℃,pH值为7.0~8.0.在此条件下,8 d内能够将10mg/L的硝基苯完全降解.底泥和光照条件能明显促进硝基苯的降解,硝基苯降解产物亚硝酸根离子在模拟系统中会被其他的生物利用,积累量相对减少.低温下,虽然硝基苯的降解率较低,但降解菌对硝基苯仍保持一定的降解活性.在卵石接触生物氧化法模拟系统中,降解菌菌膜对水中硝基苯的去除产生了非常明显的作用,但易发生菌膜脱落现象.实验结果可为硝基苯微污染地表水和突发性事故造成的污染环境的微生物修复提供基本的理论和实践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