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由于文献的限制,西方光学知识在明清之际的影响一直难以厘清。综合新发现的《镜史》一书及其他相关材料,对孙云球的生平及交游作了进一步的探讨,指出《镜史》为国人撰写的第一部光学著作,其中很多内容来源于汤若望的《远镜说》。孙云球在吸取西方光学知识的基础上,以水晶为材料磨制成各种光学器具,对后来的民间制镜业产生重要的影响。此外,李渔的小说《十二楼》中关于各种光学器具的记载完全来自于《镜史》,对孙氏所制各种光学器具的推广起到不小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中国古代动物学史》一书史料引用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古代动物学史郭都、李约瑟、成庆泰著北京:科学出版社1999年2月第1版639页由郭郛、李约瑟(J0sephNeedham)和成庆泰三位学者撰写的《中国古代动物学史》本年初已由科学出版社出版,这是一件值得庆贺的事,因为她是英国著名学者李约瑟主编的《中国科学与文明》中首次先以中文出版(准备译成英文)的一卷。三位作者中的一位已经作古,另二位也已年逾古稀,他们以渊博的现代科学知识和巨大的精力撰成此书,读来使人受益匪浅。对于她的成就和价值一定会得到表彰。作为科学史著作,一个极为重要的方面就是对原始史料的正确引用、准确分析…  相似文献   

3.
中国古代农学不仅包含抽象的农学原则和具体的农学知识,还有艰深的农学理论。中国古代的农学理论表现为,运用气概念和阴阳学说,对农学原则特别是农学知识作出的理论解释。理论化过程分为两个阶段:先秦至宋元时期为初级阶段,其成果杂列各处,不成体系,理论化程度不高;明清时期为成熟阶段,形成了以马一龙《农说》和杨屾《知本提纲》为代表的传统农学理论化的最终成果。气和阴阳是古代学术的通用工具,古人对自然现象和人类活动作出气与阴阳解释的趋向,开启了古代农学的理论化进程。明清经世致用的实学思潮和宋明理学的方法遗产,促进了古代农学理论化的深度开展。中国古代农学的理论化成果,具有比较明显的逻辑性与体系性。究其本质,是基于古代农作经验知识的理论建构。  相似文献   

4.
《告乡里文》:一则新发现的徐光启遗文及其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明崇祯《松江府志》卷6"物产"有徐宗伯玄扈《告乡里文》一则,是关于徐光启和中国农史的重要史料,对于研究徐光启的生平事迹、农学思想的形成、传统农业对于灾害的应对,乃至农学知识的传播等,都有重要的参考价值。迄今为止,《告乡里文》尚不见于《徐光启集》等文集之中,也不见有学者的引证和研究。文章首次将其揭橥学界,对其加以点读、释注,并结合其产生的背景进行初步的解读,期待国内外同好更多的关注。  相似文献   

5.
《数书九章》与农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从农学史的角度,探讨宋秦九韶《数书九章》中天时、田域等章及其有关问题与农业的关系,指出它们在农学思想及土地利用上的意义和价值,并论及历法与农业的关系,文中还对第九章市物类“菽粟互易”一题中题到的“油麻”一物进行了考证,指出油麻即芝麻。  相似文献   

6.
明万历年间,西方数学随着利玛窦等耶稣会士的到来而传入中国;同时,徐光启等士人也向传教士学习,并提出了“会通以求超胜”的思想,试图融合中西数学;《同文算指》正是在这种氛围中产生的。在进一步发掘史料的基础上,通过分析《同文算指》的编纂过程及其资料来源,指出《同文算指》不仅翻译了丁先生《实用算术概论》的部分内容,同时还参考了明代算学家周述学的《神道大编历宗算会》和程大位的《算法统宗》,是李之藻试图会通中西数学的一部著作。这对认识明清之际中西数学会通的历程不无裨益。  相似文献   

7.
《穷理学》翻译了亚里士多德关于"知识"概念的理论。傅泛际与李之藻将拉丁文底本的知识"scientia"译为"确知"。但比较亚里士多德原著的对应词"Επιστη'μη"与古汉语"确知"的词源与词义发现,"确知"并不能准确传达"Επιστη'μη"对事物本原和原因解释的内涵及其"证明性"与"必然性"的特征。但"后分析篇"评注的翻译与解释最终将"Επιστη'μη"的内涵与特征赋予"确知"。就此,亚里士多德的"知识"概念被完整引进,这也是西方知识概念第一次引入我国,因而对于传统知识观念与知识体系的丰富与完善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正>《清明上河图》可谓是宋朝社会的全息图,研究城市史的学者会看到一幅繁华如梦的北宋市井图景;对宋代建筑史感兴趣的人可以发现巧夺天工的桥梁结构;研究交通运输史的人会将注意力放在图中繁忙的汴河上;而关心宋代商业史的看官,请留心画上琳琅满目的商业广告……当你对宋代社会的了解越深入,从《清明上河图》找到的"惊喜"也会越多。  相似文献   

9.
长期以来,编纂一套中国科学技术史丛书是中国科技史学者共同的心愿。科学出版社出版的《中国科学技术史》丛书于1987年酝酿,后被列为中国科学院"八五"计划重点项目,截至2011年,共出版了26卷。这套书由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主持,团结全国科技史研究力量,凝聚一百多位学者之心血共同撰写,是中国学界60多年来完成的一部系统的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史巨著。  相似文献   

10.
在《周易时论合编图象几表》中,方孔炤(1591—1655年)记载他对《崇祯历书》"故约其概",使后人误认为"《崇祯历书》约"是《崇祯历书》的约略或概要。研究发现它大量引用或改写王英明《重刻历体略》内容,与《崇祯历书》无关。王英明于万历四十年(1612年)撰《历体略》,两年后病逝。崇祯十二年(1639年)次子王□初刊《历体略》。顺治三年(1646年)汲古阁重刻时,增订的补注中提到《崇祯历书》,因而误导方孔炤,误认他采用的《重刻历体略》内容来自《崇祯历书》的概要,而名为"《崇祯历书》约"。基于此一发现,我们得重新评估方孔炤对西学的认识。  相似文献   

11.
元代太史令郭守敬撰有《授时历转神注式》一书,流传过程中析分为《转神选择》、《上中下三历注式》二种,至明末已淹没不传。通过文献检索可以发现韩国首尔大学奎章阁藏有一册《转神法式》,此书当是《转神选择》的朝鲜刻本。又通过对序文、各册内容和体例的比较,判定今存明抄本《大统万年历》是明人改换《授时历转神注式》书名、内容而成的,保存了原书的框架结构和主要内容。《授时历转神注式》是元代官方颁定的注历书,结合出土的授时具注历残片,可以进一步确认该书的性质。  相似文献   

12.
《万历野获编》是明沈德符撰写的一部史料性笔记。卷二十涉及明代天历法等内容,常被天学史的述征引。本以明代有关史料为依据,对卷二十“历学”一条进行了逐句分析,认为这条献或不够准确,或与史实出入。因此,在引用沈氏笔记亦或其它笔记史料的科技史献时应该慎重。  相似文献   

13.
ISBN 978-7-100-10798-3 45.00元一本破解千年谜题的新作一把打开转注大门的钥匙本书以《周易》"变易"思想为指导,以战国墨子、荀子、唐代孔颖达"旧形改变"为理论基础,以西汉杨雄"转语"理论中的"形转"为方法论,系统梳理了《说文》《玉篇》《广韵》《集韵》《类篇》《甲骨文字典》《战国古文字字典》《汉语大字典》所载汉字的形音义材料,考  相似文献   

14.
<正>ISBN 978-7-100-10798-3 45.00元一本破解千年谜题的新作一把打开转注大门的钥匙本书以《周易》"变易"思想为指导,以战国墨子、荀子、唐代孔颖达"旧形改变"为理论基础,以西汉杨雄"转语"理论中的"形转"为方法论,系统梳理了《说文》《玉篇》《广韵》《集韵》《类篇》《甲骨文字典》《战国古文字字典》《汉语大字典》所载汉字的形音义材料,考  相似文献   

15.
《万历野获编》是明沈德符撰写的一部史料性笔记。卷二十涉及明代天文历法等内容,常被天文学史的著述征引。本文以明代有关史料为依据,对卷二十“历学”一条进行了逐句分析,认为这条文献或不够准确,或与史实出入。因此,在引用沈氏笔记亦或其它笔记史料的科技史文献时应该慎重。  相似文献   

16.
我研究《道藏》炼丹术文献的回顾与反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道藏》中包含了大量关于中国古代科技的文献资料。何丙郁先生自1958年协助李约瑟撰写《中国科学技术史》开始,就对《道藏》中的炼丹术文献进行深入研究,涉及炼丹理论、炼丹仪器、金丹毒、炼丹水法、炼丹著作的考订等,且历经多年,颇有心得。何教授回顾了他研究《道藏》炼丹术文献的历程,介绍了正在撰写的英文新著《〈道藏〉探索》(Explorations in Dao-ism)的主要内容,内容包括《道藏》炼丹术著作的年代鉴定、校雠和辑存以及炼丹术语的解读等。  相似文献   

17.
由山东人民出版社出版的《领导与科学丛书》,现已由新华书店陆续发行。这套丛书共八本: 《领导与科学》《领导与管理》《领导与战略》《领导与经济效益》《领导与信息》《领导与人才》《领导与系统分析》《领导与未来》《领导与科学》从基本概念、基本认识上阐述现代科学技术的总体特征和规律,通过四个部分介绍了现代领导者所应具备的有关科学技术发展的客观知识,并以实例和数据阐明现代领导者如何掌握和适应科学发展规律,把领导工作做好。  相似文献   

18.
明万历年间,利玛窦等耶稣会士来到中国,出于传教的目的,向中国士人介绍西方数学和天文学等知识.同时李之藻等一批中国士人也积极向他们学习,并试图会通中西数学.<同文算指>便是在这种氛围中产生的.在进一步发掘史料的基础上,通过分析<同文算指>的编纂过程及其资料来源,指出<同文算指>来自多种中西数学著作,是李之藻试图会通中西数学的一次尝试.  相似文献   

19.
<正>刘大椿教授主持编写的科学哲学史著作《一般科学哲学史》于2016年1月由中央编译出版社出版发行。该书首先有一重要"导论",下分为三篇共十二章。第一篇为"科学哲学兴起史",回溯了古希腊自然哲学家的科学思想源头,评述了近代重要学人的科学哲学思想,阐述了实证主义、马赫主义以及哲人科学家科学观的兴起和发展,并在此基础上,论述了逻辑经验主义的正统科学哲学。第二篇为"现代科学哲学流变  相似文献   

20.
《新仪象法要》是中国古代以"图说"方式表达技术与科学知识传统的杰出代表。文章对该书"图"与"说"的内容和表达方法条分缕析,具体探讨其较为完整的绘制系统,以及绘制者的阐释逻辑。指出该书全面呈现了水运仪象台的基本构造原理和功能,其"图说"及所表达的技术知识具有较高的可行性与可信性。作为宋代技术绘图的典范,《法要》为技术图像表达法的逐渐形成,以及系统化和专门化做出了重要示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