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认为《经行记》所载的末禄国寻支瓜就是西瓜,唐朝杜环是史籍中第一位在域外目睹、食用并记录西瓜的中国人。五代时期的胡峤是史籍可考的第一个在中国本土食用西瓜的人,他“始食西瓜”在辽大同元年(947)秋夏历八月十五日前后,具体地点为今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阿鲁科尔沁旗政府驻地天山镇附近,来源则是天赞三年(924)“拔浮图城”时“契丹破回纥得此种”。浮图城的西瓜直接或者间接地来自西州回鹘都城高昌(今吐鲁番)。契丹(辽)“以牛粪覆棚而种”西瓜之法源自汉地,这是一种风障和温室覆盖相结合的栽培方法,对传统蔬菜保护地栽培技术进行了移植和发挥,且种瓜者当为汉人。洪皓最早将西瓜成功引种到江南,时间为宋高宗绍兴十三年(1143)夏历八月。中国南方最早种植并收获西瓜的时间在绍兴十四年(1144)。出土的西夏文献汉文《杂字》所载“大石瓜”即为西瓜,来自所谓的“大石国”,即喀喇汗王朝。此“大石瓜”与契丹所得西瓜同源,均在893—915年间由萨曼王朝向喀喇汗王朝传入。  相似文献   

2.
“碑”的称谓最早起于汉。据清代《说文》学家王筠的考证,最早的碑有三种用途,即,宫中之碑,竖立于宫前以测日影;祠庙之碑,立于宗庙中以栓牲畜;墓冢之碑,天子、诸侯和大夫下葬时用于牵引棺木入墓穴。由于这些实用的目的,最早的三种碑上都是没有文字图案的。其中最后一种原来用木头制成,后改用石头,而它却正是后代所谓碑的真正祖先。最后一种碑既然是为下葬所设,后来就在碑石上书写以至镌刻死者的功德,以使之流传于后世,于是发展成后来有文字的碑。  相似文献   

3.
"太监义会碑"碑身通高2.64米,宽0.84米,厚0.23米,底座高0.84米,宽0.94米,厚0.42米。由于该碑长期俯倒于地面,且背面朝天,奇迹般地躲过历代战乱和"文革"浩劫,而且在多次文物普查中,它也是"漏网之鱼"。  相似文献   

4.
正创新之城北雪平瑞典全境有着数不胜数的以"雪平"为结尾的城镇地名。这些城镇在古代往往是商业和贸易中心,而今这些以"雪平"为名的城市正以全新姿态示人,力图用创新与活力书写着现在与未来。土生土长的北雪平人Lena啜了口茶说道,"我小时候,北雪平曾是个黑暗的'工业死城',整片区域无论是在白天还是黑夜都陷入了沉睡,或用'死去了'更为贴切。但现在这个城市简直  相似文献   

5.
<正>夏季炎热,饮食应以清热、消暑、解毒、止渴、利尿为好,时令瓜果是度夏好伙伴。西瓜瓜果之首,不仅具有食用价值,而且医药价值颇高,是消暑、解渴、利尿之佳品,民间有"天然白虎汤"之称。当遇到酷热特别是发烧时,抱着西瓜睡觉,比敷冰袋降温还有效。但西瓜性寒,一次不能吃得多。  相似文献   

6.
<正>在抖音上待10分钟,你会觉得自己在千星之城中穿梭。刻意抹掉了时间显示的应用界面让每个人都体验着"此间乐,不思蜀",只有在年底APP弹出用户年度报告的时候才会发出惊呼:啊,我竟然在这上面花了那么长时间?!短视频让人上瘾,2016年上线、2017年蹿红并牢牢占据着短视频界C位的抖音是典型,但不孤立,快手、美拍、火山、西瓜、梨视频、秒拍、小咖秀、微视在手机应用商店的列表里挤作一团,几亿下载量似乎不言自明地自赋了合法性:"这是一个短视频的时代。"  相似文献   

7.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有关自然辩证法的争辩风起云涌,大体包括称谓之辩、研究范式之辩、学科性质之辩、形态之辩、正本清源之辩等等。但是如何避免称谓之辩掩盖其他争辩,以构建正本清源之辩为牵引的争辩序列;如何避免忽略自然辩证法研究内容本身,抛弃自然辩证法对人和自然关系及科学技术发展现实的反思特性等问题;如何在争辩中坚守"不辩",即树立鲜明的旗帜、坚定明确的态度、以陈述的方式回应有关自然辩证法的种种争辩;如何在"辩"与"不辩"之中谋求自然辩证法的新发展,关键在于维持"辩"与"不辩"之间的张力,做到辩之有力,不辩有理。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充分认识自然辩证法新发展的基础上,真正实现新发展,促进自然辩证法学科建设。  相似文献   

8.
学者们对"中国"一词在英语中译为China有着不同的看法,他们从社会学的角度来就这一问题提出自己的观点,却因缺乏足够的历史文献而难以令人信服.本文从构词法和音韵学的角度出发,对此作了进一步的探讨,佐证其中的一种观点:China是"秦"一词音译的结果,而且China一词有"中国"之意在前,而后才有了"瓷器"之意.  相似文献   

9.
《考工记·弓人》可能是世上最早的制弓技术文献,其中科技术语"往体"、"来体"分别指弛弦时弓体外挠和张弦时弓体内向。传本《考工记·弓人》曰:"往体多,来体寡,谓之夹臾之属,利射侯与弋。往体寡,来体多,谓之王弓之属,利射革与质。往体、来体若一,谓之唐弓之属,利射深。"然而求证于本书《弓人》节的"析干"之道和"成规"法,他书《周礼·夏官·司弓矢》的六弓次第和沈括《梦溪笔谈·弓有六善》,以及现代射艺知识,理校后发现:"往体多,来体寡"应是"王弓之属";"往体寡,来体多"反而是"夹臾之属"。由此推测《考工记·弓人》曾经错简,理应校正为"往体多,来体寡,谓之王弓之属,利射革与质。往体寡,来体多,谓之夹臾之属,利射侯与弋。往体、来体若一,谓之唐弓之属,利射深。"  相似文献   

10.
长期以来,科技史界不少人认为汉代王充《论衡》中"司南之杓"是磁性指向仪。近年来,孙机先生据宋残本《论衡》中"司南之杓"的"杓"字写为"酌",从而训诂"司南"为指南车,并对前者观点加以抨击。文章指出宋残本《论衡》中"酌"为错字,孙机的训诂不成立。"司南"为磁性指向仪之说未为撼动。  相似文献   

11.
休闲的社会学研究必须奠基在"休闲何以可能"之上,不然,一切的休闲社会学研究都是主观的,至少是没有根基的。本文依据海德格尔的存在论阐明:对于"被抛"于世的人而言,休闲是不可能的。之所以不可能,乃因为人无法逃离"在世"之天命,"在世"即意味着"烦"。而中国传统的心性学认为人不但有"在世"的"小我",还有超越的"大我",故人可以逃离"在世"之天命,休闲亦得以可能。所以,休闲乃奠基在中国传统心性学的"大我"之上。  相似文献   

12.
《科学大观园》2012,(13):74-74
世界的有形资源毕竟有限,所以靠贩卖有形之物,你永远无法发大财。这是十岁时,父亲教给卡洛斯.斯利姆.埃卢的一句话。父亲是黎巴嫩人,年轻时为逃避政治迫害,流落到墨西哥城,经营起一家"导航之星"干货店。斯利姆从小就在这店里长大,耳闻目睹了父亲的经营技巧。他深深地爱上了经商,那种靠经商来成就理想和价值的信念在他幼  相似文献   

13.
《自然辩证法研究》2019,(6):107-112
真理至上的科学价值观,被真理所规训,构成逻辑实证主义科学观的现实语境,折射出科学教育对人之生命价值的漠视,造成人之文化本质悬置、人之全面发展难为的现实困境。科学哲学的文化转向实现科学的价值依附,将科学对"物"的无限敬仰转化为对"人"的现实关怀,映射于科学教育场域,内化为科学与生命相互交织的科学教育的"生命"本质内涵,昭示科学价值规律与"生命"发展逻辑的必然联系,还原科学教育回归"生命"本质的内在价值,为实现科学价值和生命价值的共契提供了良好的交汇点。  相似文献   

14.
长久以来,属性二元论者都以"感受质"之不可言说性为借口,怀疑物理主义的心智模型是否能够捕捉到精神生活之现象面相。然而,二元论的此项辩论策略,已然预设"感受质"为客观存在的一个自然类。但更精细的语言分析将向我们揭示,"感受质"实为从不同感官道之认知输出的不同特性中随意拼凑出的一个人工概念造物,故此,对于"感受质"之不可言说性的追问,必须被转换为对于不同感官道之最终输出的不可言说性的追问,才得以为科学研究提供合法的"被解释项"。而此辩论策略之转换无疑会对物理主义有利,因为科学共同体已有充分证据表明,以视觉系统为例的认知输出的丰富性,往往是自然语言的表征手段所无法涵盖的,而二者之间的落差恰恰就是前者难以被言说的根源。由此看来,二元论者是将"感受质在自然语言框架中的难以言说性",误作为"感受质在物理主义框架中的难以解释性",由此才得到了反对物理主义的错误结论。  相似文献   

15.
正邵明安经常笑称自己是个"玩泥巴的",但在黄土高原30多年的科研洗练,让他成长为享誉国际的土壤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教授。邵明安的"土"是出了名的。他夏天最常穿的是各种会议发的文化衫;实在有正式场合,"李宁"运动背心外头随便套一件衬衣就坐下开会;爬了一上午山,回来坐在水泥台阶上啃西瓜;再加上那一口  相似文献   

16.
根据对古希腊神话和哲学、现代人类学的解读和分析,斯蒂格勒提出了他的"代具"技术理论,认为技术是人类因自身之缺陷而不得不向外延伸、人类只有依赖于它们才能在世界中生存的代具。斯蒂格勒的这一理论,一方面,它批判并在某种程度上克服了海德格尔"座架"技术观在人与技术关系上的某些偏颇之处;另一方面,它把技术之产生归咎于人类自身之缺陷。所以,尽管这一观点在哲学人类学中有着广泛的理论基础,但它同当代人类学、历史学所提供的史料相矛盾,故而它在理论和逻辑上仍存在着有待商榷之处。  相似文献   

17.
"信息人"是在信息文明语境下对人本质的一种解读,它是人本概念的具体化、新形态或当代特征,也是一种历史概念;在"信息人"的探究过程中,我们会面临许多新的问题,尤其是人的本质观的转型问题,对这些问题的探讨,使得"信息人"正在为传统人本论展示出新的前景,在论述中也必然会牵涉其他相关基础性问题。  相似文献   

18.
以日本内阁文库藏明刊本《回回历法》为依据,通过计算机编程对回回历法的交食和日月运动情况进行了模拟推算和精度分析.虽然现存的很多史料对回回历法给予了较高的评价,但本文通过分析发现:(1)回回历法在交食时刻的推算方面并不尽如人意,其精度远不及同时期的大统历,其原因之一是回回历法太阴黄道经度的误差较大;(2)在食分的推算上回回历法相比大统历具有一定的优势,使回回历法在与大统历长期参用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科学大观园》2012,(13):18-19
作为男子汉,一旦过了“而立之年”,健康往往滑坡,比如身体发福、体力、精力与性功能衰减等。此时,你该为健康做点什么呢?一些人首先想到的往往是补肾,如果只是这样,就应了一句俗语:“捡了芝麻丢了西瓜”。  相似文献   

20.
百年津城,海河起点三岔河口,"盼水母亲"主题雕塑高高耸立.18米高的大理石三角形碑座上,汉白玉雕刻的母亲形象怀抱婴儿、目视碧波,似乎在凝思着海河的今昔.碑座侧面,邓小平同志题写的"引滦入津工程纪念碑"9个大字,在阳光下熠熠生辉. 这是一座矗立在天津人心中的碑!碑下,清澈的河水哗哗东流,似乎在向人们讲述那段峥嵘岁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