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军事技术作为技术的重要分支,由于其应用于战争的特殊性质致使军事技术异化后果尤为严重。核时代的来临已然威胁到人类的生存发展,至此,军事技术异化现象达到极致。对军事技术是否存在异化、军事技术异化的概念、成因和表征进行探讨,并结合国际关系学进行探索,可以找出弱化军事技术异化的途径和方法,最终对这种弱化办法进行哲学上的提炼和升华。对军事技术异化进行深入而系统的研究不仅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而且为具体措施的制定和实施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
《自然辩证法研究》2017,(11):97-102
20世纪50年代苏联对华军事技术转移是中苏基于趋同一致的意识形态与互惠互利的国家利益需求,在国际冷战背景下建立的中苏同盟关系领域内实施的一次大规模的国际技术转移。苏联从武器装备、人才培养、国防工业三方面对华实施了全面的军事技术转移。这次技术转移缩短了新中国军队走向正规化、现代化的历史进程。苏联对华军事技术转移是在意识形态与国家利益的制衡与较量中前进的,体现出军事技术国际转移中的三个特点:国家利益的至上性、技术转移的限度性、消化吸收的关键性。  相似文献   

3.
人-军事技术之间除对象化的物化关系外也存在着异化向度,即军事技术对人主体功能的僭越,这一异化关系构成了"人"在作战模拟技术中可以被量化的前提条件。研究者们在模型中用对技术效能的精确测量遮蔽了人在军事实践中的主体地位。当我们接受作为"存在"的作战模拟技术时可以发现,这一异化向度的物化在揭示作战模拟技术先天局限的同时,也为它的改进提供了新的指引:将人-军事技术的互动关系纳入模型构建中有益于辨清模拟结果的现实边界,避免战术研究长期以来"以军事技术效能为核心的战术设计"与"以人为核心的军事实践"的二律背反。  相似文献   

4.
技术观是恩格斯哲学思想的核心观点之一,恩格斯从人学视角理解技术,从而赋予了技术丰富的人学内涵。恩格斯技术观的人性本质是建立在人的存在方式的基础上,以技术为核心的劳动创造了人本身,同时技术是人生存发展需要的必然产物和人类社会发展的内在动力。技术的异化是对人的生存境遇的反映,并在人的社会关系、生产活动以及人类文明进程中所展现出来的。扬弃技术的异化,需要变革资本主义社会制度,在人与自然的和解中科学利用技术,以技术实践推动人的全面发展,从而实现技术的人性复归。  相似文献   

5.
《自然辩证法研究》2017,(4):113-117
过程论思想是唯物辩证法的基本思想,认为事物的存在和发展都体现为一个连续过程,包含继承、吸收和扬弃等环节。从过程论的视角分析军事技术变革,可以发现它具有历时性、继承性和广延性等特征。任何时代的军事技术变革都要经历一定的演变过程,而不是突然变化一蹴而就;新型军事技术都诞生于对已有军事技术的继承,具体体现为实体、质料和原理等方面;军事技术变革不仅仅是一种发明,还包括技术创新过程,是从技术发明向武器装备、作战方式、编制体制乃至军事思想不断拓展的过程。  相似文献   

6.
论和平范畴内的军事技术伦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主题,和平的理念已经深刻融入到社会的各个领域。军事技术作为暴力的工具在战争中的作用日益增强,对于赢得战争获取和平具有重要作用。由于大科学特性日益明显,现代军事技术对科技发展和经济建设也有重大影响,科学合理规划应用军事技术将有助于实现经济发展社会富足的结构和平。军事技术的发展使用不能仅遵循其自身逻辑,还要通过确立建构性的研发观念、探索合理的使用方法以及国际社会监督制约等途径形成人道主义的军事技术理念,促进文化和平。  相似文献   

7.
技术是人的技术,人是技术的主体,人性是技术的内在根据,技术是人性的外在展现.技术是人的器官的外在延伸,是一种强化了的满足需要的工具,是人类实现解放与自由的手段;技术是一种精神现象,是人类的一种积极进取、奋发向上的精神展现;技术也是一种异化,技术的异化是人性异化的一种反映,因而完善人性是克服技术异化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8.
改进了技术意味着进步,是多数技术史家的基本信念。本文分析技术进步论的困难,通过三个命题说明技术演化的异化性质,论证异化技术史观的合理性。在结语部分,从异化技术史观出发,提出对于技术运用的合理态度。  相似文献   

9.
从军事技术发展史的角度分析,基础科学与军事技术创新的关系历经了独立发展、相互联系和高度融合3个阶段。本文以卡文迪许实验室和美国海军研究办公室为例,阐述了基础科学与军事技术创新的关系已由单向线性模式转变为双向互动模式,即一方面基础科学为军事技术创新提供理论基础,另一方面军事技术创新也带动了基础科学的发展。关注基础科学与军事技术创新关系的探讨,对我国依托基础科学推动军事技术创新,促进军民融合发展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
当前,以数据为驱动因素推动治理现代化方兴未艾,数字治理已经广泛应用于供给服务、辅助决策、开放协同等各个方面。事实上,数字治理在引发治理革命的同时,也会遮蔽其触达群体的主体性,催生“技术难民”“屏幕官僚”“算数工人”等主体性异化困境。由此,基于马克思主义人的主体性理论审视数字治理引发的主体性异化困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研究发现数字治理本身内嵌着人的自为性衰减、能动性褪化、自主性偏离。因此,要从社会包容、素养提升和权利维护三个维度破解数字治理迷思中主体性异化难题,实现人的自由解放升越。  相似文献   

11.
大数据时代浅阅读的盛行是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当代社会文化和心理高度契合的产物,深刻影响着人的生活乃至生存方式,同时也产生了新的异化形式:知识结构的碎化,思维方式的异化;精神成人之阻碍,主体意识之迷失;真实在场的缺失,文化传承的失落等。从技术文化哲学的视角反思当代阅读问题,有助于探寻消解浅阅读带来的新异化:提高素养,胜任时代阅读;伦理建构,强调以人为本;加强自律,提高主体意识;社会助力,营造理性氛围。  相似文献   

12.
大数据技术作为一项综合性技术,必然存在一定程度的异化。大数据技术异化从根本上说就是我们不能完全控制和规定大数据技术而导致的非人道、非人性和非自由。由于大数据技术自身的独特性,大数据技术异化的表现及其根源不仅具有技术异化的一般性,还具有其自身的独特性。因此,需要进行必要的伦理治理以规避之,从而促进大数据时代的顺利发展。  相似文献   

13.
区块链技术从数据的生产方式、存在方式及数据的所有制结构等方面对互联网的内涵进行了不同层面的迭代,是基于信息互联网技术的组合创新。区块链技术着力满足了人们普遍追求的信任、共享、平等、自由、民主和安全等社会价值;但由于当前该技术不完善,它还产生了无法保证原始数据真实可信、充当违法行为的媒介、监守自盗、庞氏骗局等价值异化现象,并难以破解"去中心、安全与效率"的"三元悖论"。今后,区块链技术应以坚持其正确的价值追求、突破价值异化的瓶颈为研究与应用的根本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14.
走出技术批判的误区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技术异化是技术哲学研究的重要问题之一。根据技术所具有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技术异化具体内容来自三个方面:由自然规律所决定的不可消除的技术异化、由于人的认识的局限性所带来的不可避免的技术异化以及由于人的异化所导致的技术异化。其中的第三个方面是各种技术批判理论所关注的焦点。对此,马克思主义的技术批判理论具有特殊的价值。  相似文献   

15.
回溯治理术的技术化嬗变,批判其发展至现代性治理的异化逻辑,揭示其形成、巩固并遮蔽资本主义社会现代性异化症候的实质,形成在社会技术哲学视角反思现代性治理、超越现代性的重要视域。在此一视域中,马克思主义哲学重释国家治理现代化实践的"是"与"应当",形成社会主义国家治理实践现代化的科学指南,指导新时代国家治理现代化实践形成其根本遵循的人民逻辑和共治共享的实践原则,确证着新时代国家治理现代化实践是通过超越现代性治理,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的重要实践。  相似文献   

16.
人工智能技术正深刻改变着生产结构和生产关系,以生产实践为基础的社会结构和人类本性亦面临有史以来最大挑战和最深刻瓦解。人工智能技术的异化逐渐导致人类社会的异化,人类社会全面进入技术人类生活形态。由此带来诸多伦理和法理挑战,可能危及人类生存,甚至终结人类。根据马克思主义技术哲学理论,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陷入“粗俗唯物主义”窠臼,人与世间万物都被抽象化、可计算化,技术理性超越人类理性,技术开始支配人类,人工智能技术异化趋势愈加明显。这需要法哲学为相关立法提供正确指引,用法律规制和引导人工智能技术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运用方式,用法的价值约束引导人性欲望,从而推动人类社会向新技术人类生活共同体迈进。  相似文献   

17.
区块链技术被称作具有整体性社会影响的重要技术。区块链技术的应用消解了在真实社会与网络空间之间的壁垒,可以实现真实和价值交换;其分布式架构既可借助加密技术保证其内容的真实,也能够在节点间的交互方式中保证其参与方式所承诺的真实。它在陌生人之间建立信任的特点,让未来网络从异化状态回归,也促成人的本质异化势头朝向回归方向发展。区块链技术应用对社会的突出影响在于它可促成社会变革朝向建设诚信社会方向推进。区块链的反身性既体现在构建未来诚信社会的区块链技术与逐渐推进的区块链应用进程相互决定和影响,也体现在未来区块链可能塑造的诚信网络空间与我们关于这个基于区块链的诚信网络空间的构想之间也是相互决定和影响的。  相似文献   

18.
军事技术主体是一个历史范畴,其结构形式反映着不同历史阶段军事技术创新和发展的特征。近代以来,西方先进军事技术在中西军事文化孰优孰劣的争执中充当了最后的断语,由此导致晚清军事环境文化由"重文轻武"到"重武轻文"的变迁。由于军事环境文化朝着更有利于集聚军事人才的方向变迁,从事军事技术的人员便由过去的散兵游勇,发展至集体攻关乃至社会群体共同参与,军事技术主体结构由个体主体、历经集团主体到社会主体的变迁,进而助推中国近代军事技术进步。  相似文献   

19.
国际技术转移与文化摩擦—关于技术转移深层问题的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论述了技术转移导致化摩擦的原因和机制及其导致化异化的可能性问题。作认为,正确认识和处理“技术-化”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确立科学的对外“技术-化”观,同时实施化变革与技术民族化,这是解决国际技术转移与化摩擦问题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20.
采用案例研究方法,以上世纪50年代末至70年代初我国抗击高空侦察机历程为对象,从实验的角度,聚焦军事能力生成与释放的关键要素,剖析技术与战法的协同进化及作战能力螺旋式上升的辩证过程。表明:军事技术不能自动带来"红利",需集成至整个作战体系并融合于战法之中方能发挥其应有的效力;这实际上是技术、战法和作战能力的协同进化过程,而要完成这个过程,实验在其中发挥着关键的"工具"性价值和基础性作用。本项研究有助于深化关于工程实验的哲学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