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已有了“通辑令”的雏形。《国语·楚语》和《史记·伍子胥列传》中记载,楚国到了楚平王年间,因为楚平王荒淫无度,国势日衰。楚平王怀疑太子“外交诸候,将入为乱”,伍子胥及其亲属被裹入这场政治斗争,后因亲属尽被杀  相似文献   

2.
“我的理想是将来成为一名外交官……”许多年轻读者在给编辑部的信中,都表达了这样的愿望。以上两位同学的来信只是我们在大量来信中随意抽取的。《世界知识》长期致力于对中国外交成就的介绍和对我国优秀外交官的宣传,“外交”也成为《世界知识》的特色栏目。我国越来越深地融入了外部世界,我国外交工作的成就越来越突出,人们越来越多地关注外交工作,也就有越来越多的学子对外交官这个以往披着“神秘面纱”的职业产生了兴趣。有不少读者还向我们询问怎样报考外交学院、国际关系学院、北大和人大等大学的有关院系,甚至怎样报考外交部公务员…  相似文献   

3.
如果说外交是一种公开的、不流血的“战争”,那么间谍战便是一种秘密的、不见血的“战争”。这两种“战争”都是为一定的战略目标服务的,有时间谍战甚至可以取得流血的战争难以获致的效果。《孙子》有《用间》专篇,在孙武看来,“惟明君贤将能以上智为间者,必成大功。”《孙子》将间谍活动分为五类。本文所谓反间外交指军事与外交手段并用,不必拘泥于《孙子》对“反间”的定义。春秋战国是战争频繁、外交活跃的时期,间谍活动甚为可观。由于间谍活动大多是秘密进行的,鲜为人知,所以史书记述有限。比较起来,秦国在这方面的应用和成就,显得更加突出。秦国的反间外交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到了秦王赢政(就是后来的秦始皇)时期,这种手段应用得更加  相似文献   

4.
略论中国传统史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的古文献,分为经、史、子、集四大部类,史部约占四分之一,足见史学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有何等重要地位。与世界各国相比,中国史学堪称发达。论其古远,早在殷商的甲骨文中就已见编年记事的端倪,春秋战国之世已有《尚书》、《春秋》、《左传》、《国语》、《国  相似文献   

5.
诗言外交     
外交本是一门讲究含蓄的艺术,以诗来言外交,其含蓄,其深邃,其哲理,或许比常规的外交方式更胜一筹。人们常说“诗言志”,殊不知诗还可言外交。外交本是一门讲究含蓄的艺术,以诗来言外交,其含蓄,其深邃,其哲理,或许比常规的外交方式更胜一筹。我国春秋时,使节必须会《诗》,所谓“达乎诗而使”。孔子对他的儿子孔鲤说,“不学《诗》无以言”。又说,“诵诗三百,使于四方”。当时,熟悉《诗》是使节一  相似文献   

6.
在远古时代,我们祖先就提出了阴阳之说。在性别上,男为阳,女为阴,阴阳之合,生子繁衍。早在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就出现了专门从事两性阴阳炼气术的房术家。古代医学家们在研究性问题时.得出了许多正确的结论。比如古代性学家们力主性活动必当以“节欲养生”为主,正如古代医籍《灵枢》中说:“房劳过度则伤肾。”《玉房指要》中说:“交接之道无复他奇,但当从容安徐,以和为贵。”如此等等。然而,由于古代科学知识的贫乏以及人类认识能力较差,古人们在性问题上存在着许多偏见,以至使人们头脑中形成了许多错误的观点,笔者特此更正。  相似文献   

7.
中国是世界上较早使用地图的国家之一。春秋战国年间成书的《左传》就载有夏禹“铸九鼎,像九州”,即把九州的山川地形刻在九鼎上,这可以说是中国最早的地图。在先秦的诸多典籍中,有关我国上古时期地图的使用和绘制的记载就屡见不鲜,地图在春秋战国诸侯争霸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多数人都知道的典故“图穷匕首见”讲的就是地图的故事。秦始皇统一中国后,曾收集大量诸侯国地图,以更好地管理国家,可惜这些古地图都未能完整地保留下来。1973  相似文献   

8.
大来这篇文章原题为《我国外交二百五十天》,发表于《文艺春秋》1980年10月号。作者回顾了他任大平内阁外相八个多月的外交活动,认为日本外交“发生了质的变化”。今天,日本外交“由双边外交发展到多边外交”,“从经济外交发展成为经济加政治的外交”,“有时候由于政治上的原因,也不得不下决心在一定程度上牺牲日本经济的直接利益”。作者认为,今后日本的外交“应该”、也“不能回避”“发挥能动作用”,“同各国共同考虑世界问题”。本刊分期译载这篇文章的详细摘要。文中的“去年”指1979年,“今年”指1980年。  相似文献   

9.
《史记》是我国先秦以及汉初历史文化的总结,班固曾概括指出它们的联系说:“司马迁据《左氏》、《国语》;采《世本》、《战国策》;述《楚汉春秋》,接其后事,讫于天汉。”此后有些历史家也表示过类似的看法。在班固提到的这些历史著作中,《楚汉春秋》很值得注意,这不仅因为此书出自汉人之手,重要的还在于它记载了楚汉时期许多重要的史实。因此,在研究《史记》与先秦以及汉初文化的联系时,它与《楚汉春秋》的关系不可忽略。本文试就这个问题略作探讨。  相似文献   

10.
中国古代散文足可与诗歌并驾,不惟历史悠久,而且佳作如云,它以其灿烂的光焰,照亮了中国文坛。早在春秋战国,以《左传》、《国语》、《国策》为代表的历史散文,和以《孟子》、《庄子》、《韩非子》为代表的诸子散文,光辉交映,形成双壁。两汉之世,有司马迁、班固等大家,史传体散文勃然兴起,对后世产生了深刻影响。建安文学和六朝小品,光怪陆离,清新可爱,亦有不少佳作。唐宋两代,在“古文运动”推动下,异军突起,名家辈出,致有唐宋“八大家”。自元以降,一方面是戏剧、小说兴起,另方面是“八股文”的毒害,散文似不如前,虽…  相似文献   

11.
<正>不过以上所论,都是就英国的利害观点,以推论“现实主义外交”对于我国的影响。其实所谓“现实主义”的意义,在其善于适应环境。在某种国际境下,运用某种外交手腕,这是“现实主义外交”的真谛。因此,英国的外交,虽然本诸帝国的结构,有其根本的政策,但是“现实”的运用,则视当时客观的环境,  相似文献   

12.
调研是外交工作的基础读过世界古代史的,可能都知道这样一个故事:腓特烈大帝在总结他击败苏比士元帅的经验时,说过这样一句话:“苏比士元帅通常有100名厨师跟在他的后面,而我却经常有100名谍报人员活跃在我的前面。”此言所归结的是,调查研究乃胜利之本。他谈的是军事,但其真理无疑也完全适用于外交。“情报”是“我们一切想法和行动的基础”。这是克劳塞维茨《战争论》中的一句名言。调查研究对于外交,其基础作用是显而易见的。“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做好外交工作,“情况明是第一条”,外交调研工作的优劣甚至关系外交决策的成败,其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尼克松在其《真正的战争》一书中写道,“一个总统能得到的情报的种类和质量可能成为他在发挥世界领导人的作用方面成败的决定因素”。如无有效的情报工作,我们就会象“被蒙住眼睛进入竞赛场”。  相似文献   

13.
2005年的中国外交,是从对2004年底印度洋海啸灾区的救援行动开始的。这预示着这一年中国外交将出现一个新的主题:救援。这年的中国外交的确说得上是异彩纷呈,曲星把它们归结为“六个关键词”:和谐、合作、对话、发展、文化、救援。这一年,中国的发展受到全球前所未有的关注,其中一个引人注目的特点是国内国际到处都在谈论“中国崛起”,并对“崛起”这个概念展开热烈讨论甚至激烈争论。在《世界知识》上,读者就会发现不同的观点同时存在。在这一年,“中国威胁论”也在继续发酵。就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开展了一系列充满善意的外交行动,并提出…  相似文献   

14.
《诗经》作为一部永世流传的经典著作,与《楚辞》一起,开辟了中国诗歌史上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两大文学的源头.《诗经》自形成以来,就被广泛应用于祭典、外交、社会交往等诸多方面.在《诗经》的流传中,不少人做了大量的整理、润色和解说,儒家大师孔子就是其中最重要的一位.《论语》作为记录孔子言行的重要著作,其中也记载着孔子对《诗经》的解说,其内容涉及文学、政治、教育等许多层面,其中一些重要文学理念,是两千五百多年来中国文学和文论的“源头活水”.  相似文献   

15.
我国历史上最早的成文法典《刑书》,出现在春秋战国时期,即公元前535年,为郑国大夫公孙侨(子产)所著。公元前511年,又有了晋国赵鞅所铸的“刑鼎”,鼎上铸刻的是赵盾所著的《刑书》。《刑书》和“刑鼎”的出现虽然是我国法制史上的一件大事,但严格地说,它还称不上是完整的法典。  相似文献   

16.
本期“话题”,是一次大型研讨会的结果。2003岁末,世界知识出版社暨《世界知识》编辑部联合举行“钱其琛《外交十记》出版及中国外交研讨会”,吸引了几十位卓有建树的知名外交官和外交与国际问题专家,以及十几家新闻媒体的记者参加。大家结合《外交十记》一书内容和自己在外交实践与学术研究中的经历和体会,实际上对20年来外交里程进行了一次深刻全面又饶有趣味的梳理和总结。钱其琛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担任我国外交工作的领导者,是我国外交工作的参与决策者、亲历者和见证者。2003年3月从领导岗位退下后,把自己20年来亲历的十件外交大事记叙下来。这20年正是中国外交经历转折、经受考验、取得重大成就的重要历史时期,钱书本身就是对这一历史时期的整体述描,既具个性化,又具无可怀疑的权威性。戴秉国副外长在研讨会上认为,钱书集中地体现了这个时期我们中国外交上非常精彩的思想和实践活动,反映了中国外交更加成熟的状况,体现了中国三代领导核心的外交思想,也集中地体现了钱其琛自己的外交智慧、才能和风格,以及他对中国外交所作出的新的贡献。讨论会上大家的发言虽不能说字字玑珠,但充满卓见。于是我们决定选取研讨会发言的部分片段,汇集成为本专题。  相似文献   

17.
就中医学而言,“哲”、“医”密不可分。这突出表现在中医学理论的奠基时期——先秦哲学对中医学的影响上。《黄帝内经》前很多古文献清晰地反映了先秦哲学对医学的渗透:《左传》、《国语》、《战国策》、《周易》、《周礼》、《道德经》、《吕氏春秋》,以及出土古佚书等。细致考察先秦哲学对中医学的影响,对中医哲学研究而言,具备基础性意义。  相似文献   

18.
说“总体外交”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外交”一词“指国家为实行其对外政策,由国家元首、政府首脑、外交代表机关等进行的诸如访问、谈判、交涉、发出外交文件、缔结条约、参加国际会议和国际组织等对外活动。是国家实现其对外政策的重要手段”(《世界知识大辞典》)。同其他事物一样,外交也是不断变化和发展的,其活动内容早已超越这些范围。  相似文献   

19.
钱其琛退休后出版回忆录,李肇星在网上与网友交流外交,正如许多人所说,反映了一种新风格新气象。吴建民常说一句话:揭开外交的神秘面纱。他最近在接受本刊记者葛军采访时又重复了这句话。可以说这句话就是这种新气象的注脚。从创刊起,《世界知识》就十分关心中国的外交,这是抗日救亡的时代要求和“世知”的历史使命决定的。但在当时“弱国无外交”,所以有读者在杂志封面写下“近来国际已然忘记了中国”的沉痛语句。新中国成立后“一扫新纪元”,中国外交更成了这本杂志的特色内容。近年来民众对中国外交的关注与日俱增,“世知”的外交板块也…  相似文献   

20.
《九章算术》是我国历史上最早的—部具有独特民族风格的珍贵的数学专著,没有留下作者的姓名,约于东汉前期(公元50年至公元100年间)成书。它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许多世纪以来生产斗争和阶级斗争实践经验的总结。书中汇集了246个数学应用问题及其解法,按大致内容分属《方田》、《粟米》、《衰分》、《少广》、《商功》、《均输》、《盈不足》、《方程》、《勾股》九章,故名《九章算术》。在我国古代,“算”的原义是计算用的竹筹,“算术”是应用算筹进行计算的方法。因此,《九章算术》即是当时我国数学知识与计算技能的记录。它的杰出的数学成就无论在中国和世界上都有着深远的影响。 在算术方面:《九章算术》是世界上最早系统地叙述分数四则运算的著作。这在印度要迟至公元七世纪。在西方则晚得更多。西方资产阶级学者一般都队为,公元十三世纪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