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吴骋 《科学通报》1987,32(14):1101-1101
人血纤维蛋白溶酶原激活剂,如尿激酶、链激酶,与含纤溶酶原的人血纤维蛋白的相互作用的机制已由怀特等人进行了研究。本工作用喇曼光谱从分子水平对e-TPA与含纤溶酶原的人血纤维蛋白的相互作用进行探讨,为进一步研究e-TPA治疗血管栓塞症的机理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2.
纤维蛋白高选择性尿激酶变体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双链尿激酶(tcu-PA)作为最早进入临床使用的溶栓药物,由于它对纤维蛋白(fibrin)没有选择性,大剂量静脉注射时会使血液中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降解,从而引发出血,因此在临床应用上受到限制.单链尿激酶(scu-PA,又称尿激酶原)是tuc-PA的前体,但它不同于一般的酶原,具有一定的内在纤溶酶原激活剂(PA)活性,而且能选择性地在Fibrin表面活化纤溶酶原,从而选择性地溶解血栓凝块.scu-PA经纤溶酶(Plasmin)的作用在Lys158-Ile159肽键断裂,转变成tcu-PA,由Cys148和Cys279间形成的一对二硫键将两条钛链连接、我们以前的工作证明尿激酶A链的Lys151和Arg154氨基酸残基是导致双链尿激酶对纤维蛋白低选择性的结构基础.本文通过定点突变手段构建了变体尿激酶原(Glu151-Gly154-rscu-PA)基因(以下简称mscu-PA),并在E.coli中获得表达、测定了表达产物的双链形式mtcu-PA及未突变的重组尿激酶原(rscu-PA)及其双链形式(rtcu-PA)对Fibrin的亲和性以及对血浆中纤维蛋白的选择性,结果证明所得变体双链尿激酶对Fibrin具有较高的选择性.  相似文献   

3.
心脑血管疾病是全球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疾病,其中血栓性疾病危害最大,近年来迅速崛起的基因治疗为这类疾病的有效防治带来了希望。人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tissue-type plasminogen activator,t-PA)是目前晕为有效的溶栓药物之一,其缺点是价格昂贵、半寿期短,而血栓性疾病住住需要长期给药,故难以推广使用。如果将t-PA基因导入体细胞持续表达具有纤溶活性的产物供机体利用,可望达到防治血栓性疾病的远期效果。重组逆转录病毒载体已成功地用子多种疾病的基因治疗。为了探索这一途径治疗血栓性疾病的可行性,本研究首先用含有t-PA基因的重组逆转录病毒感染体外培养的哺乳动物细胞,然后对感染细胞纤溶活性的变化进行了长期观察。  相似文献   

4.
一种消除血栓防止心脏病突发的天然制品已通过了首次试验。这种天然制品称作t-PA即“组织纤维蛋白溶酶原活化剂”,是从癌组织内提取的。该药试用于7位心脏病突发患者后表明,6位患者在一个小时内血柱消除。据美国密苏里州圣路易斯的华盛顿大学医学教授Philip Ludbrook博士声称,t-PA的前途在于能迅速恢复心肌的血流,使心肌的损害降低到最低限度,从而减少猝死病例。试验的结果还表明,用t-PA治疗不仅能防止心脏病突发,而且能改善心脏功能,为延长患者的寿命提供了综合性  相似文献   

5.
纤溶酶原激活剂作用的结构基础及变构体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朱甫祥  田原  贺福初 《科学通报》1998,43(17):1805-1812
溶栓药物在治疗心脑血管血栓性疾病中发挥重要作用,但是传统的溶栓剂由于半衰期短,血栓特异性差等缺点使其在临床应用中往往伴随系统性溶栓副作用,近年来,随着人们对溶栓剂分子结构与功能认识的不断深入,用分子生物学方法对传统的溶栓剂进行改构,构建了一系列新型溶栓剂。组织纤溶酶原激活剂和尿激酶是目前研究较多的两种溶栓剂,通过某些氨基酸的突变,替换,缺失以及结构重排,得到了一些血栓特异性高,半衰期延长和活性增强  相似文献   

6.
血管抑素及其抑瘤作用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杨红  乌垠  李玉新  麻彤晖  黄百渠 《科学通报》2000,45(21):2252-2259
血管抑素(angiostatin)最初是从荷瘤小鼠血清及尿液中分离得到的一种蛋白质,分子量为38ku。它与纤溶酶原的一段内部片段一致,包括纤溶酶原连续5个Kringle结构中的前4个。体外试验表明,这种蛋白质具有抑制内皮细胞增殖活性。在体内,它能抑制包括小鼠Lewis肺癌在内的多种肿瘤的生长和转移。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以及胎盘早剥切除子宫的关系。方法:手术终止。结果:胎盘早剥是妊娠晚期严重并发症,具有起病急、发展快的特点,若处理不及时可危及母儿生命。胎盘早剥发病率0.46%~2.1%。结论:必须在迅速终止妊娠、阻断促凝物质继续进入母血循环的基础上,纠正凝血功能障碍:补充凝血因子,及时、足量输入新鲜血及血小板,是补充血容量和凝血因子的有效措施,同时纤维蛋白原更佳;DIC高凝阶段主张及早应用肝素,禁止在有显著出血倾向或纤溶亢进阶段应用肝素;应在肝素化和补充因子的基础上,应用抗纤溶药物。  相似文献   

8.
邓余 《科学通报》1990,35(18):1440-1440
尿激酶原是存在于人体内的一种蛋白质水解酶类,具有溶解血纤蛋白质的性质,故临床上常用其作为治疗血栓类疾病的有效药物。为了用基因工程的方法大量生产尿激酶  相似文献   

9.
酪蛋白平板法检测蚯蚓纤溶酶活性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武金霞  赵晓瑜 《自然杂志》2004,26(3):184-185
根据蚯蚓纤溶酶能水解酪蛋白(Casein)的性质,建立了酪蛋白平板检测蚯蚓纤溶酶活性的方法.与纤维蛋白平板法相比较,酪蛋白平板法具有铺板简便、灵敏度高等优点,能检测的最小样品量为0.23μg,而纤维蛋白平板法能检测的最小样品量为0.53μg.  相似文献   

10.
促黄体生成素受体(LHR)在大鼠附睾中的表达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周红明  张彤  刘以训 《科学通报》1996,41(17):1608-1610
纤溶酶(plasmin)是一种具有广泛活性的丝氨酸蛋白水解酶,在细胞外蛋白水解中发挥重要作用。纤溶酶原激活因子(plasminogen activator,PA)特异激活纤溶酶原(plasminogen)可转化为有活性的纤溶酶。有研究表明附睾表达组织型PA(tPA)和尿激酶型PA(uPA),但其调节机制尚不清楚。我们研究了促性腺激素对大鼠附睾PA活性的调节。结果表明,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对培养附睾tPA和uPA活性有明显刺激作用。为进一步探讨hCG在附睾内的作用途径,我们作了LH/hCG受体(LHR)mRNA的原位杂交定位,首次发现大鼠附睾表皮细胞表达LHR。这些结果表明,在体情况下LH可能通过LHR调节附睾PA活性表达,从而调节附睾内蛋白水解过程。  相似文献   

11.
经宾夕法尼亚大学附属医院研究,从血液的凝血因子中进一步提成出粘胶剂来修复骨骼和组织的损伤。据人们所知当自体纤维蛋白原粘附时,就形成一种粘胶,该粘胶是由凝血酶和纤维蛋白原二种因子结合所成。医院血库主任和该材料发明者Leslie Silberstein医生说:“从人体血中提取纤维蛋白原,它可减少病人的自身血容量,同时削弱了机体抵抗感染性疾病的可能性,象对急性呼吸困难综合症或肝炎的抵抗力,纤维蛋白原一般取自于母牛的血液。宾夕法尼亚大学附属医学院的耳鼻喉科和人才交流部的助理教授Robert Weisman医生和另  相似文献   

12.
周红明  张彤  刘以训 《科学通报》1997,42(7):757-760
附睾是精子成熟的场所,附睾分泌的酶、激素和营养物质对精子成熟起着重要作用,其中蛋白水解酶介导的表面分子修饰或丢失是精子成熟的一个重要方面.纤溶酶(Plas.min)是一种丝氨酸蛋白水解酶,具广泛的蛋白水解酶活性,在细胞外蛋白水解中有重要作用纤溶酶原激活因子(PA)特异激活纤溶酶原转化为有活性的纤溶酶.PA抑制因子(PAI-1)能够特异中和PA活性.为研究附睾蛋白水解酶活性调节机制,本文对PA及PAI-1在大鼠附睾中的表达作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1)附睾组织分级组织型(tPA)和尿激酶型(uPA)PA,二者活性受激素调节;(2)mRNA定位证实附睾上皮表达tPA和PAI-1.上述结果提示附睾有完善的PA调节系统,PA和PAI-1的协同表达在附睾蛋白水解酶活性调节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纤溶酶原激活因子及其抑制因子在溶黄体过程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以训  陈毅军  冯强  胡召元 《科学通报》1997,42(19):2026-2030
纤溶酶原激活因子(plasminogen activator, PA)系统所介导的细胞外基质的局部降解与许多生理和病理过程密切相关,如排卵、胚胎发生、胚泡着床、乳腺退化、纤蛋白溶解、血管生成、炎症以及肿瘤转移等.PA系统是一种激素依赖性多功能蛋白水解酶系.在此酶系中,纤溶酶原可被组织型或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因子(tPA或uPA)激活,并受Ⅰ型或Ⅱ型PA抑制因子(PAI-1或 2)的调节.大量实验结果表明,卵泡颗粒细胞合成的 tPA和膜-间质细胞合成的PAI-1在激素诱导下的时间和空间上的协同表达导致卵泡破裂,引起排卵,排卵后,颗粒细胞和膜-间质细胞转化为黄体,黄体是一种暂时性的内分泌器官,分泌维持妊娠所必需的孕酮(P_0).黄体在形成和退化过程中涉及一系列剧烈的形态和生化变化,如血管生成、组织转化和退化等.这些过程都涉及蛋白水解作用.目前人们对PA在黄体各生理阶段所起的作用知之甚少,本文综述了近年来我们在这方面的某些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14.
没食子酸及其衍生物抗氧化机制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马耀 《科学通报》1993,38(15):1411-1411
没食子酸(Gallic acid,GA)即3,4,5-三羟基苯甲酸,它存在于许多植物和中药内。经药理和临床证实,该类化合物可以增强冠脉血流量、改变血液流变,同时还具有增强纤维蛋白溶解活性以及促进血栓溶解等作用。特别是没食子酸丙酯(Propyl gallate,PG),是众所周知的抗氧化剂,它能预防诱发乳腺癌,对Lewis肺癌具有抑制和抗转移作用,从而被广泛地应用于临床和食品工业等。但这类物质的抗氧化机制尚不清楚,其活性中心位置的确凿的实验证据更未见报道。  相似文献   

15.
华子春 《科学通报》1994,39(19):1817-1817
人尿激酶原(Pro-UK)由411个氨基酸组成,含3个结构域:类生长因子结构域、环柄结构域、丝氨酸蛋白酶结构域,有12对二硫键.Pro-UK经纤溶酶作用,在158—159位发生断裂,变为双链形式的尿激酶(HUK).HUK为目前临床广泛使用的溶栓制剂,由于对纤维蛋白无选择性,大剂量使用时有引发出血的副作用.与HUK相比,Pro-UK对纤维蛋白具有较  相似文献   

16.
刘以训 《科学通报》1993,38(9):843-843
文献[1]报道,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GnRHa)对恒河猴颗粒细胞(GC)类固醇激素的产生有双向作用。同hCG一样,GnRHa也可直接作用于去垂体大鼠卵巢诱发排卵;由于促性腺激素诱导大鼠排卵是通过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因子(tPA)及其抑制因子(PAI-1)基因的协调表达实现的,我们比较研究了促性腺激素和GnRHa诱导去垂体大  相似文献   

17.
欧阳应斌 《科学通报》1995,40(10):950-950
人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t-PA)在人体纤溶与凝血的平衡调控中发挥重要作用,而且在治疗心血管栓塞性疾病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t-PA在人体内的表达受严格调控,其mRNA具有较长的非翻译区序列.我们曾报道了t-PA mRNA 3′-UTR对其表达的调控,为研究长约209nt的5′-UTR序列对t-PA表达的影响.本文采用反转录-PCR技术从黑色素瘤细胞中克隆出t-PA cDNA 5′端序列,在体外和体内2个系统中研究了5-′UTR序列对t-PA表达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心血管疾病(Cardiovascular disease,CVD)仍然是死神的主要代名词,但人们可以采取措施来阻止世界头号健康杀手。令人心碎的统计数据心血管疾病是指心脏、血管和脑血管系统的疾病。与其他疾病相比,它夺去了更多人的生命,约占全球死亡人数的三分之一。在CVD中,缺血性心脏病(心脏供血不足)主要是由于动脉阻塞引起的(动脉粥样硬化)。心血管疾病是导致男性和  相似文献   

19.
你可能从未听说过遗传性血色素沉着症,医生对其有所了解,但认为它罕见。然而,研究证实,这种钱起我性疾病折磨着约150万美国人。美国圣路易斯大学医学院的科学家布鲁斯·R·培根(BruCeR.Baco)说,"它是已知最常见的遗传性疾病之一。"亚特兰大市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CD)的统计资料表明,只有一小部分遗传性血色素沉着症患者获得了正确的诊断。尽管有一种诊断方法可用,但却很少有人应用。若不治疗,血色素沉着症能致患者于死地。患这种病时,患者的心脏、肝脏及人体的其他器官有大量铁沉积,50~ed年后,这些器官确确实实地…  相似文献   

20.
朝暮 《科学之友》2022,(3):70-71
癌症、血栓、心律失常、动脉粥样硬化……很多疾病看起来风马牛不相及,但其背后往往有着共同的“土壤”——炎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