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 毫秒
1.
烧结粉煤灰轻质承重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范辉荣  胡明玉  刘波 《江西科学》2007,25(6):710-712
研究了以粉煤灰为主要原料,石灰、石膏作掺合料,不掺粘土的烧结粉煤灰轻质承重砖的配制工艺、性能及影响性能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在不掺粘土的粉煤灰烧结砖中,粉煤灰最大用量可以达94%,砖的强度高于10 MPa,表观密度1 200 kg/m3~1 300 kg/m3,其它各性能均优于同等级的粘土砖.  相似文献   

2.
高强度石粉免烧免蒸砖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正交试验设计研究了石粉免烧免蒸压砖的原料配合比、复合外加剂的类型和制备工艺对制品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石粉泥浆可以替代粘土制备出15号以上的墙体砖,符合新型墙体材料的要求.  相似文献   

3.
窦军  赵文兰 《科技信息》2007,(25):294-295
通过试验和理论分析来研究混凝土普通砖及砌体墙的热工性能。试验结果与粘土普通砖及砌体墙的保温隔热性能比较,能否达到粘土实心砖的水准。  相似文献   

4.
高硅腊石砖     
高硅腊石砖是一种新型的耐火材料,用以制作盛钢桶衬砖,抗侵蚀性能较强。上虞县耐火材料厂利用当地资源,从去年九月开始积极进行高硅腊石砖的研制工作,他们同抗钢协作,在该厂进行了两次生产试验,结果表明:高硅腊石砖具有性能稳定,砌体整  相似文献   

5.
污泥制砖可达到城市污泥处置减量化、资源化利用的目的。采用污泥和粘土作为原料烧制砖体,研究了烧结时间、烧结温度和污泥掺量对污泥粘土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污泥掺量5%、烧结时间6h、烧结温度1000℃时,烧制的污泥粘土砖抗压强度最大;烧成质量减少分数随着烧结时间、烧结温度、污泥掺量的增加而增加;烧成密度随着烧结时间、烧成温度的增加而增加,随着污泥掺量的增加而减少。  相似文献   

6.
以废玻璃、废陶瓷为主要原料,以粘土为结合剂制备环保型陶瓷透水砖。透水砖经1000℃保温I-3h烧成。透水系数〉1.0×10^-2cm/s,保水性〉0.6g/cm^3,抗压强度〉12.1MPa。产品符合JC/T945--2005《透水砖》标准。  相似文献   

7.
作者完成了利用煅烧镁铝尖晶石制造方镁石-尖晶石砖的工艺条件的实验室研究和工业试制。结果表明,采用天然原料(高铝矾土和菱镁矿)煅烧合成的镁铝尖晶石料和制砖镁砂,控制合理的工艺参数,可以制得抗热震性优良、高温性能良好的方镁石-尖晶石砖。文章中提出的合成镁铝尖晶石的配料公式简单、实用,适用于不同品位原料合成镁铝尖晶石的配料计算。  相似文献   

8.
中国煤山剖面事件界线层粘土中石膏化生物化石碎屑初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中国煤山剖面第25层亦即俗称的“白粘土”层代表着曾发生在二叠纪与三叠纪(P/T)地史转折期(约2.5亿年前)的灾变事件地层记录。继发现“白粘土”中存在自形晶石膏之后,这里新发现其中保存有石膏化生物化石碎屑。中子活化分析显示,白粘土中的石膏化生物化石碎屑与自形晶石膏乃至与白粘土本身具有基本相同的稀土分布模式,指示了三在相同或极其相似环境中同期或准同期形成。联系“白粘土”呈天然强酸性的事实,提出了酸性硫酸盐化学置换碳酸盐导致生物化石碎屑石膏化的成因机制。石膏化生物化石碎屑的发现,为P/T转折期的海洋曾出现严重酸性化事件提供了新证据;且为解读P/T生物大灭绝现象提供了新视角。  相似文献   

9.
π型多功能通气隔热砖是一种新型节能墙体材料,针对两种不同材料的特点进行了试制和测试,使粘土烧结π型多功能砖形成生产能力,满足实验太阳房工程的需要。π型砖的研制试验及性能测试根据胶凝材料的不同,免烧砖大致分为石灰凝结型、水泥胶结型和水泥-石灰混合胶结型...  相似文献   

10.
木醋液制作避鼠药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木醋液是经废弃木制品烧炭过程中,从排放的烟气中提取的液体,具有生产成本低,应用范围广,污染影响低等特点.试验通过木醋液作驱避剂原理,应用木醋液制作避鼠药.研究表明,木醋液对小鼠确有驱避效应;不同配比的避鼠药中,利用90 g木醋液、160 g粘土、40 g锯末、8 g草酸已酯、10 mL石腊油、60 g蒸馏水所制作的避鼠药相对于60 g木醋液、80 g粘土、20 g锯末、2 g草酸已酯、10 mL石腊油、30 g蒸馏水和45 g木醋液、120 g粘土、4 g草酸已酯、10 mL石腊油所制作的避鼠药药品质量更高、药效更显著.  相似文献   

11.
以废弃瓷砖和回收建筑玻璃为原料,利用面粉为造孔剂和成型粘结剂,通过瓷砖破碎、玻璃粉磨、模压成型及高温烧制等工艺制备出烧结透水砖,并研究瓷砖骨料和玻璃粉料配比与烧制温度对透水砖孔隙率、抗折强度、体积密度、透水系数等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玻璃粉含量为20%、烧制温度为1 100℃时,所制得的透水砖综合性能优异,此时其抗折强度为(7.66±1.56)MPa、孔隙率为30%、体积密度为1.44 g/cm~3、透水系数为0.11 cm/s。  相似文献   

12.
论述了从塞拉利昂不同地区采集的6个粘土试样的一些物理性能,这些物理性能与无釉烧结地砖的耐压强度有一定的关系。由相关系数可知,烧结温度是控制地砖强度的主要因素,虽然粘土的粒度分布与地砖强度之间无明显关系,但过多添加砂子会降低砖的强度,而适当的粘土和淤泥则提高砖的强度。高塑性有降低砖强度的作用,体积密度和气孔率对强度有相反的影响,前者能提高强度,而后者则会降低砖的强度。  相似文献   

13.
利用电煅煤骨料负载催化剂硝酸镍,通过化学气相沉积(CVD)方法在电煅煤骨料表面成功催化生长出碳纳米管(CNTs)。以预处理过的电煅煤骨料为原料制备炭砖试样,借助X射线衍射分析、扫描电子隧道显微镜、压汞仪和激光导热仪分析了预处理电煅煤骨料的引入对炭砖在埋碳气氛下经1000℃和1400℃烧后的显微结构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将预处理的电煅煤骨料引入到炭砖中,由于促进了试样中β-SiC、AlN及β-Sialon相的大量生成,炭砖试样的耐压强度和导热系数得到提高,其微孔特性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14.
本文在实验基础上论述了以焦宝石熟料为骨料,以一级矾土和复州湾半软质粘土混合共磨粉为基质,在1400℃温度下烧成,可以制得性能良好的中格式热风炉用拱桥砖。  相似文献   

15.
徐双钱 《科技信息》2010,(18):I0084-I0085
以菱镁矿和铬精矿为主要原料,添加一定含量的Zr2O3,制成RH炉用高铬电熔镁铬砖。研究Zr2O3含量对镁铬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配方3比原配方砖性能优良。  相似文献   

16.
温度制度对高性能石英砂烧结砖的性能影响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石英砂制备高性能石英砂烧结砖,通过对原料和砖体物相分析、砖体的显微结构分析以及砖体的物理性能分析,研究温度制度对砖体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1150℃保温2h烧制的砖体物理性能最佳,密度为2.4715g/cm^2,抗压强度为35.0522MPa,达到烧结砖的国家标准。  相似文献   

17.
国外报导     
1.石油蛋白腊(正构烷烃)是石油的一个组成部分。腊的性能比较稳定,不易起化学变化,在常温下呈固体,因此如果在汽油、柴油、石脑油、润滑油等石油制品中含腊对输送与使用都不方便。并且作为燃料使用时,辛烷值低、易爆、且噪音很大。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在石油炼制过程中,脱腊是不可缺少的工艺。  相似文献   

18.
以黄河淤泥砂为主要原料,掺加部分粘土和粉煤灰进行了承重烧结砖的研究。通过对原料的理化性能分析,制定了不同实验方案,并对各方案实验结果进行对比,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利用黄河淤泥沙配以粘土和粉煤灰生产烧结砖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9.
矿渣及粉煤灰是钢铁生产中排渣量较大的两种工业废渣,而利用工业废渣生产砖,既有利于节约土地,做到不用粘土,又可使工业废渣得到大量应用,使其具有很好的社会效益.该研究为了使矿渣、粉煤灰砖产生更好的经济效益,试图在保证砖的各种性能的前提下,降低传统的养护温度,使砖的养护温度由95~100℃降至70~80℃.使矿渣、粉煤灰砖在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上都有所突破.  相似文献   

20.
以太湖疏浚底泥为研究对象,采用含水率为40%的底泥湿法制备免烧砖,首先将湿泥经抛丸法制成免烧骨料(防水骨料和裹壳骨料),再与胶凝材料混合,压制成免烧骨料砖.依据建材标准对免烧骨料砖的性能指标进行测试,并与3种空白砖(直接掺泥砖、粉煤灰砖、烧结陶粒砖)、两种市售砖(荷兰砖和混凝土实心砖)进行对比.防水骨料砖与裹壳骨料砖的抗压强度、55次冻融质量损失率、28次盐冻质量损失率依次分别为9.15 MPa、4.32%、1.67%和12.11 MPa、2.42%、0.87%.研究表明:免烧骨料砖性能均优于空白砖,与市售砖接近,且裹壳骨料砖综合性能优于防水骨料砖;降低"混凝土–底泥"界面面积能有效提升免烧建材的强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