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四川达州通川区蒲家镇一村民在山里挖树根时,意外挖到一件距今年代久远的东汉时期的玄武砚滴。玄武是古代“四灵”之一,其形象为龟蛇合一,而砚滴是古代文房用具,研墨时加水使用。该砚滴属青铜质,通长12cm,宽5.9cm,通高4.5cm,作一蛇伏于龟背状,龟腿直立,其颈前伸,头昂立,双眼圆睁,口有一小孔,衔一耳杯。其背甲阴刻的纹样规则清晰,背中央部位竖有一中空短环。龟体腔中空,水可由中部圆管注入,注满水后用拇指封住圆管,无论如何倾斜,水都无法从龟口处滴出。而当拇指移开后,稍作倾斜,水即可经龟颈从龟口的小孔滴出,古人以此来控制水的流量。  相似文献   

2.
浙江的比蛇     
“比蛇”的“比”字,倒颇有“斗鸡”的“斗”的味道,令人害怕。郑板桥(1693—1765)是清代著名的书画家、文学家,在其笔下就介绍了这一怪蛇。在《郑板桥集》中的《比蛇》诗云:“好向人间较短长,截罔要路出林塘;纵然身死犹遗直,不是偷从背后量。”其诗有序,进一步勾勒出比蛇的形象:粤中有蛇,好与人比较长短,胜则啮人,不胜则自死,然必面令人见,不暗比也。山行见者,以伞具上冲,蛇不胜而死。诗中明言比蛇产广东,但事情也怪,我因从事蛇的科研工作,于1980年调来广州暨南大学至今,留心访查和查阅有关资料仍无所获。莫非郑说有误,静思之,终于找出了原…  相似文献   

3.
说龟     
龟与恐龙同时代,是地球上的“长老”,已有两亿多年的历史了。提起龟,人们往往把它作为骂人之词,什么“龟儿子”、“王八蛋”等等。其实,龟在我国古代是很受人们尊重的。古人把它视为吉祥如意、敦厚忠实、刚毅不屈、先知先行的动物,与龙、凤、麒麟并称为“四灵”。自然,龟的地位在古代是很高的:商朝盛行“龟卜”,龟壳留下的卜辞就是最早的甲骨文;汉代,调动军队用的兵符是龟形的,故叫“龟符”,那时,连各级官府的官印上都雕有龟;宋代,龟的地位仍然很高,据说,诗人苏轼、陆游戴的帽子就镶有龟壳。再说外国,日本人至今仍把龟视作吉祥长寿的象征。…  相似文献   

4.
“有一个美丽的地方,那里彩云在飘荡。”提起神奇秀丽的西双版纳,谁能不为之心驰神往。到西双版纳去,是我很久以前的一个梦。这次,我终于飞到了西双版纳。在那醉人的暖风中,现热带雨林,涉澜沧碧水,登傣家竹楼,拍下了一张张珍贵的图片,留下了一串串彩色的记忆…… 高高望天树 到达西双版纳后的第二天早上,我就坐车去了 “望天树”景区。这里有一种树叫望天树,在世界上也被列为保护树种。望天树直插蓝天,高约60多米。 热带雨林中,有很多藤状的植物,像蛇一样缠在大树上。雨林里面很是有些幽深,我想晚上走在这里一定是很吓人的…  相似文献   

5.
冰冻蛇:爱尔兰地区有一种冰冻蛇,在寒冬季节,当地的老人常把直挺挺的冰冻蛇当成手杖来用,有的居民还把盘卧冬眠的蛇串编成门帘,用来挡风。直至春暖花开,这些“手杖”、“门帘”就悄悄地离去了。  相似文献   

6.
民间故事白蛇传中的白娘子和小青是一对结伴而行、美丽善良的姊妹蛇女。在眼科疾病中也有一对结伴而行的“白”与“青”的姐妹病。然而,她们却是摧残人类视力的凶神恶煞,即所谓白内障性青光眼。现代眼科医学已对她们予以特别重视。常见的白内障性青光眼有如下几种: 囊膜性青光眼 有些老年性白内障早期,逐渐混浊的晶体前囊膜上应以及邻近组织虹膜和睫状  相似文献   

7.
路原 《科学之友》2003,(10):22-22
生活在我国沿海和南海中的海龟,在生蛋时会爬到陆地上来,眼里还流着眼泪。有的人认为,这是龟在生蛋时痛苦的表现:也有人认为,这是龟离开海水登陆后,为防止眼睛干燥,不让灰沙吹到眼里的反应。其实,这些观点部不正确。仿生学家告诉我们:海龟的眼窝后面有一种腺体,叫做“盐腺”,它能排出海龟体内多余的盐分,而盐腺的出口恰在眼睛的边缘,所以看上去就好像龟在流泪。因为海龟有着盐腺这种特殊“没备”,所以,它能长期吃海藻和海  相似文献   

8.
龟有耳朵。无论是空气中的声音还是水中传过来的声音它都能清楚地听到。不过,龟没有那种像人和兔子那样一眼就能看出“这就是耳朵”的耳朵。那么,龟的耳朵在哪里呢? 用耳朵听声音时,起着最重要作用的是耳朵的哪一部分器官呢?兔子有一对长长的大耳朵,那个长的部分叫做耳介。但是龟没有耳介。不过,好在尽管耳介对  相似文献   

9.
《大自然探索》2006,(6):4-4
一项新研究结果显示,蛇是向一种远古蜥蜴学习从而变得“恶毒”的,而当今蜥蜴家族中能够制造毒液的“恶毒者”决非只是美国西南部的大毒蜥和墨西哥须蜥。科学家比较了蜥蜴和蛇的毒液基因,发现有6种毒素在这两者的毒液中都存在。化石证据表明,蛇和蜥蜴的制毒能力都源于一种生活在  相似文献   

10.
非洲是一个令人神驰心往的地方,神秘的原始森林里出没着具有绝招的毒虫猛兽。在几内亚湾的一个岛屿上,就有一种全身赤红似火的蛇,它多栖居于河堤的洞穴里,当地黑人叫它“库加沙”。“库加沙”从外形上看,和通常所见蛇的模样并无两样。奇怪的是,它一碰到星星之火,即会熊熊地燃烧起来,往往成为当地引起火灾的“火神菩萨”。这种蛇为什么会带来如此麻烦呢?科学家揭开了它的着火之谜。原来它体内含有大量易燃的脂肪,尤其是舌头上的含油量更高。有趣的是,当地黑人对于“库加沙”,与其说是讨厌它,倒不如说是喜欢它,因为这种蛇富有易燃的特点,人们…  相似文献   

11.
新知短信     
机器蛇英国一家公司研制出的一种机器蛇,柔韧性非常好,可按要求弯曲,到达其他机器人无法到达的部位。这种机器蛇在国防和民用航空业将有广阔的用途,它已经在核电站的放射区担负起安全检查的职责。  相似文献   

12.
在古代,中国人称虎为“大虫”,称蛇为“长虫”。虫,曾泛指一切动物,包括人在内:兽为毛虫,禽为羽虫,龟为甲虫,鱼为鳞虫,人为倮虫。在现代,昆虫被定义为六足动物,占了整个动物界种类的80%。昆虫种类之丰、数量之多不容忽视,它们各是什么物种,都生活在哪里,与人类有何相干?需要有人去探知。  相似文献   

13.
早在两亿多年前,龟类的祖先就生活在地球上,因对栖息环境及饮食并不苛求,顽强拼搏,使它们终于繁衍成一个不小的家族。可时至今日,龟类在哭泣、在哀诉,因为人类的吃龟之风,加上龟贸易走私,使龟家族遭受灭顶之灾。面对这一状况,最为焦虑的是海南师范大学的史海涛教授……古书《礼·礼运》中麟、凤、龟、龙被指为"四灵"。而在这"四灵"中实有其物的,仅龟一种。正因为龟入选过"灵物",古人便授以种种传说。  相似文献   

14.
鼠年话奇鼠     
食蛇鼠 谁都知道,蛇是老鼠的天敌之一,但是在非洲的摩洛哥,有一种专门吃蛇的老鼠。它身上能分泌麻醉剂,使蛇的神经麻痹死去,然后食蛇鼠将其吞而食之。 食猫鼠 在非洲的坦桑尼亚和莫桑比克等国家,生活着一种猫的克星——食猫鼠。它能从嘴里喷出一股具有麻醉性的唾液,使猫接触  相似文献   

15.
追踪四眼斑水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最近在海南岛出差时,与史海涛博士通了电话,得知他近年来正在研究海南岛一种奇特的龟类,于是约好下午去他的实验室参观拍摄这种龟。 下午带着一包摄影器材赶到史海涛的实验室,寒喧之后史海涛从水族箱里捞出一只龟放在盛水的塑料盆里,拿到走廊上让我拍照。 龟在盆里游动,它的眼后颈侧的四个鲜艳黄色眼状点斑一下就吸引了我的目光。真没想到,历来被人们视为形象丑陋的乌龟王八中还有这样漂亮的种类。史海涛告诉我,这种龟的学名叫四眼斑水龟,其名由四个眼斑而来,雄龟和雌龟眼斑的颜色和形状不同。四眼斑水龟是生活在山区河流中的一种淡水龟,因个体小、习性机敏和头部有特殊的眼斑而备受人们的珍爱,甚至在海外也是大名鼎鼎。几年前史海涛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查阅文献标本时,一位名叫吉姆的美国同行告诉他,自己最喜爱的龟就是中国的“四眼斑水龟”,它们眼后两对环中套环、色彩绚丽的斑纹,令人着迷。当时,吉姆向史海涛提了好几个问题,它们为什么会形成这样独特的眼斑?它们吃什么?如何繁衍后代?它们目前在中国的命运如何?其时,史海涛对四眼斑水龟知之不多,正是吉姆的问题驱使史海涛在随后的几年中不辞辛苦,致力于对四眼斑水龟的研究。 第二天一早,我和史海涛驾车赶往四眼斑水龟的野外研究基地——琼中县湾岭乡  相似文献   

16.
<正>在南北卡罗来纳州,松树和橡木丛生的沙山森林里,生活着一种叫做猩红王蛇的无毒蛇。这种蛇在外表上会拟态该地区的一种有毒蛇类——珊瑚蛇。通过这种方法,猩红王蛇可以蒙骗它们的捕食者,比如红尾鹰。猩红王蛇身上的条纹和珊瑚蛇非常相似,人们还特意编了一个顺口溜来区分它们:"红配黑,请放心;红配黄,杀人狂。"但在20世纪60年代,珊瑚蛇在沙山地区永远地消失了。来自北卡罗来纳州立大学教堂山分校的进化生物学家克里斯·阿科利和他的同事大卫·费宁,决定研究珊瑚蛇的消失是否会影响猩红王蛇身  相似文献   

17.
龟类趣闻     
《礼记》上说,麟凤龟龙,谓之"四灵"。周朝有一种官职叫作"龟人",职责是"掌六龟",若有祭祀,则"奉龟以往"。可见,在我国古代,龟是受到尊敬的。龟不仅象征长寿,且显示人的身份高贵。古代石碑的碑座往往刻成龟的样子,墓做成龟壳形,厅堂大柱的基石也雕成大龟状。  相似文献   

18.
美国作家M·伯罗蒙塞尔在其文章中有一段“帮了海龟倒忙”的记事:我和7个旅行同伴以及一个生物学家向导,结队到达南太平洋的加拉巴哥岛。我们去那里旅游的一个目的是,这个海岛上有许多太平洋绿海龟用来孵化小龟的巢穴,我们想实地观察一下幼龟是怎样离巢进入大海的。太平洋绿龟的体质量在150kg左右,幼龟不及它的1%。幼龟一般在四五月间离巢而出,争先恐后地爬向大海。只是从龟巢到大海需要经过一段路程不短的沙滩,稍不小心便可能成为鹰等食肉鸟的食物。那天我们上岛时,已近黄昏,我们很快就发现一只大龟巢。突然,一只幼龟率先把头探出巢穴,却…  相似文献   

19.
美国德州大学的科学家发现,一些雄蛇能伪装成雌性。这些雄蛇能散发一种特殊的气味,这种气味只有准备交配的雌蛇才能发出。这些雄蛇能用它来隐瞒其性别,为它与真正的雌蛇交配创造更多的机会。以前的研究人员曾发现,一些雄性昆虫、鸟类和鱼类能以某种方式起雌性的作用,但发现雄性能发出与雌性一样的求偶信号还是第一次。雄性生物有许多求偶的方式。雄性老虎往往坚守它的领地不受其他雄虎的侵犯,雄鹿会为争夺雌鹿而相互决斗。但这种雄蛇却没有侵略性,它不为雌蛇而直接争斗,而是靠伪装成雌蛇与雌蛇接近,从而达到交配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最近,科学家在挪威极地岛上发掘出一头远古巨型海洋爬行类动物的部分骨骼化石。根据骨骼大小推算,这头生活在1.5亿年前的“巨无霸”的牙齿竟然有黄瓜一般粗,体长达15米。据推测,这是一头上龙,是迄今为止所发现的最大蛇颈龙。上龙是蛇颈龙的一种,但它跟其他所有的蛇颈龙都很不相同。蛇颈龙通常头部较小,颈子长长的,鳍状肢大大的,而上龙却颈子短短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