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李跃 《安徽科技》2005,(9):49-50
移动电视是近年内我国新出现的户外移动数字电视传媒.它采用当今世界最先进的数字电视技术,通过无线电数字信号发射地面接收的方式进行电视传播,人们可以在安装了接收装置的汽车、轮船、轨道交通等移动载体中收看到如固定电视般清晰的移动电视画面.移动电视不仅为现代社会高度紧张的人们提供了即时的娱乐及休闲方式,同时还成为一种重要的信息载体,为受众提供及时丰富的信息服务.因此,移动电视又常被称作第五媒体或边缘媒体.  相似文献   

2.
一、新媒体的内涵及特征现在大家谈新媒体比较多,用新媒体也比较多。所谓"新媒体"其实是一个相对于传统旧媒体而言的慨念,指新的数字技术支撑体系下出现的媒体形态,如数字杂志、数字报纸、数字广播、手机短信、移动电脑、无线网络、桌面视窗、数字电视、数字电影、触摸媒体等。我们所谈论的"新媒体时代"是指计算机技术、互联网技术、移动终端技术等数字化信息传播技术诞生以来的这一历史时期。新媒体时代以数字传播、网  相似文献   

3.
新媒体信息传播技术在图书馆的应用与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网络媒体和移动媒体的特性,分析了图书馆对新媒体信息传播手段的应用现状,展望了新媒体信息传播技术在图书馆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
3G作为一种最新的通信技术,它的功能的实现是建立在与现有媒体嫁接的基础之上的。3G时代的来临,将会带来媒体市场的巨变,并引爆新一轮的媒体竞争和变革。传统的新闻媒体渐渐向手机媒体靠拢,媒介融合将在各个领域上演,势必会改变现有的传播格局,为了应对这一格局,3G手机媒体应该制定其传播策略,现在一种新型博客即微博正在火热中,正是3G手机媒体与网络结合成功传播的案例。  相似文献   

5.
移动互联网环境下危机信息人际传播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信息传播的基础理论出发,结合人际信息传播的复杂理论基础和社会网络基础,研究了移动互联网环境下危机信息人际传播的模型及其传播机制。基于研究结果,指出在移动互联网环境下的危机信息人际传播,其节点状态的变化受到节点间联系强弱和网络结构特征的影响,移动互联网是实现危机信息传播的关键媒介,其利用程度决定了信息传播的速度与效果,加强危机情景下节点间联系的疏导,可以有效清除噪声,并强化后期传播媒介的正面影响,以实现对危机信息的管理与利用。  相似文献   

6.
陈潇 《科技信息》2010,(33):180-180
随着信息全球化时代的到来,“地球村”概念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真正实现。这一时代各种新技术不断涌现,手机媒体作为现在新兴的第五媒体,以其及时、便捷、互动性强和融合多种没接技术的特点.不但改变着传统媒体的传播理念及运作方式.对同样以大众传播为支柱的国际传播的影响也不可小觑。手机媒体作为新媒体的一个典型代表.对国际传播产生了极大地影响。而国际传播也因为手机媒体的出现,传播内容更加多样化,互动性不断增强、本文主要从手机媒体在国际传播中的优势,手机媒体对国际传播的影响以及国际传播的发展趋势几个方面介绍手机媒体与国际传播.  相似文献   

7.
互联网作为一种高科技技术运用于新闻传播活动,形成了一种新兴的媒体--"第四媒体",与传统的三大媒体相比较,它开辟了新闻传播实践的新领域,同时也带给新闻学理界前所未有的冲击.拟以国内网络新闻传播现状为蓝本,提出几点个人对新媒体的粗浅看法,期与学界共探讨.  相似文献   

8.
科普网站——科学文化传播的重要阵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这是一个飞速发展的信息化时代,互联网的迅猛发展为当代信息传播提供了一条崭新的途径,对传统的信息传播(电视、广播、报纸等)产生了强大的冲击,随着Web2.0技术的不断发展,瓦联网信息传播在时间、空间、传播效率L已逐渐确立了明显的优势,正在逐步挑战和改变着传统行业,不仅以惊人的速度渗透到社会的各个方面,改变着人类信息传播的模式,而且日益成为人们精神生活的新空间、信息传播的新渠道、文化创作的新平台。  相似文献   

9.
国内大多数学术期刊媒体融合发展的现状差强人意,从观念到技术、从模式到平台都有着难以克服的障碍,体制机制亟待创新。学术期刊应从生产方式、内容形态、传播介质、平台建设等方面进行融合提升,完善学术期刊"域出版"模式、实现学术内容增值,优化学术期刊移动平台出版发展,建立全媒体学术期刊联盟,以"媒体融合"助力学术期刊网络话语传播力的提升。  相似文献   

10.
多媒体数字化技术集成了文本、图像、声音、动画、视频等方面,移动媒体技术对多媒体的图像、声音质量、传输带宽等都提出了要求,本书讨论了一些适用于第三代移动媒体终端的方法和技术,主要是面向第三代移动服务。  相似文献   

11.
樊利 《科技信息》2005,(8):40-41
在信息快速流动、受众诉求提高、获取渠道增加、媒介日趋发达的今天,各种媒体都在借助现代高科技手段,想方设法挖掘自身潜能,绞尽脑汁发挥自身优势,创新媒体表达方式,拓展媒体交流途径,以期扩大受众市场占有率,实现媒体影响力和收益率的最大化。手机短信作为一种全新的相对独立的交互模式,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重视。尤其在伊拉克战争开始以后,手机短信在最短的时间内传播了战争爆发的新闻,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的又一重要途径。于是有许多业内人士将这种具有无限移动、快捷、即时、人性化特点的短信业务称为继互联网之后的第五媒体。  相似文献   

12.
随着我国科技、经济的发展,社会文化的更加多元化,马克思主义的传播途径也更加丰富。微博作为一种新兴媒体,整合了互联网的传播优势,空前扩大了大众的话语权,强化了信息的及时传播性和发布随时性,增强了信息的透明度。这些特点对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既有积极作用又有消极影响。文章以传播理论为基本视角,将各级党政机关、权威媒体报刊杂志、高等院校作为切入点,对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以微博为载体的传播路径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13.
媒体传播形式和技术发展日新月异,高新技术特别是信息网络技术迅猛发展,媒体传播理念、传播渠道、传播方式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和调整。数字化是媒体发展的重要趋势。加强以数字化为龙头,以科技创新带动体制机制创新,加快媒体现代化进程,实现多媒体综合集成发展。笔者以玉林电视台网站为例,探讨电视新媒体发展建设问题,就新媒体管理系统改进提出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14.
科学与大众传媒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大众媒体传播科学,是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事业,是人类成功的捷径。科学探索是一条漫长的路,没有媒体的参与,这条路将更加漫长;科学发现与技术发明,有可能通过媒体的传播成为大众文化,成为改变世界的力量;媒体传播科学智慧与理性精神,启迪人们深刻地思索,超越狭隘与偏见,使通向未来之路变得平坦。本文涉及4个相互关联的话题:诠释科学对人类的影响,在人文背景中回溯科学技术的发展历程,分析媒体传播科学的特殊使命,以及探究媒体传播科学的智慧。  相似文献   

15.
信息推送技术的原理及在图书馆的应用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信息推送技术是第三代浏览器的核心技术,它能深刻地改变互联网络的传播方式,并对信息采集、加工、利用和控制产生重大影响,目前正在发展成为全球主流的信息采集、传播模式,而且在图书馆已有了初步的应用。  相似文献   

16.
黄伟 《科技信息》2010,(21):I0311-I0311,I0338
“随时随地看电视”,一度是人们难以企及的梦想。然而随着视频信号移动传输的技术不断成熟,这个梦想正变得前所未有的真切和清晰。公交与列车移动媒体、车载数字媒体相继登场,“面向局部公众”的移动数字媒体为“移动”中的旅行开辟了一方重要的音视频信息传播空间,成为有效的资讯分发渠道,具有不可替代的产业意义。但是,它的发展和任何新事物一样,是喜忧参半、利弊并存的,本文的目的和意义就是从各方面对我国车载数字移动电视进行分析和解读,让人们对它未来的发展前景和发展方向有个明晰的认识和了解。  相似文献   

17.
深入挖掘泰山承载的丰富历史资源,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是时代赋予我们的重要使命。社会化媒体盛行的今天,泰山文化传播需要在充分理解用户思维的本质基础上,以人为媒扩大传播,以史为本扎实内容,以媒介技术为手段创新传播方式,以主流媒体为导向延展情感,积极融入社会化媒介环境,实现泰山文化的新时代传播。  相似文献   

18.
教育是一种传播。传播可以分为自我传播、人际传播、群体传播、组织传播和大众传播五种类型。作为主要教育形式的学校教育的传播属性,目前还少有论述,本文明确提出学校教育是一种组织传播,并从传播的类型、学校教育的内涵、学校内部信息传播结构等方面进行了展开论述。  相似文献   

19.
欧阳正德  王健 《科技资讯》2007,(13):131-132
新媒体是一个相对的概念,现在我们所谓新媒体就是利用数字电视技术、网络技术,通过互联网、宽带局域网、无线通信网、卫星等渠道,以及电脑、手机、数字电视终端向用户提供信息和娱乐服务的传播形式,是由多种媒体共同组成的互动传播大平台。任何阶段的新媒体,都需要站在以往媒体的肩膀上来发展的,新旧媒体的叠加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相似文献   

20.
祝洁 《创新科技》2015,(8):94-96
社交媒体的应用是档案机构开展档案信息传播的必然趋势。本文首先对社交媒体的类型和特征进行阐述,并在分析档案信息传播微观模式的基础上,结合社交媒体信息传播的特点,提出提升档案机构社交媒体应用效果的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