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通过实践、交谈与观测,分析得出:投掷运动员在竞赛中能否发挥正常水平与运动员的心理素质、心理状态有着直接关系.研究了投掷运动员平时训练与竞赛中情绪的变化及调控对策,这对运动员的专业训练和为他们在竞赛中争取优异成绩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卢炳秋 《科技信息》2013,(6):343-343
通过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实地考察法、问卷调查法,对广西民族大学篮球运动员赛前心理状态进行分析,得出篮球运动员赛前心理素质训练的方法,认为通过心理素质训练进一步磨练运动员的意志,陶冶性格,提高战斗力,改进运动队员内部的相互关系,以保证训练取得良好效果,比赛汇总获得优异成绩。  相似文献   

3.
程文松 《科技资讯》2006,(9):135-135
在现代竞技体育高度发展的今天,心理训练成为运动员科学训练和自信心建立比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尤其是在技术水平相当的情况下加强心理素质培养,有效控制思维,提高自信是取得优异成绩夺取金牌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4.
自信心是运动员必备的心理素质,是取得优异成绩的重要条件.就如何结合技能训练与运用正确的思维和认识来建立和保护自信心,为运动员和教练员进行自信心训练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和参考方法.根据运动员的赛前心理状态,有针对性地加强赛前心理训练,形成最佳的心理状态是取得运动竞赛优异成绩的关键.以教练员、运动员及人体的生理规律出发,分析了自信心是竞赛中夺取胜利的主要因素之一,为运动员在竞赛中树立良好的自信心提供了一些有效手段和方法.  相似文献   

5.
青少年柔道运动员因心理素质训练水平低,在比赛中受各种因素的影响,不能正常发挥训练水平,所以赛前必须进行心理训练,提高他们自信心,促进运动技能的充分发挥,创造优异成绩。  相似文献   

6.
宋华宁  赵东霞 《科技信息》2007,(22):224-225
现代竞技体育竞争日趋激烈,优异成绩的创造对运动员的要求越来越高。一个优秀的运动员不仅要具备良好的身体,技术,战术。还要具备过硬的心理素质。心理训练也就应运动员心理品质的客观需要而产生,并受到人们的重视。心理训练是指有意识,有目的地对运动员的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特  相似文献   

7.
在现代竞技体育高度发展的今天,心理训练成为运动员科学训练和自信心建立比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尤其是在技术水平相当的情况下加强心理素质培养、有效控制思维、提高自信是取得优异成绩夺取金牌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8.
心理训练是有目的、有计划地培养和发展各种运动项目所需要的心理能力和个性品质,为运动员取得优异成绩所做的各种心理准备。在短距离跑中爆发力量是决定胜负的关键,而爆发力量的发展主要依赖于最大力量的水平,良好的心理素质是确保最大力量发挥的保障。对短跑运动员进行适当的心理训练是确保运动员充分发挥自身水平的必要手段。  相似文献   

9.
牛寒松 《科技信息》2010,(13):169-169,162
网球是一项隔网对抗的运动项目,比赛的激烈性很强,要求运动员有很快的应变能力、很强的预见性、很高的判断能力以及过硬的心理素质。而心理训练就是为了提高运动员的各种运动技术水平和取得优异成绩进行的各种心理准备,为的是提高运动员的各种适应能力;同时也是为了使运动员能够具有更强的预判能力,最终达到提高自我判断能力和形成最佳战斗状态。本文着重分析了影响网球运动员预判能力的心理因素。  相似文献   

10.
李杰 《科技信息》2012,(11):353-353
当今世界羽毛球运动水准已发展到一个新的水准,它不仅要求运动员具有成熟的技术,灵活多变的战术,而且更需要良好的身体素质。可见运动员的心技体的统一,是取得优异成绩的重要保证。目前有关羽毛球的训练方法与手段五花八门种类繁多有技术训练、体能训练、心理素质的训练等。这些训练的方法对羽毛球运动是十分重要的。  相似文献   

11.
童勇峰  刘涛 《科技信息》2009,(10):204-204
所谓运动员选材,就是根据运动项目特点和要求,采用科学的方法把那些适合某个项目并且有发展前途的少年儿童挑选出来,加以系统训练,并创造优异成绩。随着科学训练方法和手段的不断发展和提高,科学选材工作显得尤为重要。充分挖掘和利用运动员天生的才质,可以保证运动员多年的系统训练,为创造优异成绩打下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12.
张登 《科技信息》2009,(24):223-223
该文简述了影响散打运动员心理变化的因素,阐述了散打运动员训练及比赛中应进行的心理训练方法,散打运动员不但要有良好的身体素质,更加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比赛中良好的心理素质很多都是取胜的关键,因此如何提高运动员的心理素质就显得很重要。  相似文献   

13.
马麟  盛建国 《甘肃科技》2000,16(6):46,45
1 前言 心理素质对当今体育比赛中的胜负影响不容忽视,如果没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即便是身体素质、技战术水平较高的运动员,也很难在比赛中取得良好的成绩,德国心理学家尼采把短跑描述成:“成绩最无保证的竞赛”。可见,短跑运动员的心理负荷是相当大的。忽视了心理素质的培养与训练,往往会造成重大比赛中的无谓失误。短跑运动因其时间短、强度大、竞争激烈等特点,决定了运动员必须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运动员心理素质能力的好坏,是决定最终结果的关键所在。根据国内外的有关资料,结合运动实践,对运动员在比赛中的心理状态做了一定…  相似文献   

14.
优秀山地自行车运动员不仅要具备良好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的能力,而且还要具备娴熟的平道技术、下坡技术、高难度技术、腾冲技术的能力。山地技术在比赛中的灵活体现是优秀运动员取得优异成绩的保障。本文通过训练、比赛实践,对如何提高山地自行车运动的技术训练进行了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15.
王森 《科技信息》2011,(34):342-342
针对于我国部分高校的男子篮球现状,再结合基于调查篮球运动员心理素质进行研究。本文主要是从篮球运动员的心理素质概述进行发现;然后篮球运动员与比赛阶段的关系分析;最后,篮球比赛的相关环境影响运动员心理进行解决。  相似文献   

16.
大赛前足球运动员良好心理素质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心理素质是影响运动员运动技战术水平的重要因素,良好的心理素质表现为运动员对比赛现实情景的观察感知、瞬时的思维判断与决策意向,以及准确合理的行动应答。影响运动员心理素质主要是记忆与思维、行动与反馈,以及无意识控制机能对个人技术打法运用的控制能力。比赛处于劣势情况下运动员保持良好心理素质的培养途径有:设置情景问题、进行有针对性心理训练和化不利条件为有利条件等。  相似文献   

17.
根据心理学理论结合临场工作实践,本文从裁判员个性倾向、综合的裁判能力、意志品质和情感品质等方面,论述了田径裁判员应具备的心理素质,并指出它的形成和发展是靠自身自觉地培养和实验中才能得到改造和健全以及它对运动员创造优异成绩和保证田径比赛顺利进行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竞技健美操不仅是一项体育竞技项目,而且也是一场艺术表演,运动员要想在竞技比赛中获得理想的成绩,必须要具有加强的心理素质。本文以论述培养运动员心理素质的重要性为切入点,阐述影响健美操运动员心理素质的因素以及产生的原因,从而提出培养竞技健美操运动员心理素质的策略。  相似文献   

19.
宋石 《科技咨询导报》2013,(18):242-242
运动员在重大比赛中能否取得优异的成绩,心理素质起到关键性作用.该文主要分析了影响运动员心理素质的因素,并提出如何提高运动员心理素质的手段和方法.  相似文献   

20.
激励排球运动员的意志训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今运动竞赛日趋激烈,运动员心理素质对运动效能的影响越来越显著。意志又是排球运动员必备的心理素质,本文从排球运动项目本身的特点,以及运动员心理和生理上所必须克服的困难角度出发,提出了排球运动员意志训练的一些基本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