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钱钟书先生曾指出“诚斋擅写生”,杨万里诗歌的“活法”妙趣也往往与他写生的艺术手法密切相关。本文试从以形摄神,以动写静,以我染物,以幻显奇等四个方面对杨万里诗歌中的写生手法进行探析。  相似文献   

2.
色彩是绘画中十分重要而富有魅力的艺术语言.写生色彩是再现自然、再现生活的真实感受,是客观中的主观反映.装饰色彩以固有色为基础,研究色彩的平面性与装饰性.观察进入到表现,写生进入到归纳,想象进入到升华,实质上是从客观到主观的完善过程.  相似文献   

3.
古代中国人以朴素的有机系统观看待宇宙,认为人与自然不可分离,是相通无碍的。这就形成了独特的“天人合一”观。儒、道、禅宗三家都持“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它对中国传统诗学影响深远:从这一宇宙观出发,认为艺术创造于物我互通、心物交感之中,而西方人则从主客二分出发,认为艺术是主体对客体摹仿的产物;中国诗学从人与自‘然的和谐中去寻求艺术的美,而西方人则从审美对象的物理属性中去寻求和谐之美;中国传统诗学强调心与物相合,我消融于物,化入其境,西方人却从思维与存在的关系来分析事物,艺术创造中强调主观情绪和知性的介入。  相似文献   

4.
诗人的审美感受既不是纯客观的,也不是纯主观的,而是审美主体与审美客体的交流与沟通,是心与物的对话与交融。以我观物,以物观人,物我融为一体,这是审美感受基本和普遍规律。审美感受具有诸多特征,它们是认识、理解和把握审美感受的窗口。  相似文献   

5.
“文醒诗醉”,人们常如此概括诗歌与其他文学作品的不同美学特质。其实,井非尽然,世有不“醒”之文,亦有不“醉”之诗,“醒”,“醉”之界分,取决于作者的审美视觉以及作品的表现对象和酿制过程。 笔者认为,调动五官,“以身察物”,然后通过概括提炼或典型化处理,重新将人、事、景、物等丰富多彩的客观世界全面地“具体化”地展现出来,便形成了小说、戏剧、叙事散文或叙事诗等文学样式。其艺术形态上的艺性,一般表现为具有意旨的明确性、形象或情节的完整性、语言表达的常规性的一种“醒”的状态。而抒情散文、尤其是抒情诗的创作则不然,它们重在抒情(抒发主观感情、感受、感觉、感悟),着力于披露内心世界的精微,作者除充分运用“五觉”(视听嗅味触)之外,还应积极调动起第六感觉——“心觉”,“以心观物”,并用“心觉”将其他“五觉”统领、沟通起来,经过“意象化”的心灵加工,让“物皆着我之色彩”,创造出“物我难分”的艺术境界,它们的艺术形态,常常呈现为具有意向的朦胧性。  相似文献   

6.
对视觉空间的研究,中国古代绘画界早就有所重视。视觉空间是反映现代中国绘画“写意”、“写心”、“传神”特征的窗口,是美感的载体,它包含着一种理念。它在中西绘画中都有各自意义上的独立存在。其视觉心理,一是倾向于客观,具有科学性;二是倾向于主观,具有浪漫性。艺术空间多向客观和主观两极发展。其视觉空间,一是追求纵深,再现“前前后后一连串的物象”;二是追求平排,表现物象时,“步步移”,“面面观”,观其内涵,略其形色。艺术空间多是“心”、“景”合二为一,“悟化”的结果。西方绘画,中国古代和现代绘画视觉空间既有区别又有联系,西方、中国古代绘画视觉空间应包含于现代中国绘画视觉空间之中。  相似文献   

7.
学术界一般认为,里尔克的创作可以分为三个阶段:早期主观表现的诗歌,中期的“物诗”,后期存在论意义的诗歌。值得注意的是,“物诗”中的“物”不在象征,也不在物的客观描绘,而是抵达物的本质。本文借鉴海德格尔对“物”的独特阐发,从物之为物、物与人、人之为人几个方面把握里尔克的“物诗”。  相似文献   

8.
艺术作品是艺术家的主观心性与客观物性交流的产物,由心到物,以物证心。陶瓷山水创作区别于国画山水创作,虽然同样是山水,但色彩在宣纸与陶瓷上晕染显示出的效果却截然不同。  相似文献   

9.
主观感受与客观听觉效果上的差异往往是困扰声乐初学者走出声乐迷宫的主要障碍之一。根据人体的生理结构与发声原理、主观感受与客观听觉等方面的特征,歌者对歌声的主观感受应建立在发声机能协调活动的基础之上并正确理解“析”与“通”的关系,科学运用“换声点”,“关闭”等技巧,力求使主观感受与客观听觉效果不断实现统一。  相似文献   

10.
长镜头是从表象真实进入到内在真实的,这种真实并不都等于真理。它只是强调生活的完整性,适当的主观介入是为了使这种完整性更加饱满充实。传统的“艺术真实”强调“本质真实”、“规律性”,强化艺术的理性因素和主观加工,而电视艺术的真实是“所见即所现”,长镜头强调“原生态”,是一种特殊的真实。其独特的电视话语系统主要由客观、完整、特定性、明确和连贯的表意行为和生动的形象构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