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重庆蕨类植物新记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报道了重庆蕨类植物新记录31种1变种,它们是膜蕨科的蕗蕨;碗蕨科的粗毛鳞盖蕨;中国蕨科的陕西粉背蕨和滇西旱蕨;铁线蕨科的单盖钱线蕨;裸子蕨科的峨眉凤丫蕨、长羽凤丫蕨、阔带凤丫蕨;紫柄凤丫蕨和耳羽金毛裸蕨(变种);蹄盖蕨科的峨山蛾眉蕨;金星蕨科的齿牙毛蕨、小茯蕨、迷人凸轴蕨、狭脚金星蕨、瘤羽假毛蕨、密毛紫柄蕨、星毛紫柄蕨、对生紫柄蕨、兴文溪边蕨和沼泽蕨;铁角蕨科的贵阳铁角蕨和都匀铁角蕨;球盖蕨科的鱼鳞蕨;鳞毛蕨科的台湾鳞毛蕨、黑鳞远轴鳞毛蕨、大果鳞毛蕨、密鳞鳞毛蕨、长镰耳蕨、深裂耳蕨和亮叶耳蕨以及水龙骨科的太白瓦韦。  相似文献   

2.
南京紫金山国家森林公园蕨类植物资源调查 及区系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野外调查及查阅资料的基础上,对紫金山国家森林公园的蕨类植物资源进行区系分析,结果表明:该区有蕨类植物25科36属79种(包括2变种),优势科为鳞毛蕨科、金星蕨科、蹄盖蕨科,优势属为鳞毛蕨属、铁角蕨属、肿足蕨属、复叶耳蕨属、耳蕨属,优势种有井栏边草、贯众、渐尖毛蕨、黑足鳞毛蕨、阔鳞鳞毛蕨。世界分布类型有11科12属,热带分布类型有13科18属,温带分布型有1科5属,中国特有分布1属1种。紫金山蕨类植物区系具有明显的热带亲缘性,与安徽的板桥、浙江的龙王山有较大的亲缘关系。在中国蕨类植物区系分区上,紫金山属于东亚区的华东—华中植物地区。紫金山蕨类植物区系是江苏蕨类植物区系的代表区系,具有重要的科研价值。普通凤丫蕨(Coniogramme intermedia)和中华蹄盖蕨(Athyrium sinense)为江苏分布新记录。  相似文献   

3.
本文报道广东省蕨类植物分布新记录19种和1变种:双沟卷柏、楔基莲座蕨、广南蹄盖蕨、大叶双盖蕨、疏裂双盖蕨、单叉对囊蕨、南亚鳞毛蕨、陈氏耳蕨、华北耳蕨、红秆凤尾蕨、紫杆凤了蕨、无毛凤了蕨、金粉背蕨、阔叶鳞盖蕨、林下凸轴蕨、翠绿针毛蕨、滇越金星蕨、羽叶新月蕨、小叶茯蕨和星鳞瓦韦。本文对这些类群的生境和主要形态特征进行描述,并对其地理分布区进行了补充。引证标本保存于上海辰山植物标本馆(CSH)。  相似文献   

4.
通过标本采集、鉴定及资料查询可知,区域内蕨类植物区系特征表现为:①物种组成丰富,共48科109属414种,其中优势科是鳞毛蕨科、蹄盖蕨科、水龙骨科、金星蕨科、铁角蕨科和卷柏科;优势属为铁角蕨属、鳞毛蕨属、蹄盖蕨属、耳蕨属和卷柏属;②科与属均具有热带、亚热带亲缘关系;③特有属、种现象明显;④该区东亚地理成分占优势;⑤属内种系贫乏,该地域表现为过渡性特征;⑥与邻近区域比较物质丰富,物种综合系数高.  相似文献   

5.
报道贵州产6种蕨类植物新纪录,分别为卷柏科的微齿卷柏Selaginella ornata、碗蕨科的乔大鳞盖蕨Microlepia todayensis、金星蕨科的耳羽钩毛蕨Cyclogramma auriculata、焕镛钩毛蕨C.chunii、黑叶金星蕨Parathelypteris nigrescens和瘤羽假毛蕨Pseudocyclosorus tuberculiferus。引证标本存放于上海辰山植物园标本馆(CSH)。  相似文献   

6.
报道广西蕨类植物新记录16种1变种,即狭叶紫萁Osmunda angustifolia、粤紫萁Osmunda mildei、边上假脉蕨Crepidomanes pinnatifidum、仙霞铁线蕨Adiantum juxtapositum、书带车前蕨Antrophyum vittarioides、羽裂短肠蕨Allantodia pinnatifido-pinnata、小叶茯蕨Leptogramma tottoides、贵阳铁角蕨Asplenium interjectum、刀羽耳蕨Polystichum deltodon var.cultripinnum、微小耳蕨Polystichum minutissimum、钳形耳蕨Polystichum bifidum、广东耳蕨Polystichum kwangtungense、多羽耳蕨Polystichum subacutidens、剑叶叉蕨Tectaria leptophylla、展羽假瘤蕨Phymatopteris quasidivaricata、常春藤鳞果星蕨Lepidomicrosorum hederaceum、顶生剑蕨Loxogramme acroscopa。本文列出了每个种的标本引证和地理分布。  相似文献   

7.
浙江九龙山自然保护区蕨类植物区系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野外调查和分类处理的基础上,对九龙山自然保护区蕨类植物区系进行了研究。九龙山保护区蕨类植物区系由35科74属222种(含变种)组成,主要的科是鳞毛蕨科、水龙骨科、蹄盖蕨科、金星蕨科和铁角蕨科,它们包含的种数占总种数的64.41%;主要的属为鳞毛蕨属、铁角蕨属、复叶耳蕨属、卷柏属和瓦韦属。区系地理成分复杂,属的分布类型以热带亚热带性质为主,种的地理成分以东亚分布和中国特有分布最为突出,共占79.73%,表现出热带向暖温带过渡的特点。与邻近6个山地比较,与九龙山蕨类植物区系亲缘关系最近的是浙江凤阳山。九龙山有80种中国特有分布蕨类植物。  相似文献   

8.
本文报道广西蕨类植物新纪录6种:包括鳞毛蕨科的半岛鳞毛蕨Dryopteris peninsulae、同形鳞毛蕨D.uniformis和观光鳞毛蕨D.tsoongii,中国蕨科的黑足金粉蕨Onychium contiguum、金星蕨科的星毛紫柄蕨Pseudophegopteris levingei以及叉蕨科的截头肋毛蕨Ctenitis truncata。引用的标本均存放于中科院上海辰山植物科学研究中心标本馆(CSH)。  相似文献   

9.
浙江磐安蕨类植物区系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在野外调查和已有资料整理的基础上,分析了浙江磐安蕨类植物区系组成和分布区类型,并与国内其他8个地区的蕨类植物区系进行了比较分析.现知磐安有蕨类植物34科60属112种(包括各种变种和变型),优势科为鳞毛蕨科、水龙骨科、金星蕨科、蹄盖蕨科,优势属为鳞毛蕨属、卷柏属、铁角蕨属、复叶耳蕨属.科的分布类型以世界分布和泛热带分布为主;属的分布以泛热带分布为主,同时也表现出一定的暖温带性质,无特有属;种的分布以东亚类型为主,特别是中国-日本分布类型最多,亚热带至暖温带性质显著,表明该区应置于中国-日本森林植物亚区从暖温带向亚热带过渡的范围内.磐安的蕨类植物丰富程度不大,区系与天目山、庐山、黄山、金华北山等区系关系最密切,可以归入同一自然区,而与太白山、长白山等区系关系较为疏远.  相似文献   

10.
野外调查和资料整理分析结果表明,梁野山自然保护区共有蕨类植物40科、79属、147种,物种多样性丰富,区系起源古老.优势科为水龙骨科、鳞毛蕨科、金星蕨科和凤尾蕨科,优势属为凤尾蕨属、卷柏属、鳞毛蕨属、瘤足蕨属、铁角蕨属和复叶耳蕨属,科、属组成优势现象明显;分布区类型在科、属水平上以泛热带分布和世界分布为主,而种的地理成分则以热带亚洲分布、东亚分布和中国特有分布为主,表现出明显的热带亲缘,具有由热带向温带过渡的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