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美是内容和形式的辩证统一。音乐美包括内容美和形式美两个方面。单从形式的角度论述诗歌的音乐美是偏颇、低层次的。诗歌以抒情为主要特征,抒情是诗歌的主要内容,形式是为内容服务的。诗歌的音乐美并不完全表现在形式、声音的组合效果上,还取决于声和情的和谐、声情并茂上。只有声情和谐、声情并茂,才是诗歌音乐美的最高境界,诗歌的音乐美才算是最完善的。文章从节奏、押韵、音调、声情诸方面论述了闻一多、徐志摩诗歌的音乐美。  相似文献   

2.
马宝艳 《长春大学学报》2012,(3):361-362,370
不同的语境对诱导感受音乐美,其结果各有所异。通过对音乐心理学的研究,将形象的语言代替以往的形容手段,利用情感测试的逆向分析方式,验证其诱导的有效性,以期成为音乐教育中一种学习及指导的方法以提示给大家。  相似文献   

3.
从音乐的美学特征、艺术体操的动作美、音乐与艺术体操的节奏感等几个方面,较深刻地阐述了音乐与艺术体操相结合的关系,旨在有效地指导艺术体操教学的实践.  相似文献   

4.
唐诗与音乐     
马力 《科技信息》2008,(4):135-135
唐代是诗的大国,音乐发展亦呈现空前繁荣局面,唐诗与音乐有着极其密切的联系,本文从音乐入诗,唐诗入乐和唐诗音乐之美三个方面就唐诗与音乐的关系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5.
高雅莉 《科技资讯》2009,(30):230-230
在钢琴教学中,在熟练掌握弹奏技巧的同时,应把音乐表现力的教学贯穿始终,不断引导和培养学生感受音乐美、表现音乐美、创造音乐美,从而提高学生的音乐表现能力。  相似文献   

6.
许金美 《科技信息》2007,(24):19-19
本文认为,在中国传统文学的意境营造中,音乐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中国的诗词文赋,均与音乐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本文提出,诗词文赋中的音乐美,首先存在于语言等形式层面,还源自文学家的间接描述。  相似文献   

7.
张进 《科技信息》2007,(11):7-7,15
汉斯立克是音乐美学领域自律论的代表人物,他的《论音乐的美》一书在许多国家很有影响,在当代音乐美学中受到极大的重视。全书涉及的音乐美学问题很多,本文主要就音乐与情感的关系问题作简要评论。  相似文献   

8.
诗歌是声情并茂的文学样式,它不仅饱含丰富的感情,而且极富音乐性.诗的艺术感染力既要用语言所包含的意义去影响读者的感情,陶冶读者的情操;又要调动语言的声音去唤起读者的美感,拨动读者的心弦,使诗产生音乐效果.作为民间的诗、大众的诗的歌谣,之所以具有经久不衰的生命力,除了具有深刻的思想外,它的音乐美是不可忽视的因素.那么歌谣的音乐美怎样体现出来呢?本文将从语言学、音韵学的角度作一探讨.(一)节奏的来源和表现诗歌语言的音乐美,一是指它的节奏,二是指它的韵律,可以说,节奏和韵律是诗的生命,谈到诗的音乐美,不可能不谈到它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离骚>语言的语法、语音两个方面,对<离骚>语言所蕴含的音乐美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0.
小提琴协奏曲《梁祝》的音乐美表现在五方面,这五方面是审美主体能够知觉到的更高层次的美的品味。  相似文献   

11.
秦观词素有美如春花的赞誉,这一美学特色毫无疑问主要体现在他词作的“天生好言语”上。本文着重对秦词语言的色彩美,音律美,灵动美和含蓄美的具体形态作了较为全面的观照,从而使我们对秦词的语言特色,有一个深入的体认。  相似文献   

12.
物理学美的内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美学观点分析了物理学中广泛存在的几种主要的美学形式:物理现象美、实验美、理论美、理论效用美.  相似文献   

13.
朱自清散文语言的诗意美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朱自清先生是一位卓尔不群的散文大师,他的散文充分显示出现代语言的艺术魅力。本文从语言的情感、形象、意蕴、乐感四个方面对朱自清散文语言的诗意美由表及里地展开了论述。  相似文献   

14.
乡土文化中的人性美——《边城》艺术特色浅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该文试图从文化学的角度来分析沈从文小说中的人性美,都市生活中乡土文化相遇相撞,更真实地从“爱”和“悲”两个方面来揭示人性的真、善、美。  相似文献   

15.
音乐是传达情感最直接的一种艺术形式,只有从审美的角度理解一部钢琴作品,才能在演奏中完美的演绎出作品丰富的艺术内涵。  相似文献   

16.
语言学家克雷斯和范吕文提出的视觉语法为新读图时代的语篇解读提供了理论工具,也为分析和解读以视觉元素为主要表迭方式的电影提供一个新的视角。电影《美国丽人》在题材,表达和成就上都有着一定的代表性。通过围绕电影主题“美”的图片进行视觉语法分析,在电影叙事过程中,“美”的符号构建,主题的多层次性得到凸显,电影人物对于各自“美”的符号的选择表达出对于美的不同侧面的感知,从而体现各自的价值观。  相似文献   

17.
关的理想或美的原则,如果要成为民族国家社会生活的自由价值律法,那么,必须得到政治、经济和法律的支持,因为公民权利的保证、经济生活的富足、法律对环境与自由的保护,是美成为普遍律法的基础。只有在法律的约束下,个体生活的自由才会以审美为目的,才会真正保护环境与生态,与自然和谐共处。个体生活的美丽与民族国家的美丽有着最为直接的联系,美应该而且可以成为民族国家自由生活的价值律法。  相似文献   

18.
尚中贵和的文化传统是孔子提出以“和”为美思想的重要资源。春秋末世“礼崩乐坏”的不和谐社会状况是孔子提出以“和”为美思想的时代背景。中庸是孔子以“和”为美思想的哲学基础。  相似文献   

19.
从诗歌的意境与禅趣赏析入手,可以发现实验组诗《天生丽质》在通过现代汉语与现代形式向古典诗境的有机转换与完美呈现中,体现出诗人沈奇以"古典理想之现代重构"进行诗歌文本实验的初衷,表现了他探寻文化记忆里诗美和诗境,以及在沟通古典传统与现代汉语和现代意识诗性联系的多种尝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