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Q&A     
《科学世界》2009,(12):90-91
Q:所有的海螺壳里都有"海风"的声音吗? A:在现实生活中,身处内陆的人们想要听到海风的声音时,常常喜欢将海螺扣在耳畔。没错,这样做确实可以听到海风轻拂的声音,至少在听觉上能够给人以身临大海的感觉。  相似文献   

2.
"气"是歌唱的动力及源泉,是声乐艺术的主要表现手段之一,它也是歌者进行歌唱训练时首先要攻克的技术难题。没有良好的气,就没有美感的声音。在声乐教学中,"气"的训练是歌唱技术训练的核心。结合声乐教学经验.从声乐理论与教学中"气"与声音的关系,声乐教学中"气"的训练方法两个方面阐述了"气"的技巧对声音训练的重要作用,并且探讨了声乐教学中"气"训练的具体方法。  相似文献   

3.
"咽音"是一种特殊质色的声音,咽音的物质基础是声音在频率2800~3100之间有一个高峰所产生的高泛音。咽音训练具有增强咽壁脱肉的能力,是喉咙稳定、打开喉咙。会厌与喉口咽壁形成"基音共鸣腔管",对提高发音能力、预防嗓音疾病、扩展音域有独特的功效。歌唱中含有适当的咽音成分有利于发出铿锵有力的高、低声音,从而形成歌唱中产生"心"(音柱)的美妙声音效果。  相似文献   

4.
孙佶 《科技信息》2012,(4):397-398
变压器在正常运行时,会发出连续均匀的"嗡嗡"声。如果产生的声音不均匀或有其他特殊的响声,就应视为变压器运行不正常,并可根据声音的不同查找出故障,进行及时处理。  相似文献   

5.
一天,我正在家里做作业。突然,"砰"一声,把我吓了一大跳。声音是从厨房传出来的,我赶紧去看看是怎么回事。哇!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热水瓶上的木塞居然"蹦"到洗菜池里去了!  相似文献   

6.
浅谈教师课堂教学的语言艺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曹月莉 《科技信息》2010,(23):I0275-I0275
良好的教师语言有"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的功效。教师的声音既有感染力,能点燃学生的热情,牵动学生的情绪,从而引发学生的兴趣。一个教师讲课若能声情并茂,那么,她的声音便会像"润物细无声"的春雨潜入学生的心田,把学生带入艺术的境界,  相似文献   

7.
胡枫 《科技资讯》2010,(21):189-189,191
音乐是声音的艺术,音乐的美是通过艺术化的声音组合表现出来的。随着高师钢琴教学改革的不断推进,学生的整体钢琴技术水平已有了较大的提高,但在实际的钢琴教学活动中,对于指导学生如何倾听声音、感受声音这一问题却很容易被忽略掉。良好的听觉是验证声音的媒介。音乐通过声音来实现的全部实际效果都只能通过耳朵来鉴别。因此,对于学习音乐的人来说,训练出一双有着高度审美力和鉴赏力的敏锐的"耳朵"是至关重要的。  相似文献   

8.
赵萌 《世界博览》2012,(1):82-83
好莱坞女星纷纷转型文艺女青年,到底是想走实力派路线?还是为演艺生涯寻找后路?2008年深秋,正值纽约秋风萧瑟的时节,凯文·贝肯大叔坐在一座大楼的天台上,背靠着纽约繁华喧闹的街景,吃着一种叫"纽约客"牌的热狗,吃得那么纠结而惆怅。就在此刻,不远处传来了一个女孩的声音:"Stop,OK,good。"(停,很好)  相似文献   

9.
朱莹 《科技信息》2010,(28):190-190,192
当前英语专业的教学改革,使得学生的主体地位受到了更多的重视。不少学者将巴赫金的复调理论引入教学领域,提倡重视对话,发扬人文精神,倾听来自学生、教师等多方面的声音。本文立足于英语专业基础阶段学生的特点,以及该阶段学科特点和教学实际,认为复调理论在指导对话互动式教学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不能完全否定传统的教师作为"主导"的权威声音。只有将师生互动和教师权威相结合,才能从本质上贯彻一种多元的人文精神,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复调式课堂。  相似文献   

10.
儿童文学主要是成人为儿童创作的文学作品,其目的在于通过文本让儿童获得自我认同,帮助儿童顺利实现社会化过程。但文学中的童年世界一直被成人代言,叙事中的"儿童声音"也是成人代言下的产物。童年世界作为独立的"他者"被纳入成人的权力话语体系,成为被想象、被叙述的对象。因此,成人作者如何在文本创作的权力话语下展现儿童的声音和意识,直接决定了儿童文学的叙事方式。而国内学术界对这一重要主题并没有给予关注。本文从后经典叙事学理论和文化研究的角度,结合实例深入分析了儿童文学叙事中儿童声音表达的三种方式,弥补了该研究的不足。  相似文献   

11.
宛语 《创新科技》2014,(21):1-1
最近,关于"智库"的声音不绝于耳,其实"门客""幕僚""智囊"等类似于"智库"的咨询名称早在古代已经出现。在发达国家,智库是影响政策决策科学化和民主化的一支重要力量,科技智库的政策建议和报告具有较强的公信力。随着国内科学决策咨询需求的"高涨",智库建设也逐渐"热"起来。国内主要研究机构、大学和相关政府部门、组织都提出了建设国家级智库的目标。  相似文献   

12.
音乐人类学研究以人的生物特征和民族文化特征差异而形成的不同音乐文化。藏族在悠久的历史中形成独特的民族音乐文化,以及以萨班《乐论》为标志的音乐理论。文章从音乐人类学的视角,解读萨班《乐论》中有关音乐声音的概念"俱声乐"和"缘起乐";音乐的社会行为和音乐家的社会地位;人体发音部位与音调和歌词的关系;人的声音与自然地理环境的关系;人的生理特征和声音的关系等。认为萨班《乐论》中体现的音乐理论与音乐人类学理论存在诸多共通之处。  相似文献   

13.
万能作业机     
"喂,艾幻想,艾幻想!快把我抱起来,抱起来!"不知从哪里传来一阵响亮的声音。"你是谁?你怎么知道我的名字?"艾幻想停下脚步,警觉地向四周寻找,却没有发现任何人。"  相似文献   

14.
欧海鸥 《咸宁学院学报》2012,32(7):124-125,134
声乐是一门通过"声音"与"乐律"的作用与听众进行情感沟通共鸣的技巧性很强的高雅艺术学科。"发于声、及于情"是声乐演唱的主要特点,本文通过理论探究和个例分析总结情感因素在声乐教学中的重要性,研究声乐教学中进行情感培养的基本方法和手段,结合自身经验总结教师应如何将自身的情感体验融入到声乐教学中去,并使学生融会贯通。  相似文献   

15.
闫长楼 《科技资讯》2014,(34):175-175
在应试教育的压迫下,"构建有效、高效的语文课堂"更多的被解读、操作成更疯狂的"一个接着一个问题的提出,一个接着一个知识点、考点的灌溉",这种"高效"确能在短时间提高学生的成绩,但是,这无异于将原本美丽的课文撕成了碎片,让学生的语文学习变得索然无味起来。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应该把对学生思维素质的培养放在重要地位,将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的能力、个性充分地展示和张扬。让学生在课堂上能发出自己的声音,让学生在课堂真正地动起来,这样,语文课堂便有了生命!  相似文献   

16.
魏国 《小学科技》2010,(1):10-10
英国研制出一种机器狗,狗腿上装有4个轮子。 机器狗有许多本领。主人不在时,狗"肚子"里的录音机会录下来访客人的声音。主人带它出去散步,机器狗会播放新闻和音乐节目。散步时碰到真正的狗,它会主动迎上去和真狗一起玩耍,如果真狗想和它打架,机器狗也会撕打,而巳只赢不输。  相似文献   

17.
陈彬 《科技咨询导报》2013,(36):253-253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检阅》一课讲述波兰一所学校的儿童队员,在国庆来临之际,让拄拐的博莱克走在第一排。游行时,他们的检阅队伍获得了大家的一致喝彩。从博莱克的身上、其他儿童队员的身上学到了很多优秀的品质。而在课堂中却遇到了一种另类的声音:"博莱克在吃牛排",显然与文本不相符,甚至有些"离谱",老师善于抓住这种声音,正确引导了孩子们,还原了生动、多样的课堂。  相似文献   

18.
四季合唱团     
"沙———",这是春雨女士在优雅地弹奏大地钢琴呢!雨滴是她纤细的手指,每一次与大地亲密接触,都会发出婉转动听的声音。  相似文献   

19.
正如事物的两面性一样,互联网在改变世界、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网络安全问题也像悬在人们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让我们时时警醒。重视网络安全问题,相信怎么强调都不过分。然而,正如首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的"网络空间安全和国际合作"分论坛上主持人布鲁斯·麦康奈尔所说的,要使网络空间安全变得更好,首先要相互倾听、相互了解,这样才能寻找到解决的方案。下面就让我们来倾听世界的声音……  相似文献   

20.
本文主要根据"金帆奖"评比过程中发现的音频问题为出发点,深入探讨影响音频质量的各种因素,并结合笔者多年工作经验,对电视节目制作中如何保证声音质量等问题进行分析与阐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