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是实现变电站数字化和智能化的重要途径。首先介绍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基本功能如:保护、监控、远动、防误闭锁等;其次阐述某35KV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的架构方式,并对变电站层、通信层和间隔层中各设备进行详细描述;最后提出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的发展目标。  相似文献   

2.
变电站自动化是当今电网自动化领域的热门课题,其发展势头正方兴未艾。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可对变电站内设备及微机保护进行统一的监测、管理和控制,与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进行实时、有效的信息交换、信息共享,优化电网操作,可以提高电网安全稳定运行水平。本文从三个个方面探讨了综合自动化变电站的抗干扰措施。  相似文献   

3.
随着电网运行水平的提高及电网改造的深入,各级变电所,大量采用远方集中监视、控制等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但在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的设计中,对于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的技术标准问题、变电站内各系统间的通信规约、综合自动化系统空间组织模式的选择、远方就地闭锁功能等问题,本文针对这些问题并结合工程实践提出了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4.
为了提高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的运行的稳定与可靠性,分析了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应用中存在的问题,从综合自动化系统的设备选型及定货、电磁干扰、防雷、通信速度的提高等方面,提出了解决措施。应用表明,提出的措施可行,提高了高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的运行的稳定与可靠性。  相似文献   

5.
防误闭锁系统是防止电气误操作最直接、最有效的技术措施。本文提出了变电站五防的实时远程监控的实现方法,在确保可靠性的情况下,将防误系统与智能操作票系统结合起来,从而将防误操作纳入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中,实现了防误闭锁装置动作的远程控制和监视。  相似文献   

6.
本文主要针对变电站微机综合自动化系统从系统硬、软件的可靠性以及人为操作引起的故障等方面进行可靠性分析,并针对以上几个方面提出提高系统可靠性的措施和要求。  相似文献   

7.
变电仿真培训系统是变电运维人员对变电站内电力设备的运行维护、保护分析、事故判断、异常处理等方面非常有效的培训手段,不仅为变电运维人员培训、技能操作训练、考核等提供一个完善的平台,更可以为自动化专业、保护专业的变电检修人员提供仿真训练平台,仿真范围覆盖站内主控室、保护室、低压交流室以及户外配电装置所涉及的一次系统、保护及控制等系统。该文以110~1000 kV变电站及变电站所在区域内小电网为基本对象,设计模拟电气一次模型、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仿真模拟、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仿真模拟、变电站继电保护和自动装置仿真模拟等方面的构建,并展开论述与探讨,对软件系统进行详尽的构建,最终设计出仿真培训系统功能。  相似文献   

8.
变电站二次设备基本上实现了微机化.微机保护、微机监控装置在变电站中被广泛采用,大大提高了电网的自动化水平和运行的可靠性,有不少变电站已实现无人值班.然而,不同变电站综合自动化设计方案也不尽相同,下面针对国内目前采用的众多变电站综合自动化设计方案的实用,从二次系统几个方面进行分析比较.  相似文献   

9.
吴春玉 《广东科技》2009,(16):174-176
本文针对综合自动化的设备,通过对雷电波入侵途径的分析.结合当今弱电防雷的一些技术,探讨变电站二次系统防雷措施,提出了"低残压、全保护"的安全防雷理念,力求"线路和空间两个干净",在强调现有变电站二次设备的接地和屏蔽的重要性的同时又突出现代防雷设备在综合自动化系统防雷上的应用,措施有效,提高了综合自动化系统二次设备的防雷水平,能确保系统的安全运行.  相似文献   

10.
伍婵娟 《科技信息》2010,(31):I0329-I0330
区域功能集成式变电站自动化系统设计一种保护、测控及安全自动装置集中为一体的站控级自动化设备,通过集中的数据采集单元、中央处理单元实现一定规模的配电变电站保护与控制。  相似文献   

11.
10kV~35kV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曲仁秀  王志国 《科技资讯》2010,(36):106-106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是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等高科技在变电站领域的综合应用。通过采集到比较齐全的数据和信息,利用计算机的高速计算能力和逻辑判断能力,可方便的监视和控制变电站内各种设备的运行和操作。本文利用现代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将变电站的二次设备经过功能的组合和优化设计,采用多台微型计算机和大规模集成电路组成的自动化系统,改变常规的测量和监视仪表,代替常规控制屏、中央信号系统和远动屏,用微机保护代替常规的继电保护屏,从而改变了常规的继电保护装置不能与外界通信的缺陷,实现了对全站的主要设备和输、配电线路的自动监视、测量、自动控制和微机保护,以及与调度通信等综合性的自动化功能。  相似文献   

12.
薛治亚 《广东科技》2008,(14):106-108
随着电力设备自动化改造的深入,综合自动化变电站的不断增多,雷电对弱电设备的危害越发突出,我局综合自动化变电站二次设备多次遭受到雷击,造成设备损坏、通信中断、系统退出等情况,严重威胁电网的安全运行,本文针对综合自动化的设备,通过对雷电波入侵途径的分析,结合当今弱电防雷的一些技术和供电局变电站的情况,探讨变电站二次系统防雷措施。  相似文献   

13.
宋道勋 《广东科技》2008,(22):123-124
近年来,随着微机化继电保护和综合自动化技术的日趋成熟,综合自动化的变电站已经逐步成为主要选择。然而,微机自动化设备对电磁环境十分敏感,保护它们不受系统操作电磁冲击和雷电过电压的影响,确保二次设备的安全运行,就成为这类变电站重要的技术课题。本文根据工程实践为例,对变电站二次系统过电压及防雷保护作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4.
黎鸣 《广东科技》2009,(14):209-211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具有功能综合化、结构微机化、操作监控屏幕化、运行管理智能化等特点,它的发展应用提高了变电站安全、可靠、稳定的运行水平,减轻了操作人员的工作量,使变电站的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得到全面的提高.本文探讨了220kV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的应用及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5.
数字化保护设备的技术日渐成熟,应用越来越广泛,调度自动化系统得以成熟应用,电力系统用户已经普遍接受使用变电站自动化系统。但是变电站自动化系统在应用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在运行中常见的故障有数据采集故障、通信网络类故障、误报警故障以及各厂家设备不匹配故障等。  相似文献   

16.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是电网自动化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对变电站内的设备进行统一的监控、管理,与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进行实时信息交换、信息共享,提高了电网的安全稳定水平。因此,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的安全运行直接决定了变电站的安全和稳定。本文论述了变电站监控系统的运行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17.
刘光伟 《科技资讯》2010,(8):124-124
变电所综合自动化系统由系统结构、网络结构、通讯方式组成,可以实现微机保护、数据采集及处理、事件记录及故障录波测距、控制和操作等功能。与传统技术相比,综合自动化系统以计算机控制的多功能继电器构成,占地面积小,操作更加安全可靠。在监控系统的操作中应严格执行监护复诵制,严禁拔插设备及插件和删改数据。  相似文献   

18.
对变电站二次系统改进建议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许永清 《广东科技》2008,(20):123-124
本文综合分析了变电站二次系统的重要性,根据目前综合自动化变电站广泛推广的形势和发展现状,在变电站二次设备配置、回路设计等方面提出了一些建议,并从施工和运行维护的角度提出了二次系统应注意的问题和应具备的功能,可作为变电站二次设备定货和设计、施工时参考。  相似文献   

19.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技术分析与应用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陈金成 《科技资讯》2009,(29):74-75
随着现代电力电子技术、通信技术、计算机及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及在电力系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变电站自动化设备由以前的继电器、RTU时代到现在变电站二次设备基本上实现了微机化,微机保护、微机监控装置在变电站中被广泛采用,大大提高了电网的自动化水平和运行的可靠性。本文分析了综合自动化系统的体系结构,详细介绍了综合自动化系统在肇庆220kV珠山变电站的应用实践,并对如何提高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的运行水平提出了意见和见解。  相似文献   

20.
尹小明 《科技信息》2007,(33):280-281
二变35KViscs-20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设计采用当今世界上最先进、最可靠的输、配电网络控制产品:D20、D25、SEL等。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是完全按照无人值守变电站的技术规范和运行要求设计的,以D20控制系统为核心,对整个变电站的一次设备进行遥测、遥信、遥控及对二次设备和辅助设备实现就地、远方的整定、投退、诊断、维护及事故报告的转送、显示、打印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