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石旺舟  姚若河  林揆训  林璇英 《科学通报》1997,42(17):1815-1817
金属Ti和Zr因其优异的气体吸附特性而被广泛地用作超高真空获得的气体吸附剂.常温常压下,它们均为密排六方(h.c.p.)结构;当温度或压力增高时便发生相应的结构相变:Ti在温度高于882℃时,由h.c. p.结构变为体心立方(b.c.c.)结构,即高温相结构;而Zr则在 3.9 ×10~8 Pa以上的高压下,变为ω相结构,即高压相结构. 纳米材料的重要特征之一是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比表面积增大必将增强其气体的吸附能力.因此,纳米Ti和Zr的制备及其气体吸附特性的研究对真空获得技术具有重要意义.就其结构而言,比表面积的增加导致能量升高将可能诱发其原结构的不稳定性,即可能发生因颗粒细化诱导的相变.这便为获得一些具有反常结构的新材料开辟新的途径.本文报道Ti和Zr这方面探索的结果,以及采用X射线衍射技术分析溅射法制备的纳米Ti和Zr的晶格结构特征.其结果表明:用溅射法制备的金属Ti和Zr纳米材料在常温常压下,Ti具有b.c.c.高温相结构;而Zr则具有只有在高压下才能形成的ω相结构.  相似文献   

2.
王景成 《科学通报》1988,33(3):233-233
一、前言 金属合金淬火处理后存在非平衡的点缺陷。具有形状记忆和超弹性效应的等原子百分比Ti-Ni合金及其元件产品往往需要用淬火和快速降温工艺进行预处理,这就意味着点缺陷对形状记忆效应(或热弹马氏体相变)起了不可忽视的作用,有人曾提出点缺陷是马氏体相变的一个控制因素。无庸置疑,搞清Ti-Ni合金中点缺陷无论对相变机理,还是对实际应用研究  相似文献   

3.
杨志刚 《科学通报》1995,40(19):1822-1822
柯俊和Cottrell在1952年首先观察到贝氏体相变伴随有与马氏体相似的表面浮突,故认为贝氏体的长大方式与马氏体相似,这一实验结果成为贝氏体相变以切变机制完成的重要证据之一.但有人发现扩散型相变(如Al-Ag中的γ相沉淀)也能产生表面浮突,而且贝氏体浮突的形状(∧,∨型)与马氏体单倾型浮突(N型)有所不同,认为不能根据浮突效应来肯定贝氏体的切变形成机制.而后,许多学者对贝氏体浮突的形状和本质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但至今为止,关于浮突的实验工作大都是用光学干涉显微镜完成的,高度观察只能达到(0.01μm)的精  相似文献   

4.
合金相稳定性判定的新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萧功伟 《科学通报》1994,39(8):765-765
Bhadeshia和Edmonds曾发现Fe-C-Si-Mn钢贝氏体铁素体中分布有多重变态碳化物,认为这是贝氏体相变以切变机制完成的有力证据之一,但因其贝氏体组织特征不明显,有人认为这种碳化物实际上是一种由贝氏体相变导致奥氏体应变诱发形成的马氏体自回火产物,从而否定了文献[1]中结论.以往的研究表明,由于硅阻滞碳化  相似文献   

5.
碘酸锂的一个高压相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沈中毅 《科学通报》1981,26(15):913-913
引言 碘酸锂具有相当复杂的多形性相变,近年来对它作了不少研究。在常态下LiIO_3可以以六方结构的α相(α=5.481(?),c=5.171(?))和四方结构的β相(α=9.733(?),c=6.157(?))存在。在常压下,α相加热到240~360℃转变为β相,中间经过一个过渡的γ相,直到430℃左右熔化。Czank测定了γ相的结构属于正交晶系(α=5.324(?),b=9.428  相似文献   

6.
万见峰  陈世朴  徐祖耀 《科学通报》2001,46(22):1923-1926
结合Fe-Mn-Si合金中马氏体的相变特点提出一种新的序参量--层错密度,相应建立了马氏体相变的Landau理论。利用这种理论对现有的马氏体相变机制进行了合理的解释,并加以推论,提出一种更为细致的相变机制:层错由不规则堆垛到一种规则堆垛,再经过不规则阶段进行到另外一种规则堆垛,如此循环下去,直到某一温度下的稳定结构,这种机制明确地描述了马氏体的形核及其转变过程,界面可作为孤立子来进行考虑,并将它同序参量联系起来,界面孤立子的作用是完成马氏体不同类型的转变,其运动速度可以借助层错密度的变化率来表达,利用这一序参量合理解释了训练和外界应力对相应点的影响原因,训练改变了层错的堆垛周期,层错密度增加,相变点升高;外界应力使相变点提高,基于这种自由能函数,建立了母相到过渡相的相变热力学,以及过渡相间的转化热力学。  相似文献   

7.
茹重庆 《科学通报》1989,34(19):1460-1460
陶瓷中氧化锆粒子由四方相到单斜相的转变及其增韧效果已引起人们极大兴趣,许多研究者主要考虑了相变引起的体积膨胀效应,也有一些工作考虑到剪应变的影响。然而到目前为止,人们尚缺乏描述相变粒子各种行为的统一的状态方程式。本文按朗道相变理论  相似文献   

8.
沈灏 《科学通报》1990,35(19):1512-1512
一个v阶Mendelsohn三元系MTS(v)是这样一个序对(X,v),其中的X是一个v元集,A是由X的循环有序3-子集(称为三元组)组成的集合,使得由X中不同元素作成的任一序对恰好包含在唯一的一个三元组中,我们指出三元组(a,b,c)包含序对(a,b),(b,c)与(c,a)而不包含(b,a),(c,b)或(a,c)。 设(X,A)为一个MTS(v),如果(a,  相似文献   

9.
液晶向列相-各向同性液相(N-I)相变属一类相变.在I相T_c(清亮点温度)附近,关联函数G_0的倒数与T的曲线开始向下弯曲.假定G_0~(T-T~*)~(-γ),T~*相似文献   

10.
DeVito提出问题:b.c.c.算子是否有上升指标为无穷的非零特征值?本文解决了这个问题,证明了b.c.c.算子非零特征值的上升指标必定有限。 首先回忆几个定义(参看文献[1]).设E是复数域C上的Hausdorff局部凸拓扑向量空间,  相似文献   

11.
蔡丽英 《科学通报》1989,34(5):355-355
已经确认YBa_2Cu_3O_(7-x)超导体的晶体结构属正交晶系,空间群为Pmmm,晶胞参数为a=3.893,b=3.820,c=11.688。这种材料经过从四方相到正交相的转变,形成具有高T_c的超导体。在超导晶体中普遍存在孪晶畴结构。本工作对这类孪晶畴结构进行了电镜观察和分析,并讨论了孪晶畴的形成及相变特征。  相似文献   

12.
陈鸣 《科学通报》1993,38(2):140-140
1 引言陨石是研究在天然冲击作用下矿物冲击效应的极好对象,通过对具不同冲击特征的球粒陨石研究,可获得在不同冲击强度下矿物发生各种变形和相变的资料。如辉石在15GPa以上冲击峰压时普遍发育镶嵌状结构,在40GPa以上对双折射率降底,50GPa以上则会出现高压相(Maiorite)。然而,目前能收集到的经受过极强冲击作用(>100 GPa)的球粒陨石,特别是H群球粒陨石,极为罕见。所以,对包括辉石在内的矿物在极强冲击作用下的效应资料,主  相似文献   

13.
黄清镇 《科学通报》1985,30(15):1150-1150
化合物BaB_2O_4(熔点1095±5℃)在920±10℃有一个可逆的相转变,其高温相(α-BaB_2O_4)的空间群为R(?)C,有结构上的对称中心;低温相(β-BaB_2O_4)结构无对称中心,空间群为C_3~4-R3,a=b=12.532,C=12.717,是一种有前途的新型紫外倍频材料和热释电材料。由于相变,不可能从BaB_2O_4熔体中用提拉法生长大尺寸的低温相BaB_2O_4单晶  相似文献   

14.
格的一个等式类K上由一个弱偏格生成的自由格的定义可以按自由代数的理论或仿照K上由偏格生成的自由格的定义来给出。 定理1(存在定理) 设u=相似文献   

15.
关于Diophantus方程a~x+b~y=c~z(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曹珍富 《科学通报》1986,31(22):1688-1688
一、引言 Diophantus方程a~x+b~y=c~z,a,b,c是不同的素数,可化为如下两个Diophantus方程a~x+b~y=2~z,a,b是不同的奇素数,(1)a~x-b~y=2~z,a,b是不同的奇素数。(2)对此,Nagell,Makowski,Hadano,Uchiyama以及孙琦等曾有过许多工作(参见文献[11])。到  相似文献   

16.
裴定一 《科学通报》1982,27(24):1476-1476
1.设a,b,c,n为正整数,a,b,c的最大公因子为1.令N(a,b,c,n)表示不定方程ax~2 by~2 cz~2=n的解(x,y,z)的个数,这里x,y,z都是整数。令  相似文献   

17.
蔡凤鑫 《科学通报》1994,39(9):793-793
Bi_2Ti_4O_(11)在常压高温及常温高压下的拉曼散射结果表明,它的一些物理特性和相变特征与BiVO_4非常相似.这意味着它也很可能成为非常有用的铁弹材料.因此进一步研究Bi_2Ti_4O_(11)在掺杂情况下的物理特性是很有意义的.我们曾首次报道过Bi_(2-x)Nd_xTi_4O_(11)在常温常压下的拉曼光谱,结果表明随着Nd~(3 )离子浓度的增加,Bi_2Ti_4O_(11)从单斜相转化为Nd_2Ti_4O_(11)正交相过程中经过了两次相的转变.在Bi_(2-x)Sb_xTi_4O_(11)体系中也观察到了类似的规律.然而这种掺杂体系发生第一次相变的机制至今并不清楚,本文将对这一问题作出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18.
冯建雅 《科学通报》1990,35(13):1031-1031
添加Y_2O_3的四方ZrO_2多晶(Y-TZP)陶瓷是一类韧性极高的结构陶瓷材料,其高韧性主要来源于断裂过程四方ZrO_2(T-ZrO_2)的马氏体相变吸收了裂纹扩展能量。而T-ZrO_2的保留与相变特性除了与其在瓷体中所处的状态有关外,直接依赖于稳定剂Y_2O_3的含量以  相似文献   

19.
CERN—WA80研究组首次实测的纯光子谱数据发表之后,不少工作者都声称基于自己的理论模型可以解释WA80数据.但是Shuryak等人认为根据目前的实验条件所能选取的合理参数值是无法解释过剩光子问题的.他们提出了一个慢膨胀模型,要求夸克—胶子等离子体(QGP)火球处于混和相的时间需长达30—40fm/c,这是与实验上所测定的火球寿命~10fm/c相矛盾的.人们可以注意到,在文献的诸项研究中未考虑QGP火球的强子化相变若为一级相变时对光子产额的影响.因此他们的理论结果的可信度是  相似文献   

20.
道诺 《科学通报》1991,36(5):341-341
具有层状结构的近晶A相液晶的电光效应及其特性,正受到很多学者的关注和研究.电场作用下,近晶A相液晶的层结构将产生歪斜,或产生动态散射.随着液晶分子排列取向的改变,液晶织构及其光学性质也发生变化.近晶相液晶的温度超过相变温度T_(SN)时,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