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一)据我所试验,两段育秧(前期育小苗,中期搞抛苗,后期从抛苗田拔出象大秧一样插到大田)的好处是秧苗素质好,生长快,成穗率高,能比大苗增产。同时,可以节省秧田(每100亩晚稻只需秧田5.8~6.3亩,节省秧田12.2~13.5亩)。这样,能使早稻种植面积扩大到93.7~95%。  相似文献   

2.
富阳县南安公社,地处山区,全公社共4000亩连作稻田要留晚稻专用秧田500亩,早稻只能种植85%。为此,几年来,我们进行了一些试验研究,但倒种春和小苗带土移栽因受山区气候影响,把握性不大;早稻田套播因共生期长,晚稻秧苗素质差;旱地育秧的又因胡麻叶斑病重。所以,迄今为止,上述办法仅在很小面积上采用。1974年,我们从《科技简报》*得到启发,在早稻行间套播晚稻秧。全公社共有3个大队5个生产队搞了7.10亩套播试验。试  相似文献   

3.
中桐公社叶家大队是个半山区,土地肥沃,阳光充足,水利条件比较奸。我们五队共有水田54.00亩。一九七二年试种晚稻9.05亩,留了专用秧田1.93亩。去年晚稻44.44亩,仅留专用秧田1.83亩,结果还多下0.68亩秧板的秧苗支援了三个兄弟队,实际利用专用秧田只1.15亩,专用秧田与晚稻面积之比为1:38.6。我们在去年落实40多亩晚稻计划的时候,为什么只留不到两亩的专用秧田?1.15亩专用秧田种上了44.44亩晚稻,在育秧技术上采取了哪些措施?  相似文献   

4.
为了防止早稻烂秧,安徽省当涂县水稻原种场和农业技术学校于1974年春,在二亩半早稻秧田进行了对比试验。他们在秧苗立针显青时用波尔多液喷洒秧苗,成秧率比对照田提高25~30%。1975年,他们把这个试验进一步扩大到一些生产队,也获得了良好效果,受到了社员群众的欢迎。  相似文献   

5.
一、秧田期防治白叶枯病的效果一九七七年青云公社观莲三队。早稻品种为珍龙13,用受水淹的秧苗和未受水淹的秧苗,在本田期同等条件下进行观察。实践证明:苗期不受水淹的秧苗比受水淹的秧苗移栽到本田后,病情指数下降52.3~59.8%(见表一)。为了探索水对病菌的传播作用,扬岭公社素云四队,对晚稻进行试验,品种为加湖4号,共设四组:第一组,秧田位置选择在山弄田,直接由无菌沅的山水灌溉秧田;第二组,秧田位置留在大畈田中间。结果第一组病株占29%,病叶16.8%,第二组病株为76.5%,病叶率57.8%。第三组,把第一组山弄田育成的秧苗移栽在原来的秧田里,本田后期几乎无病。第四组,秧田含有大力的菌沅(早稻发病田),  相似文献   

6.
采用控水法培育晚稻矮壮秧带来的问题是拔秧困难。有的地方为了使秧好拔而长期灌满水,不仅造成秧苗徒长,而且秧田前期长出来的分蘖往往大量死去,即使采用二段秧,这些问题在多数地区仍然不同程度地存在。为了解决上述矛盾,我们根据秧苗喷施二甲四氯后有霉老根、促新根的作用,从19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各地探索二熟制高产栽培技术的实践证明,多种早稻,多种早、晚稻迟熟品种,是实现全年高产的有效途径。但在浙北、浙东地区,这与多留晚稻专用秧田的矛盾很大。为解决这一矛盾,浙江农业大学农学系、宁波地区农科所等单位,在参考外地经验,并总结本地壮秧带士移栽和以往“苗秧”、“寄秧”经验的基础上,与贫下中农一起,于一九七二年试验用“连作晚粳稻两段育秧法”培育关门秧,获得初步成功。一九七三年,他们进一步作了试验。  相似文献   

8.
两段育秧是晚稻稳产高产,节省专用秧田,缓和双夏季节,提高施肥经济效益的有力措施。但是近年来推广的两段育秧多采用小块摆寄,效果虽好,用工较大,并且用于小苗秧龄较长,秧体较大的秧苗容易倒苗。我们去年在海宁辛江公社太平生产队试用顶端装有刀片的铲秧撬,将小苗秧铲成宽1寸,长1.2尺左右的长条块,把条块按3寸左右的行距连成长条摆寄。一、采用条寄有三大好处:  相似文献   

9.
一九七一年是龙泉县连作稻向400公尺以上山区多点试验和大面积扩种的一年。一年来,积累了相当丰富的经验。这里就山区水稻稻瘟病的发生特点和防治原则简要叙述如下。稻瘟病是当前影响连作稻上山的主要病害。但其发病情况随海拔高度而异,一般在海拔400公尺以下发病较轻,在400—600公尺和700公尺的局部地区发病最重,在700公尺以上发病率又趋下降,而且发病时期较迟。在海拔400—600公尺的山区,无论早、晚稻发病都很重,但损失一般早稻轻于晚稻。早稻以分蘖期的叶瘟为主,秧苗期的苗瘟和后期穗颈瘟发生较轻。晚稻无论秧田苗期、本田分蘖期和穗期受害都比较严重,尤其是抽穗以后发病普遍而  相似文献   

10.
丽水地区充分发挥自然资源优势,积极推广双季杂交稻,1988~1988年全区种植双季杂交稻23.96万亩,平均亩产794.39公斤,比常规早稻——杂交晚稻每亩增产83.56公斤。丽水地区地处浙西南山区,全区138万亩水田分布在海拔200米以下的河谷和丘陵地带近70万亩。这一耕作区温、光资源丰富,雨量充沛,年平均气温为16.8~18.4℃,从早稻安全播种到晚稻安全齐穗期间≥10℃的活动积温为4155~4650℃,日照时数为  相似文献   

11.
丽水地区去年晚稻全面推广秧苗带土移栽,有不少田块的晚稻不抽穗或迟穗。少数地方没有认真总结经验,误认为“秧苗带土插对早稻适宜,用到晚稻要减产”。事实真的是这样吗?遵照毛主席关于“调查就是解决问题”的教导,我们深入有关社、队进行了调查。经初步调查和研究,我们认为:晚稻秧苗带土移栽不抽穗,除了气候不正常外,主要是对晚稻秧苗带土移栽的规律没有认识,栽培技术没有掌握缘故。现将不抽穗的原因及预防措施,叙述于后,供各地参考。  相似文献   

12.
最近几年来,有些社、队为了缩小晚稻专用秧田,扩大早、中稻面积,开始种植二九陆、二九青等早熟早稻品种。但由于缺乏对各年气象条件特殊性的分析,所以产量不稳定。根据我站1959—1974年16年气候资料,对早熟早稻产量不稳定进行了分析,初步认为影响早熟早稻产量的主要气候因素有两个:1)早熟早稻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期的迟早,2)营  相似文献   

13.
为了摸索化学除草剂对早稻、杂交稻秧田灭草效果,我所在1979年连晚秧田上进行了试验,取得了较好效果,在此基础上去年上半年又继续对早稻、单季杂交稻秧田进行了试验,同样取得了较理想的灭草效果。而且还起到了增产作用,为今后大田推广化学除草剂摸到了一些规律。我们采用25%除草醚可湿性粉剂和50%扑草净可湿性粉剂两种,试验区早稻每个小区为0.018亩,分别每亩设除草醚300克、  相似文献   

14.
连晚杂交稻秧田抽行留苗,是夺取晚稻高产的一项新技术。龙泉县城郊区1981年推广395亩,去年又推广910亩,占连晚迟插秧田50%面积,均获显著高产。它的好处是:一、产量高。如大沙公社抽行留苗81年218亩亩产782斤,比拔插秧每亩增产170至280斤,去年282亩,占连晚秧田91%,亩产  相似文献   

15.
十里铺大队地处温黄平原。1977年晚季杂交水稻种植441亩,占晚稻总面积的51.6%,平均亩产858.5斤。全大队晚稻853亩,平均亩产820斤,比1976年晚稻亩产708斤每亩增产112斤,比历史上最高的1974年每亩增产67斤。由于种植了杂交水稻,使1977年晚稻的产量超过了当年早稻的产量,超过了历史最高水平,一季跨过了纲要。  相似文献   

16.
1971年湖南省邵阳市石桥公社大坡三队引入试种再生稻,获得早稻亩产880斤,再生晚稻亩产330斤,两熟合计1210斤。由于它种一次可收两熟,因此贫下中农叫它为“再生稻”。1972年扩大到六个生产队试种,共种1.64亩,获得较好收成。如:大坡三队0.95亩再生稻,早稻共收干谷899.9斤,折合亩产950斤,再生晚稻亩产300斤;市农科所早稻亩产941.2斤,再生晚稻采用稻草扦插,亩产300斤。再生稻是一个籼稻品种。株高92公分左右,茎粗0.6公分。株型松散。叶片长大,剑叶长  相似文献   

17.
晚稻新品种“测—48”,是我省当前推广的主要晚粳当家品种。去年,慈溪县彭桥公社农科站对该品种进行了不同秧田播种量和不同插秧本数试验,在1:7.5固定的秧本田比例条件下,秧田的每亩播种量分别为40斤、80斤、120斤、160斤和200斤五个处理。  相似文献   

18.
水稻旱育秧技术是一套严格而规范的水稻栽培技术,要求在秧田不建立水层,只保持秧地土壤湿润,秧地接进旱田条件下进行育秧,实行秧苗带土浅栽,合理密植。在我镇缺水地方推广该技术是保证水稻丰收的基础。自2004年来。我镇在旱育秧上配套使用旱育保姆,效果非常显著,加速了旱育秧技术的推广。  相似文献   

19.
高梁稻是临海县城关镇后山大队一九七八年三月自四川井县农科所引入的一个水稻新品种。该队七八年作早稻试种一分,实收稻谷二百一十斤。折合亩产1050斤。七九年迅速扩大种植早稻8亩,亩产851~1067斤。并在早季收后的田中试种连作晚稻五分,7月12日播种,8月13日插秧,仍获得亩产536  相似文献   

20.
在毛主席革命路线指引下,在批修整风运动推动下,我所干部、工人和科技人员以路线为纲,积极开展科学实验活动,在19.39亩试验田中经过全面落实农业“八字宪法”,获得了亩产春粮457斤,早稻969斤,晚稻883.3斤,全年亩产2309斤。其中1.85亩,亩产春粮542斤,早稻983斤,晚稻928斤,全年2453斤。为掌握全年亩产2400斤粮食的增产规律,为科学种田,发展粮食生产迈出了一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