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王义忠  孟凡伟  余钢 《科技信息》2012,(36):428-429
五间房地区位于西乡盆地东北缘,属扬子准地台龙门一大巴台缘隆褶带汉南一米仓台拱东缘汉南凸起。矿体均表现为低阻高极化异常,其两侧的破碎带表现为高阻低极化异常,物性差异明显,适宜电法测量。激电剖面测量及激电测深在该区有一定的规律,激电剖面测量对地表控制工程布设有一定的指导作用;激电测深为矿体向深部延伸变化情况提供了间接依据,为深部探矿树立了信心。  相似文献   

2.
激发极化法中各种装置的选用应该根据电法工作的地质任务、工区地电条件及激电法本身的特点,合理地选择观测装置。本文对激电法中几种常用装置的特点和效能作些对比性讨论,以供选择装置参考。  相似文献   

3.
张弢  罗安华 《科学技术与工程》2013,13(11):2923-2929
羊拉铜矿属大型铜矿,随着矿山的建成投产,矿区外围及深部矿产成为当前勘查与研究的主要对象。结合矿区工作条件、地质特征和岩矿石物性参数,在矿区已知剖面开展高频大地电磁法和激电测深试验研究工作。研究成果显示,试验剖面已知钻探工程控制的矽卡岩型氧化矿位于高频大地电磁法高、低电阻率异常过渡带和激电测深高视充电率异常部位;剖面中部未知区域为近水平状的低电阻率和高视充电率异常,推测为硫化矿引起。试验结果表明,高频大地电磁法和激电测深方法效果显著,适合在矿区外围及深部矿产勘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主要介绍激发极化法与瞬变电磁测深方法在北山地区详查找矿的综合运用。北山地区为极旱荒漠地带,矿产丰富,主要以有色金属矿物为主,电法和电磁法勘探综合运用效果较好。工作方式主要为激电扫面先行,对异常进行平面筛选,然后瞬变电磁测深详查矿体深部延伸,最后进行钻探验证。  相似文献   

5.
激发极化法是我国金属矿电法勘探的主要手段。在此以激发极化法在某铜矿区为例,运用激电法中的中梯装置和三级装置,对深部隐伏矿体预测,通过实测数据的分析,解释异常成因。  相似文献   

6.
在大功率激电测深中引入了非常规电极排列(Non-conventional arrays)测量方式,该装置能在不降低勘探效果的前提下简化野外工作,同时可增大勘探深度,我们使用RES2D INV二维电法反演软件,使用矩形水平柱体组合模型,可反演计算出非常规电极排列装置的剖面电阻率和极化率,实际应用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7.
以保山金厂河铁多金属矿区检测为例,阐述了高密度电阻率法、激电测深在探测异常检测中的应用,通过测深曲线、综合剖面分析并结合钻孔测井测试,准确、及时、高效率地提供了勘察成果,从而为消除地质隐患、确保工程质量提供了依据,满足工程勘察之需.把2种或2种以上的物探方法有效地组合起来,应用高密度电法、激电测深法查明断层情况,为多矿区斜井的设计稳定性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激发极化法(简称激电法)不受地形起伏及围岩电阻率不均匀性的影响。因此。利用激电法找水,特别是在山区找水受到了重视,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介绍了激发极化现象和激电找水中的常用参数,给出了利用激电法找水的具体实例。  相似文献   

9.
主要介绍了双频激电法在辽宁某金矿勘查过程中的应用。对矿区190个标本进行了物性参数测量,并布置了4条对称四极测深剖面。通过双频激电中梯扫面测量,在矿区圈定3处激电异常,其中E1异常特征为高阻高极化异常,E2、E3异常特征为低阻高极化局部异常。结合地质资料和钻孔资料分析,证实异常与金矿化有关,并在矿区厘定出13条矿化异常带,为本区找矿及下一步的勘查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0.
激电测量在甘肃省礼县崖湾金矿床外围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鹏 《甘肃科技》2009,25(13):38-42
崖湾金矿床位于秦岭褶皱系礼县一柞水冒地槽褶皱带西段的中部,定位于中川花岗岩体东外接触带与高桥一礼县大断裂的夹持区,金矿床严格受近EW向次级断裂构造控制,中石炭统和中泥盆统两套地层不整合接触的断裂构造及附近的断裂构造是金成矿有利部位。金矿化与含硫化物石英脉、硫化物硅质脉、黄铁矿化、毒砂化、硅化、退色蚀变等热液脉体活动关系密切,有利于激电测量。该区激电中梯测量所发现的激电异常能反映该区各断裂的延伸情况,为矿致异常,而电阻率分布基本反映了测区地质体展布。而激电测深剖面能反映该地段金矿化体(目标体)的延伸情况及埋深,与工程验证的情况基本吻合,找矿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1.
提出一种确定条带状激电异常场源体产状的向量法,用于激电中梯法在野外准确快捷地确定板状场源体的产状。通过激电中梯扫面获得激电异常,结合地质资料确定场源体是板状体,选择三条中梯剖面,提取剖面上板状体中心平面的三个顶端坐标,三个坐标点如果不在一条直线则可以确定中心平面,利用空间解析几何法计算出中心平面的法向量,根据法向量中的实数对确定中心平面的产状。结果表明:该方法与传统的利用激发极化法确定板状体产状的方法相比,具有准确快捷、不需要进行复杂的反演、产状计算结果唯一等优点。该方法在云南省孟连铜矿区应用效果良好,按照该方法计算出的板状场源体的产状和坑道验证的产状基本一致,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实用性。  相似文献   

12.
运用激电中梯测量方法,进行岩溶塌陷地质灾害调查,研究了覆盖型岩溶的发育程度。首先研究了不同地层岩性的视电阻率和视极化率特征,得出了岩溶裂隙发育的主要地球物理特征;再根据研究区的激电中梯测量成果,划分了4个异常区;结合地质构造条件,推断解释认为Ⅰ区和Ⅲ区中的局部高阻区为岩溶裂隙发育区;最后通过布设电阻率垂向测深剖面,进行推断反演,并利用钻孔进行验证,发现了1.6 m深溶洞。研究成果表明,激电中梯测量方法在探测覆盖型岩溶的发育程度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为克服常规高密度激电法在有色金属勘探上深度不足以及常规激电测深效率低的缺点,引入不改变电极数,增加电极距的布置方式,通过特殊的采集方式得到可靠的原始数据。以西藏堆龙德庆县某矽卡岩型铜多金属矿床为例,为更好的确定该矿区岩体界线和蚀变带在空间上的分布,采用大极距高密度激电测深法对激电中梯异常区进行纵向评价,从而代替激电测深,达到浅部矿找矿的目的。应用结果表明,该方法在勘查有色金属矿效果显著,能够满足有色金属矿的勘探要求。  相似文献   

14.
胡雪平 《科学技术与工程》2012,12(17):4258-4260,4270
在工作区进行水文地质调查的基础上,垂直目标布设了3条电阻率法勘探剖面。运用电阻率联合剖面法配合电测深法,测量并绘制了视电阻率曲线图和等值线断面图,准确地确定了井位。经过钻探验证,出水量十分理想,取得了良好的找水效果。  相似文献   

15.
应用激发极化中间梯度测量法勘查金及多金属盲矿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激发极化中间梯度法在深切割地貌区勘查金及多金属盲矿体.根据深切割区地形、地貌变化大的复杂地质环境条件,现场实验、优选测量方法,有针对性布设激电测量装置;以金及多金属矿化体的横向、纵向电性参数理论变化规律,结合地质勘查基础成果综合研究.确定单一、多层盲矿体的走向、倾向、埋深的变化特点,为布置工程勘查提供准确的依据.  相似文献   

16.
刘济鹏  何祺义 《江西科学》2009,27(3):401-404
高密度电法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电法勘探的新技术。高密度电法是一种方便、实用的电阻率成像方法。它将电剖面和电测深两者兼容,可一次完成纵向、横向二维测量过程,对地下介质的电阻率结构具有一定的成像功能。高密度电阻率法排列方式多种多样,探测精度高,获取的信息量大,工作效率高,是地下岩石电性分层及寻找岩溶裂隙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7.
为确定哈日扎V矿带含矿破碎带的位置、展布方向、规模及矿体产状,通过应用激电中梯剖面测量、激电联合剖面测量方法,并结合区内地质矿产特性以及岩石物理性质确定了视极化率异常。测试表明:矿石的极化率平均为6.76%,电阻率平均为2 705Ω·m,呈现低阻高极化的特征;根据激电中梯剖面异常曲线圈定了一条长3.2 km的高极化带,视极化率最高值为8%;激电联合剖面曲线特征显示极化体向南倾斜,倾角较陡;钻孔验证时发现富集的矿石。两种物探方法的综合利用对该地区寻找受构造控制的热液脉型多金属矿产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张丽  张家兴  王洪生 《科技信息》2012,(9):393-393,372
在新疆阿勒泰铅锌矿区应用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测深和直流激电测深相结合的物探方法,对剖面横向和纵向电性特征有了进一步了解,推断出矿化体的产状、规模、形态等特征,并在设计钻孔处打孔验证见多处矿化,为该区进一步寻找隐伏矿产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9.
伪随机三频波激电法具有高精度、高效率,仪器设备轻便,抗耦、抗干扰能力强,信息量丰富等特点,本方法适合快速普查和详查及工程勘探,1发送机可配多台接收机同时工作,也可采取主剖面和旁侧剖面一道工作,便于进行频谱测量,还可利用频率接头点处的非线性效应深入研究异常源的性质。  相似文献   

20.
地下水要满足稳定开采要求,必须同时具备足够储水空间及良好的径流补给这2个条件。由于地下结构富水程度不同,导致地面物探观测的电性参数有较大差异。核磁共振法和激发极化测深法都是通过直接观测地下水的特性来找水,通过这2种方法的应用对比研究,发现不同的含水结构及径流关系在相关测量参数上都有差异。激发极化参数反映的是水中离子的特征,而核磁共振反映的是地层中自由水分子及缔合水分子的特征,分析总结这2种直接找水方法所测参数的异同,对不同地质条件下的勘测找水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