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根据林业有害生物普查结果,甘肃省小陇山林区计有鞘翅目昆虫9科93种。报道了该区鞘翅目类昆虫名录、寄主、分布及其危害程度。  相似文献   

2.
结合小陇山林业外来有害生物普查工作,在实地调查全局有害生物种类和危害情况的基础上,通过分析小陇山危害比较严重的林业有害生物的成害原因,结合小陇山林业工作的实际,提出治理对策,为全局防范外来林业有害生物提供科学的参考。  相似文献   

3.
郭惠 《甘肃科技》2008,24(3):145-147
结合小陇山林区林业有害生物普查工作,在实地调查全局有害生物种类和危害情况的基础上,通过分析全局危害比较严重的林业有害生物的成害原因,结合甘肃省小陇山林业实验局工作的实际,提出治理对策,为全林区林业有害生物的可持续控制和防范外来林业有害生物的入侵提供科学的参考。  相似文献   

4.
张景文 《甘肃科技》2007,23(12):235-236
根据目前小陇山林区林业特点,提出营造经济林的必然要求和有利条件,建议小陇山每年适度增加经济林的营造面积,实现小陇山林区经济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5.
西宁市针叶树林业有害生物发生调查及防控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叶树——青海云杉、油松、祁连圆柏等是青海省森林的主要建群树种,也是西宁市荒山造林和城市绿化的主要树种。近年来针叶树林业有害生物的发生已严重影响到西宁市的绿化建设成果,为摸清针叶树林业有害生物的种类、分布及危害程度,从2014年至2017年开展了西宁市四区三县天然林、人工林、城市绿地、苗圃等针叶树林业有害生物发生情况调查。调查采用踏查和标准地调查相结合的方法。结果表明:西宁市针叶树林业有害生物种类28种(不含鼠、兔害),发生面积15 914.4 hm2(不含鼠、兔害面积)。云杉小卷蛾、云杉大灰象甲、云杉梢斑螟、松皮小卷蛾、油松大盾象、纵坑切梢小蠹等是当前危害针叶树的主要林业有害生物种类,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针叶树林业有害生物防控建议。  相似文献   

6.
邓耀军  张建华 《甘肃科技》2008,24(1):136-137
青檀是小陇山林区优良乡土树种,也是重要的成林树种。经过多年野外调查,查清了小陇山林区青檀分布现状;阐述了播种育苗、扦插育苗技术,并提出保护及培育推广措施。  相似文献   

7.
梁农 《武夷科学》2007,23(1):171-176
2004—2005年,通过对厦门市林业有害生物的全面普查,共调查厦门市寄主树种130多种,查清了共有外来林业有害生物22种,本土有害生物25种。其中外来有害昆虫(线虫)4种,发生总面积246912.5亩;本土林业有害昆虫13种,发生总面积230273.5亩;外来有害植物18种,本土有害植物7种;本土有害危险性病原微生物5种。论述了厦门市林业有害生物发生原因,并提出厦门市目前的防控策略。  相似文献   

8.
王进忠 《甘肃科技》2012,28(6):7-8,39
小陇山林业资源是甘肃省重要的生态、经济和旅游资源,亟待对其深入开展研究.主要分析了近年来小陇山林业资源的相关研究现状.通过大量检索文献资料,运用综合法、分析法、对比法,结果表明,天水小陇山林业资源研究集中在林业资源总量调查和产值研究、气候变化对林业资源的影响研究、政策活动对林业资源的影响、林业资源的发展和种植技术等方面.近年来研究手段日以改进,如结合地理信息系统GIS和运用模式研究等,对进一步的研究提出了问题和展望.  相似文献   

9.
周杰 《甘肃科技》2011,27(15):136-137,93
在对小陇山林区主要林业有害生物进行无公害防治技术试验的基础上,通过近10年的生产实践,探索和整理出了营林防治、生物防治、物理机械防治等几种高效、经济安全的无公害综合防治技术,可有效遏制小陇山林区主要林业有害生物大发生、重危害趋势,且与保护生态环境和社会协调发展的要求相吻合。  相似文献   

10.
依据国家林业局《关于在全国开展林业有害生物普工作的通知》(造林发[2014]36号)文件精神,洮河林业局组织技术人员于2015年6月1日至11月30日完成了全面普查,2016年根据有害生物发生情况实施了补充调查。经过普查,对冶力关林场范围内的云杉叶锈病、落叶松球蚜、云杉落针病3种主要林业有害生物的生活史、分布状况、发生面积、危害情况得到了全面了解,根据普查成果对其危害现状进行了全面评估。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建立小陇山林业自然科技资源共享服务平台的研发过程及其功能。信息服务平台根据小陇山林区林业自然科技资源的实际情况确定了以科研和宣传为目的,包括林木种质资源和植物园、标本馆等13个数据库,图文并茂,便于查询,提高科学管理水平,促进小陇山林区林业自然科技资源保护利用与时代发展同步。  相似文献   

12.
周丽芳 《甘肃科技》2014,(9):143-144,120
林地落界就是依据现有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公益林区划界定成果、结合森林经营活动档案等资料,以数字正射影像图(简称DOM)数据信息为基础,通过遥感影像资料判读核实,并辅以适当的现地调查,按照林地落界基本条件和精度要求,落实现有林地和依法可用于发展林业的土地的边界和图斑,构建全省、全国林地"一张图"。介绍了小陇山林区基本概况,分析了林地主要因子的划分,提出了林地落界的主要技术步骤以及实际工作中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蒋孟多  包永平 《甘肃科技》2007,23(5):219-220
欧洲云杉是小陇山林业实验局继日本落叶松后的引种育苗树种。2002年11月,小陇山林业实验局种苗站从捷克进口100kg欧洲云杉良种,次年在全局进行了育苗试验,并取得初步成效。试验表明:欧洲云杉在小陇山林区的气候和生境条件下生长良好,生长速度明显高于同属青海云杉和本林区的乡土树种油松、华山松等,具有显著增产潜力。欧洲云杉育苗成功,对培育后备森林资源,丰富林区树种和西北国土绿化树种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小陇山林业资源变化影响因素分析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董芳芳 《甘肃科技》2012,28(5):9-10,16
林业资源变化对区域自然环境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对气候变化资料、林业资源普查资料和政策文献资料检索,使用综合分析法、对比法、主成分分析法,对小陇山林区森林资源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近30年来该区森林资源呈减少趋势,该区林业资源变化的影响因素为气候变化、人类活动、人工种植、政策变化等,其中气候变化为主导因素.对该区林业资源变化影响因素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就甘肃省小陇山林业实验局森林公园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小陇山林区森林公园发展前景的一些对策。  相似文献   

16.
李琼 《甘肃科技》2014,(14):142-143
笔者通过对小陇山林业实验局高桥林场2009—2011年日本落叶松叶蜂的长期监测与实地调查,采用自然种群观察、小群加权平均统计法进行了落叶松叶蜂的生物学特性研究,为小陇山林区落叶松叶蜂的预防预报及治理提供了第一手材料。  相似文献   

17.
从核果鉴定入手,确定麻核桃是小陇山林区的新纪录种,同时对分布于小陇山林区的麻核桃的生长状况及开发利用现状等进行了初步调查,最后,对该新纪录种今后保护研究及开发利用方面提出了一些建议性的措施。  相似文献   

18.
曹志坚  胡宏 《甘肃科技》2010,26(16):165-167
近年来,尤其是天然林保护工程实施以来,随着人工造林的不断深入、加强,小陇山林业实验局太碌林场人工林面积不断增加,仅日本落叶松人工林面积就已愈万亩,单位产量平均在5m3,在产生了相当的生态效益的同时,森林资源的经济效益逐渐显现。本研究在对小陇山林区日本落叶松人工林现状进行了调查,总结出该场日本落叶松的年均公顷产量。  相似文献   

19.
包永平  蒋孟多 《甘肃科技》2011,27(1):169-170
白皮松是小陇山林区建立绿化苗基地的主要树种。2005年以来,小陇山林业实验局在全局进行了白皮松容器育苗试验,并取得初步成效。试验表明:白皮松在小陇山林区的气候和生境条件下生长良好,具有显著的生产潜力,对培育后备森林资源,丰富林区树种和西北国土绿化树种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浅谈小陇山林业实验局油松造林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随着天然林保护工程的不断深入,生态公益林建设项目的不断深化,人工造林成活率已成为至关重要的成果指标。本研究对小陇山林区油松人工林现状进行了调查,通过实践和摸索,总结出小陇山林区油松造林技术的新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