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探讨大同市第五人民医院收治的肾脏病患者的临床病理特点.方法对该院2001至2008年的66例肾活检患者的临床特点和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蛄果在66例肾活检病例中,原发性肾小球疾病44例,继发性肾脏病21例,遗传性肾病1例.其中IgA肾病24例,急性肾衰8例,狼疮肾炎10例.结论肾穿刺活检在肾脏疾病的诊断、治疗和判断预后方面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狼疮性肾炎的临床表现呈多样性,从无症状血尿或蛋白尿至急性和慢性肾衰竭。这些表现与肾脏病理损伤的多样性有关。肾穿刺活检病理检查是确诊狼疮性肾炎和判断预后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3.
从流行病学、病因和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辅助检查、诊断标准、治疗方法、预后及随访等方面对儿童过敏性紫癜(HSP)的研究进行了综述.已有的研究充分表明,HSP病因及发病机制尚不明确,免疫及遗传的作用机制还需进一步研究.HSP在临床上缺乏特异性的检查手段,主要依靠患儿症状及体征来诊断;当患儿出现罕见或不常见的临床表现时,组织病理学分析就显得尤为重要.目前国内外尚无统一性及特异性的治疗方案,病情轻者多以对症治疗为主,病情严重者多采用激素进行个体化治疗,但相关的治疗方案还需大样本、多中心临床试验研究以及循证医学验证.HSP短期预后较好,长期预后主要与肾脏受累相关,而减少肾脏受累的关键在于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相似文献   

4.
从流行病学、病因和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辅助检查、诊断标准、治疗方法、预后及随访等方面对儿童过敏性紫癜(HSP)的研究进行了综述.已有的研究充分表明,HSP病因及发病机制尚不明确,免疫及遗传的作用机制还需进一步研究.HSP在临床上缺乏特异性的检查手段,主要依靠患儿症状及体征来诊断;当患儿出现罕见或不常见的临床表现时,组织病理学分析就显得尤为重要.目前国内外尚无统一性及特异性的治疗方案,病情轻者多以对症治疗为主,病情严重者多采用激素进行个体化治疗,但相关的治疗方案还需大样本、多中心临床试验研究以及循证医学验证.HSP短期预后较好,长期预后主要与肾脏受累相关,而减少肾脏受累的关键在于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相似文献   

5.
目的:总结48例经皮超声下肾穿刺活检术(简称肾活检)的方法及其临床与病理分析。方法:共48人采用美国RARD MAGNUM自动穿刺枪,在B超(配备穿刺探头)引导下进行肾活检。所有标本均作光镜、免疫病理及电镜检查。结果:48例患者肾活检均获成功,无严重并发症。术前临床病因不清者21例(44%),术后全部确诊。有9例对治疗方案进行了较大修改(19%)。结论:经皮超声引导下肾穿刺活检术并发症少,风险小。术后病理类型确诊,临床诊断、治疗方案修正率与文献相近〔1〕,使患者得到了及时正确的治疗。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特发性膜性肾病(IMN)的临床病理特点及其纤维蛋白原(Fib)的临床意义,为防治IMN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2年6月就诊于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并经肾活检诊断为IMN的71例患者的临床及病理资料,包括一般情况、临床资料、实验室检查指标、病理资料等。结果:71例患者慢性肾脏病(CKD)分期中,CKD 1期30例,CKD 2期30例,CKD 3~5期11例。与CKD 1期患者相比,CKD 2期及CKD 3~5期患者尿素氮水平、肾小管萎缩及间质纤维化、肾间质炎症细胞浸润以及肾小球Fib沉积等临床病理表现上更为严重。结论:IMN患者发病以中老年为主,首发症状多表现为水肿;患者的年龄、尿素氮水平、肾小管萎缩及间质纤维化、肾间质炎症细胞浸润以及肾小球Fib沉积可能是肾功能进展及肾脏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尤其应该重视Fib在其中的预后和治疗价值。  相似文献   

7.
我们企图通过104例肝穿活检病理检查确诊为慢性活动性肝炎的临床分析,找出慢性活动性肝炎的临床诊断标准,以提高临床诊断率。但慢性活动性肝炎的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所见极为悬殊,轻者可无明显症状,重者则酷似急性重症肝炎,如无肝穿活检病理检查,临床诊断仍然困难。怎样提高临床诊断率仍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8.
韦格氏肉芽肿5例误诊肺结核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提高对少见病韦格氏肉芽肿的认识。方法 :对 1999年以来 5例韦格氏肉芽肿误诊为肺结核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并结合文献复习。结果 :韦格氏肉芽肿是一种少见的弥漫性肺疾病 ,临床表现常见为呼吸道症状及肾脏受累 ,胸部X线表现“三多一洞”特点 ,胞浆型抗中性粒细胞抗体 (c ANCA)阳性率高 ,病理学检查示肉芽肿、坏死及血管炎。结论 :患者有多系统表现 ,呼吸道症状及c ANCA阳性应高度怀疑韦格氏肉芽肿 ,鼻粘膜溃疡、肺浸润及空洞形成、蛋白尿及尿沉渣检查异常则进一步支持韦格氏肉芽肿的诊断 ,受累部位的病理活检仍然是确诊韦格氏肉芽肿的最重要和必要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李燕霞  牛静  王宏  李斌 《甘肃科技》2014,30(24):146-147
慢性肾衰竭(CRF),是各种肾脏病和/或累及肾脏的系统性疾病发展到晚期所出现的代谢产物和毒物的潴留,水、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平衡失调以及某些内分泌功能异常为主要表现的临床严重症侯群。目前我国CRF的发病率约为555/l0万,如何抓住早、中期时机,积极治疗,延缓CRF进展,是肾脏病研究的主要课题。酒泉市人民医院肾病专业提出了慢性肾脏疾病中医一体化治疗的战略构想,突出中医药在防治慢性肾脏疾病全过程中的作用和地位。结肠透析目前临床上已广泛应用,因其使用简单,操作方便且价廉,疗效肯定,毒副作用少,同时给予健康管理,深受广大患者的欢迎。通过临床实践证明,慢性肾功能不全一体化治疗及健康管理可有效的保护残存的功能性肾单位,推迟肾衰的进展,延长患者的生命取得很好的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探讨绝经后阴道出血的常见病因,提出相应的护理方法。对182例绝经后阴道出血的患者进行临床诊断并分析,分析出血原因及病理诊断结果。宫颈疾病、宫体及宫内膜等均可表现为阴道出血的症状,但宫体及宫内膜疾病是阴道不规则出血主要原因,宫颈疾病是存在血性分泌物主要原因,并且,接触性出血由宫颈疾病引起。绝经后阴道出血病因较为复杂,在临床诊断中应警惕癌症的发生,要早做病理检查早治疗,阻止发展为恶性肿瘤。  相似文献   

11.
随着消化疾病诊疗技术的发展、消化内镜的临床应用、新兴液体活检技术的发展以及分子靶向治疗的研究,人们对胃癌的诊断和治疗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这对于提高患者预后及生存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现对胃癌的分期、胃癌的诊断及治疗等研究进展作一评述.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对59例慢性肾功能衰竭误漏诊原因的分析,提高对慢性肾功能衰竭诊治率。方法:回顾分析59例慢性肾功能衰竭误漏诊的临床特点,实验室检查。结果:误诊为消化系统疾病21例,营养不良性贫血16例,心脑血管疾病16例,神经系统疾病2例,肺部感染2例,甲状腺机能减退1例,周期性麻痹1例,误诊率达15%。误诊原因多为临床表现复杂,临床医生检查不系统所致。结论: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可防止或延缓慢性肾功能衰竭的恶化。  相似文献   

13.
脂蛋白肾病一例报道及其超微结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报告一例脂蛋白肾病,并分析其超微结构特点. [方法]分析脂蛋白肾病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结果,以及肾活检病理检查结果. [结果]该病例经病理检查,结合临床特点证实为脂蛋白肾病. [结论]诊断脂蛋白肾病除根据临床表现外,还应结合光镜病理和超微病理特征,而毛细血管袢中广泛性脂蛋白栓子形成及ApoB、ApoE染色阳性,是诊断的关键依据.  相似文献   

14.
慢性肾功能衰竭误漏诊59例原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通过对59例慢性肾功能衰竭误漏诊原因的分析,提高对慢性肾功能衰竭诊治率.方法:回顾分析59例慢性肾功能衰竭误漏诊的临床特点,实验室检查.结果:误诊为消化系统疾病21例,营养不良性贫血16例.心脑血管疾病16例,神经系统疾病2例,肺部感染2例,甲状腺机能减退1例,周期性麻痹1例,误诊率达15%.误诊原因多为临床表现复杂,临床医生检查不系统所致.结论: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可防止或延缓慢性肾功能衰竭的恶化.  相似文献   

15.
柳健  丁耀军  钱锁开 《江西科学》2010,28(2):203-206
探讨脑裂头蚴病的临床及影像学表现,以提高本病的影像诊断水平。回顾性分析9例手术病理证实的脑裂头蚴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9例均行CT检查,其中8例行MRI检查。结果为脑裂头蚴病临床表现以癫痫、轻偏瘫和头痛多见。CT表现特点为低密度灶伴点状钙化,不规则或点状强化。MRI可见病灶区有串珠状增强或扭曲的条索样增强影。患者血清免疫学检查均显示裂头蚴抗体阳性。本组9例中8例在CT定位下行立体定向活检,1例手术开颅取出,预后均良好。多数脑裂头蚴病的CT和MRI表现具有特征性。血清免疫学检查及CT引导下立体定向活检在诊断和处理脑裂头蚴病中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张春林  赵林  张利娟 《甘肃科技》2010,26(24):156-157
探讨了原发性颅骨尤文氏肉瘤的流行病学、临床表现特点以及其诊断、治疗及预后的效果。回顾性分析了1例经手术、腰穿和病理证实的原发性颅骨尤文氏肉瘤并脑脊液内播散,结合国内近10年报道的7例原发性颅骨尤文氏肉瘤的临床资料,原发性颅骨尤文氏肉瘤好发于男性儿童及青年;主要表现为头痛为首发症状,常伴有局部肿胀和肿块,颅高压及脑组织受压部位相应的神经系统受损阳性体征;影像学检查缺乏特异性,确诊需要结合临床表现和病理诊断。原发性颅骨尤文氏肉瘤的发病年龄、性别与其他部位的一致;其诊断主要是通过病理学检查;采用手术结合放疗和化疗的综合治疗,可明显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17.
目的:Paget's病(Paget's disease,PD)在临床上容易误诊或延迟诊断,影响患者预后.本研究总结Paget's病的临床病理特点及治疗经验,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早期诊治水平及降低误诊率.方法:回顾性分析我中心收治的7例湿疹样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文献复习.结果:7例患者的中位年龄为60岁,大部分为绝经后患者(5/7),起病至确诊的中位时间为12个月.临床表现主要为乳头乳晕区的湿疹样改变(6/7).病理类型大多数为Paget's病伴浸润性导管癌(5/7).5例接受改良根治术治疗(5/7).中位随访27个月,1例患者于术后20月出现颈部淋巴结转移,另1例患者死于非乳腺疾病,2例均为PD伴浸润癌,其余5例长期无瘤生存.结论:Paget's病多表现为乳头乳晕区湿疹样变,初诊误诊率高;不同影像学检查方法的检出率不同,核磁共振(MRI)相对较高,最终需要病理活检确诊.单纯Paget's病预后较好,而伴浸润性导管癌或导管原位癌的PD,淋巴结转移率高,预后不佳,因此需结合肿瘤的临床病理特征及分子分型进行综合治疗.  相似文献   

18.
为了提高对阴囊Paget病的诊治水平 ,结合文献对收治的 6例阴囊Paget病的病因病理、临床表现、治疗及预后进行讨论。 6例均手术治疗。随访 4例均健在 ,2例失访。对于可疑阴囊Paget病尽早行皮肤活检确诊并常规行全身系统检查。根治手术效果好 ,预后满意。  相似文献   

19.
总结分析子宫内膜异位症和子宫腺肌病的临床病理特点,以提高这类病变诊断准确率,降低漏诊率。观察121例子宫内膜异位疾病的临床表现,病理特征及术前术后诊断对比。子宫内膜异位疾病最常见的发病部位为子宫肌层,占52.9%(64/121),最常见的临床表现是月经异常(包括合并痛经),占63.2%(76/121),临床诊断符合率仅为21.3%(25/121)。子宫内膜异位疾病包括子宫内膜异位症及子宫腺肌病,此疾病术前术后诊断的吻合率较低,确诊需术后病理检查。临床应提高对本病的重视,结合病史、临床症状和必要的盆腔检查,进行综合判断以减少误诊。  相似文献   

20.
随着现代临床医学的迅速发展,早发现、早治疗相关的疑难杂症已经成为现实,从而极大地延长了患者的生命、提高了患者的生命质量.其中在临床上对患者的诊断极为关键,而且离不开各种临床检查手段,而放射线诊断便是临床检查的核心之一.鉴于此,基于临床医学,论述临床和放射线诊断之间的关系,以期保证提供给临床诊断的依据更为准确和翔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