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探讨6S管理在提高手术室护理工作质量中的作用。选取高台县人民医院实施6S管理后行择期手术治疗的114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同时选取实施6S管理前一阶段行择期手术治疗的112例患者作为对照组。观察组术后感染及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均较对照组低(P0.05);观察组护理质量各项评分均较对照组高(P0.05)。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应用6S管理模式,可大大降低护理不良事件及术后感染发生率,有效提高手术室护理工作质量。  相似文献   

2.
探究精细化管理在手术室护理中应用对护理质量的影响。选取2016年1月-2017年3月甘肃省妇幼保健院收治的行手术治疗的患者313例,按照手术室管理方式分为观察组(精细化管理)与对照组(常规管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质量及不良事件发生率。观察组患者各个护理质量指标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不良事件发生率1.79%明显低于对照组8.28%(P0.05)。精细化管理可提高手术室护理质量,减少护理差错。  相似文献   

3.
为了探讨失效模式及效应分析在手术室压力性损伤及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价值,选取2021年6月至2022年6月在蚌埠市第三人民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13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8例.对照组患者予以手术室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失效模式风险优先系数(RPN)分析的基础上,予以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管理模式下的护理干预.结果表明,观察组患者手术室压力性损伤、手术感染、锐器损伤等手术不良事件总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由此可见,在手术室护理工作中应用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的管理模式有助于提高手术医师满意度,并减少压力性损伤等手术不良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探讨人性化护理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选取兰州大学第二医院西固医院需行手术治疗的患者118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组59例。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应用人性化护理。比较两组护理质量和患者对护理满意度。观察组护理质量评分比对照组高(P0.0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满意度比对照组高(P0.05)。人性化护理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能改善护理质量,提高患者对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5.
探讨手术室优质护理服务中细节护理的应用效果。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6月在兰州大学第二医院进行手术的患者21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组105例。对照组采用手术室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手术室常规护理基础上增加细节护理。观察两组患者配合情况、满意情况、护理质量。观察组患者配合度、满意评分、护理质量评分均比对照组高,两组对比差异明显(P0.05)。手术室优质护理服务中细节护理的应用效果显著,值得应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6.
探究护理管理中应用风险管理模式的效果。选取2018年7月-12月定西市人民医院风险管理模式实施前收治的患者203例为对照组,2019年1~6月本院风险管理模式实施后收治的患者216例为管理组,对比2组护理质量、护理不良事件、护理风险意识、投诉发生情况及满意度。管理组操作规范性、护理文书规范性、沟通能力及服务态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管理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6.94%明显低于对照组16.75%,护理风险意识合格率97.22%高于对照组80.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管理组医疗事故发生率3.24%及投诉发生率0.93%均低于对照组8.37%、6.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管理组满意度95.83%高于对照组82.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管理中应用风险管理模式效果较好,可提高护理质量,减少不良事件与医疗事件,降低投诉率,并能够增强护理人员风险意识,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7.
探究分组护理管理在手术室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研究。选取省妇幼保健院74名护士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护士职称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37名,对照组按照常规护理开展手术室护理工作,研究实施分组护理管理模式。统计对比两组护理质量和满意度等指标。研究组危重护理、文书护理、病房管理及消毒隔离等护理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同时护理技术、情感支持、住院环境、健康教育等护理满意度各项目评分也优于对照组(P0.05)分组护理管理在手术室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可有效提高护理质量以及护理服务满意度。  相似文献   

8.
探讨术前访视在手术室护理中应用效果。选取2015年3月至2016年4月在兰州大学第二医院做手术的患者146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组7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手术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手术护理基础上加入术前访视护理。观察患者心理情绪变化、患者感染情况、护理出错情况,并调查护理满意度。观察组患者自尊量表、抑郁评估量表及焦虑评估量表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手术室感染率、护理出错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比对照组高(P0.05)。术前访视在手术室护理中应用效果明显,提高患者对护理满意度,值得应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9.
探讨风险护理管理在手术室护理中应用的效果。随机抽取2014年7月到2015年7月120例在玉门市第一人民医院进行手术的患者作为实验对象,随机抽签分为两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手术室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手术室护理的基础上,进行风险护理管理,观察两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手术过程中危险发生率和术后感染率。观察组经过风险护理管理,满意度评估分数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手术过程中危险发生率及术后感染率较对照组要低(P0.05)。在手术室护理中进行风险护理管理能够有效降低危险发生率和患者术后感染率。  相似文献   

10.
分析柔性管理理念在护士长管理中应用的效果。选取平凉市人民医院2015年7月~2016年11月护士64名,并选取同期这些护士护理工作范围内的120例住院患者,随机划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2名护士,60例患者)。对照组实施常规管理,观察组采取柔性管理。比较2组护士的护理差错发生情况、请病假情况及对护士长管理工作的满意度。观察组护士护理差错发生率与请病假比例均较对照组低(P0.05);观察组护士对护士长管理工作的满意度较对照组高(P0.05)。在护士长管理中应用柔性管理,可有效降低护士护理差错的发生风险,从而提高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1.
评价人性化护理在手术室整体护理中的应用及效果。选取兰州大学第二医院2014年10月-2016年10月接收的162例患者,均行手术治疗,根据护理方案,将采用常规护理的患者设为对照组81例,采用人性化护理的患者设为观察组81例。比较两组护理前后焦虑、抑郁评分及手术室护理质量。两组护理前SAS、S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评分均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各项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后基础护理、护理记录、物品管理、健康教育、无菌情况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人性化护理应用于手术室护理中,可改善患者不良情绪,提高手术室护理质量,为手术室护理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2.
探究预见性护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价值。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0月我院手术室收治的拟行手术患者126例,按照入院顺序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预见性护理,对比2组手术室环境、护理质量、应激反应、并发症及满意度。观察组物体表面沉降菌含量与空气中微生物含量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手术室环境、手术流程、消毒隔离与护理操作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手术开始15min及术后30min心率、平均动脉压均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感染发生率及并发症总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服务态度、语言沟通满意度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预见性护理有助于提高手术室护理质量,减轻患者应激反应,减少并发症,提高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3.
观察应用分层管理模式对改善护理人员护理质量所发挥的作用。选取高台县人民医院37名护理人员作为本次研究对象,以实行分层管理模式前作为对照组,实行分层管理模式后作为研究组,评价2组护理质量,并对护理人员满意度进行调查。2组护理质量各项指标评分比较,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护理人员满意度比较,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应用分层管理模式不仅有利于护理质量的改善,同时对护理人员满意度的提高也更加有利。  相似文献   

14.
李晓萍  靳方  谢丹 《甘肃科技》2016,(6):114-115
探讨风险管理在血液透析护理中的应用分析。随机选取我院收治的94例需要实施血液透析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风险管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以及风险事件发生情况。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风险事件的控制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风险管理应用在血液透析护理中,能明显减少血液透析带来的风险事件,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探究精细化管理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价值。选取2018年1月-10月定西市人民医院未实施精细管理前拟手术患者164例,设为对照组,选取2018年11月-2019年8月本院实施精细化管理后拟手术患者166例,设为观察组,对比实施前后护理质量、手术效率、切口感染与护理满意度。观察组手术室环境、风险管理、药品器械管理、无菌消毒、手卫生、人员安排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手术接送时间、术前准备时间、平均每台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切口感染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服务技能、接诊护理人员态度、人性化关怀、病房环境均高于对照组(P0.05)。精细化管理可提高手术室护理管理质量与手术效率,减少切口感染,增加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16.
探究护理标识用于手术室护理风险管理中的效果。选取甘肃省妇幼保健院收治的266例行手术治疗的患者作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手术室护理风险管理,2016年11月-2017年8月我院行手术治疗的266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应用护理标识,对比两组手术时间、护理缺陷、风险事件及投诉事件发生率,评定两组护理满意度。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护理差错、风险事件及投诉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护理标识用于手术室护理风险管理有利于降低护理缺陷及差错发生率,降低护理风险,减少投诉事件,并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7.
探讨手术室护理对胃肠道手术患者切口感染的预防作用。选取兰州大学第二医院进行胃肠道手术患者108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组54例。对照组给予手术室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手术室整体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切口感染率、切口愈合情况、住院费用及住院时间。观察组患者切口感染率比对照组低(P0.05);观察组患者切口愈合情况比对照组好(P0.05);观察组患者住院费用、住院时间均比对照组少(P0.05)。手术室整体护理能有效预防胃肠道手术患者切口感染,促进切口愈合,减少住院时间和费用,值得临床借鉴。  相似文献   

18.
分析探讨在护理管理中应用持续质量改进所能收获的效果。选取高台县人民医院82名护理人员采取传统管理模式作为对照组,选取本院85名护理人员应用持续质量改进作为研究组。评价2组护理质量,并分别随机选取2组各249名患者进行满意度调查。对照组护理质量各观察项目评分均明显低于研究组(P0.05); 2组满意度调查结果显示,对照组明显低于研究组(P0.05)。护理管理中应用持续质量改进,在护理管理质量改善方面显示出突出优势,且利于患者满意度提高。  相似文献   

19.
探讨一体化管理方案在消毒供应室器械管理中应用的价值。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月甘肃省定西市安定区第二人民医院实施传统手术器械管理模式作为对照组,消毒灭菌手术器械共1532件。选取2016年3月~2017年3月实施一体化管理方案作为观察组,消毒灭菌手术器械共1534件。比较2组手术器械护理质量及手术器械遗失耗损量,比较手术医生对2组器械的满意度。观察组手术器械清洗合格率、器械包灭菌合格率、包外标签完整率较对照组高,器械感染率较对照组低(P0.05);观察组手术器械遗失耗损量较对照组低(P0.05);手术医生对观察组手术器械满意度明显较对照组高(P0.05)。在消毒供应室器械管理中应用一体化管理方案,可显著提高手术器械清洗、灭菌合格率,同时可有效降低其遗失耗损量。  相似文献   

20.
探讨单手起床法在乳腺癌患者术后中的应用价值。选取甘肃省妇幼保健院接收的乳腺癌患者术后患者126例,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均为63例。对照组实施术后常规起床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单手起床法护理。比较2组患者的上肢功能改善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及生活质量。观察组上肢功能评分较对照组高(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较对照组低(P0.05);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较对照组高(P0.05)。乳腺癌患者术后采取单手起床法进行护理干预,可显著改善其上肢功能,降低其并发症发生率,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