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通过对甘肃民勤连古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菊科植物种类及药用资源进行查阅文献、实地调查、标本采集、系统整理和归纳与分析。报道了甘肃民勤连古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范围内分布有菊科植物26属、33种。其中药用菊科植物13种,占保护区菊科植物种数的39.39%;9种药用菊科植物被《全国中草药汇编》收录,占保护区菊科植物种数的27.27%。清热解毒、抗菌消炎类6种,种数最多,占保护区药用菊科植物的46.15%;记述了连古城保护区菊科植物名录。  相似文献   

2.
通过查阅整理相关文献资料和现场实地调查,基本摸清了甘肃民勤连古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药用裸子植物及蓝藻类植物的种类、分布及药用价值。结果表明:连古城自然保护区现有药用裸子植物1科1属4种,药用蓝藻类植物1科1属1种。介绍了保护区4种药用裸子植物及1种蓝藻类植物的药用价值,并就保护和利用药用裸子植物和蓝藻植物资源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3.
通过查阅文献,野外调查,采集标本鉴定,基本摸清了分布于甘肃民勤连古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药用蓼科植物和茄科植物的资源状况。调查表明:连古城自然保护区分布和人工栽培的药用蓼科植物有4属6种,占连古城保护区蓼科植物5属的80.00%,34种的17.65%。被《全国中草药汇编》(第二版)收载的有4种,占保护区蓼科药用植物种数的67.67%。药用茄科植物4属5种,占连古城保护区茄科植物6属的67.67%,15种的33.33%。被《全国中草药汇编》(第二版)收载的有4种,占保护区茄科药用植物种数的80%。对保护区6种药用蓼科植物和5种茄科植物的形态特征、分布、药用部位、药用成分、药用价植等方面作了简介,提出了保护和利用资源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通过分地类调查核实、标本鉴定、查阅文献的方法,对甘肃民勤连古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豆科植物种类及药用资源进行系统调查整理,分析研究了其药用价值及化学成分。结果表明:甘肃民勤连古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分布的豆科植物有28属83种,分别占全国豆科植物资源总属数的16.28%,总种数的4.98%;具有药用价值有13属13种,分别占保护区豆科植物总属数的46.43%,总种数的15.67%,其中沙冬青、甘草是1999年国家林业局公布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第一批)》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Ⅱ级;2010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所收载3种,占保护区药用植物总数的23.08%。药用豆科植物化学成分主要包括黄酮类、甾体类、皂苷类、蒽醌类等,类型丰富多样,特点突出,生物活性广泛,按其药效特性进行了分类论述。  相似文献   

5.
报道了甘肃民勤连古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分布有藜科、毛茛科植物18属、29种,其中:藜科植物15属、23种,毛茛科植物3属、6种。药用藜科、毛茛科植物10种,其中药用藜科植物7种,毛茛科植物3种。被《全国中草药汇编》(第二版)收录的药用藜科、毛茛科植物3种其中药用藜科植物2种、毛茛科植物1种。对甘肃民勤连古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药用藜科、毛茛科植物种类、分布、药用部位、疗效类型、药用价植等方面作了简介,记述了连古城保护区藜科、毛茛科植物名录。  相似文献   

6.
对甘肃民勤连古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药用两栖类、爬行类动物资源进行了初步调查研究。调查研究结果表明,保护区药用两栖类、爬行类动物资源2纲3目4科7种,其中,药用两栖类动物1目1科2种;药用爬行类动物2目3科5种,均被列为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动物。此次调查进一步明确了甘肃民勤连古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两栖类、爬行类动物资源的种类、生态特点和药用价值,并提出了今后的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7.
报道了甘肃民勤连古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有禾本科植物20属、39种。占保护区植物属数的8.81%,种数的8.23%;其中具有药用价值的禾本科植物9种,占保护区禾本科植物种数的23.08%;被《全国中草药汇编》(第二版)收录的药用禾本科植物有6种,占保护区禾本科植物种数的15.38%。保护区禾本科有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Ⅱ级1种。按疗效利水渗湿类4种,清热解毒、抗菌消炎类3种,种数相对较多,分别占保护区药用禾本科植物的10.26%、7.69%;对保护区主要禾本科药用植物的种类和入药部位、功能主治等方面进行了论述;记述了连古城保护区禾本科植物名录。  相似文献   

8.
对甘肃民勤连古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药用兽类资源进行了实地调查,报道药用兽类共5目5科6种,其中有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1种:Ⅱ级1种;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动物1种。文章还介绍了甘肃民勤连古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主要药用兽类的生态特点和药用价值,在此基础上对保护区药用兽类资源的特点进行评价,并提出了保护、管理和利用建议。  相似文献   

9.
调查甘肃民勤连古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柽柳科、十字花科药用植物资源。根据《甘肃民勤连古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科学考察集》记载及野外实地调查和林农访问结果,参阅有关文献资料做出综合分析。初步整理统计出保护区柽柳科、十字花科药用植物11种,隶属于4个属.占保护区药用植物总种数的9.48%.其中:4种被《全国中草药汇编》(第二版)收录。并对其分布及药用价值等进行了分析研究。保护区柽柳科、十字花科植物资源较为丰富,具有一定的开发价值。  相似文献   

10.
2014年以来对甘肃民勤连古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药用鸟类资源进行了调查研究。保护区共计药用鸟类30种,隶属于13目16科。其中国家保护鸟类Ⅰ级1种、Ⅱ级6种,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药用鸟类动物18种。对其种类、生态概况、药用价值、数量等级和保护级别作了介绍。  相似文献   

11.
为给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甘肃民勤连古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药用植物资源提供科学依据,采用样地调查与查阅资料相结合的方法,在编撰甘肃民勤连古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药用植物名录的基础上,对甘肃民勤连古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药用价值资源的多样性进行了研究及珍稀濒危和优势药用植物资源调查。结果表明,甘肃民勤连古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药用植物种类共有35科、87属、116种,其多样性特征明显,在科属种、地理分布、生活类型、药用部位、药效等方面均表现出了丰富的多样性,保护区内有珍稀濒危药用植物8种,隶属6科、7属,重点介绍5科6种具开发利用价值的主要优势药用植物,并就甘肃民勤连古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药用植物资源的保护和利用问题提出了几条建议。  相似文献   

12.
经过实地调查和整理资料,初步发现历山自然保护区有药用蕨类植物31种,隶属于12科17属.对该保护区药用蕨类植物的地理分布、药用部位、药用价值进行了报道,以期为该保护区药用蕨类植物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提供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13.
民勤连古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动植物资源特征与管理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赵多明  马存世 《甘肃科技》2009,25(23):164-166
介绍了民勤连古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动植物资源特征,分析了影响保护区的主要因素,提出了保护区管理对策,为该保护区生物多样性保护和荒漠化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本文报道了分布于甘肃民勤连古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药用无脊椎动物(不包括昆虫纲动物)2门4纲9科9种,并简要记述了其分类、生境、药用部位及药用价值及资源分布、数量和保护利用情况。  相似文献   

15.
植物生赖以生存的土壤成分对植物的生长、群落的演变起着关键性的作用,本文就民勤连古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不同的立地类型原生天然林树种进行分析,针对不同立地类型对造林树种的选择进行阐述,以此促进保护区植被盖度的有效提高和人工抚育改造的进程。  相似文献   

16.
以甘肃民勤连古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实施社区共管为例,介绍了保护区及周边社区概况、保护区开展社区共管实践情况,分析了保护区在社区共管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并结合保护区实际提出了完善社区共管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甘肃民勤连古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基本情况,分析了保护区森林防火现状及防火工作面临的困难和存在的问题,结合保护区实际,从宣传、队伍建设、基础设施建设、责任落实及信息化建设等方面提出了保护区森林防火工作的建议及对策。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甘肃民勤连古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信息化建设现状进行调查,全面总结保护区林业信息化工作,分析了保护区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提出了保护区信息化发展对策和建议,明确今后工作方向和重点。  相似文献   

19.
连古城自然保护区天然林现状调查及保护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甘肃民勤连古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地处全国荒漠化监控与防治的前沿,生态系统极其脆弱,现有有大量地表植被在消失和退化,导致了生态环境渐趋恶化。对民勤连古城保护区天然林现状及恶劣的环境因素对其危害状况开展科学调查,并对现有天然林的保护对策进行研究和分析。  相似文献   

20.
茂兰自然保护区药用两栖动物资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茂兰自然保护区药用两栖动物的种类及其用途,经整理,茂兰保护区药用两栖动物隶属于5科6属14种。属于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2种;国家重点保护野生药材1种;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11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