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来,随着人口增加、经济发展,废污水排放量增加迅速,河道、水库、地下水体均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经过郑州市区的贾鲁河、金水河等河流水质均超出其水质功能类别,严重影响了水资源利用和周边人民的身心健康。同时,由于地下水超采,地下水位下降,形成大范围降落漏斗,已被污染的地表水下渗很容易引起地下水污染。由于水质恶化,导致原来可以利用的水资源现在不能利用或利用范围受到限制,从而加剧了水资源供需紧张的矛盾。  相似文献   

2.
地下水是人们赖以生存的宝贵资源,然而由于人们保护意识的浅薄,我国地下水的开发利用方法并不合理;同时,由于工业、农业、生活等原因,我国地下水正面临着程度更深、范围更广的污染趋势。本文阐述了我国地下水开发利用与污染的现状,借以引起人们的重视。  相似文献   

3.
地下水含量大、更新速度慢,因其所在位置,其污染具有持续性和隐蔽性的特点。本文总结出污染地下水的主要原因,并根据污染原因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旨在探讨出科学合理的地下水污染防治办法,为科学利用地下水资源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4.
刘华琳  焦瑞  徐晓民 《河南科技》2013,(17):189-190
地下水资源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但是由于长期以来对地下水资源的特性认识不足,在水资源供需矛盾日益突出的情况下,随着地下水开采量的持续增加,超过了地下水承载能力,导致采补失衡,不合理开发利用造成的地下水超采问题随之凸现,造成了地下水位下降,诱发了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并日趋严重。该文研究了达茂旗境内主要植被种群及分布特征,对内蒙古草原的优势植被种群进行了确定,得出了植被生态与地下水的适宜范围,对典型干旱草原区地下水开采生态系统风险进行了有益的探讨。  相似文献   

5.
高晓宁 《河南科技》2013,(12):189-190
地下水是水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之一。本文在介绍地下水环境现状及其危害的基础上,剖析地下水污染来源,以此提出地下水污染防治的针对性措施。  相似文献   

6.
<正>0 引言 齐齐哈尔北市区(以下简称齐齐哈尔)位于嫩江中游左岸高河漫滩上。巨厚的第四系松散堆积物中,蕴藏着丰富的地下水。地表下40m左右存在一个粘性土隔水层,把地下水分成上下两部分:上层为潜水,下层是承压水。含水层总厚度160~190m,犹如一个天然地下水库,北疆重镇齐齐哈尔,就座落在这个“水库”上。 本世纪以来,世界许多国家闹“水荒”。据调查,目前我国已有300多个大中城市水资源不足。齐齐哈尔虽有地下水丰富这一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但须知地下水并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我们应“居安思危”,要“摸清家底”过日了,诸如含水厚度、范围有多大?在不引起地面沉降、区域性下降漏斗形成、水质变坏等水文地质条件变化的前提下,每天可保证供应多少地下水?地下水的污染现状和治理途径如何等,将是本文要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针对江、河流域水质污染问题,应用地理信息技术与计算机技术,开发基于Arcgis Server的水环境监测系统.通过对水资源信息的实时动态监测、存储、分析等功能,对异常污染源的锁定提供技术支持,实现水资源的自动化、智能化管理.  相似文献   

8.
安阳市地热开发区地下水资源开采利用程度高,但对地下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能力缺少评价.现有的水资源生态足迹评价方法并未对地表地下水划分,对地下水资源为主导地区适用性较差.本文基于水资源生态足迹概念模型,建立地下水资源账户,通过对安阳市地热开发区现状年(2011-2014年)和规划年(2020年)分析,研究浅层地下水资源利用的可持续发展情况.发现该区浅层地下水资源生态足迹中生产用水足迹占主体,其次为生活用水足迹,生态需水足迹占比不足7%.至规划年,浅层地热用水足迹将成为生产用水足迹的主要贡献者.得出结论:该区浅层地下水资源已经超载,处于地下水资源赤字,并呈逐年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9.
现阶段,由于生产力发展造成的生态环境破坏与水体污染等问题明显制约了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和健康。衡水位于海河中下游流域,水资源相当匮乏,生态、工业与生活用水几乎全部依赖地下水。但是由于严重超采地下水,形成的地下漏斗面积已经超过8770m2,最深水位超过90m,而且水污染问题严重,水质恶化。本文主要对衡水市水污染治理的主要问题及对策进行探讨,旨在为衡水市的水环境治理提供一定借鉴。  相似文献   

10.
额济纳绿洲水资源变化状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额济纳绿洲水资源变化状况的归纳、整理、分析,得出如下结论:(1)额济纳绿洲的水资源主要来自黑河;(2)人类对黑河水长期过量地蓄积与利用是导致该绿洲水资源减少的基本原因;(3)半个多世纪以来,额济纳绿洲地表水资源趋于减少,其今昔差异是惊人的;(4)在额济纳绿洲地下水资源补给量逐年减少的同时,地下水消耗量又在逐年增加,这2个方面的因素势必会加剧地下水位下降的速度以及泉水出水量的减少甚至干涸.  相似文献   

11.
利用近50 a来(1958年~2000年)翔实的资料,系统地分析了河西走廊水资源演变特征,并采用均衡法对地下水资源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出山地表水资源总量71.291亿m3/a,平原区地下水总的补给量为59.443亿m3/a,总的排泄量为75.850亿m3/a,为负均衡.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出山地表水径流量的年际变化相对比较稳定,没有明显的减少和增加趋势,随着中游地区工农业用水量的增加和水利化程度的日臻完善,地下水补给量明显减少,已经引起了区域地下水位持续下降、泉水资源大幅度衰减等生态环境问题.  相似文献   

12.
<正>自上世纪70年代以来,世界人口剧增,灌溉农业扩大,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城乡居民生活水平提高,人类社会对水的需求量急剧增长。同时由于城乡污水大量排放,地表水和地下水源不断受到污染。可供人类利用的水源日益短缺,部分地区河道断流、湖泊干涸,地下水层下降,地面下沉,生态环境不断恶化。因此,水资源的问题已引起全世界的普遍关注。  相似文献   

13.
民勤灌区水资源利用的优化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根据民勤1999年以来水资源利用数据,结合GIS(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GIS)空间分析和地统计学方法,研究了该地区地表水利用现状和地下水埋深的时空格局.在此基础上,采用WEAP(Water Evaluation and Planning System,WEAP)模型,从地表水来水量、压缩种植面积和调整种植结构3方面入手,设置多种水资源利用方案,以期找出水资源利用的优化模式,从而实现民勤的生态环境优化和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4.
二氧化氯协同消毒剂发生器在城市给水中的应用郑州市自来水总公司设计科研所李莉,王宇红随着工业的发展、人口的增加,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饮用水水质的要求越来越高。特别是淡水资源的日益减少,现有水资源的不断污染,更增加了水净化和消毒的必要性。在城市给水...  相似文献   

15.
由于越来越复杂的工业污染没有得到有效的控制,不断增加的城市污水也没有有效地治理,哈尔滨市地表水及地下水遭到了不同程度的污染,对哈尔滨市的经济发展和人民身体健康产生了有害的影响。本文对哈尔滨市废水处理方向进行研究,为哈尔滨市废水治理与回收利用提供方向。  相似文献   

16.
重庆金佛山地区岩溶泉水遍布,但是各个泉点的水质却有较大差异.利用地下水的化学性质,如pH,电导率Υ,HCO-3、Ca2+、Mg2+、Na+、K+、SO42-、NO-3和Cl-等的质量浓度进行因子分析可以分辨出自然过程和人类因素对地下水的影响.2009年1月在重庆金佛山地区采集36个岩溶泉水样,分析结果表明:金佛山岩溶泉的水化学成分具有较大的空间变异.利用SPSS中因子分析方法,得到基于水中离子和地球化学过程解释的地下水水质特征及其形成的4个因子:水-岩作用是地下水中SO42-、F-、K+、Sr2+和Ca2+形成的共同因素,Mg2、HCO3-主要受土壤等因子影响,Na+、Cl-主要来源于大气降水,人类活动主要影响水中的NO-3.以上4种因子可以解释金佛山岩溶地下水水质形成的87.58%,其中水-岩作用可以解释55.56%,是影响金佛山地区岩溶水水质的最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7.
本文应用1990~2008年甘州区地下水资源资料,对该区域井灌区和井河混灌区地下水资源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人、水、地等资源配置矛盾日益突出。特别是2000年黑河调水以来,地下水位逐年大幅下降,黑河中游水源涵养功能逐渐减弱,水资源的开发利用率低下,地下水污染严重超标,供需矛盾加大。地下水资源短缺,已成为制约区域经济发展的主要瓶颈。  相似文献   

18.
选择常州市深水城北污水处理厂地表水和地下水为研究对象,利用抽滤法和平板计数法监测水中细菌总数变化并解析其与水质指标的响应关系.结果表明:地表水和地下水细菌总数均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最小值均出现在2015年12月,分别为9.7×10~4CFU/m L和13.9×10~4CFU/m L,最大值分别出现在2016年8月和9月,分别为32.9×10~4CFU/m L和33.6×10~4CFU/m L,且细菌总数的动态变化与季节相关;二者呈极显著相关关系(P0.01,r=0.945,n=12);细菌总数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水质情况,结果表明地表水细菌总数与硝氮呈显著负相关(P0.05,r=-0.659,n=12),地下水细菌总数与各水质指标没有显著相关性.  相似文献   

19.
南水北调东线工程是一项跨流域的特大型调水工程.工程区域内河湖交错,水网复杂;各类水工建筑物众多,新旧档次参差不齐;调水功能与防洪、排涝、灌溉和航运等功能相互结合,已有的跨流域调水和新增的调水并存;输水沿线取水口众多,水量调度关系复杂,水量计量设施落后;受沿线排放的污废水影响,水质污染很突出,水质保护任务艰巨.为保证南水北调东线一期工程安全、可靠、长期、稳定经济的运行,合理调配区域内水资源,需要利用先进的信息采集技术、通信网络技术、现代遥感技术以及计算机控制处理技术,来建设一个集信息采集、计算机监控、调度运行管理、水资源优化配置于一体的自动化系统--南水北调东线一期工程调度运行管理系统.  相似文献   

20.
武艳丽  张卓然  李峰 《河南科技》2013,(11):186+191
煤炭在我国能源消费和生产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为了满足经济发展需要,我国对煤炭资源进行了大规模的开采,从而对水资源造成了严重的破坏。文章主要阐述了煤矿开采对水质、地表水、地下水三个方面的影响进行全面分析,并且提出了一些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