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采用ASL 504眼动记录仪,以18名大学生为被试,探讨了实验材料内容和专业类型对解决三门问题的影响.实验设计为2(材料内容) x2(专业类型) 的被试间设计.结果表明:(1)材料内容和专业因素是在和性别交互作用中,共同时三门问题的理解起作用的;(2)当呈现不同性质的三门问题时,被试对于"保持选择"或者"改变选择"两个选项的内部加工有着不同的机制;(3)被试根据奖品的价值对不同兴趣区的加工有所侧重,  相似文献   

2.
以60名大学生为被试,采用2(实验材料:二维和三维)×3(民族:汉族、维族、藏族)被试间实验设计探讨了我国藏族、维族和汉族大学生的心理旋转能力,了解不同民族的文化及性别差异是否会对心理旋转产生影响。结果表明:(1)藏族、维族、汉族被试的心理旋转能力存在显著性差异;(2)不同维度图像的旋转反应时存在差异性,但并不显著;(3)大学生心理旋转能力存在着显著的性别差异。  相似文献   

3.
李银萍  庞庆军 《科技信息》2010,(33):28-28,10
本研究采用轨迹追踪的实验范式,对湖南农大东方学院的大学生的运动技能内隐学习能力进行研究,结果发现:(1)被试的运动技能内隐学习能力在性别上存在显著性差异;(2)不同运动经历的被试在运动技能的内隐学习能力上有显著性的差异,经常锻炼的大学生运动技能内隐学习能力优于不经常锻炼的大学生。  相似文献   

4.
论何荆夫     
长篇小说《人啊,人!》中的何荆夫,是书中的主角。作者是想通过对他被错划为右派的痛苦经历及对孙悦长达二十年的爱情追求的描写,去总结这段时间的社会生活,探索中国社会的出路。可是,在思索这段时期的社会生活时,作者得出了以“人道主义”救国的结论了。作品中极力写他过去生活的辛酸与追求,写他爱情的痛苦与渴望,写他在粉碎“四  相似文献   

5.
研究以双重认知控制理论为基础,采用情绪版AX连续型任务范式,选择高海拔地区在校大学生为实验被试对象,研究通过视频材料诱发相应情绪,探究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对高海拔地区大学生主动性控制和反应性控制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积极情绪促进了反应性控制,消极情绪促进了反应性控制和主动性控制,但积极和消极情绪没有改变被试对象的认知控制策略,高海拔地区大学生仍倾向于主动性控制策略.  相似文献   

6.
胡志海  刘艳 《皖西学院学报》2012,28(2):55-57,76
为考察大学生是否存在"弱势心态",采用弱势心态问卷对被试进行评定,区分弱势心态和非弱势心态两组被试,依次比较两组被试,结果发现:首先,两组被试在问卷的各个维度上的得分差异均十分显著;其次,在两组被试构成方面,无干部经历者、农村学生、家庭月收入低者更易表现出明显的弱势心态。在分析比较二者差异的基础上,指出大学生弱势心态的成因主要有:客观现实的压力,自身能力的不足,社会比较对象的选择偏差等。  相似文献   

7.
研究探讨不同创造性任务解决中的社会距离效应.实验1参加者完成一个发散思维任务,即说出砖块的用途,让他们分别在自己遇到的这一问题或陌生人遇到的这一问题或者控制组的情况下,回答问题,结果显示当被试被告知是陌生人遇到的问题时,其思维的流畅性、变通性、新颖性的得分最高.实验2探讨不同顿悟问题解决的社会距离效应,参加者完成2个典型的顿悟问题(言语问题和空间问题),结果表明,人们在文字顿悟的解决中存在显著的心理距离效应,当被试知道是陌生人遇到的问题时,解答正确率最高;但是在图形顿悟问题的解决中没有这种效应,这可能与社会距离诱发的表征方式的特点及其迁移有关.  相似文献   

8.
角色图式是把人们社会角色的恰当的规范和行为的知识组织起来的认知结构,它在社会认知"暖"研究的发展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在社会生活中,人们往往会因为不同当事人的社会角色而对同一事件产生不同的反应,引发不同的情绪;对黄山学院大学生角色图式与其情绪反应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研究中使用的"富二代"这一角色图式引发了被试对同一事件不同当事人产生差异显著的情绪反应,表明了角色图式能够影响情绪反应;情绪反应会使个体的社会认知受到干扰,难以做到对事件进行客观理性的判断。  相似文献   

9.
反应性攻击与社会等级广泛影响着社会生活,然而有关两者之间关系的研究却十分罕见。本实验采用数学竞赛成绩排名的方式操纵社会等级,采用修改版的泰勒攻击范式测量反应性攻击程度,令女性被试分别与比自己等级高和比自己等级低的对家进行一个扑克牌匹配任务。如果被试选择的牌与对家的选择一样,则被试赢,对家接受被试之前选择的强度的惩罚(噪音);如果被试选择的牌与对家的选择不一样,则被试输,被试接受对家之前选择的强度的惩罚。实验后,被试完成一些主观问卷测量。结果发现,当对手等级比自己高时,被试选择高强度惩罚的比率显著高于当对手比自己等级低时,主观报告的部分维度也表现了相同趋势,说明女性被试针对高等级者的反应性攻击水平强于针对低等级者的反应性攻击,原因可能是被试对不同等级者的态度或期待存在差异。由于男性反应性攻击倾向普遍强于女性,本研究结果应该可以推广到男性群体。因此,本研究的发现证实了社会等级对反应性攻击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情绪易感性对信息加工速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讨不同情绪易感性人群在不同情绪状态下对信息加工速度的影响,实验在67名大学生中挑选出了16名符合要求的被试,分成情绪易感和不易感两组.实验采用2(情绪易感性:易感、不易感)×2(情绪效价:正性、负性)×2(任务难度:简单、复杂)3个因素混合实验设计,用视频材料诱情绪,用短时记忆扫描及心理旋转任务测量信息加工速度....  相似文献   

11.
社会性疼痛是指当个体觉察到自己所渴望的社会联结面临威胁或社会关系遭受贬损时, 所产生的一种特定的情绪情感反应。这一社会认知领域中的新概念属于情感性疼痛的范畴, 与生理性疼痛之间关系紧密。作者以生理性疼痛为基点, 介绍了社会性疼痛的概念、功能、相关心理因素及神经生理机制, 并探讨了未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2.
《变形记》作为卡夫卡短篇小说的代表作,以其真实的细节、象征、反讽等独特的艺术形式构筑出一个梦魇般的生活世界,具有独特的美学价值。然而其作为文学的功用不仅于此,它指引出现代人当下的生存困境及个体生命的苦痛,在唤醒我们对于自身主体意识关注的同时,引导我们以自省的姿态去改变令人不满的生存状态,探寻实现个体生命与社会和谐的途径,彰显着巨大的社会意义。  相似文献   

13.
摘要:目的 建立大鼠L5和L6脊神经结扎(Spinal nerve ligation,SNL)疼痛模型并进行评价, 方法 根据大鼠痛阈值测定结果,选择90只符合要求的SD雄性大鼠进行手术操作,术后每隔1d测定大鼠后足的机械痛阈值,比较术前和术后大鼠对疼痛刺激的反应变化。 结果 术后大鼠左足的痛阈值逐渐降低,至10d 后趋于稳定,与术前有明显差异(P≤0.01);右足的痛阈值微有升高,保持在稳定的水平内。 结论 本研究建立的大鼠SNL模型机械痛阈变化明显,稳定性好,可靠性高,可以作为大鼠一种神经病理性疼痛的模型。  相似文献   

14.
辨析了中外对"社会保障"概念在理解上存在的差异,并分析了产生这些差异的原因。  相似文献   

15.
社会责任会计探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企业经营成功与否,不仅有赖于其财务状况的优劣和盈利能力的大小,而且有赖于企业在扩大就业范围、维护职员利益和保护资源与环境等社会责任方面所作的努力和取得的成果,于是产生了会计学的一个新的分支--社会责任会计。本文简略地介绍了社会责任会计的产生和发展,并探讨了我国实现社会责任会计的构想。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腹部消化器官疾病所致内脏痛及腹膜痛的部位与病变部位的关系.方法:收集1226例有腹痛表现的腹部消化器官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分别统计分析内脏痛部位及腹膜痛部位与内脏病变部位的关系.结果:内脏痛平面与病变内脏起源的原肠的平面呈正相关(rs=0.87,P<0.01).腹膜痛最先出现或最明显的部位与病变内脏的解剖部位一致(=0.96,P<0.01).结论:腹部消化器官疾病所致内脏痛及腹膜痛的部位均与病变部位显著相关.依据腹痛部位定位诊断,需要分清腹痛类型,分别根据内脏痛及腹膜痛部位推测病变内脏的胚胎起源及解剖部位.  相似文献   

17.
社会文明是人类在改造社会、完善自身过程中创造和积累的所有的积极的社会管理体制改革成果以及与社会生产力相适应的社会进步状态.社会文明具有结构性、动态性、世界性、民族性等特点.要实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文明的战略目标,应在维护社会稳定、提高社会效率、促进社会公平、引导社会自治、推进社会和谐等方面不懈努力.  相似文献   

18.
当今社会中知识分子在利用自身的知识文化资本进行着社会表演。随着社会发展,知识分子社会表演的环境与条件都得到了扩展与满足,这使得知识分子更加丰富多彩的社会表演成为可能。通过引入社会角色概念,分析知识分子依据角色进行的社会表演,进而描述其积极功能,以期提高知识分子的角色自觉,充分发挥其社会表演的积极功能与作用。  相似文献   

19.
社会因素对媒体语言选择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社会语言学的角度来探查语言的选择问题,通过对比The Guard ian和Daily Express中两篇相同的实事报道的语言运用来分析社会因素对语言选择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从魏庄村的发展看社会资本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社会资本的理论,从社会资本的视角分析了它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在回顾有关社会资本理论及其发展的基础上,以在短期内脱贫致富并走上小康之路的魏庄村为例,说明社会资本是如何在经济发展中起作用的,并从社会信任、社会网络、社会规范等方面具体分析了社会资本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在肯定社会资本积极作用的同时,也指出社会资本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