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沙漠因为缺水而让人望而生畏 ,然而 ,沙漠并非生命的禁地 ,这里也有许多生命生存着。沙漠里的生命大多是甲质化 ,比如我们熟知的仙人掌 ,就是把叶子变成尖刺而生存下来。生命的甲质化是因为它们需要防止水的散发。虽然沙漠生命储水的道理已经很清楚了 ,但是对于许多生物怎么从干旱的沙漠中获取水分 ,还有许多未解之谜。最近 ,科学家发现了一种能够在沙漠中不断吸取水分的甲虫 ,对这种甲虫的研究为沙漠供水提供了新思路。这种甲虫的名字叫纳米比亚甲虫 ,因为它们生活这在纳米比亚沙漠上。这些甲虫靠饮用风中所携带的微小雾滴而生存着。发现纳…  相似文献   

2.
缺水是对沙漠动物生存的一个严重威胁,另一个威胁是高温,动物对于温度比植物要敏感得多.动物直接从太阳接受辐射热量,并间接接受其他媒介(如岩石、土壤和空气)传导的热量.所有的动物只能在一个相当窄的能承受的温度范围内生存,超过温度极限,动物就会死亡.沙漠里,每年有4至5个月的高温时间,这是生命难以承受的,再加上水的匮乏,生活在沙漠里的动物面临着极其严峻的考验.幸运的是,沙漠动物在漫长的进化中,逐渐在行为上和生理机制上适应了沙漠里的炎热和干旱.数千种沙漠动物拥有许多在沙漠中获取、保存甚至"制造"水的独特本领.  相似文献   

3.
白石 《科学之友》2009,(8):61-61
举家出去旅游一星期,回家一看,阳台上的盆花由于没有人浇水而干死了。同样,在一些缺水的区域,庄稼也面临"渴死"的危险。然而在以色列的沙漠地区,有一种绿色植物能在长期干旱的环境中  相似文献   

4.
正塔克拉玛干沙漠作为世界第二大流动沙漠一直被认为是一片巨大的死亡之海。地球上最大的陆地——亚洲大陆的中心是距离海洋最远的地方,由于塔克拉玛干沙漠的统治,这里只有无边无际的荒原,但这片被人类视为生命禁地的恐怖地带始终有生命存在,一些不为人知的小生命以自己的方式在沙漠中生存着。对于塔克拉玛干沙漠的植物,古籍中记载寥寥,但随着对沙漠的探索,人们发现在沙漠中也生长着植物,而且它们的分布有一定的规律性。据调  相似文献   

5.
不可或缺的宝贵资源1994年,新疆戈壁某监狱农场有一个犯人窜入沙漠,企图穿越沙漠潜逃。几年后.武警意外地在距沙漠边缘不远的地方,发现了一个木乃伊,经辨认正是那名逃犯。在他的旁边不远,还发现了一听末开启的饼干。显然,尽管这个逃犯已经能看到绿洲,却因为缺水,只能坐以待毙。另一件事发生在乌江边上。由于山体滑坡,两个民工被岩石掩埋在山洞达50多天,由于可以通过岩缝得到渗水,其中一人竟然得以生还。水是人类生命的源泉。一个人可以在没有食物的情况下,仅依靠水而存活数十天,但若没有水,数天内必死无疑_水是人类文明的乳…  相似文献   

6.
沙漠产业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利用沙漠特有的条件,开发沙漠产业不仅可能,而且大有潜力。种植蔬菜以色列沙漠地区缺水,气候干燥,土壤贫瘠,但阳光充足,温度高,土壤透气性能好,植物的根能得到充分的氧气。沙质土壤只要能得到充足的水分和营养,作物就能优质高产,获得极高的经济价值。滴灌封闭系统的发明和推广,为沙漠地区农作物的开发展示了诱人的前景。地下管道滴灌系统是由计算机控制的,只要把塑料管埋在植物根的附  相似文献   

7.
夜幕降临了,位于澳大利亚中部的辛普森沙漠地带,正发生着许多神秘而罕见的事情,在探险家克利斯·迪克里特制的紫外线灯照射下,地面上闪烁的许多发亮小点,在漫无边际的沙漠夜空中显得格外引人注目。从发光的痕迹可以断定,这是一种仅生存在澳大利亚辛普森沙漠地带的小型有爪动物,是澳洲大陆极罕见的哺乳动物的一  相似文献   

8.
方正三 《科学通报》1960,5(2):57-57
固定和利用沙漠,有赖种草、造林。沙漠地区一般都很缺水,如果草种得太密,林造得太多,开始即令成活,但到后来成长中途,亦有枯死的危险,中外都不乏此种例子。因此,研究沙漠地区的水分十分重要。现将在甘肃民勤治沙站所得初步结果报导如下。一、沙地的毛细管水地下水是沙漠地区的主要水源。为了探求地下水依靠毛细管作用向上移动的高度、速度和水量,我们首先进行了这方面的试验。甘肃民勤一带的沙一般都属松细沙。经试验结  相似文献   

9.
每到春天,北方就会传来沙尘暴的消息。虽然沙海有它独特的魅力,可以作为旅游观光的一景.但是沙漠对于生命来说依然是“死亡之地”。在沙漠中,只要有水就有生命,绿洲上生机盎然的景象都是由于那里有充足淡水的缘故.可是在没有河流经过和没有充沛地下水的其他沙漠地区.该怎样让生命在那里扎根,用绿色植物将沙漠逐步缩小呢?科学家们应用高科技生物技术,  相似文献   

10.
冰雪佛塔     
正一提到喜马拉雅,脑海里立刻会浮现连绵的山脉和冰川。然而进入21世纪,喜马拉雅冰川(和世界其他地方的冰川)在气候变暖的影响下,正在以令人吃惊的速度消融。受喜马拉雅冰川消融的影响,印度最北端的拉达克高原沙漠地区出现了严重的水危机。尤其是在每年4、5月的旱季,拉达克农作物因干旱缺水而难以生长,绿化灌溉更是无法  相似文献   

11.
水,就像空气一样,是人类生存最不可缺少的基本物质。然而,读者是否知道,我们这个世界的水资源正在枯竭,人类正在以惊人的速度污染和消耗着作为一切生命之源的水。如果不改变人类目前的用水方式,全世界在25年内将有一半到三分之一的人处于极为缺水的状态。由于人们对水的需求量越来越大,而自然水源却不可能随之增长,所以缺水在社会、政治和经济方面正迅速地成为一种不安定的因素。因而,有人提出这样的警告:全球性的淡水危机有可能成为我们这个星球的最大威胁。与常见的科普书有所不同,《蓝金——向窃取世界水资源的公司宣战》一书在讨论人类…  相似文献   

12.
沙漠动物     
同沙漠植物一样,这些沙漠动物都具有极强的环境适应能力.为了避开沙漠的炎热,它们会寻找太阳晒不到的地方躲藏起来.它们还有一种适应沙漠环境的生存策略:沙漠里的动物大多是夜行动物,昼伏夜出,白天烈日炎炎,它们找荫凉的地方睡觉,到晚上才出来活动觅食.因此,沙漠环境虽然酷热难当,却奈何不了这些聪明的动物们.  相似文献   

13.
说起植物,人们更多想到的是茂密森林中的参天秀村,以及幽雅公园中的姹紫嫣红和郁郁葱葱,却很少知道在干燥缺水的环境中也存在着别样的草木生命。为了生存,它们或把茎干变得膨大起来以储水,或把叶子改变形状以减少水分的散失,在逆境中将生命的魅力和美丽表现到极至。 在干旱地方生长的植物,有很多是亲缘关系很远、不同科的植物,但它们都有本领用自己的躯干贮存水,采用同一方法自救,这称为植物界的同功现象。  相似文献   

14.
生命从水中诞生,社会发展更离不开水,但是现在全球水资源匮乏的问题日益突出.目前全球有100多个国家缺水,13亿人缺少饮用水.我国也是个缺水的国家,1997年黄河山东利津站断流长达222天,全国660个城市中有半数缺水,100多个城市严重缺水.人们已越来越意识到珍惜水,就是珍惜我们自己.  相似文献   

15.
最近,美国研究人员发现.沙漠土壤中缺乏植物所必需的氮。而且,随着全球气候变暖的加剧,沙漠土壤中残存的可怜的一点氮肥也不断变成气体挥发到大气中。土壤中氮的不断流失,导致能够生存的植物也越来越少。沙漠的零星绿色将逐渐被气候变暖所扼杀,沙漠的未来令人担忧。  相似文献   

16.
2002年,科学家在水深达到1230~3690米的寒冷的加利福尼亚深海海域,发现了大片年代久远且生长茂密的深海珊瑚.科学家称这个地方为"古老的花园".过去,科学家认为深海环境跟地表的贫瘠的沙漠差不多,充其量在洋底表层有一些纤细的蠕虫或微小的甲壳类动物依赖从上层水面飘落下的有机物微粒维系基本的生存.现在深海珊瑚的发现表明,即使在水面以下很深的地方,仍然存在着生机盎然的生命世界.  相似文献   

17.
按照现行国际标准,人均水资源量1000立方米为人类生存起码需求,人均水资源量2000立方米就处于严重缺水边缘。从这个标准来衡量,我国目前有6个省、区,即宁夏、河北、甘肃、河南、山西、陕西,人均水资源量尚不足500立方米,离起码的生存需求都相差甚远。此外,还有16个省、区人均水资源量低于2000立方米。也就是说,我国至少有一半以上省份处子严重缺水状况。水利专家们的预测结果更让人震惊,到21世纪中叶,我国人口将增至16亿,全国人均水资源比现在还要减少1/4。在北方农牧区,干旱缺水尤为  相似文献   

18.
在戈壁和沙漠中穿行,补充淡水是人命关天的大事.其实,在看似水源充足的大海上,人们对淡水的渴望无异于在沙漠中,因为苦咸的海水是不能饮用的.可见,无论是在沙漠、戈壁还是海洋上,淡水都是宝贵的资源,而这些淡水都需要从水源地运输过来,十分耗费能源.如果能就地获得淡水,就可大大地节省能源.法国一家水资源公司看到了这片商业空白,决心开发缺水地就地取水技术.  相似文献   

19.
沙漠求生计     
沙漠,干涸、炎热、死一样的沉寂。 然而,在灼热的地表下,或是你不易察觉的阴影处,却令人惊异地“繁荣”着另一个世界。数千种沙漠动物在此繁衍生息,当然,少不了还有各种各样顽强生存着的植物。  相似文献   

20.
自然界中的任何一种生命都不能独立于生命共同体而生存.2010年--国际生物多样性年的主题"生物多样性是我们的生命".言简意赅地表达了人类与生物多样性生死与共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