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学习《档案法》,首先必须弄清楚《档案法》关于档案的定义,即《档案法》所针对的对象和适用的范围。《档案法》第二条明确指出:“本法所称的档案,是指过去和现在的国家机构、社会组织以及个人从事政治、军事、经济、科学、技术、文化、宗教等活动直接形成的对国家和社会有保存价值的各种文字、图表、声象等不同形式的历史记录”,这一定义的基本涵义有以下几点值得深思:  相似文献   

2.
边疆、民族地区农村档案建档管理是我国档案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加大《档案法》宣传力度,提高和强化社会档案意识;应通过制定其档案工作地方法规、建立各级人大《档案法》执法检查制度、乡村社三级档案工作体系和县乡村三级档案行政执法队伍,加大《档案法》贯彻执行力度,依法治档;应开展其档案工作目标管理达标升级活动;应根据当地人们性格心理特征,通过弘扬中华优秀文化推动建档管理。  相似文献   

3.
从义务主体、开放内容和开放范围、开放目的3方面对《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关于政府信息公开的法律条文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关于档案开放的法律条文进行了比较,并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修订的角度,阐述了档案开放如何适应政府信息公开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单位基层应该要做好“档案交接”工作,不仅是要明确档案方面工作人员的责任的相关的问题,更加是要维护好档案安全性以及完整性的重要工作,是要确保档案工作有条不紊的进行的情况下,也是《档案法》和《档案法实施办法》所要赋予给档案工作人员非常重要的工作职责问题.  相似文献   

5.
《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的颁布实施,标志着我国档案事业开始由行政管理转变为法制管理的新的发展阶段。在我国,传统观念和旧的思想意识一直制约档案工作的发展,笔者就如何深入贯彻落实《档案法》,进一步解放思想,推动档案事业的发展,使全社会提高档案意识,谈一些粗浅的看法和认识。  相似文献   

6.
随着我国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发展,对档案信息的利用越来越频繁,如历史研究,编修史志、科学决策等,都对档案事业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伴随着新技术革命的进程,出现了信息社会化,也要求把档案作为一种特有的信息进行开发和传递。档案信息能否充分利用,关系到档案工作能否更好地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问题。 “有效地保护和利用档案”这个提法出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第一条,这里不仅明确地指出了“有效地保护档案和利用档案”是制定《档案法》的一个重要目的,而且第一次从法律上把“保护”和“利用”这两  相似文献   

7.
“有效地保护和利用档案”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中提出的。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有效地保护和利用档案”是制定《档案法》的一个重要目的,并且第一次从法律上把“保护”和“利用”这两个概念有机地联系在一起。为什么把有效地保护与利用档案如此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呢?  相似文献   

8.
杨惠玲 《安徽科技》2007,(10):46-47
一、加大档案法规的宣传力度,提高重大建设项目工程全员档案意识 要结合本单位实际情况,采取不同形式的宣传方式,如广播、电视、黑板报等,宣传《档案法》、《安徽省档案条例》、《国家重大建设项目文件归档要求与档案整理规范》等国家有关基本建设项目档案工作的规定、办法,提高重大建设项目主管部门和项目法人、施工单位、监理单位的档案意识,形成重点工程档案要加强、收集要及时、材料要齐全、整理要完整、功能要扩大、服务要提升的理念.  相似文献   

9.
城建照片档案是在城市历史变迁及其规划、建设、管理等活动中形成的具有保存价值的照片、底片及文字说明材料,是城建档案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我国城市建设事业不断加快,城市面貌日新月异,如何收集保管好城建照片档案,已成为城建档案工作部门的重要课题。本文就如何做好城建照片档案的收集工作进行探讨,意在抛砖引玉。一、广泛宣传,提高对建立城建照片档案重要性的认识。首先,要进一步广泛宣传《档案法》及《档案法实施办法》,使每个公民都能认识到城建照片档案是国家全部档案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城建照片档案进行集中统一管理,是国家…  相似文献   

10.
关于改进档案管理工作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档案的现实价值与潜在价值,介绍了目前我国档案管理和利用的现状,从普及《档案法》等相关法律、法规,树立档案信息服务社会化的意识,提高档案工作者的素质,加大对档案事业的投入,建立科学有效的档案服务制度等方面提出了改进档案管理工作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
魏振钦 《科技信息》2012,(35):281-I0281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档案工作得到的长足的发展,通过贯彻实施《档案法》、《档案条例》等文件精神,积极推广档案现代化管理,加快了档案管理的步伐。目前,档案人员队伍思想素质与业务素质的不断提高,各部门领导的档案意识明显增强,但相对于档案事业的不断发展.档案人员业务素质还相对薄弱.档案人员的综合素质还有待提高。  相似文献   

12.
<正>档案是历史发展的真实记录,是一个国家的宝贵财富,而档案管理人员的职责就是尊重历史,维护档案的真实、完整与安全。《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第九条明确规定:"档案  相似文献   

13.
浅析档案事故与档案保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档案事故是指由于自然灾害、管理不善或者其他主客观原因,造成档案载体损毁及档案信息价值丧失或转移的事故.由于档案的特殊作用和特点决定了,一旦造成档案事故,其后果是不可想象的,也是无法弥补的。为此,保护档案的安全,杜绝档案事故的发生,是党和人民交给我们档案部门的首要任务。《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第三条明确规定:一切国家机关、武装力量、政党、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和公民,都有保护档案的义务。近几年来,虽然经过大力宣传《档案法》,大批兴建档案馆库,改善档案保管装具和设施,制定档案保护制度,使档案工作的社会地位有所提高,人们的档案意识有所增强,档案保护工作逐步开展,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影响档案安全的因素,造成档案事故的隐患还严重存在,档案事故时有发生,给国家和人民造成了不可弥补的损失,请看几起真实的案例:  相似文献   

14.
张东梅 《科技信息》2012,(26):216-216
《档案法》实施二十多年来,依法治档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现象仍然存在,影响了档案执法进程和力度。因此,对执法权限、程序和形式等问题做进一步研究和探讨,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明确规定:“对国家规定的应当立卷归档的材料,必须按照规定,定期向本单位档案机构或者档案工作人员移交,集中管理,任何个人不得据为己有。”《机关档案工作条例》第一章第三条也规定:“各机关在工作活动中形成的全部档案均由本机关档案部门集中统一管理”。根据这一  相似文献   

16.
<正>《普通高等学校档案管理办法》(以下简称为《办法》)是原国家教委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制定的高校档案工作的基本法规,它对高校档案工作的领导体制和机构设置、档案工作人员、文件材料的归档和移交及接收、档案的管理与利用开发、经费以及库房与设置、考核检查与奖罚等方面,都作了明确的法律规定。它的产生公布,标志着我国普通高校档案管理开始了从以行政手段管理为主到以法治档为主的根本转折,是高校档案工作发展历史上一个里程碑。十几年来,在这个法规的有力指导、规范和监督下,我国普通高校档案工作呈现了一派喜人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17.
谈新形势下如何搞好师专档案工作江浩档案工作是高校在实现其职能活动中的重要助手。本文试从师专角度,提出几点工作中的想法。一、首先要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和心理平衡《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明确规定“档案工作人员应当热爱档案事业、忠于职守、遵守纪律,具有专业知...  相似文献   

18.
浅议增强社会档案意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档案作为一种特殊资源,在现代化建设中所起的凭证、依据和参考作用长期以来不为人们所重视,档案的价值和作用被埋没。增强社会档案意识,加强档案的管理、维护档案的完整与安全,充分发挥档案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对于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光荣传统,发展和繁荣我国的科学文化事业,认真贯彻执行《档案法》,避免各种违法行为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随着《档案法》、《机关档案业务建设规范》、《机关档案工作条例》的宣传、贯彻,机关文书立卷质量不断提高。为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充分发挥档案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两个建设服务的作用,更好地为机关工作服务,机关文书立卷,必须做到“三统一”,即“分类统一,卷内文件排列统一,案卷排列统一”,其好处是: 1、系统地、有机地反映机关工作活动的历史面貌,较准确地反映机关工作职能,工作内容及机构演变等;便于新领导熟悉情况;有利于新上岗的档案人员在尽短的时间  相似文献   

20.
国家《档案法》的颁布和实施进一步证明了档案历来是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档案工作是维护党和国家历史真实面貌的重大事业。而高校档案是国家档案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历史面貌真实、原始的记录,是办好学校的基本条件,也是衡量学校管理水平高低的标志之一。高校科研档案是档案中的一种形式。随着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高校科研档案工作也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问题亟待研究和解决。要使高校科研档案工作更好地服务于教学科研,科研档案就须从单纯的整理、保管与坐、等的传统观念中解放出来,从而更好地为社会和学校的改革发展服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