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同时又是一个水资源极度匮乏的国家。发展农业对水资源的消耗是巨大的,我国目前的农业用水效率非常低下,经常产生严重的浪费。要想合理的处理好水资源问题与粮食问题,我们必须要大力发展农田水利节水灌溉技术。只有农田水利建设中节水灌溉技术得到了发展,才能够提高田间的灌水质量,才能够在保证粮食产量的同时解决好水资源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是国家稳固的基础,也是当前及今后我国农村经济工作的重点,必须认识到农业产业化的关键作用和特殊地位,加强实践,为促进我国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奠定基础。本文将从河南省农业产业化发展现状出发,针对问题和不足探讨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3.
<正>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畜牧业是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经济基础的农业,应该是既包括种植业,又包括畜牧业。我国现代农业前景,必然是农、林、牧、付、渔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大农业。因此,面对我国10亿人口,解决粮食的根本途径,不仅只是放在小麦、玉米、水稻等淀粉为主的粮食上,还应根据人体的  相似文献   

4.
5月28日,“粮食丰产科技工程”在北京正式启动实施。这是一项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增加农民收入为宗旨,依靠科技进步,统筹粮食增产与农民增收,统筹粮食增产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攀登农业科技新高峰的重大举措;也是全面提升我国农业科技的创新能力、储备能力和转化能力,迅速将最新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粮食增产能力的重要部署。针对我国粮食增产和农民增收面临的新形势、新问题。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做出了战略部署,并明确提出“要集中人力、物力、财力,抓紧进行农业重大科研项目攻关,增强农业科技储备能力”。日前,科技…  相似文献   

5.
<正>农村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是一项基础工程,是解决三农问题的一项重要建设内容,是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夯实农村发展和增加农民收入的基础。尤其在中原经济区建设的背景下,如何大力发展农业经济,确保粮食生产安全,是我国农业发展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6.
我国社会发展正处于转型阵痛的关键时期,对于农业经济发展问题来讲,如何解决好粮食生产安全与粮农增收是关键点,如何提高耕地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是发力点。本文选择神木县贺家川镇作为研究区域,以近12年调查数据为基础,构建不同耕地规模效益的测算模型,对贺家川镇不同粮食生产经营规模的粮农收入作出分析。通过发展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发挥区域内农业资源优化配置的优势,取得规模经营效益,可以为区域内部乃至社会短期供求平衡和可持续发打下坚实的物质基础和社会基础,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7.
<正> 偃师县农科所针对解决商水肥地碳素营养不足和丘陵旱地干旱缺墒等疑难问题,自1982年起,经三年用秸秆覆盖,对粮食作物、经济作物及蔬菜等试验研究和大面积示范,取得了一系列科学数据。为提高碳素营养,保肥、保墒、调节地温、解决丘陵旱地干旱缺墒、抑制盐碱等问题提供了新途径。这项  相似文献   

8.
<正> 国家农业部部长杜青林在谈到农民增收问题时指出,我国农民收入增加的基础还不是很牢固,还没有从根本上消除影响农民收入增加的一些因素。因此,我们要遵行多予、少取、放活的指导思想,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高度重视,做好五个方面的工作,第一,提高农业的综合生产能力,解决农民增收乏力的问题。第二,增加对农业的投入,解决农民增收基础不牢的问题。第三,跳出传统农业抓增收,解决农民增收不多的问题。第四,依靠科技进步,解决农民增收后劲不足的问题。第五,采取根本性的措施,解决农民负担过重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孙波 《河南科技》2013,(4):204+261
粮食生产安全是一个综合性的、关系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问题,促进与保障粮食生产安全,涉及到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在其中,农业科学技术的支撑与促进作用极为重要。在农业科学技术方面,我们需要不断完善农业科学技术服务与发展体系,不断引导和促进农民自觉采用先进科学技术的积极性,不断提高农民的农业科学技术素养,使农业发展能够不断获得科学技术所带来的农业机械化、现代化服务。当然,问题的深层次解决方案在于不断以科技促进农业生产方式和农民生活方式的改进与发展。  相似文献   

10.
2004年的中央1号文件提出了如何促进农民增收的问题并制定了促进农民增收的若干政策措施体现了党和政府对农村工作的重视对农民利益的重视让我们感到了党和政府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决心和行动,感到了其视“三农”为重中之重的拳拳之心。目前而言,我国仍然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不稳,则全国不稳,农民不富,则中国不富。农民收入长期上不去,不仅影响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而且影响粮食生产和农产品供给;不仅制约农村经济发展,而且制约整个国民经济增长;不仅关系农村社会进步,而且关系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不仅是重大的经济问题,…  相似文献   

11.
<正>随着农业和科技的进步,粮食单产量大幅增长,许多人相信,即使人口再多一点,地球也能养活。但近年来,粮价上涨、人口膨胀及资源的短缺,使许多国家都出现了粮食危机。为了解决人类最基本的生存需求,转基因技术应运而生。随后转基因食品也进入人们的日常生活。  相似文献   

12.
曾爱强 《河南科技》2013,(4):237+269
农业信息化既是加快我国建设现代农业的必要途径,也是维护农民合法利益的有利保证,更是推进城乡统筹发展的重要基础。自"十一五"以来,我国的农业信息化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但其中依然存在着不可忽略的重要问题。本文将从这些问题出发,对其进行科学、有效地分析与探讨,试图弥补其中的不足,为推进我国农业信息化建设建言献策。  相似文献   

13.
<正> 粮食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本生活资料。实现粮食稳定增长,是维护社会安定和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保证。我省是个农业大省,人多、地少、底子薄,生产水平低,粮食生产的地位尤为重要。根据我省粮食生产的发展历史及“七五”粮食生产现状,认真研究和探讨粮食生产发展的有关问题,制定切实  相似文献   

14.
秦青 《河南科技》2011,(11):20-21
<正>河南省是我国第一农业大省和粮食大省,为我国的粮食安全作出了重要贡献。但长期以来,由于比较效益低下,河南省的农业生产优势未能转化为居民收入或人均GDP优势。"十二五"时期,河南省要实现由农业大省向经济强省的转变,必须使有限的土地资源得到充分、合理的利用,大力发展集约化农业,  相似文献   

15.
一、建立完善粮食主产区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性与必要性 农业科技创新体系是增强农业自主创新能力、推进农业科技进步的重要保障,直接关系到创新型农业和创新型国家建设的进程,其基本任务是应用农业科技新成果、新技术服务于生产,为提高农业生产率、农业资源利用率和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提供技术支撑.目前,我国基本形成了由国家、省、地市级农业科研单位、高等院校和科技型企业等组成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基本框架.区域特别是粮食主产区农业科技创新体系是我国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内容和基础,建立完善粮食主产区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正> 种子是农业生产中主要的、不能取代的、有生命的基本生产资料。在农业生产中,推广优良品种,是一项投资少,经济效益高的增产措施,搞好种子工作,可以直接促进低产变高产,高产更高产。因此,种子建设是一项重要的基本建设。解放以来,我省种子工作取得的主要成就是粮食生产有大幅度的增长。小麦我省是小麦的主产省,其产量占粮食总产量的一半,因此,解决好小麦优良品种问题,是客观形势发展的需要。解放初期,家  相似文献   

17.
<正> 因特网的应用正在各行各业迅速发展。它凭借其有形和无形的巨大力量已经将触角伸向人们生活的各个角落,伸向我国广大的农村特别是边远村庄,给我国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带来巨大的冲击和影响。因特网上众多农业信息网站的发展给我国农业带来一片生机,同样对河南实现农业现代化产生深刻的影响。 一、河南省农业信息网络的发展现状 随着因特网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我国农业信息网络的建设出现了迅猛发展的势头,已由1998年不足200个发展到至今2600个以上。 河南省在全国信息化浪潮的推动下,农业信息网络的建设近年有了快速的发展,全  相似文献   

18.
加速成果转化促进粮食生产中共汝阳县委孙建国随着人口的增加、土地的减少,粮食问题愈来愈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建国以来,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经过广大科研人员的共同努力,我国农业科技领域可以说是硕果累累。但科技对我国粮食生产的贡献率不高,只有35%...  相似文献   

19.
<正> 根据社会需要和市场需求,合理调整农村产业结构,是目前广大农村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农村生产力。广大农民开始从“农业就是种植业”,“种植业就是粮食生产”的小天地里走了出来。由经营农业为主转向实行农工商综合经营。目前调整农村产业结构的工作已在广大农村展开。长期局限于经营农业生产的农村劳动力,开始向非农业生产部门转移,农村经济出现了蒸蒸日上的兴旺景象。但应当看到,在变革农村产业结构的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需要引起重视,并注意解决,  相似文献   

20.
<正> 欲富国,先富民。当前,解决农民问题,主要是解决农民减负增收问题,这是当前农村工作的重中之重。 为啥收入低 近年来,农民收入相对水平越来越低,绝对量的增长也十分缓慢,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农业产业化水平低,束缚了生产力的发展。农民收入水平低,是因为农业生产力水平低;农业生产力水平低,是因为农业生产关系落后。我国有2.38亿个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