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把网球运动员的球场技术分为发球,接发球,正手击球,反手击球,截击球,削球,放小球,高压球,与挑高球等九大要素,并确定出相应权数.运用模糊数学理论定量分析,建立评价网球运动员技术水平的方法与模型,进而对运动员的水平进行量化,为训练、选拔优秀运动员提供切实可行的多因素决策方法.  相似文献   

2.
底线正手及双手反手击球是网球技术的核心和基本要素,是提高网球整体技术水平的基石.为.了使学生快速、均衡地掌握正手及双手反手击球技术,我们有必要对网球技术课进行一定的创新:将传统的顺向教学变为逆向教学,即先学习双手反手击球技术,后学习正手击球技术.教学实验表明,运用逆向教学方法,教学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3.
谢冬兴 《南昌高专学报》2010,25(2):151-152,162
运用文献法、调查法、分析法,对普通高校乒乓球课学生技术学习评价的有效性进行探讨分析。普通高校乒乓球技术课教学与测试,既要遵从乒乓球技术形成的专项规律,又要紧跟当代大学体育的目标。在各项基本技术测试中,"反手搓球"与"正手攻球"代表了两种旋转和正、反手方位的击球,具有较高的内容效度;另外,教学比赛对步法、发球、组合技术的灵活运用有积极作用,同时,比赛中还能培养学生团队协作与竞争意识。  相似文献   

4.
采用文献资料法、录像观察统计法、数理统计法、比较分析法对小威廉姆斯与海宁在不同场地对阵时发球阶段技战术运用的特点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发现:在平分区小威廉姆斯外角的使用率和赢球率高于海宁,而海宁中路和内角的使用率高于小威廉姆斯;在占先区,小威廉姆斯外角使用率高于海宁,但海宁发中路和内角的使用率高于小威廉姆斯;小威廉姆斯最快发球速度和平均一发速度均高于海宁;小威廉姆斯在第三拍击球方式中反手抽球和正手抽球使用率高于海宁,但在正手侧身、反手削球以及其它击球方式使用率低于海宁.通过分析找出两人的优势及不足之处.  相似文献   

5.
运用文献资料法、录像观察法等研究方法,对我国优秀男子软式网球双打运动员参加的23场国际比赛进行分析,旨在探寻我国软式网球双打比赛的技战术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主要结论:正手截击、反手截击、正手击球、正手高压既是男子软式网球双打运动员的主要运用技术,也是主要得分技术,除正手高压技术外,它们还是主要失分技术;其余技术的运用率及得分率较低。在战术方面,双上网战术是最常用的战术,正手截击、反手截击和正手高压是双上网战术中的主要运用技术,其中,正手截击是最为核心的得分技术,正手高压技术的稳定性最好。因此,在狠抓正手截击技术训练的同时,还要抓好截击与高压技术之间的衔接。为了提升我国软网的国际竞争力,只有加强主要技战术的主导地位,并且提高一般技战术的训练质量,才能避免出现短板效应。  相似文献   

6.
为探明网球步法移动对反手击球技术掌握的影响,采用文献资料法、实验对比等方法对网球专选班学生步法移动对反手击球技术掌握的影响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步法是影响网球反手击球动作的重要因素,加强步法的学习是掌握网球反手击球技术的重要前提.  相似文献   

7.
运用文献资料、访谈、数理统计、逻辑分析等方法,对普通高校乒乓球实践课技术测试的有效性、可靠性、客观性进行了探讨分析。普通高校乒乓球实践课教学与测试,既要遵从乒乓球技术形成的专项规律,又要紧跟当代大学体育的目标。在各项基本技术测试中,“反手搓球”与“正手近台攻球”代表了两种旋转和正、反手方位的击球,具有较高的内容效度;另外,教学比赛对步法、发球、组合技术的灵活运用有积极作用,同时,比赛中还能培养学生团队协作与竞争意识。  相似文献   

8.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实验法和数理统计法探讨不同强度多球训练对沈阳体育学院2014级网球专修学生正手底线击球技术效果产生的影响。结果表明:经过训练后25%组与50%组、75%组相比,其技评成绩非常明显;本文建议在多球练习过程中,将25%组的负荷强度运用到网球专修课第一学期的训练实践中,从而使学生更好地掌握正手底线击球技术,提高网球专修学生的训练质量。  相似文献   

9.
运用文献资料法、分析等方法,对网球正手击球技术及其训练方法的发展、基本技术、准备姿势、后摆引拍、挥拍击球、随挥跟进及其训练方法进行研究,从而提高提高正手击球的速度、力量、稳定性;旨在为网球爱好者的学习与训练提供依据,更为广大网球教练提供教学指导。  相似文献   

10.
网球比赛胜负的实质是得失分多少.运用文献资料、录像分析、数理统计、逻辑分析等方法,对2014年四大满贯男单决赛中选手得失分的技战术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冠、亚军选手以一发、正手、和上网截击为主要得分手段,反手、接发球为主要失分环节;冠、亚军选手的得失分在非受迫性失误、放小球和高压球中存在非常显著性差异;冠、亚军选手的得失分在制胜分、正手斜线、侧身正手斜线和正手截击中存在显著性差异;冠、亚军选手的得失分在发球、接发球、反手和反手位截击中能力相当.  相似文献   

11.
观众效应是运动心理学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以浙江师范大学行知学院体育专业的36名从未接触过网球的新生为被试,通过3个月的网球教学训练,检验观众效应对其训练阶段的影响.结果表明:1)正手原地击球、反手原地击球和正反手移动击球的阶段主效应显著;发球阶段主效应接近显著,即后期阶段的训练效果好于早期阶段.2)正反手移动击球训练的“有无观众”与“训练阶段”的交互作用显著,F=34.596,P〈0.01;3)“有无观众”与“训练阶段”的交互作用可以作为检测网球动作技能掌握熟练程度的指标.因此,在网球训练特别是动作技能基本熟练掌握后的训练中应该注重观众效应对训练效果的影响,充分利用观众效应的促进作用,避免观众效应的消极作用.  相似文献   

12.
落点、旋转和速度是网球发球效果的重要标志.为探索影响发球效果的力学因素,通过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归纳总结法等对相关文献进行了理论分析.结果表明:球离拍时瞬间角度、击球瞬间高度、击球时球的初速度、球飞行轨迹、飞行时间等指标是影响发球效果的重要技术指标.从发球的客观规律出发,认为“接触点、击球点、目标点”等原理为发球的基本原理.从技术原理出发,明确各技术环节易犯的错误,提出以“篮圈抛球、挂吊式击球、弹力绳牵拉、排球扣球和垒球传球”等专项练习来改善发球技术,从而提高发球效果.  相似文献   

13.
分析德约科维奇关键分技战术特征,为我国竞技网球比赛制胜提供思路.采用视频观察、逻辑分析等方法对德约科维奇2016年澳网公开赛关键分技战术策略特征进行分析.主要结论:比例由高到低排序发球角度方面,一发趋势为内角、外角、追身,二发为追身、内角、外角;发球抢攻方面以三角度发球结合抢攻对手反拍位为总策略,一发抢攻以内外角发球抢攻正反拍底线两角为主,二发抢攻以发追身位抢攻底线两角为主,以发正手位抢攻反手底线为辅;接发线路方面左区以接中路底线区为主线,右区则主要接向正拍和中路底线区两侧;得分前四位技术由高到底依次为反拍、发球、正手、接发技术;失分技术为反手、接发球、正手、网前技术.  相似文献   

14.
孙斌 《科技信息》2009,(22):I0225-I0226
本研究从实践角度出发,对底线正反手击球技术的教学方法进行研究,探索正反手击球技术均衡学习、提高的教学方法与特点。研究表明,网球正反手同步教学,能有效地调动初学者学习的积极性,发挥初学者的运动潜能,有利于教学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15.
通过教学实验,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数理统计等方法,就网球发球技术课发现教学模式进行实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网球发球技术教学过程中,采用发现教学模式针对多样性和复杂性网球发球技术教学比采用传统模式教学更有利于学生掌握发球技术动作,提高实践操作能力.  相似文献   

16.
最新网球发球技术分析与训练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运用观察法、文献资料法、访谈等方法,对网球发球技术中的准备站位、抛球、过渡、向后挥拍、向前挥拍击球和随挥进行定性分析,并针对发球技术训练提出自己的看法,旨在提高我国网球选手的发球技术水平.  相似文献   

17.
乒乓球的基本技术有五种:接球、发球、搓球、正手攻球、反手推挡.无论是在平时训练还是比赛中这五种最基本的技术都是必不可少的.其中要想进行一场乒乓球比赛,发球和接球是必不可少的前提,而一定的战术应用是战胜对手的条件.那么怎么发球可以为自己争取一定的先机,将对手迷惑呢?研究乒乓球发球技术有利于提高乒乓球水平的发挥,本文着重研究发球技术要素、战术配合要领,调查研究乒乓球比赛中发球中的技术战术应用.  相似文献   

18.
关于网球发球技术训练的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分析了网球发球的技术类型与主要的技术要素,并以右手握拍为例,阐述发球技术的具体技术要领,提出练好发球技术的4种练习方法:抛球练习、模拟挥拍动作练习、挥拍击固定悬挂着的球、抛球和击球动作配合练习,提出发球训练需要注重落点的准确性,提高发球的持久稳定性,加快球的飞行速度和加强发球局的持久对抗性。对于发球过程中易出现的错误进行了归纳。  相似文献   

19.
余龙二 《科技信息》2011,(33):450-450
主要采用了问卷法和实验法,调查分析了普通高校网球选项课的网球初级班教学现状和学生的学习状态,运用实验法对网球初级班采用多球练习教学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采用多球练习的教学法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更好地掌握网球技术,提高了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20.
当今世界职业网球优秀运动员的发球速度越来越快.发球的球速是进攻性击球的重要武器,特别是在第一发球中,运动员往往借助快速有力的发球直接得分.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录像观察统计法、对比与逻辑分析法、数理统计等方法,以世界网球公开赛部分优秀男子单打运动员发球速度和特征为研究对象,对其技术的运用特征了进行了全面的分析,较客观的揭示出世界优秀男单选手发球速度的特点和规律,提出了决定发球速度影响要素,为我国网球的科学训练和教学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