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针对分布式多输入多输出(MIMO)雷达各发射站和接收站的优化布站问题,提出了一种分布式MIMO雷达布站的优化模型.首先给出了分布式MIMO雷达的信号模型;然后分析了收发天线位置对分布式MIMO雷达的空间分集能力和信道电压散射系数方差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用空间分集度和空间分散度指标对分布式MIMO雷达的空间分集能力和天线分散程度进行量化评估;接着提出了在空间分散度一定的条件下,使空间分集度最大的布站原则并给出了相应的目标函数;最后仿真分析了信号频率、探测距离、探测方位、信道数目等因素对分布式MIMO雷达布站的影响.研究结果对分布式MIMO雷达的系统配置和实际应用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
提出了一种基于目标信噪比(SNR)归一化的布站方法,对基于平均目标信噪比布站方法存在的外源雷达接收站恒位于探测区域中心的缺陷及产生原因进行了分析,结合雷达可探测范围比较了在同一配置环境下,当发射源为2个时两种方法的布站性能,并推广至多辐射源条件下的布站情况.对两种方法进行Matlab仿真对比,结果表明:本方法克服了原方法的缺陷,并在发射源集中于同一侧的条件下提高了雷达可探测范围.  相似文献   

3.
基于遗传算法的区域雷达网优化布站方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为提高区域雷达网探测能力和抗综合电子干扰、抗隐身技术与隐身飞机的威胁,抗低空、超低空突防及抗反辐射导弹(ARM)能力,提出了一种基于遗传算法的雷达网优化布站方法.建立区域雷达网优化布站的数学模型,给出遗传算法在该优化问题中的求解过程和步骤,为加快求解速度对遗传算法进行了改进,并进行了雷达组网仿真,将分析结果与应用模拟退火算法计算的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快速得出多种优化布站方案,并具有易操作性.  相似文献   

4.
李世民  李国强  李宏全 《科技资讯》2014,12(17):231-232
在给定雷达程式、作战环境等各种因素的条件下,为了提高对空警戒雷达组网探测面积,提出了雷达组网优化部署方法,达到使单部雷达在整个组网系统中发挥更大作用的目的。并通过建模仿真及结果分析,得出组网系统中各雷达的最优部署位置和给定高度下的最大探测范围,为实战环境下雷达组网的优化部署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从分布式雷达稀疏成像角度分析了目标稀疏重构性能与分布式雷达收发布站之间的关系.在建立分布式雷达稀疏成像模型的基础上,推导了重构矩阵互相关系数与分布式雷达系统参数的关系式,并指出在给定系统参数和成像场景划分方式下,互相关系数仅与各收发站的单位指向矢量有关.据此,以最小化互相关系数为目标函数,对雷达布站进行了优化布局,并通过仿真试验对重构性能的改善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6.
在现代战场中,当今的雷达面临着电子干扰、反雷达导弹、目标隐形和超低空突防等“四大威胁”。现代雷达系统重要的一个特性就是“to see and not to be seen”。这种特性就是雷达必须要有强的探测能力而不易被电子支援系统探测或者识别,这就是低截获概率(LPI)雷达的概念。  相似文献   

7.
探讨融合搜索雷达和红外警戒系统目标舰迹跟踪的新方法。该方法以球坐标系中三通道解耦自适应卡尔曼滤波为基础,结合最近邻(NN)方法或概率数据关联滤波(PDAF)方法实现杂波中的机动目标跟踪。  相似文献   

8.
王颖 《科学技术与工程》2012,12(5):1111-1114
光雷一体化测量系统同时具有测角和测距两种功能,既可以实现对目标的单站定位,也可以实现两站交会测量。因此,该类系统的布站必须考虑多种情况,本文从测量模型及其精度分析出发,提出光雷一体化测量系统布站优化模型,并对该模型进行了仿真验证,结果表明:通过该方法确定的布站能保证在测量精度均值较小范围内,精度方差最小。  相似文献   

9.
 雷达目标微动特性是当前目标探测与识别领域的新兴研究方向和热点课题,随着近10年的发展积累了一些研究成果。本文重点综述了微动目标雷达回波调制效应、微动特征提取、微动目标雷达成像、微动特性测量及雷达波形设计等方面的研究成果,部分成果已应用于空间/空中目标探测与识别等领域。本文的研究成果及结论为进一步推动国内微动特性研究提供参考和基础。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雷达网体系结构.雷达网优化布站及分布式雷达组网建模技术的探讨,阐述了雷达组网的必要性,介绍了分布式雷达组网的基本形式,系统模型和指挥控制过程,并对雷达组网的关键技术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1.
雷达组网仿真研究与实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工程中雷达组网的实际情况,研究了雷达组网技术的仿真与实现问题。首先基于分布式组网结构对雷达进行布站和组网,然后采用静态和动态相结合的仿真方法,实现了雷达探测仿真与数字地理信息系统的结合,创建了集雷达性能仿真、环境仿真、电子对抗仿真和目标仿真于一体的雷达探测模型体系;建立了雷达组网动态仿真多因子评估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仿真试验表明,该雷达仿真系统具有优良的模拟实际作战性能。  相似文献   

12.
天基雷达由于工作于下视模式,天基雷达接收到的目标回波信号往往会淹没在地球杂波背景中.分析了天基雷达地杂波的产生原因,提出了低PRF时天基雷达空中动目标检测的无杂波区域,然后结合正交编码方式,提出了一种基于正交编码技术的空中目标检测方法.该方法不需要进行复杂的杂波抑制处理,可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下视雷达面临的强地杂波问题.  相似文献   

13.
由于成本和频段规范的限制,民用的线性调频连续波(LFMCW)体制的毫米波雷达往往体积较小且作用距离较近。在一些对于作用距离较远的运动目标检测应用场合,现有的商用现成品(COTS)毫米波雷达无法满足要求。在现有商用现成品毫米波射频(RF)前端的基础上,设计了一种基于软件无线电(SDR)的线性调频连续波雷达原型,在一个以异构片上系统(SOC)处理器为核心器件的软件无线电平台上,采用距离多普勒处理的方法提高信号相干积累增益,通过增加较小成本获得了比现有民用毫米波雷达更大的改。实测验证表明,该雷达原型作用距离较远,并且具有灵活性高、成本低和小型化的特点。  相似文献   

14.
针对防空相控阵雷达转角控制策略对防空导弹作战效能的重要作用,分析了防空相控阵雷达天线阵面转角对空中目标射击条件的影响,给出了防空战术指控中心判断下属火力单元是否需要实施转角控制的判断方法,结合防空目标分配过程建立了相控阵雷达责任方向转角控制策略优化算法。计算机仿真实验结果表明,对防空相控阵雷达天线阵面实施适当的转角控制策略,可较好地提高防空系统的作战效能。  相似文献   

15.
A fast iterative approach of generalized forward-backward method with the spectrum acceleration algorithm (GFBM/SAA) is developed for solving electromagnetic field integral equation and is applied to numerical simulation of radar surveillance of the ship target in oceanic clutters. Randomly rough surface is realized by the Monte Carlo method using the Pierson-Moskowitz spectrum. Numerical results of bistatic and back-scattering from the ship target and oceanic clutters demonstrate the functional dependencies upon the situation of radar surveillance such as the incidence and observation angles, radar altitude, ship RCS and other oceanic conditions.  相似文献   

16.
提出了一种机载广域监视SAR地面运动目标检测和参数估计方法.首先,基于斜视SAR的空间几何模型推导了地面运动目标成像的特征,得出运动目标不仅在方位向发生偏移,而且在距离向也会产生位移;然后,利用子孔径方法实现杂波抑制和运动目标的检测;最后,提出了广域监视SAR模式下运动目标的参数估计方法,并得到了该模式下运动目标的成像轨迹.计算机仿真验证了本文提出的机载广域监视SAR系统可以实现运动目标的检测和目标运动轨迹的形成.  相似文献   

17.
文章论述了传统雷达在现代战争中的生存危机和解决思路,介绍了基于民用通信系统的无源雷达系统的基本原理,重点分析了民用通信信号在雷达目标检测中的关键技术,给出了几个典型的应用系统,总结了外辐射源的被动雷达在军事上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8.
在实战过程中,干扰环境瞬息万变雷达工作环境的恶化使现代雷达系统面临着严峻挑战多数雷达都要求具有从强干扰环境中检测目标和提取目标参数的能力.这要求雷达应具有灵活的环境适应能力和抗干扰能力.为了对雷达信号在不同噪声环境下进行处理,提出采用基于高阶累积量张量对角化的独立分量分析方法.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很好地分离出各种不同调制方式下的连续波雷达信号,对雷达抗干扰具有有效性.  相似文献   

19.
远程警戒雷达自动点迹提取算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前广泛应用的点迹提取算法都不能很好地解决由于脉冲压缩所引起的距离展宽问题。为此作者在一维质量中心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二维质量中心法 ,并结合远程警戒雷达的特点 ,设计了简化的峰值搜索算法。分析和仿真结果表明 :该文提出的算法比传统的面积中心法具有更高的估计精度。此外 ,该算法可以实现递推运算 ,占用存储空间少 ,易于工程实现。目前它已应用于某型远程警戒雷达的点迹提取系统中 ,并获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
为进行基于EKF(Extended Kalman Filter,EKF)的双基地前向散射雷达机动目标跟踪,基于双基地前向散射雷达(Bisktic forward scattering radars,BFSR)在其前向散射区探测隐身目标的能力明显优于单基地雷达的特点,建立常加速度和变加速度2种运动模型,使用扩展卡尔曼滤波进行目标跟踪保持,精确估计了运动目标参数(运动轨迹、速度、加速度),为该体制雷达成像、识别奠定了基础.并使用了高斯-牛顿迭代算法估计初值,提高了滤波的效率和准确性.通过对匀加速、变加速运动目标仿真,验证了提出模型和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