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李四光 《科学通报》1964,9(9):760-760
尊敬的各国貴宾們,朋友們、同志們: 1964年北京科学討論会現在就要閉幕了。經历了11天的討論会开得很成功。这是来自四大洲44个国家和地区的科学家团結合作、共同努力的結果。請允許我代表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和我国科学技术工作者热烈祝賀这次会議的成功,并向各国科学家致以最誠摯的感謝。 1964年北京科学討論会是四大洲科学家第一次胜利的会师大会、团結大会。反对帝国主义和新老殖民主义、爭取和維护民族独立、建設自己的祖国、促进人类进步事业的共同愿望,把我們紧密地团結在一起。通过学术活动,各国科学家們增进了相互的了解,加強了友誼。  相似文献   

2.
陈毅 《科学通报》1964,9(9):763-763
尊敬的朋友們、同志們: 1964年北京科学討論会已經胜利地閉幕了。这次会議,无論在交流学术經驗方面,在探討发展科学的道路方面,还是在促进各国科学家的友誼和团結方面,都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中国人民为这次会議的成功感到欢欣鼓舞。我代表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向亚洲、非洲、拉丁美洲和大洋洲各国科学家們表示热烈的祝賀。这次会議是四大洲科学家检閱自己力量的会議,也是一次学术上丰收的会議。在这次会議上,各国科学家提出了許多具有高度水平的学术論文,这些論文是各国科学家辛勤劳动的結果,同时也是各国人民同自然界作斗爭、同帝国主义、殖民主义作斗爭的經驗的反映。各国科学家在学术上的成就是来之不易的。特別是在那些刚刚取得独立的国家和現在仍然受着  相似文献   

3.
聂荣臻 《科学通报》1964,9(9):758-758
尊敬的朋友們、同志們: 我怀着十分荣幸的心情,参加1964年北京科学討論会的开幕典礼。我代表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向会議表示衷心的祝賀,向出席会議的亚洲、非洲、拉丁美洲和大洋洲的各国科学家表示热烈的欢迎。亚洲、非洲、拉丁美洲和大洋洲的科学家能够以主人翁的身份,自己筹备和召开这样一次盛况空前的多科性的国际科学会議,这是一件具有历史意义的大事。它标志着我們四大洲科学事业的复兴和繁荣,标志着我們四大洲科学家团結合作的空前发展。这次会議将检閱我們四大洲科学家的力量,交流我們科学研究的成果和經驗,探索在我們各自国家里发展科学  相似文献   

4.
《科学通报》1964,9(9):753-753
历时十一天的1964年北京科学討論会已經在8月31日閉幕了。这次科学討論会以金光閃閃的大字,在世界科学发展史上写下了新的光輝的篇章。中国的科学技术工作者热烈地祝賀这次会議的伟大成功,热烈地向努力发展民族經济、科学和文化事业而奋斗的同行們致以最崇高的敬意。 1964年北京科学討論会是一次成功的会議,是四大洲人民科学事业的一次大胜利,也是全世界人民科学事业的一次大胜利。亚洲、非洲、拉丁美洲和大洋洲的科学家以主人翁的身份,共同努力,成功地举行了这样一次有44个国家和地区367位科学家参加的、盛况空前的、多科性的国际科学会議,这是  相似文献   

5.
《科学通报》1960,5(9):287-287
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員会第三次会議,于4月19日到26日在上海举行。出席会議的有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方面的131位学部委員,有各地研究机关、产业部門和高等学校的領导干部、科学家,教授、工程师,还有許多青年科学工作者。会議并且特地邀請了各地有卓越成就的工农专家29人参加,他們中間有馬学  相似文献   

6.
尊敬的中国科学院院长郭沫若同志, 尊敬的中国科学院各位学部委員, 尊敬的各位来宾, 同志們和朋友們: 同志們和朋友們都知道,正如过去几次那样,我这一次也是应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員会的邀請前来中国訪問的。象往常一样,我来这里,是为了同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員会的  相似文献   

7.
斗力明 《科学通报》1959,4(14):468-468
全国地层会議山西現場会議在中国科学院和全国地层会議办公室領导下,于七月一日在太原召开,七月十二日胜利閉幕。这次会議的任务是:討論解决山西二迭、三迭紀地层问題,即这一地区的山西統、石盒子系、石千峯系的时代划分及其有关問題,树立区域地层划分和对比的地层标准剖向,为区域測量普查找矿,提供地层依据。負责单位在客观情况許可下对这次会議作了尽可能充分的准备工作。中国科学院有关研究单位根据研究所得,提出了許多論文,生产部门也根据生产实  相似文献   

8.
會希聖 《科学通报》1959,4(13):436-436
为了贯澈中国科学院1959年所长会議精神,协助分院有关机械、动力、电工方面各研究单位明确工作方向、交流經驗、加强联系,在中共吉林省委的关怀与支持下,中国科学院于5月27—31日在长春召开了机械、动力、电工专业会議。到会的有18个省、市科学院分院有关研究机关的負责人和研究人員,以及部分有关高等学校教师和生产部門的工程技术人員。会上,中国科学院机械研究所、动力研究室、电工研究所的同志們分別向大会报告了机械、动力、电工等门学科发展的概况和动向。他們和分院有关各所的同志都在会上介紹了建立研究所和开展工作的經驗。到会的許多同志认为这些报告和經驗介紹对自己的启发很大,对今后工作有許多帮助。  相似文献   

9.
柳生 《科学通报》1964,9(9):833-833
中国作物学会于1964年6月1—10日在河北省芦台国营芦台农場召开了第一次全国輪作学术討論会。参加会議的有来自全国27个省、市(自治区)的生产、科研与教学等89个单位代表100余人。在这次会議上,主要围繞着以下两个問題进行了討論与研究。一、在我国国营农場和人民公社条件下要不要搞輪作?怎么搞? 在会議以前,生产上与学术界对这个問題存在着許多混乱的看法,通过这次会議初步明确了合理的輪作换茬对我国社会主义农业的发展有重要的作用,应該积极慎重地因地制宜地实行符合于当地条件的各种形式的輪作換茬。主要理由是:第一,社  相似文献   

10.
瞿宁淑 《科学通报》1964,9(12):1128-1128
中国地理学会于1964年10月14—22日在兰州举行了干旱区地理学术会議。参加这次学术会議的有来自全国三十多个单位的66位代表,他們都在干旱区作过多年考察工作。提交会議的論文共計90篇,包括水資源、沙漠利用改造、自然条件、自然資源、土地利用等方面的内容。会議分三个組进行論文宣讀和討論。 (一)水資源組:共收到論文36篇,其中关于  相似文献   

11.
《科学通报》1964,9(9):844-844
輸电綫路导綫、金具学术会議 中国电机工程学会于1964年6月24—29日在江苏南京召开了輸电线路及金具学术会議。参加这次会議的代表共70余人,他們来自全国22个省、市,包括科学研究、高等院校和企业等部門。会議共收到論文70余篇。会議着重討論了輸电线路导线的結构、性能、振动、計算問題,以及金具的設計、制造工艺和施工机具等方面学术問題,討論分为导线和金具两个专业小組进行。  相似文献   

12.
在新中国建立以前,高分子这門科学在我国完全是一个空白点。十年以来,科学家們在党的領导下,“改行”向这方面进軍,同时培养了大批新生力量,已經长成了一支相当强大的高分子研究队伍。在建立高分子  相似文献   

13.
苏联科学院地球化学和分析化学研究所的分析化学委員会,于1956年11月27—30日在莫斯科召集了有机試剂在分析化学中的应用的第一次全苏会議。参加会議的大約有250个科学研究所、高等学校和許多城市的研究室的750位代表;还有捷克斯洛伐克、波兰、罗馬尼亚的学者。在会上报告并討論了54篇报告。  相似文献   

14.
《科学通报》1957,2(13):412-412
国务院科学規划委員会于6月13—15日在北京举行第四次扩大会議,出席会議的是:科学規划委員会委員,各省、市、自治区負責本地科学行政工作的干部,以及某些高等学校、研究机关和产業部門的科学家,共200多人。这次会議着重討論了1.1957年全国科学技术研究計划,2.科学研究工作的体制,3.圖書、资料、仪器、化学試剂等科学研究工作条件的方案。 1957年全国科学技术研究計划的編制工作是在  相似文献   

15.
黃国安 《科学通报》1959,4(22):769-769
为配合中国历史博物館开幕而編写的“中国古代科学家”一书已和讀者見面了。在建国十周年的时候,出版这本书是很有意义的。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富有优秀文化遺产的国家,在我国历史上,有許多伟大的科学家,他們对科学事业曾經作出卓越的贡献,推动了祖国文化的发展,丰富了世界文化的宝庫。本书叙述了29位科学家,当然,我国古代对科学有杰出貢献的科学家并不只限这29位,本书所叙述的自然远不能概括我国数千年来科学技术的全部成就,可是,它已經充分体現了我国古  相似文献   

16.
《科学通报》1959,4(9):307-307
1959年3月26日至28日苏联科学院举行了年会。科学家們討論了苏联科学院及其研究所的科学工作总結,討論了完成巨大的科学任务的道路。从苏联共产党第20次代表大会結束后的三年时間里,苏联科学院是急剧地成长起来了。苏联科学院的物貭技术基础进一步巩固了;科学机构网扩大起来了,在西伯利亚出現了新的科学中心,并在俄罗斯联邦各地区建立了很多研究所。三年来新建了48个研究  相似文献   

17.
敬爱的印度尼西亚共产党中央委員会主席迪·努·艾地同志, 敬爱的各位外宾, 各位学部委員, 同志們和朋友們: 今天,我們在这里隆重集会,贈予艾地同志中国科学院名誉学部委員的荣誉称号。这是我国学术界的一件大事,我們感到由衷的高兴。中国科学院贈予外国杰出人士以名誉学部委員的荣誉称号,这还是第一次。敬爱的艾地同志首先接受了我們的名誉学部委員的荣誉称号,使我們感到十分荣幸,对我国科  相似文献   

18.
论技术科学   总被引:42,自引:0,他引:42  
钱学森 《科学通报》1957,2(3):97-97
一、科学的历史發展与技术科学概念的形成在人們从事生產的过程中,他們必然地累積了許多对自然界事物的經驗。这些經驗可以直接应用到生產上去,也可以先通过分析、整理和总結,然后再应用到生产上去。直接应用这一个方式是工艺的改進,是所謂工程技術,把經驗来分析、整理和总結就是自然科学的起源。所以工程技術和科学研究只不过是人們处理生產經驗和对自然界观察結果的兩方面,基  相似文献   

19.
黃万波 《科学通报》1959,4(10):338-338
中国科学院第四紀地貭研究委员会,和三門峽地质勘探总队,于4月5日—13日联合召开了三門峽水库区“三门系”問題的討論会。除論文报告外,出席会议的代表們还到三门峽作了地貭旅行和現場討論。論文报告会是在北京举行的。在論文报告会上,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研究所裴文中对三門系的历史,作了詳細的介紹。三门峽地貭勘探总队賈福海总工程师,报告了他們近几年来在三門峽一带开展的第四紀地质研究工作,及一些新的发現。贾福海总工程师将三门系分为五层: 第一层,为底砾岩,由石英砂岩、石灰岩、片岩及喷出岩等组成。颜色灰白,厚度为10—60公尺。其中有冰川擦痕的砾石。  相似文献   

20.
吕新初 《科学通报》1958,3(7):202-202
3月5—12日在北京举行的国务院科学規划委員会第五次会議,向全国科学技术界提出了一个光荣的战斗任务:科学必須为生产大躍进服务。这次会議是在全国生产大躍进,全民整風运动的深入开展的新形势下召开的;会議的各項議程都渗透着大躍进和整風的精神。会議听取和討論了中国訪苏科学技术代表团的总結报告和去年科学工作成績的报告,討論并且原则上通过了今年的自然科学技术研究計划、哲学社会科学长远規划纲要草案和科学規划委員会掌握的今年重点研究項目;討論了进一步改善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