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见到《科技术语研究》编辑部关于讨论prion中文命名的一部分意见和附件, 我基本同意曹天钦*先生生前的意见,prion一词的中文名用“朊病毒”较好。理由如下:1.约定俗成。从丁兆平文中的表1看来,用朊病毒的有九处,远比用其他译名为多。2.用普朊不妥,容易给人以一种普遍分布的蛋白质的错觉;用普字头的其他译名也有类似缺点。3.其他译名太长,使用不便。4.有的人认为prion不含RNA或DNA,因而反对用“病毒”,这个理由不成立。因为prion的发现本身就突破了病毒必须含有核酸的传统概念,并因此获得诺贝尔奖。至于因为PrPC本身不致病,PrPSc才是病原体的问题,可以用朊病毒原代表PrPC,朊病毒代表PrPSc来解决。以上意见仅供讨论时参考。* 曹天钦院士是中国科学院上海分院前任院长,生物化学家。生物化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委员。  相似文献   

2.
朊病毒(prion或PrP)是医学生物学领域中至今尚未彻底弄清,与病毒和类病毒都很不同的一种蛋白质传染病原。最早提出“prion”一词的是1982年美国加州大学Prusiner等人,当时他们将该病原描述成蛋白性传染颗粒(proteinaceous infectious particles),有时也描写为蛋白酶抗性蛋白(proteinase resistant protein)。在此之前曾经有过许多不同的名字,如:非寻常病毒、慢病毒、瘙痒病伴随纤维(scrapie associated fibrils,SAF)等。多年来大量的实验说明,这是一组至今不能查到任何核酸、对各种理化作用具有很强抵抗力、传染性甚强、分子质量在27000~30000道尔顿的蛋白质颗粒,它们能在人和动物中引起可传递的海绵脑病的特殊病因。我们实验室**在20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初期多以慢病毒(slow viruses)、亚病毒(subviral agents)、非寻常因子(unconventional agents)、非寻常病毒(unconventional viruses)等不统一的名词来描绘这种特殊病因。80年代后期我们改用朊病毒。在多年来的实践中,我们已习惯于称它们为朊病毒,而并无不恰当之感觉,这是因为:1.大量的实验研究证明,prion本身不含任何核酸成分,由分子量为27000~30000道尔顿膜蛋白组成。2.它们与感染性成分一致。3.在正常细胞里,既有朊病毒的前驱蛋白质,细胞朊蛋白(PrPc),或朊病毒的异构体(isoform),又有编码正常细胞朊蛋白的基因。我国已克隆了人和动物的这种基因,并在体外表达出相应的细胞朊蛋白,经动物免疫获得抗朊蛋白的抗体。4.Prusiner等人用纯化和转基因动物等方法已证明由细胞朊蛋白(PrPc)转化为朊病毒(PrPSc)发生在蛋白质产生之后即翻译后变化(post translational change),因此,就出现了构型变化和构型疾病(transformational diseases)的提法。* 洪涛院士是医学名词审定委员会病毒名词审定组组长。** 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病毒形态研究实验室。  相似文献   

3.
“朊病毒”这一译名已成大势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prion是美国科学家S.B.Prusiner(S.B.布鲁西纳)发现的一种新病原物,被认为是疯牛病、羊瘙痒病的致病因子。Prusiner因此发现而获得1997年度诺贝尔医学和生理学奖。此词的中文名一直比较混乱,曾出现过朊病毒、朊蛋白、毒蛋白、蛋白病毒、蛋白粒子、蛋白感染粒子、蛋白侵染因子、感染蛋白子、朊毒体、锯蛋白、普利昂、普恩蛋白、普赖子等。 全国科技名词委曾组织prion中文名的讨论,得到很多专家学者的积极响应,有的赞同朊病毒,有的提出了普朊、感染朊、染朊子、朊、朊毒等名称。 全国科技名词委2006年公布的《遗传学名词》(第二版)将pfion定名为“普里昂”,又称“朊粒”。但在其他学科名词审定过程中,专家们对此词的中文名仍有很多不同意见,赞同“朊病毒”等译名的也比较多。同时,近年科技界对prion本质的理解仍存在分歧,这对如何定中文名也有一定影响。名词使用混乱必然影响科技的交流,定名不统一将使使用者无所适从。为规范prion的中文名,全国科技名词委拟研讨协调此问题,征询各方面专家的意见,并在本刊展开书面讨论,作进一步探讨。本刊欢迎专家、读者来稿来函提出pnon的中文定名意见。这里先发表部分专家意见。[编者按]  相似文献   

4.
拜读丁兆平的“给prion一个确切的中文译名”一文(投送稿)。他收集并阅读了大量国内书刊,指出了prion 的中译名存在严重的混乱现象。这种混乱对科学交流和普及,以及媒体的传播是很不利的。我们完全同意这个意见,并建议全国名词委应尽快地给prion一个统一的、确切的、规范性的中文译名。丁兆平建议将prion定名为“普朊”,以替代当前存在的十几种不确切的译名。我们觉得,“普朊”二字过于简单,也容易产生误解。乍一看,还以为是“普通的蛋白质”(朊即蛋白质,是蛋白质的简称,音ruǎn)。在已出现的十几种prion译名中,译为“朊病毒”的较多。但作为一类新发现的病原体,prion无论在成分上、结构上和感染性质上与病毒是完全不同的。prion的成分是蛋白质,体内正常的prion由prion基因表达,目前正常的prion的生理功能还不清楚,但已知在某些未知的因素作用下,可发生构象改变成为有感染性的prion。同时,prion基因发生突变,产生的突变prion更容易发生构象改变,结果也得到感染性的prion。与正常的prion相比,感染性的prion具有明显的不溶解和抗蛋白酶的性质。因此,prion诱发的疾病也可称为“构象病”。所以,prion的致病机理完全不同于其他病原体(包括已知的病毒)。其次,感染性的prion侵入宿主,能使正常的prion转变为感染性的prion,从这点看,prion也完全不同于其他病原体(包括已知的病毒)。因此,将prion译作“朊病毒”,归属病毒类看来是不妥的。在发现prion的初期,以其有感染性和蛋白质本质,叫它为“朊病毒”是可以理解的。随着对它的本质和特性的深入了解,再硬把它归为病毒类,不仅不合适,反而掩盖了这是一类新的感染性生物大分子的特征。既然prion是具有感染性的蛋白质,因此,将它定名为“感染朊”是顺理成章,也是容易接受的,既通俗也易懂。但是可能有人会提出,后来不是发现有正常的(非感染性的)prion吗?为什么称prion为“感染朊”呢?我们解答如下:(1)发现和创造prion这个新词时,它是以这类蛋白质具感染性为其特征的,同时感染性的prion可使正常的prion转变为具感染性的prion,所以正常prion只是感染性prion的前身;(2)作为比较,病毒是具感染性的,但不是也存在天然的和人工的无毒病毒或病毒原吗?这并不影响我们定义病毒的致病性和感染性。因此,我们认为将prion定名为“感染朊”是恰当的。* 祁国荣研究员是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委员,生物化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副主任。  相似文献   

5.
prion这个缩写词的译名“朊病毒”已经使用了20多年,许多医学出版物的读者看到或谈到这个译名时,相当普遍的反应是:极易引起误导。其主要原因是译名中含有“病毒”二字。也正是因为如此,许多重要的医学出版物早已放弃使用“朊病毒”,而改用“朊毒体”或“朊蛋白”。  相似文献   

6.
prion的中文译名有十几种之多,然而国外对prion的命名,并没有这么大的分歧。中文译名众多是对prion原意的理解不同所致。把其音译为“普里昂”实在是下策;称为朊蛋白,则逻辑不通,“朊”就是蛋白质的旧称,朊蛋白不就成了“蛋白质蛋白”吗?[第一段]  相似文献   

7.
1996年笔者在英国访问期间,英国爆发了疯牛病,这使人们对疯牛病的病原体prion产生了广泛的关注,其中也包括prion的中文定名。为此,笔者曾在《生命的化学》1997年第4期上写了一篇短文《建议将Prion译为朊病毒》,文中简要地叙述了  相似文献   

8.
“疯牛”(mad cow)——你震惊了世界近年来,舆论界连续报道了“疯牛”病给英国政府带来的经济打击。欧盟设置了许多经济壁垒以抵制英国牛肉进入相关国家;英国在采取相应的经济对策的同时对国内的疯牛进行了大肆宰杀。据估计,自90年代中叶至今已有数十万头牛死于该病。为了防止此病的蔓延,英国政府属下的医学研究委员会(MRC)在爱丁堡成立了专门研究小组对此病进行攻关研究,重点监控该病向人类的传播[1-8]。“疯牛”——你从哪里来该病多引起海绵状脑病,在动物界最常见的是羊搔痒病(scrapie in sheep and goat),此外还有貂传染性脑病、鹿慢性消耗性疾病、猫及牛海绵状脑病等[9-10]。人类有许多疾病也与毒直接相关,如新几内亚福雷族的库鲁病(Kuru)、克—雅氏病(Creutzfeldt-Jakob disease)、格斯特曼病(Gerstmann-Sttaussler-Scheinker disease)、致死性家族性失眠症(fatal familial insomnia),甚至早老性痴呆(Alzheimer’s disease)在脑组织的病理切片上也有相似的表现[11,12]。病(prion disease)可能将被理解为一组蛋白质构象异常所致疾病的总称。蛋白有正常的细胞型(cellular PrP),又有致病的瘙痒型(scrapie PrP),二者属同基异型(isoform),后者(多β片层)是致病型,由前者(多α螺旋)变构而来[13,14]。该病主要表现为中枢神经系统症状,瘙痒型能耐蛋白酶水解,故似可以通过食物链在种内、与种间(种间屏障小者)传播与感染,并能诱导细胞型转化、倍增;毒可以将突变体经基因进行垂直遗传,故而所致的某些疾病可呈家族性分布;也有散发病例的出现,推测可能在DNA或mRNA水平出现了错误导致对应蛋白质呈瘙痒型。“疯牛”——你将走向何方毒已从羊那里传到牛,英国已为此牺牲了很多。从目前掌握的资料看,从动物界传染到人类不是不可能[15]。种间屏障可以起一定阻挡作用,但从目前了解的致病机理来看,它极可能象20世纪的艾滋病一样将占据整个21世纪。21世纪是脑的世纪,让我们在世纪之交提前向毒宣战。“疯牛”——请远离人类其实,这是一个过分但美好的话,体现着人类战胜疾病的信心。在文章结束以前我想就文题予以进一步的解释。由于“疯牛”病的致病因子prion具有传染性的特点,它的致病机理又完全异于细菌、真菌、病毒等已知病原体,而新闻媒介将其译为矩形蛋白不管从内容还是从形式或与其它病原体的对应关系来看有很大差距。既然是一种新病原体,且prion也是创造出来的产品[16],故雨愚人利用汉字有二维构字的特性斗胆造出一个字与prion对应,作为病原体(致病颗粒)则称为毒,意为第一个通过蛋白质变构、倍增致病的因子,与由核酸致病的病毒对应。音(wán)同顽、完,意为所致疾病顽固、严重。强调是朊(蛋白质)的变构产物。  相似文献   

9.
1996年笔者在英国访问期问,英国爆发了疯牛病,这使人们对疯牛病的病原体prion产生了广泛的关注,其中也包括prion的中文定名。为此,笔者曾在《生命的化学》1997年第4期上写了一篇短文《建议将Prion译为朊病毒》,文中简要地叙述了建议的依据和理由。也就是在那年,布鲁西纳(Prusiner)因发现prion而获得1997年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实际上,  相似文献   

10.
版权声明     
1996年笔者在英国访问期问,英国爆发了疯牛病,这使人们对疯牛病的病原体prion产生了广泛的关注,其中也包括prion的中文定名。为此,笔者曾在《生命的化学》1997年第4期上写了一篇短文《建议将Prion译为朊病毒》,文中简要地叙述了建议的依据和理由。也就是在那年,布鲁西纳(Prusiner)因发现prion而获得1997年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实际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