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7 毫秒
1.
共享一片天     
中国企业联合会管理咨询委员会和科技智囊杂志社经过认真商量,决定从本月起,在《科技智囊》开辟管理咨询栏目,专门讨论咨询行业发展问题。我认为,这是一件值得业内人士欢迎的大好事。大凡一个行业振兴与繁荣的背后,其中必少不了一个或几个为这个行业的健康发展而摇旗呐喊的“舆论阵地”。当前,管理咨询行业也迫切需要这么一个阵地。首先,管理咨询师需要这个阵地。他们借这块阵地,至少可以实现三个诉求:一是让社会、公众认知他们。当前咨询师这个群体形象在大众眼里的定位还有些模糊。都知道律师是帮人打官司的;会计师是帮人做账的;管理咨询…  相似文献   

2.
业界关注     
《科技智囊》2010,(1):I0048-I0048
首届“中国管理咨询与培训业振兴论坛”在京召开12月11日,由人民政协报主办、聚成资讯集团协办的首届“中国管理咨询与培训业振兴论坛”在全国政协礼堂召开。论坛充分发挥全国政协民主监督、参政议政的优势,侧重政策诉求、学术引导、多元参与,有效提升了中国管理咨询与培训业整体社会形象;有效推动了行业快速升级、规范发展,  相似文献   

3.
以咨询的视角看管理、以管理的视角看咨询。 自Chinamc正式推出后,在这200多个日夜里,一批年轻人,凭借对梦想的执着,一步一个脚 印验证着、记录着Chinamc的视角和观点,刻画着Chinamc的品质和性格。 有位国际著名咨询公司的老总对Chinamc说,“中国的咨询行业终于有了一个家,有了一个能管 事的婆婆了,我真心希望你们能够把这个平台做好,最大程度的支持和引导中国管理咨询行业 的健康发展”。这是Chinamc的职责所在,也是整个咨询行业对Chinamc的共同要求。 回顾2005,Chinamc可总结三大关键词:推动、联结与发展。  相似文献   

4.
2005年,对于中国管理咨询行业来说,是一个不平凡的年份。这一年中,中国管理咨询业道路崎岖,命运坎坷,发展迅速但又成长艰难,经历了一个典型的中国服务业的“快乐着,并痛着”。花开花落知多少对中国本土的管理咨询公司群体而言,联想亚信出售汉普,应该是2005年的最大新闻。在经历了独立创业,和亚洲物流合资,联想控股,以  相似文献   

5.
【关于咨询现状】由中国企业联合会管理咨询委员会与科技智囊杂志社共同创办的《咨询》专刊,承担了2005年中国管理咨询业的一件大事——撰写并出版《中国管理咨询行业发展状况白皮书》。为了实现这个目标,我们准备对长三角、环渤海、西部等地区的管理咨询行业发展状况乃至跨国咨询公司在中国发展情况展开了调研。此次来深圳是我们对珠三角调研的第一站。其实,无论是中国整体的咨询行业状态,还是某区域的咨询业特征,其基础数据之薄弱,生存状况与发展特点差异性之大,是任何其他行业都无法想像的。我们的交流,不一定能对一个区域的行业状况形成一个定论,但通过身在其中的片断式描述和感受,一定会对了解深圳乃至珠三角咨询状况有一个很好的帮助。  相似文献   

6.
业界关注     
《科技智囊》2010,(11):I0048-I0048
中国管理咨询与培训业振兴论坛聚焦行业自治 9月28日,第二届”中国管理咨询与培训业振兴色坛”在北京召开.此次论坛由人民政协报社联合聚成资讯集团发起、行动成功教育集团参与主办.以“政府引导、行业自治与企业成长”为主题。  相似文献   

7.
依照第五届管理咨询委员会第一次主任委员扩大会议上的约定,中国管理咨询行业的第一本专刊——《咨询》专刊的卷首语,由新一届的各位主任委员轮流来写。我很赞成这个主张,也赞赏科技智囊杂志社有这样“开放办刊”的心态与做法,作为中国企业联合会管理咨询委员会的主任委员,我先带个头。今年是农历的“鸡年”,古有闻鸡起舞之说,中国的管理咨询行业也是一个新兴的产业,需要我们大家有闻鸡起舞那样一股子劲头,齐心协力,勇于开拓,这样才能把这个产业搞得朝气蓬勃。在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完善的过程中,企业对管理咨询的需求越来越大,目前已有数以万…  相似文献   

8.
禹志 《科技智囊》2011,(5):I0004-I0009
海尔有句名言:“顾客是上帝”,不管哪个行业,客户都是企业赖以生存发展的根本,同样对于管理咨询行业来说,客户更为重要。而且,这种重要性不但体现在价值观与理念上,更重要的是体现在管理咨询的全过程,体现在具体行动上。正因为如此,要做好管理咨询工作,首要的就是要非常深刻地认识客户的方方面面。  相似文献   

9.
去年五一劳动节,北大纵横管理咨询公司的总裁王璞先生当选全国劳模,本刊曾对此进行了特别报道。一年已逝,纵横的发展到底在哪些领域纵深或横扩,继续自己的不寻常之路呢?本刊记者追踪访问了北大纵横管理咨询公司的管理合伙人、支持服务中心总监张伟先生。  相似文献   

10.
以知识经济为特征的新经济正在到来,把智力服务产业推到风口浪尖上,成为迎合时代发展的“弄潮职业”。咨询策划业作为智力服务产业的主力行业之一,热度指数不断飙升。把自己“修炼”成一个成功的咨询策划人,可能是很多“知识人士”都梦寐以求的事情。然而,做一个成功的咨询策划人除了需要掌握管理、营销、决策、计划等多学科知以外,还要做好自己“扎根”咨询策划业的职业生涯规划,因为成功永远都属于有准备的人。磨刀不误砍柴功,咨询策划人的实践、积累经验、撰稿、著书、传播、社交、参加评选、包装自我、做报告、培训弟子等都是在为掘金咨询策划业备战。  相似文献   

11.
随加兵 《科技智囊》2011,(2):I0004-I0009
20世纪80年代中期,国外的大型管理咨询顾问公司敏锐的意识到:改革开放的中国将是咨询行业的一块大蛋糕。于是乎,著名的国际机构如麦肯锡、安达信等纷纷进入中国设置办事处,开始了长期的教育和培养市场的历程!因为在当时,改变中国企业家“一手交钱,一手交货”的朴素经营理念,要一个企业家花几十万、几百万甚至上千万去购买那些“看不见、摸不着、以后才会有效果的东西”,对于中国企业家来说,无疑是天方夜谭!  相似文献   

12.
自从“虚拟企业”的概念被广为接受以后,各个行业都在寻求适合自己领域的管理方式,1996年在建筑业,“虚拟建设”的概念被提出。随着中国建筑业的快速发展,传统的工程项目管理方式已经不能满足现在的生产需要,如何根据中国建筑业的实际情况,把先进的管理方式融入到建筑业的生产实践中,与国际接轨是一个热点话题。本文主要从“虚拟建设”的内涵,技术实施,组织管理等方面进行阐述,以期对实际生产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3.
《科技智囊》2012,(3):I0010-I0010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推动和促进中国管理咨询行业的发展,打造中国优秀的管理咨询机构,使企业更好地选择管理咨询机构,制定本办法。第二条本办法所称的管理咨询,是指战略咨询、组织咨询、人力资源管理咨询、财务管理咨询、市场营销咨询、生产运营管理咨询、企业文化咨询、风险管理咨询、集团管控咨询和管理信息化咨询等。  相似文献   

14.
名刊摘要     
《信息化建设》2009,(3):3-3
过去10年多的中国企业信息化发展道路,是一条遵循了从商业个体到全球化、从粗放到集约、再到虚拟化管理的演化路径。这一演变历程大致可以分为“点时代”(偏重企业内部)、“线时代”(偏重产业链的上下游)和“网络时代”(偏重跨行业、跨区域)。在每个时代,技术的更迭无疑都带来了IT应用的推陈出新,并为企业发展注入了必要动力。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善于利用技术再造商业模式、优化业务流程与管理的企业,正在逐渐改变行业的竞争格局与游戏规则,继而改变着整体商业环境。  相似文献   

15.
一个时期以来,随着国际贸易摩擦增多,“中国制造”的产品质量等问题,引起人们广泛关注。对此,德国经济学家拉尔贝教授认为,这不会改变中国的世界制造大国地位。“中国制造”中所遇到的问题与百年前“德国制造”中曾经遇到的问题十分相拟,借鉴德国经济发展的成功经验,从“制造大国”向“品牌大国”提升,应是中国企业的战略选择。时下,中国企业已经积蓄了从“制造”向品牌高端创新的坚实基础,只要我们打造出企业技术创新、资源管理、营销模式、服务与文化等六大支撑优势,  相似文献   

16.
一个新起点     
自去年的7月,中国企业联合会管理咨询委员会和科技智囊杂志社开始建立战略性合作伙伴关系以来,已经整整一年了。在这一年里,我们经历了由“专栏”到“专刊”的转变,特别是2005年1月,《咨询》专刊被中国企业联合会管理咨询委员会确定为管理咨询业的“指定刊物”以来,一直在“为管理咨询业与企业提供一个交流的平台,打造优秀的咨询机构,树立行业规范,促进中国管理咨询业与国际管理咨询业的接轨”做着不懈的努力。  相似文献   

17.
1 中国第一本咨询界专刊和行业门户 网站问世 由中企联管理咨询委员会指导的中国管理咨 询行业第一本咨询专刊《咨询》以及行业门户网 站中国管理咨询网(Chinamc)今年正式启动。其 宗旨是要为咨询业与企业提供一个交流的平台, 打造优秀的咨询机构,树立行业规范,促进行业 与国际的接轨。  相似文献   

18.
近些年,丰富的资源和廉价的劳动力促使外国企业纷纷在中国设立生产基地,中国也因此成了“世界加工厂”。但这显然不是我们的初衷,因为“中国制造”的特点是加工在中国,而技术创新在国外。缺乏技术,就等于丧失了竞争力。如何实现从“中国制造”走向“中国创造”,从而提升我们的国际竞争力,成为时下议论的一个热点。日前在京召开的“2005技术中国论坛”上,众多专家认为,“中国创造”不仅仅要技术创新,还要立足于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在中企联管理咨询委员会秘书长赵天乐看来,没有竞争就没有活力,引入竞争是激活一个行业的手段《咨询》:此次欧洲之行的整个行程组织安排非常紧凑、合理、考察内容涉及欧洲国家的管理咨询协会、咨询公司和企业。为什么要有这样的内容安排?赵天乐:主要基于三个想法:一是中国管理咨询业发展十几年了,发展比较迅速但历经坎坷。如何让中国的管理咨询行业健康发展,是根据目前咨询业的发展趋势决定的。现在中国的咨询市场需求很大,另外,客户要求越来越高,一些咨询机构和人员素质已经不能满足要求。在这种情况  相似文献   

20.
首批CMC名单     
已经习惯于用自己的模式、思路、方法在中国管理咨询市场上打拼的资深咨询师们,在2005年初,经历了一次“国际标准”的“锤炼”——由ICMCI和中国企业联合会共同组织的“中国首批国际注册管理咨询师(CMC)考核认证”。此次参加认证的30多位考生都是中国资深和身居高位的管理咨询师。对于已经从业多年、且常常被人尊称为“老师”、“先生”、“专家”的这些中国的咨询大腕们来说,要重新被人“品头论足”、评价打分,的确是需要进行一些心态方面的调整。或许他们更习惯于对别人进行培训、指点、教育和提要求,但此次,他们却必须在“认证”培训中,按照老师们制定的规则、规矩去行事,必须努力去适应、领会、思考和作业。“其实,认证‘结果’已经并不重要”,一些考生表示,他们更看重的是此次认证的难得机会。的确,能够让这些咨询大腕们再做一回真正意义上的学生,并非易事。从某种意义上,在此次认证的过程中,咨询同行之间的交流和学习、媒体与咨询行业的交流、国内咨询行业和国际咨询行业在行业规范和管理等方面的互相借鉴,似乎显得更为重要。我们需要这样的平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