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选取柳州市柳北区柳长路绿化林带的全乔木、乔木+灌木、全灌木3种营造模式,根据林带宽度测定其对交通噪声的总降噪值和愈量降噪值,并把3种类型绿化林带的愈量降噪值与相应宽度变化进行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柳州市柳长路全乔木、乔木+灌木、全灌木3类典型绿化营造模式的绿化林带对交通噪声均有一定的降噪效果,但是各绿化林带对交通噪声的效果不一,其中以乔木+灌木营造模式的绿化林带对交通噪声的衰减最大.全乔木、乔木+灌木、全灌木营造模式绿化林带的愈量降噪值与林带宽度的可决系数分别达到0.9783,0.9871,0.9851,林带宽度与噪声愈量衰减存在显著相关性.城市郊区公路绿化林带营造模式应以宽度和类型作为关键考虑因素.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柳州市9条主干路绿化带的生态结构调查和噪声测定,分析了全乔型、乔灌型、全灌型、全草型等4种典型绿化带类型的降噪效果,并通过公式计算得出绿化带的降噪功能量及价值量,研究其生态效益.结果表明:(1)道路绿化带对柳州市交通噪声有一定的降噪效果;(2)不同类型绿化林带对交通噪声的降噪效果不同,乔灌型最佳,全草型最差;(3)9条主干路各类型绿化带降噪功能量为269186.57 dB/a,降噪总价值量为1996933.02元/a,其中,乔灌型营造模式占总量的69.72%,有最大的降噪价值,全草型仅占总量的0.41%;(4)东环大道、柳石路、柳太路、桂中大道绿化带总体降噪效果较好,最差是屏山大道.  相似文献   

3.
袁得润  徐先英 《甘肃科技》2010,26(17):172-175,150
利用热扩散式和热平衡径流测量系统研究了民勤绿洲主要防护林树种新疆杨、二白杨、沙枣、梭梭、白刺、多枝柽柳蒸腾耗水特征。结果表明,3个乔木树种从8∶00~8∶20开始,随着环境因子的变化,液流速率持续上升,20:00开始迅速下降,液流出现的高峰时间,主要集中在12∶00~15∶00左右。在夜间,乔木树种在30mm的边材深度仍保持一定的液流速率,以补充体内由于白天的水分消耗造成的水分亏缺。梭梭、柽柳和白刺,随着灌木地径粗度的增加,蒸腾量也越大,地径越粗,蒸腾日变化越剧烈。灌木树种蒸腾量的日变化趋势与乔木树种的变化趋势相似,只是峰值出现和持续的时间有所不同;同时,乔木树种用胸径、灌木树种用地径作为空间纯量,在单木日蒸腾量估算的基准上通过尺度放大转换估计了6个树种林分的日蒸腾量分别为:新疆杨3.33m3、二白杨1.54m3、沙枣2.07m3、梭梭0.974m3、柽柳0.409m3、白刺0.073m3;最后通过非称量测渗仪的观测数据,估算了民勤绿洲各主要树种的实际生态用水量为:杨树0.29×108m3,沙枣0.69×108m3,梭梭0.44×108m3,柽柳0.05×108m3,白刺0.02×108m3。实际生态用水量总量为1.49×108m3,占民勤绿洲总用水量的19.5%。  相似文献   

4.
遵义市城区行道树组成结构分析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6  
在采用抽样调查方法对遵义市区行道树进行调查的基础上,分析遵义城区行道树的分布格局及其树种多样性特点,并提出合理的管理措施建议。结果表明:(1)遵义城区行道树共有23种,其中桂花、女贞、杨树、广玉兰、悬铃木、柑橘等6个树种株数占总数的85.54%,总树种多样性指数为0.924;(2)行道树平均胸径偏低,胸径<10cm的树木占47%;(3)行道树总生物量约为1500t,相当于18.9hm2的森林,总叶面积为1018.67×103m2。  相似文献   

5.
附记     
本学报78年第一期《拱桥荷载横向分布的理论分析,~文中有如下几处更正。P.12公式(2一26)应为一c6·+令‘巡.沪一:‘=,。(s)一卫碧生。·+B一和‘=,·‘:,(2一26)P.13公式(2一29)应为丁产、飞_二f(产。、+产。甲孟一(拜。、+产‘)/R IJp,、飞t口、J一“L一(,b、+拌。)/及(,。、中孟+拼。)几孟Jt,。、J(2一29)P。17公式(3一23)〔h〕 应为 1一中: 00 一甲:(中委+c 0 0 (邵。:+料。中;)一(拼b。+解。)/R 0 0一(拼b:+拌。)/R(拜b:甲受十“。)凡孟O0二以后公式同原文 p。22公式(3一44b)中 _jl d2(cx+4c:+e:)*二_百,,、月,二,、J工乙/习一下…  相似文献   

6.
北碚城区不同绿地类型常用绿化树种滞尘效应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选择滞尘效应相对较好的城市绿化树种,对北碚区常用绿化树种滞尘效应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发现:北碚区常用绿化树种中,不同的绿化树种在同一绿地类型中的滞尘效应不同,各树种之间单位叶面积滞尘量差异显著.整体上,北碚区绿化树种中的常绿乔木树种的滞尘效应优于落叶乔木树种,乔木树种优于灌木树种.初步研究发现,北碚区乔木树种滞尘效应大小顺序为:雪松,广玉兰,小叶榕,黄葛树,枇杷,天竺桂,悬铃木,香樟,红叶李和银杏.灌木树种滞尘效应大小顺序为:日本珊瑚树,十大功劳,小蜡,红花檵木和小叶女贞.相同树种在不同绿地类型中的单位叶面积滞尘量差异显著.广玉兰、桂花、银杏、红叶李等适合栽种于公园绿地及附属绿地中,在交通绿地中最适宜黄葛树,枇杷,小叶榕,天竺桂,小蜡和十大功劳等的滞尘效应表达.日本珊瑚树滞尘效应在灌木树种中比较出众,且在各绿地类型中的滞尘效应差异不显著,各绿地类型中的滞尘效应均优秀.  相似文献   

7.
北京市建成区植物多样性及空间格局的初步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城市绿化中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是生态城市建设的重要指标,也是目前生物多样性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根据北京市建成区“分散集团式”的布局特点以及新的“两轴-两带-多中心”的空间规划布局结构,采用机械布点法对小区、公园、街道、片林、机关附属绿地五种绿地类型分别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北京城区绿化植物中乡土植物占总物种数的68.2%.在各绿地类型中,公园绿地和小区绿地都具有较高的植物多样性,但公园绿地的乔木配置以及小区绿地的灌木配置还有进一步完善的空间;附属绿地各项指数居中;街道绿地植物多样性偏低,且行道树树种单一;片林多样性指数最低,且分布范围小.从植物分布空间上看,西城的植物多样性要高于其它城区,其次是北城、南城,东城物种丰富度最低;环线的植物空间格局呈现出中心城区与外缘城区植物多样性高,而中间相对较低的局面,其中四环植物多样性指数最低.可见,北京绿化需进一步增加物种丰富度,街道、片林绿地在这这一问题上尤为突出,同时东城区及四环周边应加强绿化种类的选择.  相似文献   

8.
《河南科学》2017,(10):1592-1596
以伏牛山北坡河南嵩县白云山森林生态站栎类次生林群落调查数据为基础,分析比较了该植物群落的结构特征及不同层次物种多样性.结果表明:该植物群落共有植物31种,隶属于17科22属.其中,乔木层物种较为丰富,优势树种为锐齿槲栎(Quercus alina var.acuteserrata),灌木层主要优势种为悬钩子(Rubus corchorifolius)和连翘(Forsythia suspensa);草本层主要优势种为羊胡子草(Carex rigescens).群落乔木层树种组成分布以小径阶林木居多,说明该群落正处于由幼龄林向中龄林的演替阶段.植物群落乔木层多样性指数(J、D、H)明显高于草本层和灌木层,说明该群落乔木树种多样相比林下植物较为丰富,群落均匀度指数(E)以灌木层最高,可知灌木层分布较为均匀.  相似文献   

9.
分析行道树的结构有利于城市行道树的规划、建设与管理.为了掌握通辽市科尔沁区行道树的结构特征,更好的发挥其作用.采用抽样调查方法对通辽市科尔沁区13条主要街道的行道树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通辽市科尔沁区行道树共有乔木13种,分属于7科8属,共5776余株,其中榆树(Ulmus pumila L.)、银中杨(Poplus alba 'Berolinensis'L.)、国槐(Sophora japonica L.)、旱柳(Salix matsudana Koidz.)四个树种占行道树总数的68.6%.行道树平均树高为8.2m.树高在5-15m的就占其总株数的82.5%.行道树平均胸径为17.7cm.调查区内树木的径级主要分布在10-20cm,占总数的63.8%.有82.1%的行道树评为健康,整体健康状况较好.  相似文献   

10.
北京常见绿化植物生态调节服务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北京世纪坛绿地为研究点,利用Li-6400便携式光合仪测定16种常用绿化植物的叶片光合、蒸腾速率,结合植物绿量,估算常见绿化植物的生态调节服务.结果表明,绿化植物光合速率日变化呈现单峰或双峰的变化趋势,而蒸腾速率日变化以双峰变化趋势居多,第1个峰值出现在09:00—11:00,第2个峰值出现15:00—17:00;植物叶片日固碳量为1.80~8.73g·m~(-2)·d~(-1),释氧量为1.31~6.35g·m~(-2)·d~(-1),释水量为1.53~4.80kg·m~(-2)·d~(-1),蒸腾吸热量为3.71~11.59 MJ·m~(-2)·d~(-1),降温值为0.25~0.77℃;单株植物的固碳量为21.97~1 550.64g·d~(-1),释氧量为15.98~1 127.74g·d~(-1),释水量为9.48~877.08kg·d~(-1),蒸腾吸热量为23.03~2 116.26 MkJ·d~(-1);聚类分析结果表明,阔叶乔木国槐、毛白杨和垂柳单株尺度的生态调节服务最强,在北京绿地绿化中可优选以上阔叶乔木,灌木植物连翘和针叶乔木油松有较高的生态调节服务,也是绿化植物的优选品种,草本早熟禾单株水平生态调节服务最差,但通过大面积的铺设,可实现其生态价值和景观价值.  相似文献   

11.
在广西柳州市选择7个本地树种和15个外地树种进行引种试验,测定树种的光合效率、净化空气效率、生长量等指标,评价树种的适应性和抗逆性.结果选择出9个柳州市最佳的行道树种:广玉兰(Magnolia grandiflora L.)、狭叶杜英(Elaeocarpus lanceaefolius Roxb.)、乐昌含笑(Michelia chapensis Dandy)、大叶樟[Cinnamomum parthenoxylon (Jack) Nees]、海南蒲桃[Syzygium cumini (L.) Skeels]、美丽异木棉(Chorisia speciosa A.St.Hil.)、菩提树(Ficus religiosa L.)、仪花(Lysidice rhodostegia Hance)和栾树(Koelreuteria paniculata Laxm.),其中:大叶樟、海南蒲桃、仪花可作建群种,在营建行道树群落时作上层乔木的主体.  相似文献   

12.
为监测安庆城区“无车日”活动当天和前后时段的环境质量变化状况,在机动车辆活动量大、人群密度高的区域设置监测点,以大气中可吸入颗粒物PM10、氮氧化物NOx 和道路交通噪声作为监测项目.结果表明,通过“无车日”活动,大气环境和声环境有明显的改善,城区PM10值下降率为31.6%,主要交通干道交通噪声下降了1.0~4.0 dB(A).  相似文献   

13.
福州市江滨公园绿地木本植物色彩丰富度及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典型抽样法,对福州市江滨公园绿地木本植物的种类构成、植物来源、色彩丰富度、物种多样性指数进行调查统计和分析,以期为福州市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基础数据,为福州生态城市建设提供科学依据.研究表明:福州市江滨公园绿地木本植物种类较为丰富,共120种,隶属于50科83属,其中,福州本地种26种,占总数的21.67%;国内引进种55种,占总数的45.83%;国外引进种39种,占总数的32.50%;彩叶树种19种,占总数的15.83%.频度指数较高的为秋枫(Bischofia javanica)、四季桂(Osmanthus fragrans)和红花檵木(Loropetalum chinense).福州市江滨公园5个园区绿地的乔木物种丰富度大于灌木.Simpson多样性指数和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表现为相同趋势,且乔木的多样性指数大于灌木.Pielou均匀度在江滨公园5个园区的绿地之间差异较大,乔木均匀度仍大于灌木.  相似文献   

14.
在(27&#177;1)℃、相对湿度75%~80%、光周期12L:12D条件下研究了井上蛀果斑螟(Assara inouei)成虫的羽化、交配行为.结果表明:羽化全天可见,92%于暗期羽化.羽化高峰期在21:00~22:00之间,雄虫羽化率为22.12%,雌虫的为12.91%.成虫交配主要集中在羽化后的1~4 d,在羽化后的第2天交配率达到最大值.交配时间发生在1:00~9:00之间,5:00~6:00之间交配率最大为37.14%.  相似文献   

15.
以石河子市区15条主要街道为研究对象,调查其行道树的树种组成和生长表现,分析各树种在城市绿化中的重要性以及各街道绿化树种的多样性.结果表明:石河子市主城区行道树共有9科13属17种,平均树高、胸径和冠面积分别为9.7 m、22.3 cm和45.2 m~2;从树种多样性指数(S)、Shannon-Wiener指数(H)和Simpson指数(D)来看,树种丰富、结构较复杂的道路,其多样性指数高.其中,北一路最高(H=1.66、D=0.79),北子午路(H=0.13、D=0.05)最低;市区行道树优势种为大叶白蜡(Fraxinus rhynchophylla),次优势种为白榆(Ulmus pumila)、小叶白蜡(Fraxinus chinensis)、欧洲白榆(Ulmus laevis)、苹果(Malus pumila)、圆冠榆(Ulmus densa),这6个树种是石河子市街道绿化优先选择的树种.总体而言,石河子市行道树树种结构比较单一,以几个优势种或次优势种为主,需扩大其他树种的配置比例,引进新树种,提高各道路的树种多样性.  相似文献   

16.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的M06-2X方法,结合自洽反应场理论的SMD模型方法,研究了水液相下两性S型α-丙氨酸与一价钾离子配合物(S-α-Ala·K~+)的旋光异构.反应通道研究发现:S-α-Ala·K~+旋光异构反应有a、b和c 3个通道,a是质子只以羰基氧为桥迁移;b是α-氢迁移到羰基氧后,质子再从质子化氨基向α-碳迁移;c是质子从质子化氨基迁移到羰基氧后,再以氨基氮为桥迁移.势能面计算表明:隐性溶剂效应下,c通道具有优势,决速步能垒是241.7 kJ·mol ~1;1和b通道为劣势通道,具有共同的决速步能垒261.3 kJ·mol ~1.显性溶剂效应下,a、b和c 3个通道的决速步能垒基本相同,大约在136.6至142.0 kJ·mol ~1之间.结果表明:水液相下S-α-Ala·K~+的旋光异构反应进行的极其缓慢,生命体利用S-α-Ala·K~+同补K~+和丙氨酸具有较好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7.
对浙江省磐安县六十田省级自然保护小区常绿阔叶林的群落结构特征及其主要乔木树种的种群动态进行了调查研究.根据各树种的重要值判断,该地区常绿阔叶林的主要乔木组成种为东南石栎(Lithocarpusharlandii)、红楠(Machilus thunbergii)、木荷(Schima superba)、米槠(Castanopsis carlesii)、青冈(Cyclobalanopsisglauca)、紫楠(Phoebe sheareri)和华东楠(Machilus leptophylla),其中东南石栎和木荷为主要优势种.群落中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及藤本的物种丰富度、多样性、均匀度都偏低,优势度相对较高;其生活型以包括藤本在内的高位芽植物占绝对优势,达85.45%;叶级以中型叶为主(占61.82%),小型叶次之(占29.09%);叶型以单叶占有较大的优势,达到89.09%;叶质以革质叶占优势(56.36%),纸质叶次之(40.00%).生活型及叶的特征表明该群落属于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群落中主要乔木树种水平结构整体上呈均匀分布状态,说明群落中种内和种间竞争激烈.依据胸径级别频率分布的形状,7个主要组成种的种群结构可以大致归纳为:倒金字塔型、倒“J”型、纺锤型和双峰型.其中,种群结构呈倒金字塔型的东南石栎、米槠、青冈和紫楠及呈纺锤型的华东楠,因为缺乏幼苗和幼树,在演替过程中种群将衰退;而呈双峰型的红楠和呈倒“J”型的木荷,因有较为丰富的幼苗储备而将成为该群落的优势种.  相似文献   

18.
以阿拉善典型绵刺+泡泡刺+驼绒藜荒漠群落灌木层片为研究对象,分析了灌木层片数量特征,并运用点格局分析方法对主要灌木种群绵刺、泡泡刺、驼绒藜种群空间分布格局及空间关联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绵刺+泡泡刺+驼绒藜(重要值分别为41.67%、30.24%和27.52%)典型荒漠群落中,三种灌木种群空间格局在小尺度(0-3.6m)上呈均匀分布或具有均匀分布趋势,显示种内存在竞争关系,但随着尺度增大(3.6~20m)种群格局转变为随机分布;在0~20m连续空间尺度上种间空间关联性基本表现为空间无关联,但随空间尺度增大种间负关联性有增强趋势,显示种间仍表现出弱的竞争关系.  相似文献   

19.
符兴源  温琦  邹铁安 《科学技术与工程》2020,20(30):12560-12569
城市住区植物设计对区内风环境状况具有直接影响。本文以哈尔滨市3个高层住区户外环境为载体,运用CFD数值模拟技术,对不同植物布局及配置方式对典型风环境的影响进行研究,探讨提升住区风环境舒适性的植物设计形式。结果表明,穿流区、角流区、涡流区为高层住区风环境关键区域。树种配置方式中,小乔木+灌木对人行高度处风速削弱效果最好,大乔木+小乔木对风场的减弱范围最大;不同气流区域内植物布局方式应分别处理,穿流区采用垂直风向的行式布局、角流区采用平行于风向的列式布局、涡流区采用围合式布局对风环境改善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20.
柳州市石山绿化造林技术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柳州市石山绿化实行分类造林,在不同区域或地段、不同立地类型的石山上选择不同的树种进行造林.林分主要采用高大乔木树种、伴生树种与灌木相混交.在立地条件好的地段采用小密度造林,立地条件差的地段采用大密度造林,种植点用三角形配置.整地采用鱼鳞坑方法进行局部整地.定植以植苗造林为主,辅助进行播种造林和分殖造林.造林后进行除草、施肥、灌溉、围截土和截水盘、覆盖、间苗等抚育管理来促进植株迅速生长,达到较高的成活率并适时郁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