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矿产资源的开发是促进我国经济快速增长的重要手段,但是对矿山资源的开采引发了一系列的环境问题,致使矿区的生态环境遭到了严重破坏,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矿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本文通过对矿区的生态环境效应进行分析,并根据典型矿区成功复垦的经验,总结出了一些适合我国矿区土地复垦的技术。  相似文献   

2.
矿产资源的持续大规模开发给矿区土地造成了严重破坏,降低了矿区土地的综合利用率,因此在矿区建设的同时开展矿区土地复垦工作,对于提高土地利用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意义重大。本文就目前在矿区土地复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矿区土地复垦的相关建议,给今后矿区的土地复垦工作提供借鉴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3.
黑龙江省是煤炭生产大省,伴随着煤矿山开采产生了资源毁损、地质灾害和环境污染等地质环境问题,治理方法主要有土地复垦、煤矸石综合利用、改变采煤工艺等,矿山公园建设是一种对矿山地质环境的综合治理,它可以使资源枯竭而关闭的矿井得到永续利用,促进煤炭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  相似文献   

4.
随着经济的日益发展,煤矿开采力度不断加大,而随之而来的矿区塌陷问题也越来越严重。因此,做好矿区土地复垦工作成为当前要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以淮北市任楼矿塌陷区土地复垦工程为例,结合CORS技术,对土地复垦测量中的控制测量、地形测量、土石方量计算等三个方面进行深入探讨,并对煤矿塌陷区土地复垦工程进行总结,以期为相关工作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5.
探索治理粘土矿山地质环境治理以及矿山土地复垦种植的途径,为北海市其余粘土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探索出一条有效途径,并为我区同类矿山及地质背景相似的矿山开展恢复治理工作,提供理论指导、经验及示范.  相似文献   

6.
作为矿区生态治理的主要内容,露天矿土地复垦在中国煤炭产业生态文明构建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研究表明,基于层次分析法的评价方法对构建露天矿土地复垦的考核评价体系是可行的。基于此,本文以大型煤炭央企数据作为对象,借助层次分析法对某露天矿土地复垦进行了有效的考核评价。经过对各种大型露天矿中土地重新开垦进行评估,以检验评估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7.
土地的复垦     
<正> 为满足国民经济的发展,加速开发矿物资源势在必行。而矿床的赋存地点往往位于良田沃上地区。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不得不暂时牺牲宝贵的田地,去换取矿物资源。目前,我省采掘等工业每年因挖损、塌陷、压占等破坏的土地约30—40万亩,这已经对工业自身、矿区农民生活、生产和社会安定以及矿区周围的生态环境带来了严重影响,也造成了大量的土地荒废,资源浪费,而国家仍要花费大量的钱财给予经济赔偿。上地复垦是解决上述问题的重要措施之一。所谓土地复垦,就是经过积极的人类活动,使破坏的环境更符合于时代的风貌也就是被破坏土地的重新开发利用。开展土地复垦工作,可以使荒废的土地  相似文献   

8.
石灰岩露天矿山作为我国砂石骨料的主要来源,分布范围广,开采面积大,对环境、土地的影响深远。本文基于对石灰岩露天矿山开采过程中产生大气污染、土地资源破坏地质环境问题等的分析,提出了粉尘防治、土地复垦、地质环境问题防治等绿色开采措施,以有效保护环境,保障人们身体健康,确保安全生产,促进矿山可持续发展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相似文献   

9.
新赤矿区煤矿采空造成的地质环境问题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利用环境地质测绘、航卫片解译、山地工程、现场勘查、工程测量等技术手段和方法,对甘肃省崇信县新赤矿区煤矿采空引发的地质环境问题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调查、研究和评价.研究区包括地面塌陷7处共3.6km2,崩塌和滑坡灾害7处共648.4×104 m3,泥石流沟8条共46km2,在引发地质灾害的同时还造成矿区地表水与地下水体污染、土地及植被破坏、水文地质条件改变等地质环境问题,严重威胁矿区及其下游约1.5万人、8.3亿元资产的安全.以上对我国同类矿山的地质环境研究与治理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
在编制油田土地复垦方案过程中,不仅要认真调查、了解油田所在地的自然环境概况和经济与社会发展现状,还要掌握油田开采和复垦资源情况,才能确定合理的复垦方向、制定复垦目标,编制出质量较高、符合科学的油田土地复垦方案。  相似文献   

11.
本文在研究黑龙江省地貌类型和地貌区划的基础上,阐述了不同地貌区域地貌的总体特征,并进一步对各地貌区域的地貌在国土开发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开发方向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2.
论洞庭湖区滩地围垦的利弊得失与开发利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1949年后洞庭湖滩地进行了大量围垦,其围垦强度达0.44,本文根据多年实测与实地考察资料从湖区的社会,经济,生态三大改造方面,权衡了湖滩地围垦利用的利弊得失,从而提出了治理,调蓄,种植,养殖并举的综合开发措施。  相似文献   

13.
本文分析了黑龙江省旱涝灾害的成因及特点,并对1996年黑龙江省的灾害情况进行了评估。  相似文献   

14.
人口时空格局及其调整变化是人口学研究的焦点问题.该文利用黑龙江省第六次普查数据,选取人口密度、人口老龄化、劳动化、城市化、非农化和大学化指标,从全国背景下的人口时空格局差异和基于省辖市、县域为地域单元的人口时空格局差异两个层面分析黑龙江省人口时空格局特征.研究表明:黑龙江省具有人口密度低、城市化水平高、人口空间格局差异大、人口空间格局时间变化相对较小的特点.研究对于引导黑龙江省人口时空格局科学调整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通过纵向和横向、静态和动态地分析黑龙江省经济密度、三产产业密度、农业产值密度、工业产值比重几个大层次上的经济指标,并对分析结果进行可视化处理,从而明晰黑龙江省各地区、各经济、产业发展状况,依据各区域的资源禀赋、区位条件和社会环境状况,对于指导黑龙江省今后产业布局的调整,协调经济地域结构,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等方面具有重要价值和现实依据.  相似文献   

16.
采用测试法、典型相关分析法对2008年黑龙江省12~18岁田径运动员的身体形态与身体素质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分析结果显示出有三个典型相关系数达到显著水平(0.567、0.470、0.449且P0.01)且冗余分析也证明身体形态变量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预测身体素质变量.结论:黑龙江省青少年田径运动员的身体素质有74.4%受身体形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黑龙江省自然地理气候独特,地貌复杂,硅藻种类丰富,是进行藻类生态多样性研究的理想区域.哈尔滨师范大学生物系从1981~2004年在黑龙江境内采集、积累了大量藻类标本,本文对其中34个采集地区,共805份采集标本进行了相关调查和整理,对我们近几年在黑龙江省的硅藻研究进行了初步分析,为今后藻类标本采集、生态分布等方面的工作提供了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18.
本刊1996~2000年论文统计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类分析了《黑龙江大学自然科学学报》1996-2000年这5年中论文情况,特别对国家、省部基金项目论文的情况和外稿的发表情况作了统计分析。  相似文献   

19.
本文根据黄土高原地区的资源优势和生态环境严重恶化的问题,提出了该区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