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重湖叠(山献)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这是柳永歌咏杭州西湖的词章《望海潮》(东南形胜)里的名句。对“桂子”一词,中国社科院文学研究所的《唐宋词选》和上海古籍出版社的《唐宋词一百首》都径直注之为:“桂花”。其实不确。“桂子”一词,最早似出自唐、宋之问《灵隐寺》诗中“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飘”一联。《南部新书》里有段话与“桂子”的含义有关,兹引录如下:  相似文献   

2.
俞平伯的词史观主要集中反映在《〈唐宋词选〉前言》一文中,他认为词发端于民间,是诗进化的结果;词有两条发展道路,分别是以《花间》为代表的“获深”和以苏、辛为代表的“广深”,后者更接近词的本色,为词之正宗。他接受并扩充了黄侃、胡适及王国维的词史观,同时在俞樾、俞陛云的影响下幔取了传统词学理论的精华。他的三本词体鉴赏专著是其词史观的重要实证和阐释。  相似文献   

3.
高春花教授     
正清代为中国古代文学之集大成时期,各体兼备,蔚为大观,清代唐宋词选是其中的重要内容。高春花教授在苏州大学攻读博士期间就以清代的唐宋词选为研究对象并完成博士论文。博士毕业之后又陆续修改两年,前后历时六年,出版专著《清代唐宋词选研究》(人民出版社,2018年)。2018年获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清代词选学史》(项目号:18BZW064)。该项目是对以往研究的延续与继续深化。此前的研究主要关注清代唐宋词选历时与共时的关联与比较,试图将清代词选放置在清代词选史的角度去观照,由此提出了一些对于清代词选评价的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4.
曹豳是南宋后期一位著名作家。刘克庄称赞他的诗说:“古风调鬯,流丽得元(稹)、白(居易)之意;律诗精切,帖妥拍姚(合)、贾(岛)之肩。非若小家数然”。《千家诗》中他的《春暮》,数百年来脍炙人口,妇孺皆知。今天他的诗虽留传不多,但仍散见于宋人的《梅(石间)诗话》、《诗林万选》、《齐东野语》以及清人的《宋诗记事》。他的词也写得很好,虽只残存两首,既见录于宋代的《中兴以来绝妙词选》和《庶斋老学丛读》,今天除收入《全宋词》外,又分别被选进《唐宋词选》和《宋词纪事》。在宋代词人如林,词作近两万首的盛况下,是难能可贵的。这些都说明他在今天仍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兴亡之感 相国愧之——比较徐灿陈之遴唱和之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徐灿、陈之遴是明末清初的一对文坛爱侣,徐灿工于词,陈之遴工于诗。他们在明亡清起的易代之际,对故国表现出不同的思想感情。这些情感在他们的唱和之词中时有流露,两相比较,那便是“兴亡之感,相国愧之”(谭献《筐中词》)。  相似文献   

6.
赵熙为清代蜀地著名词人。其词集《香宋词》风格成熟,历来评价颇高。在《香宋词》中,时事词占有一定的比例。赵熙作时事词主要原因有二:一是其作词之观念,二是其本性之为人。赵熙所作时事词于尺幅之中写出历史风云变幻,风格成熟多样。  相似文献   

7.
北宋初期江西词人在宋词上体现的审美情趣主要表现为:晏殊雍容华贵的气度;欧阳修深沉浑厚的词境:晏几道温雅清丽的语言。他们的这种语言风格在宋词的发展史上起着美学上的定型作用。由于他们坚持诗庄词媚、选择南唐词风和偶然的以诗为词,发展了“婉约为正宗”的美学观,开启了宋词的雅化之路和豪放风格,界定了后期词的审美趣味。  相似文献   

8.
高中《语文》第六册选了几首宋词。其中有《扬州慢》和《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讲读后发现了一些异同之处,现作一粗浅分析。  相似文献   

9.
金元两朝统治中国二百五十余年,承宋词余绪,词家辈出,词风颇盛.唐圭璋先生所辑《全金元词》,共收录金元两代二百八十二位词人,七千二百九十三首词作.读后,觉得金元词作颇多风云之气和沉郁之概,远非“词为艳科”之说所能范围;从题材内容到艺术境界以至表观手法,均有所开拓和建树.正如唐圭璋先生所云:金元词“受两宋影响,亦多可观”.然而,金元词的成就,终为两宋词所掩,历来不受重视,辑者、选者、注者颇  相似文献   

10.
郁贤皓《唐刺史考》一书之阙漏,已有五篇文章对之作了订补。本文则在此五文所订补内容之外,依据《唐代墓志汇编》、《通典》等载籍的材料,博考详辨,又纠正、补充了《唐刺史考》的一些讹缺。此择其中大要者38条(正误者21条,补充者17条)予以刊布。希望能为从事唐研究者提供信实的材料  相似文献   

11.
《草堂诗余》是一部“重北宋、轻南宋”,独尚绮艳婉丽词风的一部词选,在流传中享有盛名,尤其在明代流传甚广,对明代词风、词学观念产生了深刻影响.清初承袭明代词风、词学观念之影响,且为反拨明末淫靡词风,《草堂诗余》在清初一时被重新接受.但由于《草堂诗余》取径狭隘,以绮艳婉丽为词风本色,虽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晚明淫哇之风,但最终无法避免流入淫靡,且受当时社会情况、清廷文化政策之影响,《草堂诗余》受到了批判,乃至最终摒弃  相似文献   

12.
研究了明代公讳,认为明代公讳相对于我国避讳历史上的汉、唐、宋、清四个高潮时期宽疏,其原因为:继承了元代避讳不严的遗风,创“五行”加“字辈”取名法厘定世系的限制;明代开国者出身卑微,于前代的典章制度不熟悉;明代理学与心学的巨大影响。  相似文献   

13.
康熙朝中后期的唱和活动不多,也少有人关注。辛酉年(康熙二十年),唐梦赉、吴陈琰等人在游吴越途中,创作多人步韵唱和词354首,是清初词坛存群体步韵词数量最多的一次创作。通过考述"辛酉唱和"概况,展示当时词坛的一些创作现象,呈认为这次唱和的创作主题和内容,与清初三十年的多次唱和、甚至几年前的阳羡词人群唱和都有所不同,开始了走出易代风霜、追求生命智慧的"后易代"时期。在词风上并个性化的多元风格。  相似文献   

14.
南宋以来,温州地区经历了以闽籍徙温移民族群为主导的四次移民浪潮,分别是南宋时期因为“淳熙水患”而造成的补籍移民浪潮、明代初期卫所制度下的卫戍移民浪潮、明代中后期出于生存压力而出现的移民浪潮以及清代初期动乱所导致的移民浪潮,这四次移民浪潮使温州南部的平阳、苍南等地至今仍保留丰富的闽文化遗存和完整的闽文化社会形态,这四个时段成为南宋以来闽籍徙温移民的四个重要契机。对这四次移民契机形成原因及具体状况的探讨,有利于后人进一步研究南宋以来闽籍徙温移民宗族社会的发展与嬗变。  相似文献   

15.
《宋诗钞》是清代一部很有影响的宋诗选本,其版本现存尚可考知的共有七种。其中清康熙十年三余堂藏版的《宋诗钞选》目前学界尚无人提及,更令人十分疑惑的是它竞与《宋四名家诗》有着完全一样的“柴望叙”,这极有可能是书商在编刊时的误孱所致。  相似文献   

16.
彩云深处稼轩风--论稼轩词对滇词的深远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辛弃疾作为宋词一位大家,影响深远。地处祖国边陲的云南,元、明、清三代竞有不少人的作品明显表现出“稼轩风韵”。滇词优秀作家有意追求“稼轩风”。他们以身世之感入词,表现真性情,并承袭了稼轩词中所蕴含的人格意识、社会批判与历史反思意识,觅求知音与“回归”(归乡、归隐)意识。其艺术风格,或潜气内转,或纵横捭阖,或悲慨淋漓,或超尘高蹈,从而使滇词具备了较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和相当的文化品住。  相似文献   

17.
清代泰州有一群特殊的女性群体,犹如枝枝幽兰,在泰州文坛上悄然绽放,芳香四溢,沁人心脾。她们多才多艺,尤其在诗词创作方面更是硕果累累,因为诗词作为特殊的文学样式短小精辟,言浅意深,非常适合表现女性的生活及其思想感情。她们突破传统模式,在创作风格上呈现出了多样化的态势,有效丰富和开拓了原有境界,显示出了女性诗词丰富多彩的独特魅力。  相似文献   

18.
三槐堂是宋朝真宗宰相王旦的府邸,著名的宋朝相府。而且三槐堂被宋人称为“惟德之符”,具有光辉的道德内涵。史书记载,三槐堂在开封的仁和门外。但是宋代的仁和门即今开封市宋门,明清时期的仁和门即今开封市曹门。记载王旦府邸三槐堂情况的文献皆是明清时期的,宋朝人当然不会把宰相王旦的府邸当做文物点对待的。那么三槐堂遗址的方位和所在地点当以明清文献记载为准,就是说,王旦的府邸三槐堂遗址在今开封市曹门外。  相似文献   

19.
由于《西游记》在明清时代被普遍认为是一部表现三教归一思想的、具有深奥哲理的小说,同时兼具对人心与世道的讽刺,故而明末至清初现存《西游记》续书——《续西游记》、《西游补》、《后西游记》均在阐述哲理上大下功夫,并结合续作者所处的时代,大量甚至是通篇运用象征和隐喻的手法,为西游故事的继续开辟了多维的走向和新的发展态势。  相似文献   

20.
作为明清之际文坛盟主,适当时艰局危,诗派中衰之际,钱谦益负救弊之责,对于明代文学复古观念的总结,以评议宋无诗论、弇州晚年定论、陈艾之争为典型事例,体现了钱氏在易代诗坛上结明诗之局,下开清诗之先的重要历史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