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采用水溶液聚合法,以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NMBA)为交联剂,过硫酸钾(KPS)为引发剂,在丙烯酸(AA)和丙烯酰胺(AM)共聚交联反应的基础上添加一定比例的硅藻土和β-环糊精(β-CD),制备硅藻土/β-环糊精复合高吸水树脂。考察了硅藻土与β-环糊精的质量比、单体质量比、交联剂的用量、引发剂用量、反应温度和丙烯酸中和度对复合树脂吸水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当m(硅藻土)∶m(β-环糊精)=1∶3,m(AA):m(AM)=5∶1,w(交联剂)=0.04%,w(引发剂)=0.3%,反应温度T=75℃,AA中和度为70%时,复合高吸水树脂最大吸水率为783 g·g~(-1),最大吸盐水率为85 g·g~(-1)。  相似文献   

2.
以丙烯酸和丙烯酰胺为单体,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为交联剂,以过硫酸铵和亚硫酸氢钠体系为引发剂,采用水溶液聚合法合成耐盐高吸水树脂。运用单纯形优化法获得了单体配比、丙烯酸中和度、引发剂用量、交联剂用量的优化条件组合,树脂在0.9%NaCl溶液中的最高吸盐水率达143.9 g.g-1。还考察了溶液盐浓度、pH值和温度等对树脂吸液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聚丙烯酸钠高吸水树脂的新工艺合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丙烯酸及其钠盐为单体,以过硫酸钾为引发剂,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为交联剂,采用不通氮气及不除去丙烯酸中阻聚剂的新工艺,通过接枝聚合合成了聚丙烯酸钠高吸水树脂。文章研究了丙烯酸的中和度、引发剂用量及交联剂用量对聚丙烯酸钠高吸水树脂吸水率的影响,并通过正交实验对该产品进行了最优化合成工艺条件的研究。实验研究表明,以该新工艺合成的聚丙烯酸钠高吸水树脂的最高吸蒸馏水率为1 060g/g。  相似文献   

4.
以丙烯酸(AA)和丙烯酰胺(AM)为单体,以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为交联剂,过硫酸钾为引发剂,将改性聚乙烯醇引入聚合体系,采用水溶液聚合法制备聚丙烯酸型吸水性树脂.重点研究了n(AM)∶n(AA)、丙烯酸中和度、交联剂和引发剂用量以及聚乙烯醇含量对吸水树脂性能的影响,研究了吸水树脂粒径与吸水速率的关系.实验结果表明:实验范围内n(AM)∶n(AA)=1∶2、丙烯酸中和度为60%,、改性聚乙烯醇用量为AM质量的10%,、交联剂和引发剂分别占单体总质量的0.04%,和2.5%,时,树脂的吸水率和耐盐性都达到最佳效果.此外,产物粒径为120目时,前30,s内吸水速率最快;但是粒径为100目时,吸水树脂最先达到吸水饱和.  相似文献   

5.
高吸水性聚丙烯酸盐共聚物合成与性能研究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采用反相悬浮聚合法制备了丙烯酸钾 -丙烯酰胺 - N—羟甲基丙烯酰胺高吸水性共聚物。制得的树脂吸收去离子水可达 80 0 g/g以上 ,吸收 w( Na Cl)为 0 .9%的溶液1 0 0 g/g以上。研究了分散剂种类、用量 ,交联剂用量 ,丙烯酸中和度 ,引发剂用量 ,共聚单体配比等因素对共聚物吸水率的影响 ,为选择最佳配方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聚(丙烯酸铵-丙烯酰胺)高吸水性树脂的合成与性能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克服聚丙烯酸钠易使土壤板结和积累及丙烯酸盐系吸水树脂耐盐性差等缺点,用丙烯酸铵代替丙烯酸钠,并引入非离子单体丙烯酰胺,采用水溶液聚合法合成了丙烯酸铵丙烯酰胺共聚型高吸水树脂。实验结果表明:交联剂、引发剂、pH值、单体质量分数及比例对树脂的吸水率有较大影响。在交联剂质量分数为0.01%~0.03%,引发剂质量分数为0.12%~0.16%,pH值9~10,单体质量分数20%~30%,丙烯酸铵占单体总质量的60%~80%的优化条件下,合成的高吸水性树脂的吸水率可达1680mL/g。各种离子对吸水树脂吸收性能的影响大小顺序为:K+<Na+<Mg2+<Ca2+<Al3+。  相似文献   

7.
以淀粉接枝丙烯酸共聚物SA为互穿物,以丙烯酸(AA)、丙烯酰胺(AM)为聚合单体,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NMBA)为交联剂,采用(NH4)2S2O8-NaHSO3氧化还原引发体系,通过分步法制备SA-IP-P(AA/AM)互穿网络高吸水性树脂。其适宜反应条件为:w(丙烯酰胺/丙烯酸)=0.4;丙烯酸中和度85%;引发剂用量0.32%;交联剂用量0.035%;SA用量8%.在此条件下合成的SA-IP-P(AA/AM)树脂吸去离子倍率和吸0.9%NaCl盐水倍率分别可达到1 480 g.g-1和120 g.g-1.通过红外光谱、扫描电镜、透射电镜和X射线衍射等测试研究了产物中互穿聚合物网络结构,结果显示在保持已有树脂优良性能的基础上,进一步改善了高吸水树脂的保水性能、耐盐性和对环境中水分的应答性.  相似文献   

8.
两性聚电解质型高吸水树脂的合成及溶胀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溴己烷和甲基丙烯酸二甲胺基乙酯(DMAEA)合成N,N'-二甲基,N-己基甲基丙烯酰氧乙基溴化铵(DMAEA-HB),再采用这种含有烯丙基结构的不饱和季铵盐、丙烯酸(AA)和丙烯酰胺(AM)为原料,以过硫酸钾-亚硫酸氢钠(K2S2O8-NaHSO3)为引发体系,采用反相悬浮聚合法合成含有阴阳离子的两性聚电解质高吸水树脂(SAP),讨论了引发剂、交联剂、丙烯酸、丙烯酰胺、季铵盐用量、外部溶液pH值等因素对树脂吸液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丙烯酸/丙烯酰胺(摩尔比)为1:1,季铵盐含量为2%,丙烯酸中和度为75%,交联剂用量为0.01×10-2(占单体的摩尔比),引发剂用量为1.00×10-3(K2S2O8/NaHSO3=1/1.1),反应温度为74℃的条件下,制得的SAP吸去离子水可达1 440g/g,吸0.9%的NaCl溶液为118g/g.与一般聚电解质高分子相比,两性聚电解质型吸水树脂的吸水率受外部溶液pH值的影响更为敏感.  相似文献   

9.
一种耐盐保水剂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采用水溶液聚合法,以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为交联剂,过硫酸铵为氧化还原引发剂,乙二胺四乙酸为螯合添加剂,丙烯酰胺和部分中和的丙烯酸为单体,制成用于荒漠化防治的交联型耐盐高吸水树脂,研究了交联剂、螯合剂、氧化还原引发剂及中和度等对该高吸水树脂的吸水性和吸盐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使用EDTA作为螯合添加剂,树脂的吸收率有明显提高,吸水(自来水)率和吸盐率分别达到900 g/g和190 g/g以上;改变交联剂、氧化-还原引发剂用量能提高树脂的吸盐性;中和度对树脂的吸水性有一定影响,但对吸盐性没有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0.
光聚合法合成聚丙烯酸-丙烯酸钠高吸水性树脂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丙烯酸为原料,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为交联剂,采用光聚合的方法合成了聚丙烯酸-丙烯酸钠高吸水性树脂,并对光引发剂用量、曝光时间、丙烯酸中和度以及交联剂用量等对光聚合反应的影响和对产物吸水性能的影响进行了研究。所制得的吸水性树脂吸水率达1550mL/g,对0.9%NaCl溶液的吸液率为160mL/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