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历史发展模式方面,陈黻宸主张人类社会是进化的,进化的动力是“伦”与“知”;历史发展是有规律的,这个规律是因果律,分为一因一果、多因一果和大因大果;在探讨文明与历史关系时,认为自然地理逐步变为人文地理,主张地理“因时而变”;坚持唯物史观,反对“五德终始”与“祥瑞”说。  相似文献   

2.
小易 《科技智囊》2007,(7):75-75
范围天地之化而不过,曲成万物而不遇,通乎昼夜之道而知,故神无方而《易》无体。 这一句继续承接“《易》与天地准,故能弥纶天地之道”的章节主旨,并最终推出“故神无方而《易》无体”的大结论。综合来看这一章的主要内容,前半章强调对“果”之“因”的把握;而后半章则重点在于对“因”之“果”的阐化。  相似文献   

3.
既强调诗体的规范又强调诗体的进化的诗的进化论,是刘勰诗本体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刘勰在诗歌的形式本体上的思想是既保守又激进的,他很重视文体,语言,体验和想象,刘勰诗的形式本体论的主要学说是“诗有恒裁”说:强调诗歌有体,诗人应该有自觉的文体意识,甚至认为四言为正体;又不反对诗体进化,主张“随性适分”、“质文代变”。  相似文献   

4.
王船山对传统伦理思想的突破与超越主要体现为:在道德起源方面:反对“天道即人道”,提出“道因人生”;在道德进化方面:反对“道德退化论”,提出“道德进化论”;在道德核心价值方面:反对“重义轻利’’与“功利即道义”,提出“义利并重”与“珍生务义”;在道德终极关怀方面:反对“虚无主义和自由主义”,提出“存神尽性,全而生之,全而归之”。  相似文献   

5.
四百年《西游记》作者问题论争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西游记》问世时是一部未署名的作品,当时即有多种猜测,明清问“邱长春作”说曾流行一时,至今仍有信从者;近世“吴承恩作”说几定于一尊,却是因证据薄弱。不断受到质疑和否定,不时有新说包括新的猜测与主张提出,使这一问题在《西游记》研究中日益突出。本文综述古今有关《西游记》作者各种主张与猜测为十一题十说。诸家根本分歧只在“出今天潢何侯之国”、“邱长春”、“吴承恩”、“李春芳”、“陈元之”等五说之问。  相似文献   

6.
在环顾科学哲学发展基础上,对《统一实在论》一文加以述评。肯定了该文坚持实在论与坚持科学哲学指导作用的立场,指出其所主张的统一实在论,因强调主客观相互作用是趋于辩证的科学哲学;还认为该文提出的“广泛关联”的思路,有助于促进科学哲学的辩证统一。  相似文献   

7.
“通古今之变”是《史记》撰述的主旨之一。司马迁的历史变易思想重视以“原始察终”和“见盛观衰”的方法,来认识和把握自黄帝以来三千年历史的治乱兴衰之变,司马迁以《易传》“《易》穷则变”思想为其哲理基础,肯定“承弊易变”,并以“使民不倦”为其目的;司马迁接受了三统、五德说的历史循环史观,肯定历史变易的循环性。同时也采纳了三统、五德说和《易传》的历史进化思想,而肯定历史循环交易的表象之中又蕴含着历史进化的因子。  相似文献   

8.
从分析法律与道德的关系角度,应当严格区分法律与道德,而不应当用法律去维护和推进道德。在清末修律中,法理派删除“无夫奸”罪名的主张是顺应历史潮流的,是符合法律的进化的;而在现代社会,设立“无夫奸”一类的罪名则无疑是历史的倒退。  相似文献   

9.
龚自珍是开近代风气的大思想家,他的爱国主义史学思想在鸦片战争前到抗战胜利100多年的民族抗争史上起到了启蒙国民革新旧制、振兴家国、自强不息的作用。其针对危机,主张变易改革,富国保民;以史为鉴,主张史学经世治国;主张道、学、治合一,经、史、势一体等爱国主义史论,能为我国在新的历史发展时期解决社会科学与国计民生的关系问题提供理论上的重要借鉴。  相似文献   

10.
资产阶级维新派在戊戌变法期间,提出了一系列发展近代实业的思想和见解,形成了自己的近代经济观。其要点为:谋求实现国家的工业化,提出了“定为工国”的口号,反对垄断政策,主张发展民营经济;反对闭关自守,主张利用外资和进行中外贸易;要求政府采取积极的经济措施,以推动实业发展,维新派的这些经济思想在推动当时中国近代经济的发展、促进人们观念的转变方面是起了积极的历史作用的。  相似文献   

11.
在汉藏交往史上,儒家文化曾经对藏族产生过广泛而深刻的影响,这种影响是儒家伦理的普世性倾向所带来的必然结果;是儒家文化本身所具有的思想主张符合藏民族需要的蛄果;是儒家文化本身的亲和力倾向对藏民族产生强大吸引力的蛄果;是中央王朝为维护其统治向藏民族灌输和渗透儒家思想文化的蛄果;是藏民族在其文明发展过程中,自身向中原文明靠拢的结果;是汉族民众在与藏族民众长期的民间交往过程中,促使儒家文化及其伦理思想直接在民间产生影响的结果。  相似文献   

12.
格兰杰因果关系在经济学和生物学领域已有广泛的应用,其在计算过程中要求变量的个数远远小于时间序列的长度.为了解决实际应用中“维数灾难”的难题,把格兰杰因果关系法应用到复杂网络中.首先,利用两变量格兰杰因果关系、偏相关格兰杰因果关系,提出用迭代法一步步去除所有间接连接的步骤,从而确定每个节点的父节点,构造出复杂的网络结构;然后,再通过一个模拟的例子验证该方法的有效性.结果表明:该方法能有效地分析数据之间的内在联系.  相似文献   

13.
房地产热套牢中国经济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房地产业大发展是经济增长的“果”,而不是“因”。房地产业对经济增长的短期好处对许多落后国家和地区充满着诱惑,但却是一个“大陷阱”。2006年,中国的宏观调控在房地产方面几乎没有什么效果,房地产业甚至是逆向发展,主要表现为三个逆向增长:一是住宅投资逆宏观调控而加速增长。  相似文献   

14.
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和发展阶段,中国共产党对干部政绩考核有不同的评价导向。这种评价导向大体历经四个阶段的变迁:新民主主义时期强调政治上对党和革命的忠诚度;建国后到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坚持“德才兼备”标准,开始拓宽“德能勤绩”的考核内容;十一届三中全会到党的十六大前坚持“四化”方针,注重实绩,向规范化、制度化方向发展;党的十六大以来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导向,促进领导干部树立正确政绩观。政绩评价导向的变迁带来了政绩考核工作的发展进步,也从一个特定角度揭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进化、成长的趋势与方向。  相似文献   

15.
通过分析核基因组、线粒体基因组和叶体基因组的大小与结构,发现这三种基因组教师阴“小基因组”和“大基因组”的形式及与之对应的结构特点,认为它们各自的祖先都是通过分别与“小基因组”和“大基因组”相应的两种途径进化成成为现象核(类核)基因组、线粒体基因组和叶绿体基因组,发展了生物基因组起源和进化的统一模式。  相似文献   

16.
扬雄重视民族问题,提出了“在夷貉则引之”的思想,主张向周边民族地区传播中原先进文化。他写作《方言》一书,就是出于向周边民族地区传播中原文化的需要。扬雄主张用儒家思想引导周边地区人民进入礼仪文明社会,这一思想是对儒家“大一统”思想和“华夷之辨”在其所处的历史条件下的继承和发展,在当今仍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7.
从中国传统学术的视阈入手,梳理与辨析历史和历史哲学的内涵与外延。考察历史一词的多重含义;指出西方历史哲学乃根据对历史的两分法,即历史事实和历史著述,而有“思辨的历史哲学”和“分析的历史哲学”两大流派;进而指出中国古代对历史有一三分法,即史事、史文、史义,认为史义即为中国的历史哲学,同时史义又包含有“历史之大义”与“吾心之精义”两部分内容。  相似文献   

18.
曹钢  周励 《科教兴省》2008,(2):26-27
“秦商”作为一个陕西区域工商群体实力及其文化的概念,是一种历史与现实的统一。在历史上“秦商”曾与“晋商”、“徽商”共称三大“商帮”,位列三者之首,曾有过一段辉煌,而在当代却不尽如人意。研究“秦商”,重在提升陕西的工商文化精神,促进陕西企业队伍做大做强,推动全省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笔者认为实现陕西又好又快发展,寄希望于振兴“秦商?;振兴“秦商”,寄希望于以下四个突破。  相似文献   

19.
1995年5月10日,财经系94级学生召开了一次学术研讨会。与会者围绕“资本主义制度的历史地位”和“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前途”问题,展开了热烈讨论。以下是部分学生发言:张守玲(94财电):资本主义在人类历史上是有功绩的资本主义社会作为人类历史发展的一个阶段,它的产生不是偶然的,是生产力的发展促进生产关系变化的必然结果,有着巨大的历史进步性,开始了人类近代史的新篇章,在人类历史上建立了巨大的功绩。资产阶级国家政权的建立,实现了政治制度的变革。提倡“自由”、“平等”、“博爱”,主张“天赋人权”、“主权在民”,使…  相似文献   

20.
本书以鱼类作为模型,阐述了进化发展如何造就多种多样的感官系统。书中提出了三个选择鱼类作为模型的理由:第一,“鱼类”由众多不同种类的动物构成,有着不同的感官系统,可以适应不同的环境条件;第二,“鱼类”拥有比许多动物更为丰富的感官,不仅拥有人类的所有感官,而且,还至少比人类多出三种感官;第三,“鱼类”处于脊椎动物进化的基础阶段,可以被视为是所有脊椎动物进化的模型系统,包括它的感官系统和适应性进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