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针对Ni60喷熔层组织结构、切削加工特点、刀具材料的分析和研究,结合切削加工的理论和实践,给出了YD05牌车刀切削加工的工艺参数:切削速度10~20m/min,切削深度0.05~0.30mm,刀具的前角为-5°~-10°,后角为8°~12°。同时,对高硬度Ni基喷熔层的切削加工提出了可参考的技术数据。 相似文献
2.
WC的质量分数对喷熔层耐磨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自熔性合金粉末Ni60中机械混合不同质量分数的WC进行火焰喷熔,通过喷熔工艺性能试验、喷熔层宏观硬度测试、喷熔层低应力磨粒磨损试验、喷熔层冲击磨粒磨损试验和显微组织分析,研究了w(WC)对喷焊层耐磨性能的影响。试验证明:随着合金粉中w(WC)的增大,喷焊工艺性能变差,但当w(WC)低于50%时,WC的加入对喷焊工艺性能影响不很明显,喷熔层硬度变化不大,喷熔层低应力磨粒磨损性能随w(WC)的增大而提高;当w(WC)大于50%时,WC的加入使喷熔工艺性能变得极差,喷熔层的硬度和耐低应力磨粒磨损性能降低。由于WC硬而脆的性能和在喷熔层显微组织中起分割基体的作用,喷熔层耐冲击磨粒磨损性能随w(WC)的增大而降低。 相似文献
3.
本文研究了聚丙烯熔喷工艺与纤网性能的关系,探讨了纤网定量对透气性的影响,并分析了纤维直径,纤网定量与纤网孔隙率的关系,为开发熔喷非织造布产品及工艺配置提供了方向。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自熔性喷焊合金粉涂铸件硬性测试和磨损试验,发现经涂铸后试件硬度最高值此基体提高近3倍,达HRC60。相对耐磨性最高时比体提高近12倍.经电子显微镜对涂铸合金层磨损形貌的观察,详细地分析了涂铸合金层磨粒磨损机理,并由此解释了同种粉在不同涂铸工艺下,硬度和耐磨性的关系.文章最后对同种粉同样涂铸工艺下,硬度和耐磨性的关系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5.
6.
用真空熔烧方法在 4 0 Cr钢表面制得钴基自熔合金涂层。用金相显微镜和 X射线衍射仪分析涂层的显微组织。用环块磨损试验机进行了磨损试验 ,并进行了腐蚀试验。比较了钴基自熔合金涂层与激冷铸铁、GCr15钢的耐磨性及耐蚀性。结果表明 ,涂层主要由 Co基固溶体、共晶体和碳化物组成 ,真空熔烧钴基自熔合金涂层的耐磨性及耐蚀性比激冷铸铁、GCr15钢要高。 相似文献
7.
应用5kw—CO2激光器在45钢基材上进行镍基合金激光熔敷处理.观察并测定了激光熔敷层的组织及显微硬度分布,着重探讨了该合金激光熔敷层在不同条件下的腐蚀磨损行为.试验结果表明,在酸性介质中,激光溶敷层的腐蚀磨损速率随介质浓度及冲击速度的提高而线性增加,其中冲击速度影响较为显著.激光熔敷层的腐蚀磨损失效是以磨料磨损为主,失效机制是显微切削并伴随着凿削磨损。 相似文献
8.
在非自熔性铜合金粉末中加入特制的添加剂,使粉末具有自熔性,并改善了喷焊的工艺性及感应加热熔敷结合的工艺性。此添加剂促进了铜液与铸铁表面的润湿性,在喷焊时生成一层薄膜覆盖在铜液之上,减少了铜液在高温下的氧化,在Cu与Fe的界面间发生扩散结合,从而提升了普通粉末的使用价值。经微观分析,发现结合界面牢固致密,机械性能完全满足零件的使用要求。 相似文献
9.
10.
采用Ni60A合金粉末对Q235B钢十字焊接接头进行了喷熔修形处理.通过对涂层和焊缝的金相、扫描电镜、能谱等分析,研究了涂层与基体间的冶金结合情况,发现涂层组织致密、非金属夹杂物少、孔隙率低,与基体实现了良好的冶金结合.喷熔涂层本身的强度直接影响着十字焊接接头低周疲劳强度的大小.为此,通过有限元模拟和拉伸试验测定了涂层的抗开裂力值的大小.结果表明:当应力值为350MPa时涂层开裂,说明涂层自身强度较高.在应力比为0.1、平均应力为186MPa的情况下,喷熔接头的低周疲劳寿命均超过13000周次以上,并且断裂位置均在母材. 相似文献
11.
利用扫描电镜SEM和X射线衍射仪分析研究了自熔合金粉末颗粒内部形貌和夹杂物对涂层组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空心粉率相同的情况下,空心粉末中气泡在中心形成,内部壁厚均匀且较厚的粉粒比颗粒内部气泡出现偏移或开口的粉粒更易产生喷焊涂层微观缺陷(针孔);粉末颗粒内部存在着少量金属Cr夹杂,由于夹杂物表面生成了保护性氧化膜,喷焊时夹杂物不能溶解到基体中,涂层在进行磨削加工时出现剥离,形成不规则状缺陷. 相似文献
12.
计算分析了喷瓷管道热喷瓷层的应力状态。计算结果表明 ,由于瓷层与金属基体热膨胀系数存在差异 ,瓷层处于压应力状态 ,金属基体处于拉应力状态 ;瓷层所处几何位置不同 ,其中的应力也存在差异。管道内瓷层的受力状态好于管道外瓷层。随着管道半径的增大 ,径向应力绝对值减小 ,瓷层所受的压应力也减小。由于管道内瓷层的半径小于外瓷层的半径 ,因而内瓷层所受的压应力大于外瓷层的压应力 相似文献
13.
等离子制备高铝青铜合金粉体涂层的组织及其性能 总被引:1,自引:4,他引:1
为解决模具关键部位更换铝青铜垫块的加工、更换困难和铝青铜模具脆性大的问题,通过气体水雾化法制备Cu-14Al-X高铝青铜合金粉末,用等离子热喷涂制备涂层.用X射线衍射分析、往复式摩擦实验、扫描电镜、电子探针等方法研究Cu-14Al-X合金等离子涂层组织、结合强度和摩擦磨损性能.结果表明,涂层与基材为冶金结合,组织为β+γ+Κ,硬度达372 HV,试样在实际工况相当参数(压力15.6 MPa,滑动速度0.2 m/s)下与304不锈钢干摩擦对磨,摩擦系数为0.08.等离子涂层具有良好的减摩性和耐磨性,满足静态挤压模具工作要求. 相似文献
14.
采用火焰喷熔工艺在Q2 35金属管道表面喷熔耐蚀的玻璃釉料 ,对瓷层与金属的密着行为进行了研究。喷瓷层与金属的密着是热喷玻璃釉料熔体在基体表面上润湿、铺展和界面反应形成的。试验结果表明 ,热喷釉料在瓷层与金属界面上发生了一系列复杂的物理化学反应 ,形成了一个厚度约 5 0 μm的过渡层 ,铁、镍等元素在界面上发生富集。玻璃熔体侵蚀基体金属 ,溶解表面氧化物 ,在瓷层与金属界面上生成大量的氧化物结晶相。过渡层中岛状、块状的Fe-Ni合金以金属键与基体连接 ;玻璃相通过Fe—O和Si—O键与基体连接 ;玻璃熔体侵蚀基体表面 ,使其变得粗糙、凹凸不平 ,形成机械镶嵌连接。这 3方面共同作用形成了密着层 ,瓷层通过密着层与金属连接 相似文献
15.
熔焊工艺对自熔合金涂层组织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显微镜和X射线衍射仪对感应熔焊、火焰喷焊、等离子堆焊Ni基自熔合金涂层的金相组织、结合面形态、涂层微区成分及焊层合金化学成分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感应熔焊涂层与基体界面出现了白亮带,焊层底部形成了明显的针条状组织,并且涂层中部w(Fe)整体高于粉末本身;火焰喷焊层得到均匀一致的奥氏体和碳化物共晶析出物,涂层与基体也属于冶金结合,扩散熔合区w(Cr)和w(Ni)较感应熔焊涂层的有所降低;等离子堆焊层在快速冷凝过程中生成了树枝状结晶组织,焊层中的C、B、Si、Cr等元素烧损率以等离子堆焊最大,火焰喷焊重熔次之,感应熔焊最小;感应熔焊对基体与涂层界面处Fe原子的激活度最大。 相似文献
16.
本研究采用微弧氧化与电化学沉积相结合的方法在镁合金(Mg-Zn-Zr)表面制备Ca-P生物陶瓷涂层.利用XRD、SEM、划痕仪、显微镜以及电化学工作站等测试手段来表征所得到的生物陶瓷的成分组成、表面形貌、涂层与机体的结合力、涂层厚度以及涂层材料的耐腐蚀性能.结果表明:在沉积溶液相同的情况下,沉积时间都为30 min,直流电沉积电流大小制备的Ca-P生物陶瓷涂层成分近似相同,主要成分为Ca HPO4·2H2O和Ca HPO4;在沉积电流为20 m A时,直流电沉积制备的Ca-P陶瓷涂层的腐蚀电位达到最大值-1.49 V,腐蚀电流密度达到最小值0.24×10-6A·cm-2,其耐蚀性能也最强. 相似文献
17.
为了改善铝合金材料的耐腐蚀性能,研究了用纳米氧化锌掺杂于聚氨酯涂料中制备纳米氧化锌复合涂层.通过电化学测试表明,在质量分数为3.5%的NaCl溶液中,涂有纳米氧化锌复合涂层的铝合金其腐蚀电流密度约为5.965×10-9 A/cm2,这一数值相对于文献中给出的铝合金基体的腐蚀电流密度降低了4个数量级,说明涂层使铝合金基体... 相似文献
18.
为了获得质量较好的喷焊层,提高喷焊层的耐磨性,在镍基自熔性合金粉末F102中加入不同体积分数的亚微米碳化钨(WC)进行氧一乙炔火焰喷焊.通过磨粒磨损试验、显微硬度测试和显微组织分析,研究了不同WC体积分数对喷焊层质量及其耐磨性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WC的体积分数为1%时,喷焊层的质量最优,耐磨性最好,硬度也最高.但随着WC体积分数的进一步增加,喷焊层的耐磨性和硬度反而有所下降.涂层的耐磨性主要与涂层硬度.WC硬相的含量,空洞的数量及大小等有关.硬度越高,WC硬相越多,空洞越少、越小,涂层的耐磨性越好,反之越差. 相似文献
19.
采用离心自蔓延技术在紫铜管内壁制备了耐腐蚀耐磨涂层。通过SEM、硬度测试、电化学测试等手段对陶瓷内衬功能梯度涂层的形貌进行分析,研究了陶瓷涂层的硬度、耐磨性、耐腐蚀等性能。结果表明:梯度功能涂层由陶瓷内衬层-金属过渡层-铜基体层 3 层组成,层与层之间整齐均匀,结合致密;涂层硬度显著提高,并且具有良好的抗干湿交替盐雾腐蚀能力;陶瓷内衬层较铜基体耐磨性提高了1倍。 相似文献
20.
The modification of silica coating surfaces by trimethylsilylation has contributed to enhanced hydrophobicity(θ_w~o90°)against fluid permeation and corrosion in Na Cl.These alkyl-silanized coatings were deployed to protect Mg alloy after reinforcing their internal structures with nanosilica powder.The reduced wetness of coating surfaces is attributed to their chemically-modified surface morphology,and this has been compared to the reticulate leaf structures of lotus plant.The optimum amount of silylating additive(hexamethyldisilazane)required to prepare a hydrophobic coating with minimum water adhesion has been established.Barrier performance of coatings were examined by electrochemical and surface analyses in 5 wt%Na Cl.The corrosion resistance of these coatings is a result of the direct contribution of their bulk stability and surface hydrophobicity,and this is expressed in terms of the variation of electrochemical parameters with exposure time.These coatings may have emerging industrial applications,including a future in metal surface treatments and anticorrosion paints.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