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通顿马库特     
1957年,弗朗索瓦·杜瓦利埃在美国扶植下当选海地总统后,为巩固独裁统治,建立了一支由5000人组成的总统卫队(又称政治警察或秘密警察)。卫队成员装束奇特、刺眼,他们戴墨镜,系红领带,身佩枪支,横行霸道地活动在城乡的大街小巷,残酷镇压和迫害对独裁统治不满的人。群众对卫队恨之入骨,称其为“通顿马库特”(克里奥尔土语,意为“吃人魔王”)。1971年,弗朗索瓦之子让—克洛德·杜瓦利埃继  相似文献   

2.
美国在台湾驻有“斗牛士”式导弹部队,还有机动空军,还有控制台湾的十几个军事和政治机构。美国在南朝鲜也驻有原子部队。早在1955年8月,美国就把装有“诚实的约翰”的原子火箭炮兵——第五野战炮兵队派遣到日本了。这个炮兵队还有一个附属的第二六一军机分遣队。根据1955年6月2日“纽约时报”发表的福斯特·赫利的一篇文章说:美国在远东的战略是: 支柱——日本和澳大利亚。  相似文献   

3.
从10月4日起,日本岸信介政府同美国政府就修改日美“安全条约”问题在东京进行了谈判。这是美日反动派所进行的一项新的军事勾结。在22日美日双方进行了第二次会谈后,据日本共同社23日透露,双方所讨论的问题,是有关新条约的名称和日美“互相合作的内容”,后者包括日本方面提供基地和其它“合作的义务”以及美军“保卫日本”的义务等问题。此外,还讨论了新的日美军事条约的“适用范围”,包括“共同防御”地区、在远东的一定地区使用美军的必要条件,以及美军的部署和装备,新条约的期限等问题。据日本时事通讯社10月27日透露,日美双方已在很多原  相似文献   

4.
美帝国主义为了把日本变为反共基地和战争策源地,狂热地加紧扶植日本军国主义。与在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一样,它也积极策动日本反动派,恢复和加强日本军国主义的文化教育。池田勇人在1953年作为当时日本首相吉田茂的特使访问美国时,就同当时的美国助理国务卿罗伯逊达成秘密协议,要培养日本青少年的军国主义思想。特别是去年池田、肯尼迪会谈以后,日本军国主义文化教育的发展,达到了疯狂的阶段。  相似文献   

5.
日本坚决支持美国,主动启用武装力量奔赴海外为美国提供军事辅助。中国反对一切形式的恐怖主义。支持联合国大会和安理会分别通过的有关决议,支持反对恐怖主义的行动。俄罗斯为美国“执行人道主义救援任务”的飞机开放空中走廊,反对美国扩大“复仇范围”。巴基斯坦为美国提供了用于后勤保障的军事设施,接受了美国关于情报互换、开放领空以及后勤保障等合作条件。主张在抓获本·拉登后应停止军事行动。  相似文献   

6.
有着光荣爱国斗争传统的日本人民,最近迫使池田政府暂时放弃了在这次国会上强行通过“防止政治性暴力行为法案”,沉重地打击了日美反动派加紧实施日美军事同盟条约和复活日本军国主义的计划。日本反动派目前正在实行一个野心勃勃的扩军备  相似文献   

7.
1958年1月5日一12月即日(蔺后前一数字为期数,后一数字为夏数) 武器和人心(外渝介招)..“·”..·“..“””….…李普曼3一湘重耍文献中国共产觉第入届全国代表大会第二次会减关 于在莫斯科举行的各国共产党和工人党代表 会靛的决裁·”···”········.’..······”····”·····”一毛泽东和赫餐晓夫会锁公报·~·······“一”·…”·”一毛主席渝帝国主义和-切反动派都是粗老虎,…”·”毛主席瀚十月革命”··“··“········……“..…“”.…, 国际形势粽述半月眺(觅各期)亚非国家的昨夭和今…  相似文献   

8.
问题解答     
日美“安全条约”是1951年9月8日和片面对日和约同时在旧金山签订的。条约规定,美国有“在日本国内及周围驻札美国陆、海、空军的权利”,并且规定“此种军队得用以维持远东的国际和平与安全”以及镇压日本人民的民主运动。这项条约的签订,不但使美国继续占领日本成为“合法化”,并且可以利用日本作为基地对亚洲各国进行侵略。事实上,美国在侵朝战争期间及目前在台湾海峡对我国进行武装挑衅的活动中,都充分利用日本作为进行军事侵略的基地。最近,美国为了进一步把日本拖入它的侵略战争体系,日本岸信介政府也正想重温军国主义的旧梦,就在这样的基础上,双方于10月上旬开始了修改日美“安全条约”的谈判。讨论的中心问题有日美“互助合作的内容”和“共同防御地区”问题。所谓“互助合作”就是要使日本承担参加美国军事侵略行动的义务。在“共同防御地区”问题上它们阴谋把美军占领下的冲绳和小笠原群岛也包括在“日美共同防御”的范  相似文献   

9.
美国总统约翰逊任命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泰勒接替洛奇出任美国驻南越“大使”以后,随着美国侵略南越班底的更换,五角大楼也进行了一系列的人事更动。在这些更动中最为引人注目的是新任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惠勒和接替惠勒担任陆军参谋长的哈·约翰逊。被《纽约时报》军事评论员鲍德温称为泰勒“门生”的厄尔·惠勒(Earle G.Wheeler),1908年1月出生于美国首都华盛顿所在的哥伦比亚联邦行政区。十六岁时加入美国国民警卫队,开始  相似文献   

10.
日之比Jf兀洲又人.,之月:。沪口以一矛美国正在实行“逐步升级”的军事冒险。美国弓釜盗乙机,书越南北方钠轰炸范围,在空转蜘30黔撼窿她!0;个导单基地3个乱颧2个期军瓤员已赶千携至币人。压步扩大对老l郡各。从南越乙们美国乙机放区进行野蛮今年以来,美鬓 美国最近不断伺这些“墨渍”据点增兵和加紧储国乍战物资,妄图凭借这些基地,伺内隆扩张和“扫荡’、 ┌───────────┐ │{’以这里起:I │ │}的黝:恻} │ ├───────────┤ │{南·老翔进行! │ │}捅班茁葬炸.1 │ └───────────┘┌─┐│ │└─┘ …  相似文献   

11.
日前,从遥远的瑞典皇家科学院传来消息,将2002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美国科学家雷蒙德·戴维斯、日本科学家小柴昌俊和美国科学家里卡尔多·贾科尼,称他 们“在天体物理学领域做出的先驱性贡献”打开了人类观测宇宙的两个新“窗口”。让大家感到不可思议的倒不是奖项的本身,而是我们的近邻那个名叫小柴昌俊的日本  相似文献   

12.
大有发展前途的养兔业···············……化学与农作物·········……‘二’“”‘.”’””’发展中国家木材加工业发展概况·“··一精细冶金术新的发展—介绍离子植入术的应用···……’二’””””’”’‘’用途广泛的高吸水性树脂”··“···“··“…保健食品的原料—小球藻····““·……果胶及其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一‘·美国的配合饲料添加剂····”··········”…日本的缓冲包装····”·一””“”’‘“‘””’谈谈鼠类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必须重…  相似文献   

13.
军事     
。343论孙武、孙腆“兵法”中的朴素辩证法思想/潘富恩、施昌东/八习81·3·6~130344论“穷寇勿迫,,/蓝清洁//1984·1·115~1180345《蒙古秘史》军事思想初探/赵智奎//1985·l·53~62。346《孙子兵法》的军事辩证法思想/刘文梯//l 988·1·100~1070347《蒙古秘史》军事思想三探/赵智奎//1 990·4 .23~2803魂s论军队革命化/贺瑞/八991·2(增), 152~156、132军事~~  相似文献   

14.
美国总统从一七八九年乔治·华盛顿开始,到一九七七年吉米·卡特就职,先后已有三十九届。自一八六一年阿伯拉罕·林肯执政到一九三三年“饥饿总统”胡佛下台,七十二年间,  相似文献   

15.
8月中旬的一天,美国新任驻南越“大使”亨利·卡伯特·洛奇(Henry Cabot Lodge)在旧金山搭乘一架商业飞机前往日本转赴南越任所。一上飞机洛奇就遇见了以暴露美国在东南亚外交官丑恶面目的小说《不体面的美国人》而知名的作者伯尔狄克。对洛奇说来,这真不是一个好兆头。更难堪的是伯尔狄克不揣冒昧地向这位新任“大使”大谈了一番外交官之道。《时代》周刊报道说,洛奇“富有外交家风度地”听取了伯尔狄克的意见。到达日本以后,  相似文献   

16.
《三国志·魏志·倭人传》称:日本国人黥面文身,颇似吴越,“闻其旧语,自谓泰伯之后。”“泰伯奔吴”的历史传说,证明泰伯应是开发江南的始祖之一,早期江南文化与日本的关系十分密切。江南地区的吴越先民很早就到达日本并在那里形成一个部落并不是不可能的。  相似文献   

17.
自去年十一月间许多国家的报纸包括美国报纸透露巴基斯坦政府和美国政府商谈缔结军事条约以来,到了最近,巴基斯坦政府已不否认巴基斯坦正在与美国商谈缔结这一军事条约,甚至不否认允许美国在巴基斯坦境内建立空军基地并供其使用了。今年一月十一日,巴基斯坦总理穆罕默德·阿里在喀喇蚩接见  相似文献   

18.
2002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物理学奖和化学奖日前揭晓。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美国科学家雷蒙德·戴维斯、日本科学家小柴昌俊和美国科学家里卡尔多·贾科尼;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分别授予了英国科学家悉尼·布雷内、美国科学家罗伯特·霍维茨和英国科学家约翰·苏尔斯顿;将2002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美国科学家约翰·芬恩、日本科学家田中耕一和瑞士科学家库尔特·维特里希。他们的研究为什么能够获得大奖?在哪些方面有所突破?请看特约记者的解析。  相似文献   

19.
九·一八事变后 ,日本以武力侵占中国东北三省 ,随即改变侵略方式 ,妄图以“蚕食”的方式侵占华北地区。日本国内的形势、中国国内的政治局势和国际社会的干预是日本改变侵略方式的根本原因。这种侵占方式的特点是 :以军事威胁与讹诈为主 ,以外交压迫为辅 ;全面利用汉奸与重点打压相结合 ;大肆对华北进行经济侵略等。  相似文献   

20.
魏庆 《科技潮》2005,(4):44-45
据英国《泰晤士报》报道,美国高级官员称,对本·拉登进行的全球抓捕行动,并未能制止“基地”组织寻求制造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企图。有情报表明,“基地”组织正将注意力转向化学和生物武器。尽管“基地”组织发动化学战还面临着技术难题,但华盛顿认为拉登已确信只有发动大规模的杀伤性袭击行动才能对美国入侵阿富汗和伊拉克的行为给予足够的惩罚。因此,美国在制订打击恐怖主义计划时,把对付生化武器袭击列为重中之重,一套完备的生化“免疫系统”已基本成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