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3 毫秒
1.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尤其是经济全球化的逐步深入,文化全球化已成为当今世界的一个重要现象.认识文化全球化,必须从文化全球化的概念、内涵、全球化与文化全球化方面进行思考和探讨.  相似文献   

2.
文化的继承与发展历来是人们非常关注的问题,尤其是文化全球化下民族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更是备受关注。在文化全球化大潮中,武术文化必须凸显其人文关怀,转换其价值体系。  相似文献   

3.
全球化已经越来越深地影响我们的生活,而我国年轻人对于西方节日,尤其是圣诞节的狂欢也印证了这一现象。不同文化的交流和碰撞既是全球化趋势不可避免的结果,也可能进而影响到全球化中不同文化交融的走访。从西方重要节日圣诞节在中国日益流行的现象出发,分析中国背景中西方节日文化传播的必然性,阐释在全球化背景下中华文化如何融入全球且又能保持自己的独立性。  相似文献   

4.
刘方涛 《奇闻怪事》2009,(11):92-92,10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文化全球化的步伐也在逐渐加快,正在影响着人们的社会生活,也影响着大学生的价值文化。文章着重分析了文化全球化对大学生价值文化的影响,希望能够为高职院校的校园文化建设有所借鉴。  相似文献   

5.
全球化对各国政治、经济、文化的影响是全方位的和深刻的。世界文化的多样性.不仅使文化更加丰富多彩,也引发了不同民族间的矛盾和冲突,其主要表现为:文化同质化现象日趋明显、文化异质化趋势日益上升、文化间的冲突日益激烈、文化间的对话日益加强。  相似文献   

6.
由于经济全球化(globalization),跨文化交际变得日趋频繁,文化差异和冲突成了一种有碍交际的普遍现象。但共同的利益和发展要求人们协调、缩小、减少文化差异,理解沟通,求同存异。  相似文献   

7.
全球化视野中的民族文化与民族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无数事实、现象已经表明 ,全球化概念的提出绝非空穴来风 ,如今在人类活动的各个领域都可以看到全球化的影响。全球化对民族文化、民族性的影响正是在全球化对人类生活这种无孔不入的广阔背景下展开的 ,对此大致存在着三种意见 :一是文化差异缩小 ,民族文化面临生存危机 ;二是民族文化意识增强 ,文化冲突增加 ;三是文化个性化与文化相互认同。无论是哪一种意见都涉及到如何对待全球化的问题。像现代化一样 ,全球化也是把“双刃剑” ,对此我们应该有清醒的认识 ,认识全球化的不平衡性 ,抵制文化殖民和文化渗透 ,警惕狭隘的民族主义 ,应采取积极的态度与对策 ,抓住机遇 ,迎接挑战  相似文献   

8.
文化全球化是经济全球化的必然产物,而在文化全球化的过程中,出现了明显的文化殖民主义倾向。这种文化殖民主义倾向给当代中国文化带来许多深层次的问题。我们必须依据经济全球化及其对全球文化的影响来制定中国的文化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9.
全球化目前已成为人们所热切关注的共同话题。全球化所表征的相互联系、依存、统一的趋势,不仅体现在经济上,也体现在文化上。随着不同国家和地区间的经济、技术交流的日趋频繁和密切,必然引起全球范围内各种文化间的交流与碰撞、冲突与融合,从而带来文化的全球性发展。在全球化语境下,建设中国现代先进文化,就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保持和继承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弘扬民族文化,搞好文化开放,汲取国外一切先进文明成果,把握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与时俱进,不断创新。  相似文献   

10.
文化殖民主义主要是指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文化凭借其超强的经济、政治、军事、科技以及传媒等优势,有目的、有意识地推销自己的经济理念、政治价值、文化意识、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等,以便在文化和思想上影响、同化他国的一种不平等的人类文化交流现象。文化殖民主义并非全球化的文化陷阱,但全球化的确有利于文化殖民主义的推行。全球化背景下文化殖民主义的基本特征是依托合法手段、渗透所有对象、扩张全球范围、推行双重目的。  相似文献   

11.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扩张和深化,文化已经成为一股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一些西方发达国家凭借其在当代国际社会中的政治、经济主导地位,利用各种手段向全世界推销其文化价值观和文化产品,借此实施西方文化霸权主义,对发展中国家的传统文化、社会观念和意识形态领域产生了巨大的冲击。本文的目的就是通过对文化全球化背景下的文化霸权的研究,探索我国应对西方文化霸权主义之路。  相似文献   

12.
20多年的对外开放,已经在中国造成了深刻的文化转型,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西方文化正越来越影响着中国人的日常生活,中国人原有的文化归属感日渐式微.这种文化的转型不是可以避免的,也不是非自然的,因而那种用"回归"传统文化的办法来解决现代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的主张是没有出路的.对于中国来说,不管是什么精神文化资源,只要有利于国家综合实力的提升和有利于中华民族凝聚力的加强,就都可以成为先进文化的鲜活内容.因此,即便是为了对抗西方的文化强权主义对我们的遏制、分化,文化自负也是不可取的.文化的自我批判(如鲁迅)永远要比文化的自高自大(如辜鸿铭)要高明得多,也要现实得多.  相似文献   

13.
全球化浪潮推动着自由市场经济在全世界范围内扩展。跨国公司作为经济全球化的中坚力量已露峥嵘。面对不同文化之间的激荡,如何理解和适应各种文化、沟通各国文化差异、有效地管理整合企业内部的文化(包括宗教信仰、道德观念等),使公司易融于当地文化,实现跨国公司的“全球战略本土化”,这一直是经济管理学界关注的热点问题。本文试图从跨国经营角度出发,为跨国企业管理者如何看待解决管理活动中的文化问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朝鲜族文化的性质是社会主义文化性质,朝鲜族文化的特征显著表现为“二重性”特征。在文化现代化和文化全球化面前,朝鲜族文化要积极走向文化现代化,并确立好在文化全球化中的定位。  相似文献   

15.
文化全球化对我国当代健美操文化的建立和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从一定层面上来看,文化全球化是多元文化的共存。因此,在文化全球化背景下我国健美操文化的发展需要立足根本,与时俱进。我国健美操运动的发展要想有所突破必须形成自己的民族文化特色。在吸取各国有益健美操文化的基础上加以融合,建构具有中国特色的健美操文化。  相似文献   

16.
由全球化引发的世界各种文化的融合与冲突,使巴蜀文化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与机遇。如何重新定位巴蜀文化的历史与现实意义,挖掘其文化特征与内涵,发挥和保持其开放性、兼容性和创造性并促进文化交流,是促进西部文化建设与西部建设迫切需要解决的大问题。本文力图在全球化的视野下对巴蜀文化与美国西部文化这两种西部文化进行对比,从而凸现巴蜀文化的历史与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杨丹 《科技资讯》2010,(10):212-212
在文化全球化背景下,不同民族、国家的文化交流日益频繁。作为不同文化间交流的桥梁,翻译应发挥其作用,处理好与文化的关系,为文化全球化朝着多元化方向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18.
全球化势不可挡,但人们需要的是一个由人类共同价值所导向的全球化,坚决反对文化霸权主义和文化部落主义。在全球化语境中,面对强势文化的冲击,一方面,中国文化要积极走出国门,进行文化输出,以减少误读,增进了解,使中国文化发出它应有的声音:另一方面,世界各民族需要放下姿态,减少敌意,平等对话,加强对于文化多元的认同,以实现全球真正的共存共荣。  相似文献   

19.
东西方世界在艺术的创造活动、道德行为和逻辑思维方面,表现出逆现象同时展开的倾向,因此东西方文化可以较容易地相互理解。世界正在从地域的特殊性和对立走向融合,最终形成一种全球化的文化  相似文献   

20.
全球化成为不可逆转的历史潮流.随之带来的文化全球化由于文化本身的特殊性而呈现出独特的"Glocalization"(全球本土化)特征.在这样的历史和社会背景下,跨文化交际在获得更大发展空间的同时也面临了更大的挑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