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用分光光度法研究镧系元素离子Nd(Ⅲ)、Eu(Ⅲ)的二甲酚橙螯合物水溶液在N,N-二甲基甲酰胺的影响下的热致变色规律,初步探讨了DMF对镧系-XO螯合物的溶剂效应,研究表明,随着DMF比例增大,体系变色温度逐步下降,热色性逐渐明显,并通过实验验证了镧系元素螯合物热变色机理。  相似文献   

2.
用分光光度法研究了镧系元素离子Ce(Ⅲ),Pr(Ⅱ)的二甲酚橙螯合物在水溶液及在N、N-二甲基甲酰胺影响下热致变色规律,比较了DMF对Ce(Ⅲ)-XO、Pr(Ⅱ)-XO螯合物的溶剂效应。研究表明,随着DMF比例增大,体系变色温度逐步下降,热色性逐渐明显,并通过实验验证了镧系元素螯合物热变色机理。  相似文献   

3.
用分光光度法研究了镧系元素离子Nd(Ⅲ)、Eu(Ⅲ)的二甲酚橙(简称XO)螯合物水溶液在N,N-二甲基甲酸胺(简称DMF)的影响下的热致变色规律.初步探讨了DMF对镧系-XO资合物的溶剂效应.研究表明,随着DMF比例增大,体系变色温度逐步下降,热色性逐渐明显,并通过实验验证了镧系元素螯合物热变色机理.  相似文献   

4.
用分光光度法研究了镧系元素离子Ce(Ⅲ)、Pr(Ⅲ)的二甲酸橙(简称XO)螯合物在水溶液及在N、N──二甲基甲酰胺(简称DMF)影响下热致变色规律,比较了DMF对Ce(Ⅲ)-XO、Pr(Ⅲ)-XO螯合物的溶剂效应.研究表明,随着DMF比例增大,体系变色温度逐步下降,热色性逐渐明显,并通过实验验证了镧系元素螯合物热变色机理.  相似文献   

5.
镧系元素MTB螯合物的热色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部分镧系元素[La(Ⅲ)、Pr(Ⅲ)、Ce(Ⅲ)]与甲基百里酚蓝(MTB)生成的络合物的热致变色性,寻找其配比及最佳变色的pH值,实验表明:这类螯合物具有较明显的热色性,最佳pH值为4.3 ̄4.5。  相似文献   

6.
合成了四个以草酰胺为桥的新型异三核配合物Cu2(oxae)2Ln(NO3)3,[oxae代表N,N’-二(2-氨乙基)草酰胺根阴离子;Ln为La(Ⅲ),Ce(Ⅲ),Nd(Ⅲ),Gd(Ⅲ)].基于红外光谱、元素分析、溶液摩尔电导测定、紫外可见光谱、磁性测量以及ESR谱等表征手段推定这些配合物具有草酰胺桥联结构.测定了Cu2(oxae)2Gd(NO3)3的变温磁化率(4~300k).其数值用最小二乘法和由金属离子间磁交换作用的哈密顿算符导出的磁方程理论曲线拟合,求得交换积分J(Cu-Gd)和J'(Cu-Cu)分别为2.84cm(-1)和-0.68cm(-1),表明Cu(Ⅱ)和Gd(Ⅲ)离子间有弱的铁磁性超交换作用.  相似文献   

7.
采用乙醇-水溶液析出法合成了稀土离子RE3+(La3+,Nd3+,Gd3+,Dy3+,Y3+,Yb3+)与间硝基苯甲酸(HA)和邻菲罗啉(phen)的二元及三元固态配合物.通过元素分析、热重分析证实配合物组成为NdA3·3H2O,REA3·2H2O(RE=Gd,Dy),REA3(RE=Yb,Y)和LaA3·phen.考察了配合物的红外光谱、紫外光谱、荧光光谱和溶解性.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LnMgB5O(10):Mn(2+)(Ln=La,Gd,Y,Ce)体系中稀土离子对Mn(2+)的双重谱的影响.从理论上计算了Mn(2+)的离子能级和配位场参数,论述了双重谱的成因,理论分析与实验结果较为吻合.  相似文献   

9.
张安运  钱搏 《陕西师大学报》1995,23(3):44-47,70
采用乙醇-水溶液析了法合成了稀土离子RE^3+,(La^3+,Nd^3+,Gd^3+,Dy^3+,Y^3+,Yb^3+)与间硝基苯甲酸(HA)和邻菲罗啉(phen)的二元及三元固态配合物,通过元素分析,热重分析实配合物组成为NdA3.3H2o,REA3.3H2O(RE=Gd,Dy)。REA3(RE=Yb,Y)和LaA3.phen,考察了配合物的红外光谱,紫外光谱,荧光光谱和溶解性。  相似文献   

10.
以前,室温下在较低pH值范围内络合滴定Cu~(2+)、Co~(2+)、Ni~(2+)等离子是不可能的,现在利用二甲酚橙金属螯合物水溶液的热色性,使这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11.
分别以LaCl3、NdCl3水溶液为基质,在100~270K温度范围内,对冻结水溶液中Gd3+离子的ESR线宽进行了研究.德拜温度上下,线宽的温度效应不同.两种基质中,Gd3+离子的ESR线宽的温度效应有较大差异.  相似文献   

12.
合成了一系列Eu(Ⅲ),Tb(Ⅲ)与对2,6-二甲酸吡啶(H2DPA)的单核,同多核以及其与La(Ⅲ),Gd(Ⅲ)T(Ⅲ)的异多核配合物。对其进行了红外、热重和荧光性能的测试和表征,发现La(Ⅲ)与Eu(Ⅲ),Tb(Ⅲ)形成的异多核配合物荧光性能优于相应的各种单核、同时核和其它异多核配合物。  相似文献   

13.
稀土氯化物与咪唑配合物的热分解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TG-DTG,在不同气氛(O2气氛、N2气氛)、不同升温速率条件下,对五种氯化稀土咪唑配合物RE(C3H4N2)nCl3·0.5CH3OH·2HCl·mH2O(RE=La,Nd,Sm,n=2;RE=Gd,Y,n=2.5)的热失重行为进行了研究,推测了各配合物的热分解过程;应用Kissinger公式计算了配合物中咪唑分解的表观活化能,并用DSC对氯化稀土(La,Nd)咪唑配合物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4.
合成了一系列Eu(Ⅲ)、Tb(Ⅲ)与2,6-二甲酸吡啶(H_2DPA)的单核,同多核以及其与La(Ⅲ)、Gd(Ⅲ)、Y(Ⅲ)的异多核配合物。对其进行了红外、热重和荧光性能的测试和表征,发现La(Ⅲ)与Eu(Ⅲ)、Tb(Ⅲ)形成的异多核配合物荧光性能优于相应的各种单核、同多核和其它异多核配合物。  相似文献   

15.
在水溶液中合成了通式为Ln2(Sal-Gly)2SeO3.2H2O(Ln=La,Nd,Gd;Sal=亚水杨基;Gly=甘氨酸)、亚硒酸根参与配位的氨基酸稀土配合物,用元素分析、摩尔电导、红外光谱、紫外-可见光谱和差热-热重分析对其组成和性质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6.
为考查稀土配合物的特殊性能,合成了间溴苯甲酸与钪(Ⅲ)、钇(Ⅲ)、镧(Ⅲ)、钆(Ⅲ)的四种配合物.确定其组成为LnL_3(Ln=Sc,Y,La,Gd;L=3-BrC_6H_4COO).这些化合物均不溶于一般的有机溶剂,可溶于二甲基亚砜.摩尔电导数据表明它们是非电解质.通过紫外和红外光谱研究,确定稀土离子与羧基为对称的双齿配位.这些配合物的荧光为L~*-L型荧光,不是稀土离子的特征跃迁,而是稀土离子微扰的配体的电子跃迁.差热—热重分析表明配合物热稳定性较好,并给出了熔点.氧化分解失重与计算值相符.  相似文献   

17.
本文合成了Eu(Ⅲ)、Ln(Ⅲ)(Ln=La、Gd、Y)与邻苯二甲酸(H_2L)的异多核配合物,并对其进行了红外及荧光性能的研究.  相似文献   

18.
本文比较了二甲酚橙(XO)水溶液、Ln(Ⅲ)-XO水溶液及Cu(Ⅱ)-XO水溶液的热色性规律,提出了Ln(Ⅲ)-XO产生热色性的机理为配体的质子-去质子配位平衡:Ln_2H_6(XO)_2≒Ln_2H_4(XO)_2~(2-)+2H~+即配体(XO)酚羟基的解离平衡引起π电子体乐的变化而导致热色性。  相似文献   

19.
用分子轨道法研究了镧-菸酸配合物的电子结构和化学键性质.配合物的HOMO(最高占据分子轨道)主要由C、O、N原子的2p轨道组成;LUMO(最低非占据分子轨道)主要由La3+离子的6s、5d、4f轨道组成.在配位过程中有配体向金属离子的电荷转移.配体共转移1.017个电子到金属离子上,与La3+离子带1.983个正电荷相符合.La—O键具有一定的共价性,由C原子、两个O原子与金属离子形成的共价键有一定的流动性.其中5d轨道对形成La—O配位键贡献最大,4f轨道贡献最小.  相似文献   

20.
在乙醇水溶液体系中,合成了6种稀土α-萘氧乙酸(HNOA)8-羟基喹啉(HHQ)三元固体配合物,其通式是RE(NOA)2·HQ(RE=Y,La,Nd,Sm,Eu,Dy).通过元素分析,摩尔电导、紫外光谱、红外光谱及热重-差热谱图的研究对新合成的配合物进行表征,同时还试验其抑菌效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