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孙晓巍  周亚利  张岳敏  炊郁达 《科学通报》2019,64(17):1844-1858
浑善达克沙地位于东亚季风的边缘地带,是研究气候演变的理想区域.沙地内分布的火山熔岩覆盖在古砂层之上,使得较老的砂层由于顶盖岩层保护作用而得以保存.以往对浑善达克沙地的气候变化过程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末次盛冰期以来时段,缺乏更长时间尺度的气候变化记录,其主要原因是缺乏合适的地质载体和相对应的长尺度年代数据.本文通过对砂质古土壤、风成砂、湖相砂和火山烘烤层等样品进行光释光测年,利用常规SAR法、TT-OSL法和pIRIR(200,290)法分别对石英和长石进行等效剂量的测定,并进行了不同测年矿物及方法的对比,确定最终的沉积年龄,获得了截至目前最老的风成砂年龄为321.2 ka.建立了沉积物年代框架,重建了浑善达克沙地中更新世晚期以来的演化过程:距今320, 160.3~151.6和4.4 ka时,风沙物质快速堆积,沙丘活化,沙地扩张;距今5.0,2.4和1.3 ka时,风沙活动规模小,沙丘固定;距今320.4 ka左右浑善达克沙地内已经是沙丘与湖泊共存的地貌景观.  相似文献   

2.
天然造神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刊第九期刊出了《再现的绿洲》一文,引起了一些人士的关注,收到了一些读者来信,在此表示感谢。作为结束语,我们继续有关浑善达克沙地演变和环境治理的报道,以唤醒民众保护自然,爱护环境的意识和责任,让我们现在和将来永远拥有美好的家园。———编者  相似文献   

3.
利用浑善达克沙地东部新建立的4条油松和白扦年轮宽度序列, 重建了过去163 a来干旱变化的历史. 结果表明, 该区树轮序列具有明显的年际变化和较强的公共信号, 且树轮序列之间的变化比较一致, 是很好的区域气候代用资料. 通过对4个树轮宽度标准年表的平均而建立了一个区域年表 (RC), 并用其进行分析与气候重建. 树木的生长主要受2~3与6~7月份的低降雨量和5~7月份高温的限制. 由于PDSI考虑了前期干旱的积累效应, 因此RC与生长季及生长季之前的PDSI之间均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响应函数的分析揭示, RC仅与6, 7月份(5月份也接近95%的置信水平)的PDSI之间存在显著的关系. 5~7月份是浑善达克沙地树木生长的关键时期, 因此我们采用RC重建了过去163 a来5~7月份平均PDSI的变化, 重建方程的方差解释量高达52%, 且方程稳定. 重建的5~7月份的平均PDSI序列与周边城市的平均旱涝指数的变化趋势比较一致, 并捕捉到了20世纪60年代中期以来东亚夏季风的明显减弱过程. 值得提出的是, 近40 a是过去163 a来浑善达克沙地比较干旱的时期. 与华北夏季降雨变化周期相同的是重建的5~7月份的平均PDSI序列也具有20 a的显著变化周期.  相似文献   

4.
相较人力,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高级研究员蒋高明更看好自然力。在他主导的"退林还草"项目中,全国四大沙地之一,内蒙古浑善达克沙地,如今变成了一片草场。他在巴音胡舒400亩草原上打造了一个鸡吃草籽和虫子,鸡粪滋养草丛的小型循环生物链,当记者问蒋高明,你是怎么做的,他说自己什么也没  相似文献   

5.
<正>提到内蒙古大草原,首先映入你脑海的会是什么景象?青草、牛羊、苍鹰,还是野花、骏马、蒙古包?其实内蒙古的魅力远远不止这些,比如内蒙古中东部地区的克什克腾旗,地处大兴安岭山脉、燕山山脉、浑善达克沙地三大地貌的结合部,那里不仅风光秀丽,而且地质遗迹众多,奇山、怪石随处可见,被人们赞誉为"塞北金三角"、"北京后花园",是著名的克什克  相似文献   

6.
浑善达克沙地全新世气候变化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靳鹤龄  苏志珠  孙良英  孙忠  张洪  靳立亚 《科学通报》2004,49(15):1532-1536
浑善达克沙地地质资料研究结果表明, 全新世夏季风存在多次盛衰变化, 有6次强盛期和7次衰弱期, 受季风周期性变化的影响气候湿润度及地表植被发生相似的周期性变化. 其中夏季风强盛、冬季风衰弱、湿度相对较大和地表植被盖度增大的时期与全球变化的温暖事件对应; 夏季风衰弱、冬季风增强、湿度相对减小和地表植被盖度减小的时期与中低纬度地区干旱事件和北大西洋寒冷事件对应. 而夏季风强度变化存在1456和494年的变化周期, 其变化韵律与全新世全球性寒暖变化保持一致.  相似文献   

7.
风蚀坑是固定沙丘活化的重要标志,也是半干旱沙质草原地区沙漠化的首要环节.因此,准确理解风蚀坑形态变化及其动力学过程对区域荒漠化的治理具有重要意义.浑善达克沙地东南缘固定沙丘不同部位上发育了多种形态的风蚀坑,对其形态和气流结构的野外观测结果表明, 2010~2021年,各类型风蚀坑长度、宽度和面积均持续增加,整体形态有向椭圆形或槽形发展的趋势;风蚀坑坑体的扩张方向与坑内蚀积格局具有高度一致性;气流在固定沙丘迎风坡坡脚几乎未发生偏转,而在沙丘中部和丘顶发生明显偏转,且偏转角度与区域风向相关;风蚀坑形态和区域气流方向共同决定了风蚀坑内部的气流分布模式.此外,本研究认为,固定沙丘地形对区域气流的再改造作用可能是导致风蚀坑形态差异的根本原因;风蚀坑形态决定了坑内气流分布模式,而气流方向和风速变化影响着坑内蚀积格局,最终改变了风蚀坑形态演变方向.  相似文献   

8.
浑善达克沙地沙尘气溶胶的物理化学特性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基于春季内蒙古浑善达克沙地, 针对大气气溶胶进行外场采样和元素分析的资料, 对沙尘气溶胶的物理化学性质进行了分析研究. 结果表明, 观测期间气溶胶平均个数和质量浓度分别为274.8 cm&#8722;3和0.54 mg/m3, 晴天分别为31.4 cm&#8722;3和0.07 mg/m3. PM10对沙尘质量浓度起着主导作用. 小粒子占沙尘绝大多数, 沙尘天气半径小于等于4.0 μm的粒子数浓度占到总浓度的93.7%. 沙尘数浓度较大时, 粒子谱分布为双峰, 而较小时却为单峰. Al和Fe等地壳元素主要来自局地土壤源, Pb和S等污染元素主要来自外部污染源, Mo, V和Co来自外部沙尘源. 局地土壤源、远距污染源和外部沙尘源是沙尘气溶胶的主要来源.  相似文献   

9.
刘鸿雁  田育红  丁登 《科学通报》2003,48(11):1229-1232
根据野外土壤和植被调查以及实验室分析的结果, 探讨了内蒙古浑善达克沙地和河北坝上地区不同地表覆盖类型与北京沙尘天气物源之间的关系. 粒度分析结果表明, 流动沙地单位面积可释放的沙尘量小, 而低湿地草甸、石质丘陵草甸草原等单位面积内可释放的沙尘量大. 进一步考虑地表植被覆盖状况的影响, 可以认为, 作为荒漠化结果的流动沙地只是作为过去沙尘天气的物源, 当前单位面积沙尘释放的能力低, 而正处于荒漠化过程中的大面积的石质丘陵典型草原在同样的气候条件下单位面积内具有较高的释放能力. 农田如果春季耕翻, 则具有一定的沙尘释放能力, 而退耕/撂荒地上出现大量的一年生草本植物, 对起沙过程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固定沙地、石质丘陵草甸草原、低湿地草甸等由于多年生草本植物的覆盖率高, 单位面积内沙尘释放的能力低. 未来气候变化引起的沙丘活化以及湖泊和低湿地变干则可能使它们成为沙尘天气的潜在物源.  相似文献   

10.
基于中国气象局数值预报基地研发的新一代全球/区域同化、预报系统(GRAPES)的中尺度预报模式(GRAPES_meso)和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大气成分中心开发的大气化学模块(CUACE/dust), 建立了中国沙尘天气预报系统(GRAPES-CUACE/Dust). 该系统引入了中国地区最新的土地沙漠化资料、中国沙漠沙尘气溶胶的光学特性资料、逐日变化的土壤湿度和雪盖资料. 模式质量守恒性能良好. 将批量实时预报结果与地面天气观测和臭氧分光计反演的气溶胶指数(TOMS AI)的对比表明: 模式能够比较准确地预报中国以及东亚地区沙尘天气发生、发展、输送以及消亡过程, 能够对起沙量、干、湿沉降量、沙尘浓度以及沙尘光学厚度等一系列要素进行实时定量预报. 以2006年4月7次主要沙尘天气为例, 分析了起沙和干、湿沉降以及沙尘大气载荷的时空分布等特征. 结果表明, 2006年4月东亚地区沙漠向大气中注入沙尘总量约为2.25亿吨, 沙尘排放以下面三大源区为主: 中国北部内蒙古和中蒙边界附近沙漠为东亚沙尘最重要的排放源, 沙尘排放量为1.53亿吨, 占排放总量的68%. 塔克拉玛干沙漠沙尘排放量位居第二, 将近4000万吨, 占沙尘排放总量的17%, 浑善达克沙地排放量约为1500万吨, 占排放总量的7%. 其他地区的沙漠、沙地以及废弃的耕地等的沙尘排放量之和只占沙尘排放总量的8%. 2006年4月东亚地区沙尘沉降总量为1.36亿吨. 沙尘沉降的区域分布表明, 三大沙漠源区同时也是沙尘的主要沉降区, 三大源区的沉降量大约占沉降总量78%, 共1.35亿吨的沙尘在三大沙漠源区沉降, 其次是源区下游的中国大陆地区, 沙尘沉降为沉降总量的16%, 大约200多万吨. 120ºE以东的中国近海、韩国、日本以及西太平洋地区沉降量只占总沉降量的6%左右, 约85万吨. 干、湿沉降的分析表明, 由于4月中国北方地区干燥少雨, 在2007年4月的沙尘沉降总量中, 以干沉降为主, 大约占沉降总量的94%, 湿沉降只占沉降总量的6%左右.  相似文献   

11.
作为土生土长的山西人,我是吃各种各样的面食长大的。小时候最爱吃的,莫过于姥姥做的猫耳朵。做猫耳朵是件灵巧的手工活,且费时间。每逢周末,去了姥姥家,慈祥的姥姥总会满足我这个小小的心愿。看着一个个猫耳朵被徐徐拨进滚开的水里,无数小花朵扑扑腾腾地满锅翻腾,不由自主地心也跟着欢腾起来。滚上几滚,猫耳朵熟了,用漏勺捞出盛在碗里,浇上番茄鸡蛋卤,撒上黄瓜丝。碧绿的黄瓜丝,雪白的猫耳朵,鲜红的番茄汁,金黄的鸡蛋,色、香、味俱佳,十分诱人。迫不及待地拨一口到嘴  相似文献   

12.
西城漫步,至林圃。年轻的母亲正领着一男孩儿在玩耍。男孩儿在母亲的视野里腾挪,但他没有长翅膀,不时被泥土磕碰。母亲似乎并不心痛,任由他跌倒再爬起。母亲的嘴角始终挂着微笑,在微风吹拂下,宛若水中涟漪。走过来,奖励你肯德基。远处传来母亲断断续续的声音。我没有听清楚年轻母亲在说这句话之前,还说了什么,或者对孩子提出了什么要求。  相似文献   

13.
玉,在我国古代是权力和财富的象征,也是呈吉祥、避邪恶,食之以长生,葬之可不腐的神奇宝物。但在众多美玉中,最动人心弦、引人入胜的莫过于和氏璧了。卞和献宝2000多年前的战国时期,楚国有个人名卞和,在荆山采到一块美玉,恭恭敬敬地献给楚厉王。这块玉被璞石包着,玉工不识货,说只是一块普通的石头。厉王火冒三丈,以欺君之罪下令砍掉了卞和的左脚。厉王死后,武王即位。卞和一瘸一拐  相似文献   

14.
<正>在中国古代传说中,有着太多神兽。其中有一个名为"饕餮"的神兽,它是龙的孩子,十分贪吃,见到什么吃什么,由于吃得太多,最后被活活撑死。简单来说,它就是一个十足的吃货。宇宙中也存在着一群饕餮,它们是疯狂的物质"绞肉机",以各类气体云、恒星为食,来者不拒。它们就像是处于发育期的男生,永远不知道"饱"是什么概念,它们就是黑洞。其实,严格说来,黑洞只是一个空间区域,并非天体。不过,人们往往将两者混为一谈。当然,关于黑洞的误解还不止于此(比如,黑洞会发光,也并非是永恒的)。也许,正因为人们至今还没能直接发现"黑洞天体",所以才会让这种怪兽一直撩拨着科学家的神经。其中,也包括霍金。  相似文献   

15.
病人     
<正>一这是费尔南多医生无数个无聊下午中的一个。他把办公桌上的沙漏翻过来又倒过去,一次次地看着褐色的细沙流尽。当他第六十五次这样做的时候,敲门声响起了。"请进。"与此同时,费尔南多把沙漏放好,正襟危坐。细沙再次流淌,发出滋滋的声音,像是窜动的电流。进来的是个年轻的病人,瘦高个儿,穿着灰色呢绒外套。"下午好,医生。"他坐到费尔南多医生面前,脸色有些发白。"嗯,下午好。怎么,感觉哪里不舒服吗?"  相似文献   

16.
被誉为大自然的秘密的花坪自然保护区,在广西龙胜各族自治县与临桂县交界处,离山水甲天下的桂林只70km。花坪是一处保持着原始风貌的生物乐园。相传上古时候,一声巨响,从南天门坠下一颗大陨石,落地后化为一朵万瓣玉莲,五彩缤纷的花粉像喷泉一样洒向四面八方。从此,这一带奇花异木、珍禽异兽漫山遍野,花坪因此得名。这里山清水秀,珍奇甚多,略举数端,便见大观。  相似文献   

17.
格劳贝尔年轻时是一名制镜匠。清晨,他挑着镜子,走在乡间小路上,当晃动的镜子里映出一幕幕梦幻般的田园风光时,他会吹起口哨,用欢快的旋律为这部由他导演的无声电影配音。他相信,只要镜子不碎,这梦一般的日子就会永远持续下去。但让他没想到的是,镜子没碎,可世界却碎了。1625年,他21岁那年,德国爆发了内战。  相似文献   

18.
大熊猫,憨态可掬,国宝,世界珍稀动物。这些关键词概括了我对大熊猫了解的全部。应该说,我对它既熟悉又陌生。称熟悉,是我在北京动物园多次见过它。谈陌生,是因为我对它生活习性和生存地域的了解均为空白。两年前的12月初,中国人与生物圈国家委员会的有关同志赴大熊猫重要产地陕西佛坪考察,我随同前往,从而给我提供了难得的学习机缘。我们是从北京乘飞机飞往陕西的。航行中,我想象12月初的佛坪不该是北方的面貌,寒风凛冽,万木萧疏;而应为一派南国风情,阳光和煦,满目葱茏。否则,大熊猫吃什么?秦岭翠竹佛坪保护区开车来咸阳机场接站的人说,从机…  相似文献   

19.
随着历史脚步的前进,扇子的角色也在不断转变,不断丰富。展示才华显风雅古代,最喜欢扇子的人是书生,特别是像唐伯虎、郑板桥一类的有书法、绘画、文字功底的秀才。他们喜欢舞文弄墨,显露风雅。在古代,有名家题字的扇子,常常会千金难求。男人往往喜欢拿着题字的扇子与互生情愫的闺中小姐交换绢帕、汗襟儿,当做定情信物。  相似文献   

20.
青春那些事     
珍珠是某中学的一名学生,人长得漂亮,学习成绩也很不错,是父母的掌上明珠。可是,从高二开始,她的生活有了很大的改变。她与同班同学小刚涉入爱河,并偷尝了"禁果"。两个月后的一天,上体育课时珍珠下腹剧痛,昏倒在操场上。在医院里,医生询问珍珠的个人生活情况,她一口咬定月经正常,也没有男朋友。于是按急性阑尾炎处理,谁知刚送上手术台珍珠就开始大出血。父母哭天抢地,认定是医疗事故,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