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9 毫秒
1.
《大自然探索》2011,(12):9-9
南美国宇航局“黎明号”探测器拍摄的高像素照片表明,小行星4号——灶神星上有一座比喜马拉雅山还高两倍的山。这座高山自灶神星南极地区一个陨击坑的中心拔地而起,高度约为22000米,底部直径约为180千米。灶神星直径约为529千米,  相似文献   

2.
<正>"嫦娥二号"卫星自2010年10月发射以来,经过长途奔月、近月制动、绕月飞行、降轨控制等多个关键环节,在距地38万千米外的月球轨道上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由于卫星燃料充足,科学家决定在2011年6月16日左右,让"嫦娥二号"卫星离开月球,飞向150万千米远的日地拉格朗日L2点继续进行探测。然后,它又从700万千米处以每秒10.73千米的相对速度,与图塔蒂斯小行星由远及近擦身而过,首次实现我国对小行星的飞越  相似文献   

3.
正在经历了3年半的旅行之后,日本隼鸟2号探测器飞抵目标小行星"龙宫"。该探测器将于2018年晚些时候在这颗小行星的表面释放着陆器,并于2020年将珍贵的样本带回地球上的实验室,在此之前,它已经为行星科学家提供了针对此类神秘小行星的近距离观测。日本宇宙航空研究开发机构(JAXA)发布了一些距离"龙宫"约300 km拍摄的模糊图像。这是一颗普通但很少被研究的小行星,它看起来  相似文献   

4.
19世纪初,人们发现了位于火星与木星之间的小行星带.事实上,小行星带早在18世纪就被德国人提丢斯预见到了. 在火星与木星之间有一片广阔的地带,其间沿一定轨道环绕太阳运行着大大小小的岩石,这就是著名的"小行星带",是在19世纪初被发现的.1801年1月1日,意大利天文学家皮亚齐在这一地带发现了小行星塞内斯(直径1003千米).1802年,德国天文学家奥伯斯在这里发现了小行星帕拉斯(直径608千米).此后,在这一地带又相继发现了幽诺、维斯达等小行星.  相似文献   

5.
平凡的"露西号" 2021年10月16日,美国宇航局的"露西号"探测器搭乘"宇宙神5号"火箭,从美国佛罗里达州卡纳维拉尔角天军基地发射升空,正式开启它的外太阳系探测之旅,此行的目的是去探测小行星. "露西号"是一个平凡的探测器,它没有复杂的构造,建造它所需的几乎所有的零配件都不特别.承担"露西号"航天任务的洛克希德·马丁太空系统公司,仅需要把买来的部件组装在一起就可以了.当然,一次又一次的测试是少不了的.比较复杂的是它的能量系统,除了燃料罐之外,最主要的就是太阳能电池板.它的太阳能电池板就像雨伞那样可以折叠,打开之后是2个直径分别为7.3米的圆形平板.在太阳能电池板完全打开时,整个探测器全长可达15.8米,主体就位于2块太阳能电池板的中间.  相似文献   

6.
季江徽  田蕾 《科学通报》2015,(2):164-169
2004年欧洲航天局发射的"罗塞塔"轨道器经过10年飞行到达彗星67P/ChuryumovGerasimenko."罗塞塔"释放的菲莱探测器安全降落于彗星67P表面,成为首个在彗核表面着陆的探测器.着陆后菲莱开展了系列探测,顺利完成了主要的预定任务,并已传回彗星表面和浅层物质的分析数据.然而,登陆彗星后不久菲莱的主电池电量耗尽,且日照不足,太阳能电池无法支持其继续工作."罗塞塔"和菲莱拍摄的图像显示,彗星67P表面被毫米至米尺寸的表壤和碎石覆盖."罗塞塔"采集的彗星67P水蒸气样本的分析结果显示其水蒸气中D/H(氘氢比)约为地球海洋中水的3倍.探测小行星和彗星有助于揭示太阳系形成、地球上水的来源乃至生命起源的奥秘,还有助于减缓近地小天体灾害.虽然国内在彗星、小行星方面的研究起步较晚,但中国的小天体深空探测亦在推进之中.  相似文献   

7.
《大自然探索》2011,(9):4-4
最近,在进入环绕小行星灶神星的轨道后,美国宇航局“黎明号”探测器发回了第一幅灶神星的近距离照片(下图)。2011年7月15日,“黎明号”成为环绕主小行星带(位于火星与木星之间)天体的第一艘探测器。这幅照片显示出灶神星前所未见的细节。当灶神星把“黎明号”俘获进轨道后,两者之间的距离约为16000千米。  相似文献   

8.
2007年9月27日,小行星探测器"黎明号"终于起程了.它将飞赴火星和木星之间的小行星带,探测那里的两颗神秘天体--灶神星和谷神星.这次任务的行程长达50亿km,耗时8年.学者们期待"黎明号"帮助他们回答一个古老而又玄妙的问题:太阳系是如何诞生的.  相似文献   

9.
<正>北京时间2018年11月27日凌晨4时,美国宇航局(NASA)发射的"洞察号"探测器在火星软着陆成功。在此之前,"洞察号"已经在太空飞行了半年多,行程超过4.84亿千米。自从登陆火星以来,"洞察号"就不紧不慢地逐步开展工作。它首先展开直径2米的2个太阳能电池板,然后给自己来了个自拍。随后,科学家远程遥控"洞察号"上的机械臂把探测火星震动的"火震仪"抓起来放在火星表面,用来测定火星的震动。  相似文献   

10.
"布里奇特号"是英国为探索火星而作出的最新尝试,2007年可能登陆火星.它不仅是登陆器,还具备移动探测器的功能,就像美国航天局目前正用于探索这一红色星球的"勇气号"和"机遇号"探测器一样.正从事这一项目的科学家们希望"布里奇特号"能翻遍火星上的石头,寻找生命迹象或适宜生存的条件.  相似文献   

11.
"好奇"号火星探测器自2011年11月26日发射以来,经8个多月、5.6亿公里的长途跋涉,于今年8月6日顺利登陆火星,并随即发回了登陆地附近火星地貌的清晰照片,这令探测器的"东家"——美国宇航局(NASA)欣喜不已。"好奇"号耗资高达25亿美元,超过著名哈勃空间望远镜之造价(20亿美元),成为最昂贵的空间探测项目。世人皆知美国有钱,然而它的种种"开销"也大,近年更因受金融危机影响,美国政府不得不削减预算,并波及NASA的科学计  相似文献   

12.
美国和苏联曾展开一场以月球探测为中心的空间科学技术竞赛.从20世纪50年代末到70年代初,苏联共向月球发射了32个探测器,这些探测器或逼近或登陆月球,取得了丰硕成果.期间,美国也向月球发射了21个探测装置.1969年7月,美国"阿波罗11号"飞船实现了人类登月之梦,在月球探测中取得最辉煌的成果.  相似文献   

13.
《大自然探索》2005,(3):4-4
欧洲"惠更斯"号探测器于2005年1月15日成功登陆土星最大的卫星土卫六(也称"泰坦"),并通过它搭乘的美圈"卡西尼"号飞船成功传回拍摄的土卫六照片和其他科学数据。土卫六距离地球12亿公里,是人类探测器登陆过的最遥远的天体。  相似文献   

14.
《科学24小时》2013,(Z1):27
<正>日前,研究人员在分析火星轨道勘察探测器于2007年拍摄的图像时,发现了前苏联"火星3号"探测器的残骸。美国宇航局的火星探测器还拍摄到了该探测器的减速伞和隔热屏蔽装置。"火星3号"探测器于1971年发射,同年12月成功登陆火星表面,但是马上与地球失去了联系。虽然  相似文献   

15.
<正>据美国宇航局的"奥西里斯-REx"小行星探测器提供的最新数据分析表明,小行星"贝努"上发现水留下的痕迹!此次探测器搭载的2个光谱仪获得的数据表明,"贝努"上存在含有羟基(氧、氢原子键合在一起组成)的分子。这些羟基分子遍及整个小行星的黏土矿物。这意味着在某个时间点上,"贝努"上的岩石曾与水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16.
登陆小行星     
2011年5月初,美国宇航局宣布,该局的一组宇航员和科学家将在海底的一块模拟太空岩石上,检测未来登陆小行星的理念和技术。之前美国曾宣布将载人登陆小行星,为载人登陆火星做准备,现在看来,美国确实已在为登陆小行星做准备了。  相似文献   

17.
正5枚探测器将在2016年飞向火星这颗红色星球。然而,美国宇航局(NASA)在确定没有足够时间修复和全面测试探测器上的地震仪的真空密封后,宣布取消原定于2016年3月的"洞察"号(In Sight)发射。火星探测任务的下一个有利的发射窗口期将在2018年。当"海盗1号"和"海盗2号"登陆器(twin Viking landers)于1976年登陆火星时,每个登陆器  相似文献   

18.
新知短信     
人类导演"关地大冲撞" 用核弹轰击小行星的设想早已提出,然而实现的则是用宇宙探测器撞击彗星。这是人类首次主动"攻击"一个宇宙天体。近日,美国航天局为寻找早期太阳系的冻结碎片,向一颗距地球1.3亿千米的彗星发射探测器,名为"深度撞击"的探测器发出的冲撞将在彗星表面撞出一个坑。  相似文献   

19.
2000年2月14日(西方的情人节),美国4年前发射的探测器“里尔”(意为“会晤近地小行星”)在距离地球2.6亿千米的地方与近地小竹星“爱神”相遇。开始环绕“爱神”飞行并进行各种探测。目前,“里尔”已成功发回一系列图片和探测数据,这是人类探测器第一次围绕小行星飞行,不仅是日期的巧合,更是人类探索太阳系奥秘历史上的又一次重大突破。为什么这样说呢?要回答这个问题,必须弄清什么是小行星,为什么要探测小行星,以及怎样探测小行星。太阳系历史的教科书地球上的岩石记录着地球的历史,它告诉人们有关恐龙、古代海洋和大陆漂移…  相似文献   

20.
<正>北京时间2015年3月6日,美国宇航局"黎明号"探测器在经过历时7年半、行程49亿千米的飞行后,终于抵达谷神星,成为迄今为止第一艘环绕矮行星运行的飞行器。这是太空探测历史上的又一个里程碑。北京时间2015年3月6日,美国宇航局"黎明号"探测器(以下简称"黎明号")在经过历时7年半、行程49亿千米的飞行后,终于抵达谷神星,成为迄今为止第一艘环绕矮行星运行的飞行器,而且是环绕地球-月球系统外两个天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