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4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基于二维二元周期互补阵列集和移位序列,利用逆Gray映射,提出了一类二维四元零相关区周期互补阵列集的构造方法。获得的阵列集由多个四元零相关区周期互补阵列子集组成,不同子集之间具有完全正交互补特性。本文的构造方法可分别对阵列的行列进行移位,能够获得具有不同参数形式的二维四元零相关区周期互补阵列集。同时行(列)方向上的零相关区长度可以灵活设置,从而能获得不同的移位序列集,构造出多个二维四元零相关区周期互补阵列集。构造结果表明,本文方法可有效地增加工程应用所需的阵列信号。  相似文献   

2.
由于零相关区(zero correlation zone, ZCZ)序列偶集作为通信系统的扩频序列,具有减少或消除多址干扰,有效改善系统性能的优越性能。构造性能参数达到或接近最优的ZCZ序列偶集,成为研究的重点。提出多集合相互正交ZCZ序列偶集的构造方法,基于最佳序列偶和正交矩阵偶,构造多组相互正交的ZCZ序列偶集。先对ZCZ序列偶进行移位操作,引入正交矩阵偶对其进行扩展,得出的序列偶集合相互正交性能参数达到或接近最佳。同已有方法相比较,所提方法构造集合数目更多,且放宽了序列偶中对序列长度的要求。  相似文献   

3.
利用差集偶与二值序列偶的等价关系,证明了异相自相关值为-1的二值序列偶等价对应的差集偶存在的必要条件,并结合特征多项式法构造出(3+2d,2,2+d,2,1)型和(6λ-5,3λ-1,2λ-1,λ+1,λ)型几类差集偶。由该差集偶获得的二值序列偶可应用于低相关区序列偶集的构造,即通过对二值序列偶的循环移位变换构造出低相关值为-1,低相关区长为移位长度Lcz,序列偶数量小于最大低相关区长度N-1与移位长度Lcz之比的最大整数的低相关区序列偶集。  相似文献   

4.
无碰撞区跳频序列集能够有效减轻通信中的多径干扰,在准同步跳频通信系统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提出了两种新的无碰撞区跳频序列集构造的方法,在这种构造方法中,序列的个数和无碰撞区的长度是可以灵活变动的。由这两种方法构造的无碰撞区跳频序列集的频隙个数、序列长度、序列个数、无碰撞区长度、汉明相关值等参数均达到了理论界,是最优的无碰撞区跳频序列集。  相似文献   

5.
在非周期相关条件下提出了一种新型最佳离散信号形式--二元互补序列偶集。对其性质进行了研究,并提出多种二元互补序列偶集的构造方法,利用这些方法可以得到大量的二元互补序列偶集。与传统的序列形式相比,二元互补序列偶集既扩展了最佳离散信号的选择空间,又可作为多用户信号应用于实际工程中。  相似文献   

6.
在跳频系统中,跳频序列的性能是评价跳频系统的性能的重要指标。本文给出了两种二维非周期低碰撞区跳频序列的构造方法。首先,利用笛卡尔积构造二维非期低碰撞区跳频序列集。然后,利用交织法构造二维非周期低碰撞区跳频序列集。最后,分析了新的跳频序列集在二维低碰撞区内的非周期汉明相关性,并根据理论界对序列集进行了最优性分析。  相似文献   

7.
奇周期最佳屏蔽二进序列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定义了一种新的最佳相关信号,即奇周期最佳屏蔽二进序列偶。用计算机搜索方法,搜索出一些奇周期最佳屏蔽二进序列偶,并给出了利用奇周期最佳屏蔽二进序列偶构造周期最佳屏蔽二进序列偶的方法,以及在序列长度为奇数时,奇周期与周期最佳屏蔽二进序列偶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基于低碰撞区跳频序列的准同步跳频通信系统在低碰撞区内具有低的多址干扰。将已有的一维跳频序列低碰撞区扩展到时频二维,给出了两种构造二维时频低碰撞区跳频序列集的方法。构造法分别基于Welch Costas阵列和Golomb Costas阵列,通过序列循环移位的方法分别得到一类二维时频低碰撞区跳频序列集。新的序列集满足跳频序列的二维周期汉明自相关函数和互相关函数构成的理论界,同时在二维时频低碰撞区内具有最优的自相关特性和互相关特性。  相似文献   

9.
在通信系统中,跳频信号不仅会出现时延,还会存在频移。研究具有时频二维低/无碰撞区的跳频序列的构造。证明了Reed-Solomon(RS)码的时频二维周期汉明自相关函数的上界;提出了两种构造方法。第一种方法是基于RS码来构造时频二维周期低碰撞区跳频序列集。第二种方法利用矩阵来构造时频二维非周期无碰撞区跳频序列集。丰富了时频二维低/无碰撞区跳频序列的理论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10.
基于缓解共址干扰的低碰撞区系列构造和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跳频码分(FH-CDMA)组网通信中所面临的频率碰撞问题,论述了跳频组网方式与汉明相关的关系,提出了一种利用低碰撞区(few-hit zone,FHZ)系列来缓解共址干扰的方法,低碰撞区对FHZ码的构造方法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准同步的条件下,利用该方法所构造的系列具有较好的性能,与零碰撞区(no-hit zone,NHZ)序列相比能提供更多的用户地址码,可有效地减小跳频码分组网系统的共址干扰.  相似文献   

11.
基于遗传算法的类零相关多相码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距离高分辨多输入多输出(multiple input multiple output,MIMO)雷达体制下,目标回波可能跨越多个距离单元,因此要求发射信号在主瓣附近具有较低的自相关旁瓣和互相关。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遗传算法的类零相关多相码设计方法。该方法选择具有零相关特性的零相关码集为初始群体,然后针对零相关码的特性,对遗传算法的交叉和变异操作进行了优化设计。通过把相关信号能量向远离主瓣的区域挤压,获得的多相码在主瓣附近具有较低的自相关旁瓣和互相关。最后,计算机仿真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2.
针对多波束移动通信卫星业务不均衡导致功放工作点不一致、功率利用率低等问题,首次提出数模混合自适应功率分配(adaptive power allocation algorithm based on digital and analog hybrid system,APA-DAH)方法。该方法实现了在卫星载荷发射总功率不变情况下,根据通信业务量自适应分配各波束的发射功率,并且所有功放的工作点基本一致,保证通信波束性能的同时极大提高了卫星载荷的功率利用率。针对APA-DAH多波束移动通信卫星载荷要求每个通道的幅度和相位分布完全一致,否则系统性能急剧下降问题,提出了适用于APA-DAH多波束移动通信的幅相一致性校准方法,该方法利用零相关序列具有优异的自相关和互相关特性,实现多通道快速校准,并且校准不影响正常通信性能。性能仿真和远场测试结果表明:在校准信号功率比通信信号功率低15 dB时,校准后的幅相一致性误差分别优于0.1 dB和0.3°,实测主瓣内增益损失小于0.35 dB。  相似文献   

13.
提出了一种环状给水管网优化设计的综合方法.这一方法以环状管网年费用(或投资)最小为目标函数,将二次正交旋转回归设计、二次规划和线性规划有机的结合在一起,较好的解决了环状管网的优化设计计算问题.在这一方法中,用二次正交旋转回归设计确定环状管网管段流量分配方案,用线性规划模型计算每一流量分配方案管网的年费用,建立管网的管段流量与年费用之间的二次多元回归方程;以这个二次多元回归方程为目标函数,用二次规划方法确定管网的管段流量分配最优方案;根据最优流量分配方案,用线性规划模型确定管网的最优设计方案.算例表明这一方法是可行的,可用于单水源泵站加压管网和重力管网的优化设计.  相似文献   

14.
The new procedure, in which the minimum annual cost (or investment) is used as the objective function, is presented to optimize looped water distribution network, combining the quadric orthogonal circumrotation regression design, the quadratic programming and the linear programming together. First, the flow distribution schemes are set down by means of quadric orthogonal circumrotation regression design. The annual cost of each flow distribution scheme is determined by linear programming and the quadric multiple regression equation between the annual cost and the pipe segment flows is established. Second, the optimal flow distribution scheme in which the quadric multiple regression equation is used as the objective function is determined by the quadratic programming. Finally, the optimal design of looped network is determined by linear programming based on the optimal flow distribution scheme. The procedure can be used to optimize the single resource looped network with pump station and gravit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