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北京古都文脉源于中国古代都城的营造法式,与城市文化景观和交通线路相关联.北京城市中轴线是中国古代城市中轴线营造的巅峰,同时,又是北京城市最重要的文脉,是北京城市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最巧妙的结合.沿着中轴线这条主要文脉,可以探寻到整个城市的文化脉络.对古都文脉的研究有利于古都风貌保护和发展北京城市文化旅游观光事业.  相似文献   

2.
1949年以来,国家对北京的文物古迹保护高度重视。在现实条件下保护北京城市风貌,是一个重要课题。根据北京城市功能定位,对北京文化遗存复查工作、北京城的中轴线、占用文物保护的团体、等问题提出看法和建议。  相似文献   

3.
北京城是享誉世界的古都和历史文化名城,而如今北京的古都风貌已处于急剧变态过程中,陷于加速消失的险境,保护北京的历史文物,保护北京古都风貌,保护北京这座历史文化名城,已是刻不容缓的事情,具体建议如下:1)保护和发展北京城南北中轴线;2)保护和发展北京城山水相融,自然风光与人文景观相融的传统风貌;3)在北京老城区的破坏性建设应坚决刹车;4)保护和发展北京的地名  相似文献   

4.
李诚 《科技智囊》2021,(9):11-13
北京中轴线申遗工作自启动以来,在文物考古、内涵发掘、宣传引导等方面已取得诸多进展.同时,中轴线14处遗产点之间的有机联系还有待加强,沿线文物考古工作尚未整合,中轴线文化内涵的宣传途径也亟须创新.文章结合中轴线申遗工作的实际,认为相关部门应当采用新技术手段构建中轴线信息数据平台,形成中轴线沿线完整的通信网络,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利用3D、VR等技术手段,讲好北京中轴线故事,促进北京中轴线申遗持续走向深入.  相似文献   

5.
王亮 《科技促进发展》2010,(6):49-49,48
北京地铁宋家庄枢纽站位于北京宋家庄路和规划中的石榴庄路的交汇处,地处北京战略规划东南发展轴的腹地,北京市城市规划南北中轴线从车站辐射区穿过。车站辐射区是城市轴线上的“南部城市新区”,将来将带动周边和整个北京南部地区文化、商贸、工业、科技、旅游等事业发展。  相似文献   

6.
北京市中轴线辐射区主要指二环路以内的老城区。该区的景观建设关系到中轴线文化和北京历史文化的发展和建设。由于旧城区土地资源极为紧张等原因,该区的传统景观特色逐渐弱化,仿古建筑的建设带有明显的盲目性,街区商业气息过浓,胡同环境较差。针对这些问题,本文提出了应当保持中轴线的对称魅力,将城市的古典元素与现代元素有机融合,突出北京文化的固有特色,积极整治北京市的胡同环境。  相似文献   

7.
北京城市发展建设中存在着五个误区:1)打通中轴线以改善北京城市的南北交通;2)破坏北京城历史上形成的街道格局,强行开辟穿城的快速交通线;3)无限制地拓宽街道,并修建仿古建筑;4)过多开避宽阔的封闭式街道;5)城市快速通道与商业等并举,导致误区的原因是主持城市规划建设的同志没有从北京城市发展的历史来考察城市的发展,也没有借鉴国外发达国家旧城改造的经验教训。  相似文献   

8.
"经营城市"与北京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水平“经营城市”是中共北京市第九次党代会就北京城市发展建设提出的明确要求,而且是在北京要率先实现现代化这一背景下提出的要求。同时,做好北京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利用也是党中央、图书馆对北京城市发展建设提出的具体要求。这两者有着内在的联系,是同一体的两个方面,而不是对立的两个方面。北京提出“经营城市”理念包含着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利用,北京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利用也可以引入“经营城市”理念。为此,北京应进一步全面普查历史文化遗存,深入发掘这些有形资源和无形资源的历史文化价值,进行合理保护和充分利用。  相似文献   

9.
本文结合巫溪马镇坝新区城市中轴线景观规划设计, 分析地方文脉、时代特征与城市景观的关系,认为根植于地方文脉,结合时代发展,塑造有灵魂和个性的和谐的城市中轴线景观,起到了延续和发展城市地域文化,展现时代风采,增强城市记忆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结合巫溪马镇坝新区城市中轴线景观规划设计,分析地方文脉、时代特征与城市景观的关系,认为根植于地方文脉,结合时代发展,塑造有灵魂和个性的和谐的城市中轴线景观,起到了延续和发展城市地域文化,展现时代风采,增强城市记忆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北京是中华民族历史发展中的特殊城市。纵观北京的城市发展史,可以归纳出5个特征。1)北京是历史悠久而辉煌,古老而又年轻的现代城市;2)北京城从古至今的发展历程中,始终以政治功能为城市的主要职能;3)北京城市的发展史是中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历史发展的缩影;4)北京城市的发展是由其在中国政治地理格局中所处的优越区位条件的;5)北京的文化是东方文化独一无二的代表。  相似文献   

12.
北京是世界著名的古都 ,现正进入新一轮的大开发、大发展时期 .有人片理解胡同、四合院不属于保护古都风貌范围之列 ,仅保护现有的文物保护单位就行了 ;本文论及了古都风貌的完整内涵及文化价值 ,以及对现代化认识上的偏差 ,提出了保护古都风貌一些原则性设想  相似文献   

13.
北京的旧城改造中,保护与发展是一对矛盾,从北京的实际情况出发,在保护中求发展,在发展中促保护,是北京旧城改造的唯一可取的途径,处理好两者的关系,北京学研究责无旁贷。  相似文献   

14.
西方学者对北京城市规划建设的历史有许多一般描述和专题论著。地理学家G·泰勒首次把有关北京城的建址问题提到现代城市地理学的研究上来进行。北京城在规划设计上的中轴线,有着悠久的历史渊源,P·卫德礼教授提出中国城市中的中心大路的重要性,不在于视觉上的突出,而在于其象征意义。北京旧城的总体设计,在西方的建筑家和城市规划学者中得到了高度的评价,旧城的整体设计对今天的城市建设仍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5.
笔者就古城苏州的历史价值、基本空间变化及文化发展进行探讨。以表达对苏州这座历史名城的保护,并为未来寻找保护的途径或方法。  相似文献   

16.
我国古籍中对建城的目的阐述得十分明确,即:筑城以卫君”。由于君王既有外患又有内忧,所以都城对外对内均具有封闭性,北京历史上是中原王朝的北方军事重镇,又是辽,金,元,明,清五朝故都,军事上,政治上的功效使其成了封闭性最强的城市,北京军事上,政治上的封闭性是封建王朝的“北边之患”与心腹之忧所决定的,经济,文化上的封闭性是由于京城经济,文化的发展水平与京畿经济,文化的发展水平存在着巨大的差距,巨大的差距使得彼此之间形成了自然的封闭,北京在军事,政治,经济,文化上的封闭性,制约了首都应有的开放功能。  相似文献   

17.
分析了原型建筑与标志建筑的关系及其文化传承意义,讨论了传统建筑的保护策略和城市发展与传统城市文化命脉传承的关系问题.认为,在城市化过程中,新的建筑应注意传承城市的地域文化传统,保存城市历史文化的命脉,保持古建筑群的用途和功能,采用"修旧如旧"的方法,保护传统建筑.  相似文献   

18.
对北京老城区不同类型的旅游景区统计分析,得出北京老城区旅游景区空间分布类型为均衡分布.通过计算最邻近点指数得出东城区和西城区其空间结构类型为均匀型,但是东、西两城区有差别,东城区景区间分布较为紧密,延续性好.其次,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分析了其影响因素:该区的资源禀赋和政府行为.最后,为老城区的良性可持续发展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