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1 毫秒
1.
通过配煤炼焦实验,研究入炉煤的性质、炼焦工艺和添加剂对焦炭初始反应温度的影响。结果表明,不管是单种煤还是配合煤,焦炭初始反应温度均随入炉煤煤化度的提高而上升;随着焖炉时间的延长,焦炭初始反应温度显著升高;随着入炉煤细度的增加,焦炭初始反应温度有所升高,而入炉煤的堆积密度对焦炭初始反应温度基本没有影响;具有催化作用的添加剂能显著降低焦炭的初始反应温度,而添加铁矿粉对焦炭初始反应温度的影响较消石灰的影响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2.
新疆库拜煤反应活性高,炼制的焦炭性能差,难以满足大型高炉冶炼需求.为降低焦炭反应性(CRI),提高反应后强度(CSR),进行了系列煤粉改质和炼焦研究.通过热重实验分析配合煤改性机理,发现煤粉改质剂主要作用于胶质体形成及半焦缩聚阶段,通过傅里叶红外光谱分析发现库拜QM含氧官能团主要为羟基和烃基醚,羧基几乎没有.以配合煤挥发分(Vdaf),黏结指数(G)等为自变量,以焦炭抗碎强度(M25)和耐磨强度(M10)为因变量,用统计软件SPSS17.0分别对煤粉改质炼焦的结果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建立了焦炭冷态强度的预测模型,从而在热态性能和冷态强度两方面灵活地指导配煤和炼焦.  相似文献   

3.
为了预测、改善和控制铁焦的强度,通过6个配煤方案、72组炼焦试验,系统地研究了铁矿粉配比w、入炉煤堆积密度d、入炉煤挥发分质量分数w(Vdaf)和粘结指数G对铁焦强度的影响。在此基础上,以上述4个因素为参数建立了铁焦强度的预测模型。该模型揭示了各因素对铁焦强度的影响规律和各因素的适宜值,预测精度较高;根据预测模型分析了控制铁焦强度的途径。  相似文献   

4.
炼焦煤质量指标评价体系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对我国青海、四川、新疆等地炼焦煤质量的工业指标、工艺指标、煤岩指标、焦炭显微结构组成(光学组织)和焦炭热性能进行研究,提出了一套包括挥发分、黏结指数和单种煤成焦显微结构组成评价炼焦煤质量的指标体系.该评价体系由质量控制指标、结焦性指标和揭示成焦质量指标组成.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烟煤胶质层指数测定方法进行改进,在捣固密度为1.10t/m3下测定配合煤捣固胶质层指数(Yd,Xd),以配合煤的干燥无灰基挥发分(Vdaf)、黏结指数(G)和捣固胶质层最大厚度(Yd)为自变量,分别以焦炭的冷态强度(M10,M25)和热态性能(CRI,CSR)为因变量,利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方法,建立捣固密度下的Vdaf-G-Yd焦炭质量预测模型,并对其进行F检验和误差分析。结果表明,捣固胶质层指数(Yd,Xd)能更准确地反映配合煤在捣固炼焦过程中的黏结性能与结焦性能;与传统的Vdaf-G-Y焦炭质量预测模型相比,Vdaf-GYd焦炭质量预测模型具有更好的预测精准度,除M10的相对误差略有增加外,CRI、CSR、M25的相对误差均有所减小,其减小幅度分别为5.7%、12.8%和10.1%。  相似文献   

6.
堆积密度对捣固炼焦焦炭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5个配煤方案进行捣固炼焦试验,研究不同的堆积密度对焦炭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入炉煤堆积密度对焦炭的灰分和硫分基本没有影响,而对焦炭的气孔率、冷态机械强度及热性质影响显著.捣固炼焦的最佳堆积密度为0.9~1.1 t/m3.最佳堆积密度及在最佳密度下的焦炭性能还受配合煤性质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用低变质程度,高挥发分煤,于高压釜内在煤挥发分本身的压力下焦化。焦炭的机械强度与该煤种所受压力的1/3次方成正比。配合煤以其最大反射率等于1为好,焦化时压力的作用使配合煤生成光学各向异性的焦。炭化条件为升温10℃/min,500~600℃维持2h,然后5℃/min升温到950℃维持1h,能生成高强度的焦炭。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在生产过程中焦炭冷、热强度的分析和研究,改进了系统的操作和控制方法,有效提高了焦炭质量.从捣固时间、高焦炉煤气掺混比、配煤比及入炉煤细度4个方面进行焦炭质量的影响的试验,得到不同因素各自对焦炉生产的参考值,实施优化,有效提高焦炭质量.  相似文献   

9.
贺云秀 《太原科技》2007,164(9):82-83
以山西万达煤焦化有限责任公司为例,介绍了利用焦砟特征初步确定进入公司的各种煤黏结性的强弱,根据焦砟特征的序号决定是否测定煤的黏结指数。该项目不仅简化了实验程序.节省了标准无烟煤用量,降低了实验成本,还进一步提高了工作效率,有利于煤质管理和配煤炼焦,确保了进入公司的焦炭质量合格。  相似文献   

10.
简要分析了可扩大炼焦用煤范围的捣固炼焦工艺。捣固炼焦工艺是通过增加入炉煤的堆比重,以改善入炉煤的结焦性能,使得在配煤炼焦中可大量增加气煤及弱粘煤等传统焦炉极少用到的煤种的配入量,从而降低配煤、吨焦成本,并能够得到令人满意的焦炭质量,同时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1.
对祁东煤矿32、61、9三个煤层的煤质变化特征及其主要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从32、61到9煤层,煤的挥发分明显减少,而粘结指数略有增加,煤质呈现有规律的变化,从气煤和气肥煤向1/3焦煤和肥煤方向转化。同时,9煤层出现挥发分急剧减少、粘结性完全丧失的热变煤。分析认为:祁东煤矿从32、61到9煤层,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岩浆侵入活动是形成煤质变化的主要原因,区域岩浆热变质作用导致了这三个煤层煤质的规律性变化,而接触变质作用导致了9煤层热变煤的形成。  相似文献   

12.
煤的水分、灰分、硫分、黏结性指标等各项数据充分的反映了煤的性质及类型,可以根据分析结果确定煤的用途,从而指导炼焦生产,达到合理利用煤炭资源,提高焦炭质量,增加焦化厂效益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研究了弱粘结煤的高温活化特性,表明弱粘结煤高温 焦 碳具有较大的孔隙率和比表面积,孔隙结构的形态多、长径比大,具有良好的活性。弱粘结 煤良好的活性可以为SiC快速、大范围生长提供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14.
选取6m焦炉焦炭,对干、湿法熄焦焦炭进行质量对比分析,研究干熄焦对焦炭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干熄焦对焦炭的灰分和硫含量改变不大,对焦炭的真密度、气孔率、灰成分和光学组织指数影响较小,对焦炭的成熟度、平均粒度、粒度均匀系数、孔径分布、机械强度和热态强度等的改善明显。  相似文献   

15.
不同粒度肥煤的膨胀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不同粒级淮北宿州肥煤的奥亚膨胀度、黏结指数、最大胶质层厚度、有机显微组分、挥发分以及镜质组氧元素含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粒级肥煤的黏结指数G值和最大胶质层厚度Y值无明显差异,且奥亚膨胀度b值和膨胀温度区间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0.5~2mm粒级肥煤的膨胀性能较优,粒度大于2mm或小于0.5mm肥煤的最大膨胀度b值和膨胀温度区间相对较小,其膨胀性能明显劣化。讨论了采用膨胀性指标表征肥煤工艺性质的优越性,并从活惰比、镜质组氧元素含量和活性成分比表面积对不同粒级肥煤膨胀性差异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6.
根据鸡西煤的煤质特点、煤岩特征及变质特征.作者采用了煤岩学配煤方法,对小焦炉配煤和半工业性配煤实验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煤的镜质组反射率及惰性成分合量变化都明显地影响焦炭的质量.当煤级分散系数f≤0.35,惰性成分(质量分数)小于20%时,可做为合适的配煤方案.  相似文献   

17.
由于目前我国的能源现状及优质炼焦煤储量的不断减少,人们开始关注焦粉的利用情况.但焦粉因灰分高而不能直接用于生产.提出一种新的方式去除焦粉中的灰分,可使灰分从31.52%降至18.44%,去除率达41.5%以上,回收率接近75%.该工艺具有投资小、处理成本低、操作简单等优点.  相似文献   

18.
王会云 《山西科技》2014,(1):146-147
通过对麻地沟矿可采煤层的煤类探讨,得出结论:该矿可采煤层是13号煤层,其浮煤干燥无灰基挥发分(Vdaf)38.15%~43.02%,平均为39.73%;黏结指数(GR·1)6.87~27.65,平均为14.67;胶质层厚度(Y值)0~8.08 mm,平均为4.13 mm。由上述各煤层分类的各项指标,确定该井田13号煤为长焰煤(CY4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