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目的研究不同活性炭对竹醋原液及精馏液的脱色、脱臭最佳工艺。方法以单因素方法考察活性炭的脱色时间、温度、用量、pH值对竹醋原液和精馏液的脱色脱臭效果的影响。结果活性炭对竹醋原液的最佳脱色、脱臭工艺条件为:脱色时间40min,脱色温度50℃,单位体积竹醋液活性炭用量为14mg/mL;对竹醋精馏液的脱色、脱臭的最佳工艺条件为:脱色时间30min,脱色温度40℃,单位体积竹醋液活性炭用量4mg/mL。结论本试验工艺条件下3种活性炭的脱色脱臭效果为:竹醋原液:硬木活性炭杉木活性炭竹炭;竹醋精馏液:杉木活性炭硬木活性炭竹炭。  相似文献   

2.
为了研究自制的汉麻活性炭对竹醋原液的脱色脱臭的最佳工艺,以单因素试验考察活性炭的用量、吸附时间、温度对竹醋原液(100℃蒸馏液)脱色脱臭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工艺条件为单位体积竹醋原液汉麻活性炭用量24mg/mL,单位体积竹醋蒸馏液汉麻活性炭用量10mg/mL,吸附20min,吸附温度60℃,pH值为3.0,磷酸汉麻活性炭脱色率达85%以上;氯化锌脱色率达60%以上,磷酸汉麻活性炭吸附量高达385.3~427.3mg/g.结论:磷酸汉麻活性炭脱色率比其他活性炭脱色、脱臭率高,可应用于竹醋液的脱色脱臭.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石家庄一家玉米油厂生产的玉米油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从脱胶、脱酸、脱色、脱臭4个工艺入手,对其精炼工艺进行改进,阐述了新工艺的特点和具体技术参数。  相似文献   

4.
本文主要研究了油茶籽油加工过程中苯并(a)芘风险控制技术。按加工油茶籽油过程的精炼工艺,设计了以压榨原油、脱色油、成品油和浸出毛油的不同工艺处理的样品,用凝胶色谱一液相色谱双色谱法检测油品中苯并芘的残留含量。结果表明,对苯并(a)芘残留的风险控制在精炼的过滤脱色工序中,用1%活性炭与助滤剂硅藻土混合配比的除去效果最好,其次为0.5%活性炭与助滤剂硅藻土的混合配比,用传统工艺5%活性白土过滤脱色则基本无效,高温脱臭工艺则使油品中的苯并(a)芘含量较大幅度提高,应用前法合理处理。  相似文献   

5.
<正>试验表明:水蒸气用量的变化对活性炭的亚甲蓝脱色力的影响特别显著;活化温度和活化时间有显著影响;所有这些条件对活性炭的得率都有特别显著的影响。市售阔叶材木炭制取脱色力较高的活性炭(0.15%亚甲蓝溶液170ml/g)的最佳条件为:水蒸气用量1:1.31——干炭(g):水(ml);活化温度900℃;活化时间4h;活性炭得率为15.1%。从市售阔叶材木炭制取得率较高(达44.2%)的亚甲蓝脱色力为110ml/g的活性炭可用水蒸气(1:0.87)在850℃活化2h。  相似文献   

6.
活性炭对南瓜粗多糖液的脱色研究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向东  王国政  赖凤英  陈健 《河南科学》2004,22(6):780-782
介绍了用活性炭对南瓜粗多糖液进行脱色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脱色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温度60℃,时间30min,活性炭用量为1%。  相似文献   

7.
以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十二烷基硫酸钠、曲拉通、阴离子碳氟表面活性剂FS-62和非离子碳氟表面活性剂FS-3100为改性剂对颗粒活性炭进行改性,并将改性活性炭用于模拟废水中罗丹明B染料的吸附脱色性能研究。考察了活性炭吸附过程中改性剂种类、改性活性炭用量、吸附时间、体系温度等因素对活性炭吸附性能的影响。正交实验结果表明,碳氟表面活性剂FS-62改性活性炭用量为0.3 g/L、吸附时间为40 min、体系温度为70℃条件下,改性活性炭对罗丹明染料的脱色率较高。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了活性炭改性前后的形貌特征,并初步探究了FS-62改性活性炭对罗丹明染料的脱色吸附反应动力学特性。  相似文献   

8.
活性炭吸附法处理染料废水   总被引:40,自引:0,他引:40  
研究了活性炭对染料废水色度和COD的去除率,考察了温度、pH值和活性炭量对废水脱色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活性炭量是脱色率的主要影响因素.室温下.初始浓度为250mg/L时,处理酸性品红、碱性品红、活性黑B-133染料废水的活性炭最佳用量分别为0.8%、1.0%、2.0%.脱色率均在97%以上.COD去除率分别为63.28%、95.66%、84.62%.  相似文献   

9.
芦笋多糖活性炭法脱色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优化芦笋多糖活性炭法脱色工艺条件,以综合吸附效应指数为考察目标,利用活性炭法进行芦笋多糖脱色,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进行了均匀设计试验。结果表明,芦笋多糖活性炭法脱色的最佳工艺条件为脱色温度80℃,脱色时间60 min,活性炭的质量浓度25 g/L,溶液pH值7.0,该条件下综合吸附效应指数为68.24%,脱色率为67%,脱蛋白率为89%,多糖保留率为56%。  相似文献   

10.
本文研究了微生物法提取甘油酸工艺中不同因素(活性炭添加量、脱色温度、脱色时间等)对活性炭脱色效率和甘油酸提取损失率的影响.单因素实验结果表明,活性炭添加量大小、脱色温度高低和脱色时间长短等3种因素对活性炭的脱色率以及甘油酸的提取率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利用正交实验研究3种显著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实验结果表明,当活性炭的用量为5%,甘油酸发酵液的脱色温度最佳值为50℃,脱色时间最佳值为30min时,甘油酸发酵液中活性炭的脱色率最终可以高达90.59%,甘油酸提取损失率可达到11.45%.  相似文献   

11.
利用夹点技术对精馏系统换热网络的调优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夹点技术对永坪炼油厂100万吨/年常压蒸馏装置换热网络进行了调优分析,找出了节能方面存在的问题,为进一步采取节能措施和途径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2.
研究中和废水回用过程中抑制发酵的色素物质的脱除,确定了理想的脱色材料——粉末状活性炭。并得出最佳的脱色工艺参数.试验结果表明,中和废水经过0.4%粉末状活性炭处理后,可以直接回用于发酵罐,并可使柠檬酸产量提高4.4%.  相似文献   

13.
以玉米秸秆皮为原材料,在无惰性气体氛围下,以ZnCl2为活化剂制备活性炭.以亚甲基蓝为探针分子,通过正交实验获得最优活性炭的制备工艺.通过扫描电镜对所制最优活性炭的表面形貌进行研究,运用氮气吸附-脱附实验对其比表面积和孔容积进行检测,并考察了吸附时间、吸附温度对其吸附亚甲基蓝性能的影响.扫描电镜观测到自制活性炭表面具有大量纳米孔,氮气吸附-脱附实验结果表明,自制活性炭平均孔径为1.98 nm,比表面积达到934 m2/g,孔结构中以微孔为主.自制活性炭在60 min左右可以达到吸附平衡,并且吸附效果随温度升高变化不大,吸附效果明显优于市售活性炭.  相似文献   

14.
活性炭催化载体的表征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活性炭用作催化载体已十分广泛,现用不同方法处理了活性炭,对其进行了比表面积、微孔分布、灰份、晶相结构及表面含氧基团、酸性的表征研究,并求得了乙醇在活性炭上的吸附热及吸附方程式。  相似文献   

15.
利用电解水制氢技术将可再生能源风电嫁接到炼油产业,实现风电与化工耦合,可以有效改善化工产业碳排放高的问题。综合考虑到风电出力的不确定性和氢气需求的波动特性,提出了一种以满足化工用氢为主,基于燃气轮机富氧辅助供能的低碳能源系统。考虑风电机组、燃气轮机、电解槽、储氢储氧罐、以及二氧化碳液化压缩捕集装置的设备投资成本和操作成本,建立以等年值总费用最小为目标的优化配置模型。基于西北某地区实际风机出力数据和炼油厂用氢数据,利用CPLEX求解器和YALMIP工具箱进行模型求解,得到该系统各装置最优容量配置方案,并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表明,该系统可以有效地平抑风电出力的短期不确定和氢气需求长期波动问题,实现了“以氢定电”,可为现代化工企业获取绿色氢气来源提供一定的理论和参考。  相似文献   

16.
运用农作物废弃物玉米芯为原料,通过马弗炉在不同工艺条件下碳化制备玉米芯基活性炭,考察了其对锌、锰和铅三种重金属的吸附性能,并利用傅里叶红外光谱、扫描电镜(SEM及EDS)等手段研究了其吸附重金属锌的机理,并对吸附后的吸附剂进行解吸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合适工艺下生产的玉米芯基活性炭对水中锌离子有极高的吸附率,吸附动力学行为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方程;对玉米芯基活性炭的解吸,酸解吸法比电场干预解吸法能取得更好的效果.初步判断玉米芯基活性炭可用于吸附重金属,是一种低成本吸附剂.  相似文献   

17.
A facile solution processed strategy of synthesizing nano silver assembled on carbon nanotubes (CNTs) at room temperature was put forward. Activated carbon nanotubes were used as precursors for preparing silver-decorated nanotubes. The nature of the decorated nanotubes was studied using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 (TEM),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 (SEM), and energy-dispersive X-ray spectroscopy (EDX). The inert surfaces of carbon nanotubes were activated by introducing catalytic nuclei via an oxidation-sensitization-activation approach. Activated carbon nanotubes catalyzed the metal deposition specifically onto their surfaces upon immersion in electroless plating baths. The method produced nanotubes decorated with silver. The extent of silver decoration was found to be dependent on fabrication conditions. Dense nano silver assembled on nanotube surfaces could be obtained by keeping a low reaction rate in the solution phase. The results here show that this method is an efficient and simple means of achieving carbon nanotubes being assembled by nano metal.  相似文献   

18.
板栗苞制备活性炭及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板栗苞为原料,用ZnC12为活化剂通过化学活化法制备活性炭.考察了活化时间、活化温度、液固比、活化剂质量分数等因素对活性炭吸附和脱色性能的影响.以扫描电子显微镜(SEM)、比表面积孔隙度分析仪(BET)测试活性炭结构和性能.实验结果表明所得活性炭具有多层结构且孔径分布广,活性炭碘吸附值为1 194.2 mg.g-1、亚甲基蓝脱色力为170 mL.g-1、比表面积为1 300.3 m2.g-1,总孔体积为0.8587 cm3.g-1.  相似文献   

19.
用活性炭脱除石脑油中氯化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济南炼油厂石脑油为原料,利用水洗法对石脑油中的氯化物进行界定.利用气相色谱仪对石脑油中的氯化物进行定性,用微库仑分析仪定量,然后用活性炭作为吸附剂对石脑油中的氯化物进行吸附脱除实验.结果表明:济南炼油厂石脑油中的氯化物以有机氯化物的形式存在,主要是氯仿、1,2-二氯乙烷及四氯化碳等;温度是影响活性炭吸附脱除石脑油中氯化物的主要因素,温度为100~300℃时,随着温度的上升,活性炭对石脑油中氯化物的脱除率提高;在液时空速为5 h-1,温度为300℃时,活性炭对石脑油中氯化物的脱除率达到了89.8%,石脑油中氯化物的残留量为4.4 mg·L-1,满足工业生产中油品氯含量的工艺指标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