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86 毫秒
1.
中国城市新贫困问题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中国城市贫困的概念出发,分析了城市贫困的特征及成因,进一步探讨了治理城市贫困的基本对策。  相似文献   

2.
北京市城市贫困阶层问题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北京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状况出发,对城市贫困、贫困标准进行了客观界定,并以国内外六大类贫困标准的测算方法为理论依据,在科学实践的基础上,确定了北京城市贫困标准的测算方法.以"九五"时期的抽样调查资料为基础,对北京市目前贫困群体构成特征作出了量化分析,对历年的城市贫困规模、贫困程度、变动趋势进行了分析、研究和动态描述.剖析了导致城市贫困的深层次根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治理城市贫困的对策性建议.  相似文献   

3.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失业、疾病、教育等成为收入之外的城市新贫困源头,从多维视角分析城市贫困问题有利于找出致贫原因,从而科学地制定反贫困对策.论文在 Alkire-Foster多维贫困测度方法基础上进行非等权改进,设定收入、教育、健康保险等6个维度以构建城市家庭多维贫困测度模型,并对广东省中山市城市贫困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构建的多维贫困测度模型能够定量测度某一城市的多维贫困发生规模,通过维度分解可以发现该城市主要的贫困维度,政府可据此制定和完善相应的反贫困对策.  相似文献   

4.
结合以城市贫困群体为研究对象的文献资料,从规模、结构、行业分布、特征和致因五个方面分析我国的城市贫困群体.理论上的综述分析能对其作出清晰的概括和解释,又是城市反贫困政策推行的前提.  相似文献   

5.
论中国城市化进程中的城市贫困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我国正处于城市化加快发展的重要时期,城市贫困似乎已经成为一个难以避免的伴随现象。为了实现我国经济的统筹协调发展,本文从分析城市贫困产生的原因入手,结合我国未来30年城市化水平进一步提高的状况,城市贫困将会产生一些新的趋势特点,最后提出了解决城市贫困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贫困成因分析主要有两个理论取向:结构解释和文化解释。我国城市贫困是在社会转型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结构性”贫困。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贫困者的境况若长期得不到改善,“结构性”贫困就向“文化性”贫困发展,对贫困者的影响更为深远。因此,政府的反贫困政策不仅要消除“结构性”贫困,更应该着手“文化性”贫困的治理。  相似文献   

7.
城市贫困问题影响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影响全面小康社会的实现。因此,社会和政府应对贫困问题予以高度关注。解决城市贫困问题需要建立社会公平机制,健全社会保障制度,推进就业支持政策和教育机会均等政策等。  相似文献   

8.
以西安市居民收支状况调查数据及近20年城市环境统计数据为基础,通过ARCGIS空间分析技术和多级模糊综合评价模型,以城市内部的微观区域(街道)为载体,从时间变化和空间差异的角度分析城市贫困与综合环境质量的耦合关系及演化规律.结果表明:西安城市贫困空间大致由放射状嵌套分布转变为圈层分布,城市贫困程度不断减轻;城市远郊的综合环境质量优于中心城区,但整个城区的综合环境质量逐步变差,尤其是南部地区;城市贫困程度与综合环境质量的耦合不断变化,并未呈现某种统一的规律,而是在城市内部表现出更加细化的耦合特征.  相似文献   

9.
在人口老龄化的进程中,出现了一个特殊群体,即城市老年贫困群体,这一群体是原本就脆弱的老年群体中更为脆弱的一部分。他们的出现使人口老龄化问题更加复杂。从人口因素、社会因素、经济因素三个方面分析城市老年贫困群体形成的原因,以期寻找解决老年贫困问题的途径。  相似文献   

10.
在人口老龄化的进程中,出现了一个特殊群体,即城市老年贫困群体,这一群体是原本就脆弱的老年群体中更为脆弱的一部分。他们的出现使人口老龄化问题更加复杂。从人口因素、社会因素、经济因素三个方面分析城市老年贫困群体形成的原因,以期寻找解决老年贫困问题的途径。  相似文献   

11.
在人口老龄化的进程中,出现了一个特殊群体,即城市老年贫困群体,这一群体是原本就脆弱的老年群体中更为脆弱的一部分.他们的出现使人口老龄化问题更加复杂.从人口因素、社会因素、经济因素三个方面分析城市老年贫困群体形成的原因,以期寻找解决老年贫困问题的途径.  相似文献   

12.
在人口老龄化的进程中,出现了一个特殊群体,即城市老年贫困群体,这一群体是原本就脆弱的老年群体中更为脆弱的一部分.他们的出现使人口老龄化问题更加复杂.从人口因素、社会因素、经济因素三个方面分析城市老年贫困群体形成的原因,以期寻找解决老年贫困问题的途径.  相似文献   

13.
郑伟 《科技咨询导报》2007,(22):238-239
贫困生大学生作为大学校园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不仅面临物质上的困难,更要面对精神上的困难,相当一部分贫困生存在着物质、精神的"双贫困"。我们在重视解决贫困大学生物质贫困的同时,应该更加关注贫困大学生的"精神贫困"问题。采取加大资助力度、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和优化校园育人环境等措施,做好贫困大学生的"精神"资助工作,促进他们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4.
文章介绍了目前城市贫困的现状,对于目前中国城市扶贫体制中出现的问题,作者也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和建议。并在文章中发出了正视并关注城市贫困人口的呼吁,指明了帮助贫困人口脱困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相似文献   

15.
运用印度经济学家阿玛蒂亚·森的权利理论,分析了中国城市贫困群体的权利现状。除以生产为基础的权利无从谈起外,以贸易为基础的权利、自己劳动的权利、继承与转移的权利都在不同程度上恶化,这是城市贫困群体出现和扩大的根本原因。从权利理论的视角反贫困,政府的工作重点应当是采取多种手段和措施改善除以贸易为基础的权利以外的三种权利。  相似文献   

16.
我国进城的农民工越来越多,在城市中他们属于贫困群体,脱贫是农民工面临的重要课题.传统观点认为脱贫就是指摆脱经济上的贫困 ;我认为农民工"脱贫"应是社会权利贫困问题的解决,且根本途径在于创新制度公正地对待农民,即给农民工公正的社会权利,并使农民工现有的权利得到有效的贯彻执行,关键是给农民工参与社会"游戏规则"的制订的公平机会.因此,我们要根据制度公正的基本理念,给农民工以公平、公正的社会权利,农民工才能真正脱贫.  相似文献   

17.
改革开放20年来,中国的经济以年平均9%以上的速度迅猛增长,以市场为取向的经济体制改革使中国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然而,经济改革的不断深化以及伴随而来的激烈的社会变迁也带来了一些社会问题。中国城镇居民中出现的贫困问题就是其中之一。一、中国城市贫困问题面面观90年代以来,因为在经济体制上向市场经济急剧转轨和企业改革日趋深化,在中国城市社会中引发了一些经济、社会矛盾。比如,1993~1996年连续4年物价上涨,1993年以来国有企业经济效益连续下滑,等等。这样,就在城市中形成了以…  相似文献   

18.
作为发展中的大国,巴西与印度两国的城市化进程在近些年来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与此同时,严重的城市贫困问题已成为两国城市化道路上共同的敌人。以《巴士惊魂》与《贫民窟的百万富翁》两部影片为视角,从城市贫困问题的现状、衍生问题、产生原因3个方面对两国进行了对比研究。  相似文献   

19.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城市贫困日益凸显并成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突出问题之一,中部地区更是如此.以郑州和舍肥为例,通过调查研究发现,社会支持网在中部城市反贫困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中部城市贫困家庭社会支持网平均规模仅为2.29,远远小于全国9.1的平均水平.这表明中部城市贫困的产生与社会支持网缺失有着一定的联系.为此,构建完善的社会支持网成为中部地区城市反贫困的政策选择之一.  相似文献   

20.
物质贫困导致“心理贫困”,贫困生主导心态是自卑。通过他助与自助相结合,走出“心理贫困”的阴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