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3 毫秒
1.
祁军 《广东科技》2009,(22):61-62
高架线景观设计是城市轨道交通设计的难点.本文立足于昆明作为历史文化古城的城市景观特征,探索如何运用现代建筑技术语言诠释和营造具有昆明地域特色并与环境共生的轨道交通高架线景观.  相似文献   

2.
城市立体轨道交通的环境噪声测试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共和新路地铁-双层高架轨道交通系统为背景,研究了城市立体交通体系所引起的振动和环境噪声问题.通过对地下车站、地面周边和双层高架等不同区域的测量与频谱分析,获得1/3倍频曲线和等效声压级,分析了不同构造形式的轨道交通所诱发的辐射噪声及其分布规律,为城市立体轨道交通体系的建设、环境评价和噪声控制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3.
城市轨道交通桥梁按极限状态法设计的建议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对各国桥梁设计规范中关于结构设计基本方法的研究 ,参照我国实际情况 ,分析了城市高架轨道交通桥梁的特点 ,提出了高架轨道交通桥梁荷载的分类与组合形式 ,确定了设计主要表达式和各计算系数的取值 ,并结合实际算例对极限状态法和容许应力法进行了比较 .建议今后高架轨道交通桥跨结构按极限状态法进行设计  相似文献   

4.
随着郑州城市人口的增加和城市规模的扩大,郑州也开始了轨道交通的建设.国内外的经验表明轨道交通对城市空间形态的引导作用是非常显著的.本文从郑州市城市空间结构现状、轨道交通线网与城市空间形态、轨道交通站点与城市空间形态、轨道交通与城市发展轴、轨道交通与城市中心等五个方面分析探讨了轨道交通对郑州市空间形态的引导作用,推断出轨道交通将形成郑州市空间结构的新骨架,它会引导郑州市向"两轴多中心"城市空间形态发展.  相似文献   

5.
路达 《科技资讯》2011,(21):25-25,27
社会在进步,经济在发展,国民的生活水平稳步上升。交通工具也逐步在更新,从最初的马车到汽车、火车、飞机,而快节奏的生活和工作使人们已经不能满足于等待公交的漫长。所以私家车像夏天的柳絮一样瞬间出现的各个城市的街道上。于是道路变得拥挤,人们把等车的时间转移到堵车上,为了解决这个严重的问题,人们开始考虑如何在有限的面积上发掘更广阔的空间,高架轨道交通就这样应运而生了。高架轨道交通作为一种大运能的新兴的交通设施,具有舒适、快捷、安全、环保等很多优势。现在,大部分城市都将高架轨道作为缓解交通拥挤问题的首选方案。而人们在享受轻松交通的同时,对其给城市整体形象带来的问题也存在越来越多得争议。本文就针对高架轨道交通景观设计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研究,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泉州城市空间发展现状和交通现状分析,它们之间存在着不协调关系.城市交通就像是城市的命脉,控制着城市的发展.为了使城市的轨道交通完美地融合到城市空间之中,使得对它们之间的互动协调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在结合泉州市城市空间发展策略的基础上,提出了城市轨道交通自身线网层次结构、和其它交通方式协调、景观环境要与城市空间协调发展,最终达到城市空间的综合开发利用和轨道交通系统的可持续发展,从而为类似工程提供相关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7.
城市轨道交通安全对城市发展有着不可低估的影响。从经济学角度考虑,轨道交通建设与安全具有公共产品特性.资源配置特性。因此,要把轨道交通建设与安全和城市发展协调统一起来,以达到安全效益的最佳状态。  相似文献   

8.
为研究江门地区高架轨道交通的声屏障合理建设问题,采用回归正交设计的方法对声屏障的设置位置、宽度和高度等三个设计参数进行试验设计,利用流场软件FLUENT对实地考察测量的高架轨道交通及动车组的模型进行建模和仿真,得到了声屏障的最佳设置方案:采用直立式声屏障,位置在高架轨道交通线路的最外侧,高度为2.80 m,高出轨面2.57 m,宽度为0.50 m.仿真结果与广珠线已建声屏障方案的数据保持了较高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9.
随着国内轨道交通的规划与兴建,有效提高了城市居民的出行效率,对研究城市空间演变也具有重要意义.以兰州市地面公共交通和轨道交通的出行时间以及交通路网为基础数据,运用比较分析法和最小阻抗的可达性分析模型研究轨道交通对城市时空格局的影响.研究发现,兰州市轨道交通相比地面公共交通工具出行效率提高了2.64倍,有效缩短了居民的出行时间;市区外围轨道交通站的辐射范围大于中心城区,轨道交通的建设更有利于市区外围居民.轨道交通影响下兰州城市空间结构由扁椭圆状变为近似圆状特征,城市的时空压缩效应明显;城市的空间可达性得到明显提高且分布更加均衡,有效增强了城关区、安宁区、七里河区、西固区之间的城市联系.  相似文献   

10.
21世纪以来,具有节能、快捷和大运量特征的城市轨道交通建设愈趋受到众多城市的关注。本文通过系统地梳理国内外轨道交通发展的现状与趋势,给国内二线城市的轨道交通建设与规划提出借鉴与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