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在杭州市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建设领导小组会议暨新一代人工智能战略咨询专家委员会会议上,来自新华三集团、西湖大学以及杭州市新一代人工智能战略咨询专家委员会的专家们共聚一堂,围绕杭州人工智能试验区建设和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话题进行了热烈探讨,发表了真知灼见。本刊选取部分专家发言,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2.
正7月2日,杭州市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建设领导小组会议暨新一代人工智能战略咨询专家委员会会议召开。浙江省委常委、杭州市委书记周江勇强调,要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杭州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坚决扛起使命担当,把握机遇、乘势而上,聚焦技术创新、产业培育、融合应用三大重点,大力推动试验区建设,加快构筑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的"杭州高地"。市委副书记、市长刘忻出席,中国工程院院士潘云鹤、浙江大学校长吴朝晖讲话,许明、戴建平、柯吉欣参加。  相似文献   

3.
编者按     
正2019年,杭州市成为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将大力推进人工智能新技术新产品新模式的率先运用。杭州市明确发展目标,到2023年人工智能产业总规模将达2000亿元以上,人工智能生态环境建设至关重要。为此,杭州市科技信息研究院和微链通过对杭州人工智能产业和企业深入调研,综合分析产业生态,联合发布《2020杭州人工智能创业生态报告》,以期展示杭州人工智能产业发展  相似文献   

4.
<正>11月28日下午,杭州国际博览中心会议大厅内掌声雷动,杭州市建设"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动员大会向世界展现了杭州的未来蓝图——打造AI无限想象之城,为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当好先锋、提供样本。人工智能产业是高新技术产业,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它的发展离不开科技部门的大力耕耘、细心呵护。本刊对话杭州市科学技术局潘红华副局长,请他解读杭州人工智能的创新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5.
<正>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是依托地方开展人工智能技术示范、政策试验和社会实验,在推动人工智能创新发展方面先行先试、发挥引领带动作用的区域。10月17日,科技部复函浙江省人民政府,支持杭州市建设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杭州成为科技部批复的第三批试验区。中国人工智能产业  相似文献   

6.
<正>9月22日,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人工智能研究院组建实施方案论证会暨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专家咨询委员会(信息领域)咨询会议在安徽合肥召开,标志着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人工智能研究院正式启动建设。该研究院的使命是打造面向世界科技前沿的人工智能综合研究平台,在类脑智能领域实施变革式源头创新,在计算智能领域推动技术和应用发展,争创新一代人工智能国家实验室和支撑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  相似文献   

7.
正近日,为了加快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杭州市出台若干鼓励政策,支持人工智能基础理论研究和关键核心技术研发、支持人工智能公共服务和共性研发平台建设。《杭州市建设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若干政策》显示,杭州将实施多项新举措:以区、县(市)为主体,建设一批市级人工智能创新发展区;聚焦人工智能创新发展,突出城市大脑、未来社区、智能亚运等重点,实施人工智能应用场景建  相似文献   

8.
正2019年10月,科技部复函浙江省人民政府,支持杭州市建设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杭州成为科技部批复的第三批试验区。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以下简称试验区)是科技部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工智能的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加快落实国务院《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要求而推出的创新工作,目的是依托地方开展人工智能技术示范、政策试验和社会实验,在推动人工智能创新发展方面先行先试,打造一批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样本,积累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  相似文献   

9.
正3月9日,科技部发函支持重庆、成都、西安、济南四座城市建设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其中,济南在人工智能领域应用场景丰富、算力基础和数据资源雄厚,科技部提出要整合科技和产业资源,增强人工智能创新能力;创新体制机制,探索建立人工智能治理新模式。主要内容如下:一、支持济南市建设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建设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  相似文献   

10.
《杭州科技》2020,(3):13-17
正2017年,人工智能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国家、省和地方政府紧锣密鼓地出台一系列政策,全面支持推动人工智能产业发展。长期以来,杭州高度重视人工智能的创新发展,基础研究、平台布局、人才集聚、产业发展、融合应用、体制机制探索、双创生态均走在全国前列,城市管理、工业互联网等领域得到广泛推进,并取得阶段性成果,具备了建设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的良好的基础和条件。与此同时,一大批人工智能企业应运而生,跨越了制造、医疗、金融、教育、计算机视觉、语音识别、芯片等赛道,催生杭州市成为我国人工智  相似文献   

11.
<正>2019年10月17日,科技部正式复函浙江省人民政府,支持杭州市建设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这意味着,杭州成为继北京、上海之后科技部批复的新一批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人工智能作为引领未来的战略性技术和推动产业变革的核心驱动力,是经济发展的新引擎、社会进步的加速器,已成为全球科技竞争的战略制高点。杭州一直高度重视人工智能的创新发展,在科研、应用、产业等方面都具备较好基础。一是研究基础全国领先。杭州的相关学科建设历史悠久,创新研发底蕴深厚。浙江大学早在1978年就  相似文献   

12.
正上海人工智能产业已形成了较成熟的产业技术和商业模式,并逐步呈现出鲜明的"头雁引领"效应,创新生态和创新氛围渐趋完善。聚焦人工智能领域,在2019年浦江创新论坛全体大会上,科技部与上海市政府共同启动"上海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建设,拟通过上海试验区聚集高端创新资源,强化创新能力,推动人工智能治理,完善创新创业生态,示范带动全国人工智能创新发展。同时还发布人工智能专项指南,在基础理论、新型算法、脑机融合、  相似文献   

13.
<正>2019年10月,杭州市科技局组织相关人员专门赴重庆调研学习人工智能发展情况。重庆市正在创建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10月15日已通过科技部组织的专家评审。重庆在人工智能政策体系、产业和技术基础、科教资源、基础设施、应用场景等方面具有较大优势。  相似文献   

14.
克难攻坚员     
正2020年,为了抓好市委、市政府的重点工作任务,针对杭州市科技创新工作中的难点、痛点和重点,杭州市科技局局领导带领着年轻党员组成了六支克难攻坚突击队,"一对一"啃硬骨头。这些队员就是勇挑重担的"克难攻坚员"。他们要完成的是谋划建设"321"任务。"321",即2区、3中心、1脑。其中,2区指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  相似文献   

15.
<正>自2016年以来,杭州市科技信息研究院(以下简称“信息院”)联合知识产权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组成联合课题组,对杭州市授权有效专利进行统计分析。2015—2019年,信息院参与成功创建“国家小微企业创新创业基地城市示范”,并推进该项示范工作。近期着重对小微企业专利授权情况进行分析,形成报告,同时根据《杭州市小微企业统计监测制度(试行)》,基于有效专利数据清单整理形成全市小微企业专利数据。2019年,信息院参与成功创建“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  相似文献   

16.
正国家试点示范创佳绩2019年7月,财政部公布了第一批15个小微企业创业创新基地示范城市绩效评价结果,杭州市位居第一。2019年10月17日,科技部复函浙江省人民政府,支持杭州市建设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国家级双创载体居前列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达到41家,居副省级城市和省会城市第1位。国家级众创空间达到75家,居省会城市第1位,副省级城市第3位。科技型企业数量创新高5528家国家重点扶持领域的高新技术企业  相似文献   

17.
<正>市委办发[2019]57号总体要求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工智能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落实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坚持创新引领、重点突破、应用牵引、融合赋能、开放合作原则,瞄准技术创新、产业培育、融合应用等三大主线,推进基础理论研究、关键技术攻关、融合应用示范、产  相似文献   

18.
正2017年7月,国务院发布《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提出了要构建科技创新体系,把握技术属性和社会属性高度融合,推进研发攻关、产品应用和产业培育"三位一体"发展,支撑科技、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四项任务。2018年4月,教育部印发了《高等学校人工智能创新行动计划》,将优化高校人工智能领域科技创新体系、完善人工智能领域人才培养体系和推动高校人工智能领域科技成果转化与示范应用作为三大任务。  相似文献   

19.
<正>10月23日上午,上海市黄浦区政府发布《黄浦区关于加快新一代人工智能融合发展的实施意见》及配套政策《黄浦区关于加快推进新一代人工智能产业融合发展的政策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和"《政策意见》")。《实施意见》是今后三年黄浦区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的纲领性文件,主要包括总体要求、应用场景、整合资源、培育生态、保障措施5部分内容。根据《实施意见》,到2021年,黄浦将基本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人工智能应用示范高地,打造创新发展新动能。具体包括在应用场景上,形成5个以上具有黄浦特色的人工智能深度应用场景、15个区级以上人工智能创新应用示范  相似文献   

20.
正贯彻党的十九大部署要求,加快推进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把加快发展新一代人工智能,作为服务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科创中心的优先布局方向。上海市制订了《关于本市推动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的实施意见》。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推动人工智能成为上海建设四个中心,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的新引擎,为上海建设卓越的全球城市注入新动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